登陆注册
1091300000024

第24章 美国高官的“中国背景”

第二十四章 美国高官的“中国背景”

背后故事

2007年9月,我应邀开始在《经济参考报》开设“刘洪看美国”专栏,《美国高官的“中国背景”》即为第一篇。

《经济参考报》由新华社主办,报头由邓小平题写,在经济界颇具影响力。对于这个专栏,报社非常重视,这其实也是该报历史上第一次由海外记者撰写专栏。我熟识的《经济参考报》的编辑王龙云,特意为此写了个编者按:

为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美国,本报特请资深记者刘洪开辟“刘洪看美国”专栏,每周一篇。

专栏作者简介:刘洪,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商务系,现为新华社驻华盛顿分社记者。“9·11”事件后,刘洪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喀布尔的记者之一,他还曾常驻耶路撒冷,采访过阿拉法特、沙龙、佩雷斯等风云人物……

过誉之词,愧不敢当。身为记者,总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而之所以选择美国政界的“中国通”作为题材,是因为我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者或和中国关系密切者,正成为政坛晋升的宠儿。

其中缘由,不外乎中国太重要了,自然需要更多的“中国通”和中国打交道。但换一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中国崛起或中国发展的一个例证?

因为文章撰写于2007年,“中国背景”的外国高官正处于萌芽状态。其后出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先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洪博培、骆家辉,更显现了这一潮流。

可以预料,在未来若干年,将有更多的外国高官因“中国背景”受益。当然,正如文章中所说,对中国来说,和这些“中国通”打交道却是有利有弊。关于这个问题,我在随后几年还会撰写若干文章。

这篇文章刊登后引起国内不少好评,多位研究美国问题的中国著名学者后来对我说,他们都读到了这篇文章。其中不少观点,他们非常赞同。

正文

水有水的流痕,官有官的轨迹。接触的美国官员多了,发现会点中文的高官还真不少。开始以为他们是追求时髦,但深入探究,发现这些时髦背后别有玄机: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热门课题,“中国背景”已成为不少美国官员晋升的资本。

最突出的是在财经领域。比如新任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Susan C.Schwab),日前在北京的演讲中坦陈:自己对中国相当熟悉,20世纪80年代她作为参院工作人员来访中国;20世纪90年代曾参与摩托罗拉公司在华投资的规划和谈判。此外,在担任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期间,她还开设过对华贸易关系的课程。

另一位布什政府的大员、财政部长保尔森(Henry Pauls)与中国更是渊源深厚。他在以前高盛中国网的欢迎词中就说,自1992年起,作为高盛董事长的他每年都会多次访问中国。“我本人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的转型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句话显然不是他的胡吹。

保尔森在中国的人脉,可以说在布什政府中无人能出其右。

此外,在美国也是学而优则仕,越来越多中国问题专家被请上国会或政府讲坛,有的随即作为“稀缺人才”被召进政府。比如,上面提到的施瓦布,她曾做过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美国目前官阶最高的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此前是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杰出学者。

当然,也不乏“消极因素”,比如国会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拉瑞·沃茨尔(Larry Wortzel)是一个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中海油竞购尤尼科失利,联想败北,背后就有他不少“贡献”。此人和中国也不乏渊源,他曾担任驻华使馆武官,在北京常驻多年。

作为目前美国官场的一般规律,不能说有“中国背景”就一定能更上层楼,但随着中国越来越成为美国外交的一个重心,同等条件下,有中国工作经历显然就更容易被提拔。

越来越多“中国通”走上美国政治舞台,对中国来说,究竟是福是祸呢?

首先应该肯定:这是好事。一位美国官员就对笔者说,目前中美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了解,没有彼此了解,也就谈不上互信和深入合作。“中国通”们了解中国,也理解中国人做事的方式,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也相对地更注重策略。

比如,在笔者不久前参加的国会一听证会上,对于保守派的“中国海外石油投资威胁论”,刚从学者转型为财政部助理部长助理的弗雷德里克森女士就解释说,其实中国目前在海外的石油产量,只相当于美国石油消耗量的2%,不到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中国海外石油投资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很有限。在这个问题上,国会小题大做了。

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中国通”知己知彼,显然也会让中国在谈判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保守派的“中国通”指控起中国起来,言辞更尖利,其“中国背景”也会让他们的“真话”更有蛊惑和煽动性。

研究中国问题成了美国的显学,与中国沾边,也就成了美国的“显人才”。这也并不仅仅表现在政界,商界尤其如此。对负责对华事务的美国高官来说,即使有一天挂冠而去,“中国背景”也提供了比其他人更多的人脉和资源。

比如,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离开政坛后印制的名片就是中英文双语——她作为高级国际事务合伙人供职的威凯平律师事务所,业务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中国企业。刚去职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现在已加盟高盛集团(佐利克后出任世行行长)。高盛需要佐利克这样的精英推动国际市场,尤其是拓展日益重要的中国市场。

在学术界,情形也差不多。在国会一次中国能源问题听证会上,我问到堂作证的学者戴维·盖茨(David Gates),怎么想到选择研究中国问题。

他马上笑了:“现在这个问题多重要!你也知道,中国发展太快了,我们现在都只谈论中国。”

本文发表于2007年9月

同类推荐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热门推荐
  • 系统特工

    系统特工

    意外觉醒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系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无论是武术、画技、动漫技能、未来科技产品、末日药剂、异能,甚至连修真法诀都可以获得。而且令他意外的是,通过这个系统他能够穿越任何位面,更能够把位面各种各样的魔兽、灵兽、妖兽带回到地球。与武道中人战斗、与异能者战斗、与魔兽战斗,进入一个热血的世界。点燃你沉睡在血液里的激情,让你领了战斗的热血!
  • 王爷,我饿了!

    王爷,我饿了!

    你丫的阎罗王,居然勾错魂,我不过睡一觉也能睡死,天底下有比我更倒楣的吗?穿越,来了...哇!好帅的美男子,什么!他是我家相公,挖喀喀!赚到了...不过,怎么怪怪的。妖孽的脸蛋上却有着对比的无辜双眸,那性感的薄唇吐出来的第一句话,更是让某女看傻了眼。“娘子,我要尿尿...”“尿尿?你不会自己去啊!”某妞嘴角抽了抽,最后转身带他到茅厕。“娘子,我要吃面面...”“吃吃吃,你是猪啊!”某妞气炸的瞪着他,最后转身到厨房煮了一碗面。“娘子,我的嘴巴好干,好渴啊....”“渴了不会自己去喝水啊!”转身到桌边晃着空空的水壶,“没水了!”“娘子,我好渴啊!我要渴死了....”某男任性的鬼吼鬼叫。某女无奈下,回到他身边,俯下头去,喂他口水喝。“娘子,我要吃奶....”“够了!你再吵我将你休......啊!!”某女忍无可忍的指着他大骂。“娘子,我要一个孩子....”
  • 天边一朵云

    天边一朵云

    农安妮终于决定和顾梓恩好好地开始,林于康却告诉农安妮,顾辛恩是他的表哥,是他打电话让他到的现场,也是为了让她撤销控诉才让他接近她。而夏洛洛却爱上了林于康!农安妮无法面对对欺骗,离开这座城市。而夏洛洛为了忘记林于康也远走海外。三年后,失去联系的夏洛洛突然回来后再次消失。农安妮失去声音。她休学去北看顾梓恩,却再次错过。又是三年。夏洛洛回来。身边的未婚夫却是顾梓恩,农安妮为他们做伴娘。最后他们何去何从,他们的爱情去处又是哪里?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为农

    重生为农

    在大陆演艺圈中,只能算是二线明星的秦思蓝重生了,她很幸运的拥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作为新一代的重生人士,她该如何去书写自己的第二次人生呢?继续当明星?忍受不了演艺圈中肮脏的潜规则。寻找完美的爱情?前世自己受够了男人的丑恶嘴脸,不太相信还有什么完美。叱咤商场,呼风唤雨?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好吧,好吧……既然如此,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平凡的农民吧。呃……貌似她做农民也是做的和别人与众不同呢……————新书《家和农事兴》已上传,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
  • 老宅凶案频发背后:猫眼

    老宅凶案频发背后:猫眼

    雨儿在梦中得到一串猫眼项链,他们决定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小城,醒来后发现项链正在手中。此间凶案频发,死者均为年轻独居女子,凶手极其冷血残忍,搬往童家的上海老宅。已空置多年,童年和雨儿是一对情侣,每扇门上都反装着猫眼,显得陈腐而诡异。房子黑暗阴沉,作案手法竟与六十六年前的连环命案完全相同……案件逐渐直指童家老宅,以及那串神秘的猫眼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