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100000018

第18章 人生小插曲

人生当中的一段小插曲,看上去不起眼,但实际上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母亲的人生里,也有着许多的小插曲。

年轻的母亲,是经过了一番颠沛流离的。当然,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甚至比她还要惨。国难当头,一般的小老百姓不可能过上安定的生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苦夏之后,母亲说她顺着长江,往上游寻找哥哥李家文。李家文给家里寄过一张照片,一身的戎装,看上去还很精神。正是这张照片,突然激发了母亲内心里对革命的向往。

“我当年出去,其实很不是时候,”母亲晚年的时候,曾经对我这样评价过她当年的经历,“当时那个家已经败了。”她说这话的时候,是叹着气的。她说,事实上她的父亲并不后悔那样做。事后的那段日子,也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各地的土改,都在搞。而且,在第二年的春天,各地简直就是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几乎没有地方不在搞,非常的彻底。李家庄的土改,也成了一个样板,范守成和另外几个农会的干部,忙得不得了,成天帮助外村搞土改。

李家庄变了。

原来,李家庄的灵魂人物是李玉楼,以及他身后的那个大家庭。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农会的干部们,当家作主。李玉楼还在李家庄,不过,他只是想静静地生活一段日子。他已经有了主张,准备最后把这里的田产,全部处理掉,然后搬到县城里去。当然,除了妻子和儿女,他只能带走他的父亲以及那个“傻老七”。另外,他还要带走一部分老长工。--他们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他们需要有吃饭的地方。而县里的那些店铺,也需要他们。他们都是可靠的人。他们不会经营,但是,帮忙照应一下生意,干点粗活,还是可以的。

李玉楼似乎把一切,都想妥了。

也就在这段日子,母亲说,她的母亲病倒了。她母亲是被气的。母亲说,她母亲的父亲(也就是她自己的外公)也是一个家里有点田地的人,不多,只有几十亩。原来要多一些,后来经营不善,面积就越来越小。加上后来家里遇了点灾,又卖掉了一些。但是,在当地仍然算是个小地主了。偏偏她的这个外公又是一个内心特别偏狭的人,舍不下自己的这些家当。他甚至认为,李家的日子不行了,以后说不定女儿一家还要倚仗他家名下的那点薄田,接济着糊口呢。所以,当村里提出要分土地时,他一下就蹦得老高。他认为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动他的一分土地,谁敢动他的,他就要和谁拚命。而且,他听说了,有一个村子是分了人家的地的,结果那家人的儿子,在国民党的部队当了个大官,好像是旅长什么的。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就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士兵,荷枪实弹地回来,把那些带头分地的“泥腿子”抓了起来,全枪毙了。吓得那些分了地的农民,纷纷又把得到的,还了回去。

他相信虽然自己家没有那样的权势,但别人分他的地,一定是不合法的。

母亲说,其实她的父亲向他的丈人(也就是母亲的外祖父),是陈述过局势的厉害的。但是,那是一个很倔的老头。那是一个胖老头,脸红红的,整天像喝了酒。他又矮又胖,脾气却十分的火爆。他内心里非常顽强、固执。母亲说,她的父亲也说服不了他。很快,他的固执就遭到了毁灭,他被愤怒的农民们抓了起来,捆成一团,还用大粪泼了他一身。虽然事后并没有分他的土地(也只是暂时的),但他却气得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母亲说,她陪她的母亲回去看望了一次她的外公。她的外公躺在床上直喘气,话都说不出来。她的兄弟们,也都无可奈何。他们毕竟只是少数人。他们是被孤立者。他们是站在非大众的立场上。而这个时候,大众的立场才是唯一正确的立场,就像几十年后文化大革命一样。

她的母亲(我的外婆),大概也就是因为自己家里遭了事,又担心她的娘家,竟就躺倒了。她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就是胸闷,头晕,四肢无力,不想吃饭。家里人也没办法,请了郎中来,配了些草药,煎服了,并没有什么效果。这一病,居然一个月也不见好,天天如此。也就在这个时候,母亲说,她逃离了家。

年轻时的母亲,在温顺的外表下,身上应该是有一些野性的。这样的野性原来是一直被隐藏着的,却被她的哥哥激发出来了。事实上,李家文自从出去后,变得和家人是生疏的。然而,这样的生疏,却让她感觉到一种巨大的魅力,符合她对“革命者”形象的判断与期待。也许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酷”。在内心里,她也有参加革命,投身到外面世界去的强烈愿望,因为家里明显是太压抑了,弥漫着一股破败腐朽的气氛。

她没有和家里打招呼,是偷偷跑的,和她的哥哥李家文同出一辙。李家文还是在县中读书时离开的,她却是直接从家里偷跑的。她到了渡口,才让人捎了一个话,说她是去李家文去了。母亲说,她的父亲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面如土色,一语不发。他没敢告诉家里的任何人实情。他怕他的妻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他只是告诉家里人,说她去了县里。她也一直想去县里的,想看看学校的情况。据说,日本人临走的时候,是把学校也烧了。这消息,一度让她心里很不好受。

母亲一路上当然是受尽了艰苦。

现在,我是无从想像她一路上经历了什么,那种风餐露宿的日子肯定是我不能忍受的。过去的人,似乎更能吃苦耐劳。过去的人对苦难的忍耐和承受,远比我们现代人更坚强。就这样,她千里迢迢,居然一直走到了武汉。到了武汉,她才发现自己是走进了人间地狱。她刚下了轮船,就听到了不远处的武汉城里一阵紧似一阵的警报声。人们四处逃散。她当时手里只有一只小皮箱子(是她到了县里才买的,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也早已经脏了。她根本没有条件洗换,只能是轮番换着穿),非常地茫然。然后她听到了武汉的城里响起了不断点的枪炮声,以及升腾起来的黑烟。她从人们的叫喊当中,听出来了,说是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了汉口。之前,她还在船上的时候,是看到了日本人的飞机的。那天天气很好,一共有十几架飞机,在蓝色的天空上闪亮着机身,一侧显现着红色的小太阳。它们直挺挺的,很干脆地就从头顶上划了过去。

夕阳是金黄色的,把整个世界都笼罩了。而城市里,却被滚滚的浓烟划成了两半。一半是无比的明亮,另一半却是黑暗的。这一半明亮灿烂,一半黑暗阴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种鲜明,透着一种强烈的恐怖。母亲说,她心里当时充满了恐惧与矛盾,但是她还是壮着胆子进城。她记得她的哥哥李家文给她留过这里的一个地址的。这个地址就是线索。她相信她能顺藤摸瓜,找到哥哥要。开始的时候在城外,感觉还好。到了城里,她的心情既踏实,又紧张。踏实的是,她终于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方;紧张的是,她越住前走,所看到了景象越触目惊心。到处都有炸塌的房屋,到处都是浓烟,到处都是哭泣而慌张的人。不少人是携家带口的,扛着拖着一些家什,慌张地向城外跑。沿途她还看到许多乞丐,和一些有病的人,就在地上爬。还有一些小孩,在张惶地拼命地哭。眼前所见的,完全是一副末世的景象。

母亲说,日本人本来是要轰炸飞机场和军工厂的,结果遭遇了我方的飞机与炮火拦截。于是,它们就改把炸弹投向了人口稠密的地方。这样的说法,她也是事后听人议论的。不管如何,那天炸死了许多无辜的百姓。有一户人家总共七口人,被炸死了六个,有一个还是吃奶的婴儿。一颗据说有几百斤的大炸弹,直接从天上掉下来,砸穿了房顶,然后把整个屋子都炸飞了。在原地,留下了一个几米深的大坑。炸弹不仅把这一家的房子炸飞了,还把邻近的几幢都炸塌了。她听到了那些凄厉的哭声,自己不觉也掉了泪。

那个晚上,母亲就在露天过了一夜。她根本找不到旅馆客栈。许多店铺都关门停业了。没人敢在屋里呆着,许多人都跑到了外面,因为空袭的警报不断地响起。整座城市里也熄了灯火。后来我在一本《民国旧事》上,查到了母亲所说的那次事件。当时重庆的《大公报》上有这样的一则特写:一层奶油般的云帐,由灰白的纹路上绕出金色的锦线,慢慢的又画上一层桔黄色的微光。

敌机整夜都在暗中摸索,在黑色的天空下,同猫头鹰分享着夜之旷野。我们当然不太让这些偷袭的小鬼自由,但我们也并不重视它。现在天亮了,怕光明的丑类躲起来,都被曙光赶走了。

有一群白鹤站在小河里的滑石上,滑石反射着朝阳的光芒,忽的白鹤飞起来,却原来是机场上的飞机举起了银翼,它们冲破了清早沉静的空气,跨过小溪,越过山峰,在农民操锄入田时,到达了武汉的上空。

只见巍然雄城,藏着多少英勇的兄弟,洋溢着杀气腾腾。城内危立着的断垣残壁,这形式上的战迹,正是心理上的鼓励。市中心美丽的国旗,迎风摇曳着,在欢迎她出击的空军健儿。

遥想着曙光里银翼上的党徽,城内国军的心都飞上天与我空中弟兄配合为一,把敌人丢进长江里……

这不像是一般的报道,倒像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时隔许多年,再去看这样的文字,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官方还是努力地鼓舞人们的士气。事实上,美国人正在帮助中国人全力地对抗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鼓舞着,抗击着外来侵略。

母亲当时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她也恨不得上战场去。当然,只是一时的冲动想法。她知道战场上是没有女人的。但是,她想投身革命是真的。她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事。

在汉口,母亲到处打听着她哥哥李家文的消息。她按着李家文过去来信时提供的那个地址,根本就找不到。那似乎是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地方。她疲于奔命,几乎把那个城市跑遍了,最后累得差点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她有些不知所措了,怕得要死。或许,大家都是慌乱的,别人根本听不进她说的是什么,也没有心情耐心的给她什么指点。在大街上,她看到一些士兵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匆忙和张惶。

几天后,她结识了一个人。那人是个热血男青年,叫叶锡龙。那个人,帮她安顿好了一个地方。然后,他说要带她一起,去找她的哥哥。(在这之后的一大段时间,是个叙述空白。我曾经问过母亲这一段时间以及后来发生的事,但是她都保持了缄黑。这段时间大概有两年。两年里,其实可以发生很多事。事实上,外祖父的家正是这样。我所能知道的,只是这个男青年后来在昆明牺牲了。

我暗里猜想,这个青年男人的牺牲,对她当时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这个人的名字,一直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我无从知道她和这个叫叶锡龙的爱国青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一直坚守着他们之间的秘密。他们间一定有秘密。她不说,正是因为那里面的秘密。在她几十年的生命里,她只是会经常地念叨这样名字。所有的过程和细节,她都隐藏得很深。也许,那有她太多的痛。每一次回忆,都会让她揪心的痛?

作为她的儿子,我当然也是不能去触碰的。

母亲说,两年多后,她又回到了李家庄。她生病了,得了伤寒,差点没救活过来。回到李家庄,家里人看到她变了,瘦了,也高了。她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成熟了。她在家休养了一年多时间,就又离开了。

她没法在家里呆下去。

在她外出的几年里,她的母亲和她的一个叔婶去死了。她母亲的死,让她伤心得不行。她和她的哥哥们一样,都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她的二哥李家武倒是在他的母亲去世后的三个月后,回到了家里一趟。而她是两年后回到家里,才得知这个消息的。坟头上,都长满了茂盛的青草。在坟前,她长跪不起,把坟包前的青草都滚平了,身上沾满了泥土。她哭得都快晕了过去。从那个清晨开始,一直跑跪着,伏着,哭到了太阳完全沉入了地平线之下。村里的人许多人都赶来,看着大小姐的这悲情一幕。很多人也陪着她,一起掉泪。他们都唏嘘不已。谁想到呢?好好的人分开的,短短两年多时间,却是生死两隔。最后,她是被扶着搀回去的。她哭得浑身没了一点的力气,根本站不起来。她的嗓子全哑了,整整半个月,不能发音。

她哭坏了。

母亲说,事实上对于她母亲的去世,她是有感应的。她说就在她母亲去世的那天,她突然就昏迷了。在梦里,她看到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对她说,多保重。她说她在梦里哭得很厉害。醒来时,枕头都湿了。当时,她当时并没意识到,那意味着什么。事实上在她出去后的那两年里,她也是一直惦念着老家的。她给家里写过信,写过十几封。但是,后来听她父亲说,总共只收到过三封。

她的父亲李玉楼在经过了许多的操劳与磨难后,老得相当的厉害。他的头发花白了,腰也有些佝偻了。从神态上看,他简直和他的父亲差不多衰老了,区别只在于一个个子高,一个个子矮;一个脸上的皱纹多,一个脸上的皱纹稍少一些。

他们都成了孤独的鳏夫。

母亲说,当她回到家里的时候,父亲和祖父都有些沉默。他们有些生气。他们气她当时不告而别。但是,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后,他们选择了忍受。他们有太多的压抑,不会再向亲人们发泄了。他们现在只有亲人了。而且,亲人都是四处离散的。所以,能够再聚,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关于李家武,母亲说,她回到家里知道他的一些情况,说他最初的那几年,一直在读书。当然,他的读书生涯是动荡的。在这过程里,他还在学生的临时流动剧社里,当过演员。演出的内容当然都是根据形势需要,新编的抗战活报剧。简单、明了,充满了感染力和号召力。他在里面只能演配角。因为他并不适合演那样的剧中人物,太文弱了。他开始时参加过国民党,后来又参加了共产党。他的愿望是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桥梁工程师。他是不会再回到李家庄这块土地上来的。所以,家里的地都分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他要走一条和他的父亲和祖父完全不同的道路。

李家武在上海的一个商行里,做事。他听说妹妹走散了,心里也很急。他向家里人表示,他会努力去寻找她。

可是,他们却并没有联系上。

这一段,是我母亲生命历程里的一首小插曲。

但是,却是揪心的痛。

我想,如果母亲当年不出去,也许她就不是后来的母亲。事实上,她后来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那一次引起的。如果她不出去寻找她的哥哥们,也许她就会嫁给当初向她的父亲提过亲的那户人家。那户人家后来虽然也受到过冲击,但基本上是平安的。

可是,人生是不可以重新来过的。

同类推荐
  • 移爱繁华一梦

    移爱繁华一梦

    他与她的初次相见,一开口便是道歉。她与他的最后道别,一开口只剩道歉。他带她走进一场浮世繁华,她却没有安心,只剩下无尽的猜疑和惊慌。她推他陷入一局阴谋漩涡,他却为了守护挚爱,愿意放弃所有。当最终繁华落幕,只剩下如梦清...
  •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共一百回,前七回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并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构架出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唐僧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由于本书篇幅较长,疑难字较多,因此编者特别整理了一份简明的唐僧西天取经图,并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音,便于读者诵读辨认。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 茶花女饮酒歌

    茶花女饮酒歌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情怀

    情怀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旧爱半醒

    旧爱半醒

    这是每个人求而不得的爱,幸好我始终相信,还有你的爱,值得过沧海。她曾经为了一个人,褪尽繁华,世界逃亡。她去过那么多地方,看过几千次黎明,再也没能遇到熟悉的温柔。他是她猜不透、悟不穿的谜。他温文尔雅,几乎成为所有女人的一场梦,却独独甘愿为她倾尽温柔,预谋一场旷日持久的私奔。大雨倾盆,他们在最坏的时间相遇,她是劫犯,而他却是人质。她努力为他重新开始新生活,一座城,一个人,一颗钻石,串联起无数记忆碎片,阴谋与冲突接踵而至,两个人平静的生活再度被打破。他看似无害,却手握她不知道的秘密,他……究竟是谁?这一生,旧爱太美,只能半醒。原来她所有困苦的岁月,竟都是为了遇见他。
  • 鬼医毒妃

    鬼医毒妃

    一朝穿越,异能附身,医术精湛,毒术更是一绝。只是,这个本该是受万人景仰的千金小姐怎么是个“废物”?“这…这…这是怎么回事?”用眼扫视周围,她看见了一切,包括那些被尘封在内心的秘密,原来,现在的她竟然可以透视?呵,又是一个医药世家,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狱!变强,变强,变强…她的东西谁也不准玷污!她要保护她所有珍惜的东西还有那些真心对她好的人!她蓝子汐——对天发誓!他——温柔的笑容下又藏着什么东西,是否如表面一般温文尔雅?那时他对着她温柔的笑着,那笑蓝子汐从来没有看过,从前也没有,现在,她愣住了,第一次有人用这种微笑看着她,是暖暖的,暖彻心底的笑。从此,她说:“你,就是我最珍视的人,我会变强,我会永远保护你”。但是,却是他一次次的救了她。那时她坚强的背影,震撼了他,他对她微微的笑,不同以往的虚伪,那是发自内心的笑,他看见她愣住的深情,他听见她那稚嫩的承诺,他又笑,更暖的笑,从此,他的心中拥有了对她一生一世的承诺。他——霸道的行为,冷酷的脸庞,强大的背景,可是为何对她情有独钟?第一次见到蓝子汐,他轻笑,不就一个小女孩,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这么一个孩子?可是见到她那稚嫩脸上,坚韧的表情,他也忍不住动容了,难怪,他明白了那个人为什么对这个女孩那么上心了。特别是她那不同于普通女孩的性格,然后,他也深深着迷了!他,要永远拥有她!谢谢小晨奉献的视频:&pstyle=1
  • 卡耐基人生智慧箴言

    卡耐基人生智慧箴言

    当你了解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并有目的地借鉴时,祝贺你,你已迈出了改变你人生的第一步!你就能改变你的一生!你将能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你将能营造并享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你将会成为一位具有出色领导能力的人!你将能获得属于你个人的巨大财富……
  •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一朝穿越,她成了天韵国百姓口中,无所事事,花天酒地的官语遥—官家大小姐。居然有六位相公?“大夫君,今晚是初一,该你侍寝了”官语遥一副嬉皮笑脸淫笑着。“噢,好,我睡床上你打地铺,我都帮你准备好了,你看那”男子风华绝代的笑着指着桌底下,喝着铁观音。“夫君,我弹首曲给你听吧。”官语遥的手慢慢的伸向那把绝世好琴,正要触及时。“你敢碰我的琴,我舍了你的手”男子拿着一本书,悠悠的开口着。“官人,我身体有恙,你能帮我看看吗”官语遥轻轻扯着某男的衣角,可怜兮兮的说着。“确定吗”某男冷哼了一声,从身后拿出一块布,轻轻一甩,数百银针,闪闪发光。……众多夫君,且看她如何一个个收拾!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从女孩的性格、气质、品位、社交、心理、才智、处世、财商、爱情、婚姻、职场等角度,全方位地讲述现代女孩获取成功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修炼出一个美丽的自己!也希望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丝美丽的灵感,一份成功的自信,一把安身的钥匙,一道立命的光环!
  • 重生之八零年代

    重生之八零年代

    一个万众瞩目的歌坛新天王,意外重生到25年前的一个普通家庭,自此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校园、社会,生活、情感,少男、少女,赚钱,手段……展示80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大呼过瘾的YY情结,让你缅怀过去的淡淡味道……让你在心潮澎湃之余找到那份逝去的感动……一部旧式题材的重生小说,一曲新颖情节的重生小调……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