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100000010

第10章 战争

太平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关于战争,人们还是怀着一种侥幸心理。感觉上,他们已经躲过去好几次了。战争都是发生在他们的周围,很快就平静了。他们这里像是一个孤岛,或者说像是个世外桃源。日本人在很远的北方,或者是在内陆更纵深的地方。同时,内战却并没停止,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般的民众对于国内的混战,基本是一种麻木的态度。政府军和军阀,地方民团武装,土匪,共产党的武装……各种势力,互相制约,又互相争斗,纠缠不清。有时内战的双方,却又同时在和日本人打(普通民众并不惧怕内战的双方,但惧怕日本人。日本人是外族人。他们打进来,是要亡我们国家的)。

大家都盼望能停止内战。

但是,愿望与现实总是相悖的。愿望是那样的无望,而现实是那样的纷乱和残酷。总之,那是一个很混乱的年代。人们看不到秩序。

没有人可以一直拥有好运气,一个地方也一样。战争终于还是来了。战争首先是打到了县里,正规军进驻了。他们打到这里就不走了。他们需要休息。他们一休息,城里的人就遭殃。普通民众当然在看新鲜的同时,受到了很多的骚扰。而商户们,则要捐钱捐物。母亲说,她父亲作为一个地主上的有钱人,自然也少不了捐钱。而且,一捐再捐。

到处是人心惶惶的,生意就不好做了。再说,再多的钱,也不够捐的。说起来,她的父亲李玉楼在县里也是个人物,和军队上的人,也有熟悉的关系。可是,军饷吃紧,就顾不得情面了。更重要的事,哪个当兵的会和你讲情面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今天驻扎在这里,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他们是拎着自己的脑袋走路的人。他们豪迈大气,粗俗直爽。他们有话直说,从不拐弯抹角。对待生意人,他们也从不手软。

首先受影响的就是绸布店,生意清淡。既然打仗了,谁还会买绸布呢?影响更大的,其实是火柴厂。外面的木材和化工原料运不进来,这里的成品也销不出去。李玉楼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因为刚打发走了一批部队,不过十天二十天的,就会又来一批。如此几番下来,谁能撑得住呢?

再后来,部队驻扎进火柴厂。好几个车间,成了军官们的住房和指挥部。整个火柴厂,一下子就变得乱哄哄的。无奈之下,李玉楼只好把洋火厂暂时停产了。

因为城里没有什么值得操心的,所以他带着陈美莲回到了李家庄。乡下比城里要太平些。同时,我的母亲也念不成书了。她的父亲李玉楼不让她念了,兵荒马乱的,不安全。

他们一起回到了李家庄。

虽然回到了李家庄,但是,每天都能听到关于战争的消息。有时,消息说战争已经远去了,可是,才隔了三、五天,就又能听到远处的枪炮声。一会说国民党的部队打胜了,一会又说是共产党的部队打胜了。消息的变换,比风向调转得还要快。没有人知道,哪个消息是准确的。或者,只能从此消彼长来判断。部队的来来往往,更换得非常勤快,走马灯一样。国民党的军队走了,共产党的部队跟着来了;共产党部队走了,国民党的军队又来了。附近的人家,有人参加了国民党部队的,但也有人投奔共产党的。是是非非,很多人也说不明白。说到底,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当兵不过是混口饭吃。当然,早些年,真要参加共产党还是相当危险的。有人被抓住,是要杀头的。母亲说,她的父亲李玉楼是看过“杀头”的。有一个,还是他的朋友。

那时候的共产党,是被称为“赤匪”的。

可是,任何事情都是会变的。共产党的影响终于越来越壮大了,气势如虹,势不可当。相反,国民党的执政越来越让人失望。从上面,到下面基层的县党部,都是腐败不堪。物价飞涨,民怨沸腾。两下的部队打仗,政府军吃的败仗越来越多。一些民众心里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人们希望改变。既然蒋介石总统领导下的国民党把这个中华民国弄得乱糟糟的,不如换人来治理。而共产党,正在许诺给贫苦人一个天堂。那天堂,是无比的动人,非常令人神往。母亲说,对自己家而言,他们还是希望社会是稳定的。道理很简单,他们是有产者。虽然他们也知道,所谓的“共产共妻”纯粹是子虚乌有,但是他们仍然不希望“变”。社会动荡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况且,日本人还在中国打。内忧外患。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关于李家文,家里终于听来一些消息,说他参加了共产党。他并不是参加共产党的部队,而是去了红区。他去当文化教员。也有人说他是到了武汉后,又辗转去了上海,去了香港,还有更离奇的,有人说他去了俄国(苏联)。不管是哪一种,家里人倒也放了心。参加共产党,倒也没那么可怕。据说有人家里,既有参加国民党的,也有参加共产党的。倒是李家武去了北平后,让人不放心。因为日本人打近了,他们只好转移到了内地,去了重庆,又去了云南。总之,是到处流亡。

满世界都不太平,让人担心。只是淤龙口这一带还好,到底是因为荒凉,偏于一隅。但是,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终于,战争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了。说是没有先兆,但实际上很早就有迹象了。因为在发生的前几天,就有人看到一些部队经过。消息是从二十里地外的一个村子传过来的,说很快就要有一场大战即将发生。有老百姓说,那支部队人数很多,行军时,从一个村子经过,整整是一个晚上的脚步声。其实也不止是脚步声,还有马匹和枪炮辎重。从那严明的纪律来看,应该是共产党的部队。奇怪的,那个漆黑的晚上,据说连狗都不叫一声。有人家说早晨起来发现一堆南瓜没了,却在门槛上发现了五块钱。除了这五块钱外,以及路上留下的纷乱的脚印和车辙,别的一切痕迹都没有了。一个人影也不见。前一个晚上,人们所听到的,仿佛只是一场梦境。

连续多少天,一点动静也没有,大家都以为这事过去了。又过了几天,人们看到了飞机。巨大的轰鸣声,把所有的老百姓全从房间里赶了出来,抬头张望。母亲说,就连她的祖母也出来了。一共是三架,在天上很稳重地,缓缓地飞过去。它们的机身的一侧,绘着青天白日旗。“这是什么鸟?”祖母的这句话,后来流传了好多年。

三只大铁鸟发出的声音,把许多人都吓坏了。他们不知道这东西怎么会飞在天上,不知道它是否预示着什么灾祸。那声音太大了,把他们的耳膜都快震坏了,飞机都飞远了,可是他们还是一直耳鸣着。以后的好几年,他们一提到这三只大铁鸟,仍然是会津津有味地提起来,仿佛就像发生在前一天一样。他们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尽管是战争,但他们也算是开了眼。

让他们开眼的事情还很多,就在飞鸟过去的第四天的一个下午,黄河的南岸突然传来了爆炸声。声音大得让他们说话要大声喊,才能听见。他们从来没有听到那样密集的炮火。那炮火的声音,比飞机的轰鸣声要大得多。母亲说,她的祖父和她的父亲都跑了炮台上,向黄河南岸张望,看见了腾起的无数的白烟、黑烟和灰烟。他们没有敢在上面多呆,因为爆炸声太强烈了,感觉到整个大地都在抖动。他们感觉高高的炮台,都要晃塌了。有两次,炮弹呼啸着,就落在离村子不远的某处玉米地里,把一大片玉米都炸倒了。玉米杆支离破碎,惨不忍睹。而且,还留下了一个半人深的大坑。以后许多年,那个弹坑还在,积了许多水,甚至后来还生出了许多尾小鱼来。

感到恐怖的不仅是老百姓,还有村里的所有牲畜。母亲说,家里的母鸡们整整两年都没有下蛋,怀孕的母牛都吓流产了。她还养了一只小狗,在炮弹的轰炸声中吓得逃跑了,跑得无影无踪,从李家庄彻底消失了。这让母亲后来牵挂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些伤心。那是一只很可爱的小花狗,黑白相间的。说不上来是黑狗长了白花呢,还是白狗生了黑点。

炮火一直在持续着。所有听到的人,全都是提心吊胆的。谁也不知道,战火会不会直接烧到村子里来。毕竟,战场就在黄河的南岸。有一段时间,枪炮声有所缓和。甚至,有一袋烟的功夫,甚至是死一样的寂静。有人猜测可能双方的部队已经休战了,要么是势均力敌,要么或者是另一方已经败下来了。然而,到了晚上,枪炮声又再次响了起来。

母亲说,事实上那个夜晚非常美好。天黑黑的,泛着一些蓝色(我想,那颜色应该是想像出来的,或者,只是一种错觉。要么,就是天还没有完全黑透),许多星星闪耀着。西边的半空上,挂着一钩浅浅的,有些淡黄色的月牙。就在家家户户刚点上油灯,坐在桌上准备吃晚饭的时候,枪炮声再次响起来。枪炮声一响,很多人家吓得不敢再吃了,纷纷灭了灯。或者,就在黑暗里把稀饭喝完。生怕那些枪弹,会朝着这边的灯火飞过来。

春夏季节里,所有的飞蛾都是朝着灯光方向飞的。但是,枪弹毕竟是枪弹,不是飞蛾。一直到了半夜,枪炮声才终于再次停下来。整个村庄里的人,都是太平无事的。到了第二天早晨,天都大亮了,枪炮声也没有再响。甚至,太阳都有一竹竿那样高了,黄河南岸还是静悄悄的。母亲说,她父亲打发人去看,家里却没一个人敢。后来他自己亲自带了三个雇农,前去探看。--家里原来雇佣的三个枪师傅,早都离开了。因为发生了战争,强盗仿佛倒销声匿迹了。他们老远就看到了废弃的战场,到处横亘着尸体。血肉横飞,肢体凌乱。一些乌鸦在那些尸体上,跳跃着,寻找着合适的肉吃。天空中也盘旋着一两只秃鹫,它们以极高贵的姿态,在上面翱翔着,以一种优雅的态度,耐心地俯视着下面的盛宴。它们不会和乌鸦计较,那些都是一些飞得不够高的家伙。它们知道,这些“战利品”最后真正是属于它们的。而且,等待的时间越多,味道越鲜美。

李玉楼不敢走近,强大的恐惧攫住了他的心。他活了那么大的岁数,从没见过那样惨烈的。到处都是血,一不小心,就踩一脚。

四下里很静,而战场上的硝烟,好像还没有完全散去。一些临时搭起的工事,基本破坏干净,一些丢弃的物资还在燃烧,冒着滚滚的黑烟。母亲说,她的父亲看了那些尸体以后(有些肚肠都拖出来了,有时脑浆迸出来了),当时就吐了。他坐在一处弹坑上,哭了起来。随行的三个雇工,都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哭,而且哭得那样伤心。

这件事对她的父亲影响很大,母亲说。回到家里后,他很长时间不说话,饭吃得也很少。他说他一直是恶心的,胸口堵得慌。有时,半夜里还做恶梦,惊出一身的汗。谁也想不到,他在外面给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的形象,内心却是那样的虚弱。

正是春天,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南风吹在人的身上,让人感觉像有无数的小虫子在爬。几天南风一吹,人们分明闻到了一种特别的味道。又过了几天,人们看到有一支军队过来了,在打扫战场。有人说,从衣着上看,那是共产党的队伍。那些人在掩埋阵亡的尸体,有敌方的,也有己方的。他们把坟墓分成两块地方,相向而立,像是还在对峙着。于是,黄河的南岸,有了无数的馒头一样的坟包,远远地,就能望见。

不好的消息,却并没有停止。又有消息说,日本人要到这边来了。日本兵的厉害凶狠,他们是早有耳闻的。见到男人就杀,见到女人就奸。而且,他们不分男女老幼。说不定,他们对别的动物反倒仁慈一些。唯独对人,他们是见一个杀一个。他们一个个都是杀人魔王。他们是鬼子。鬼子们杀人,已经杀红了眼。只有不停地杀人,才会获得快乐。如果日本鬼子来了,大家都要做好逃跑的准备。尤其是女人们,早早就准备好烟灰一类的,好随时把脸上涂脏。她们下了决心,就算是死,也不能落入到日本鬼子的手里。

日本鬼子会从哪里打过来呢?这是大家所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来的方向,他们才好决定逃跑的方向。母亲说,她的祖父要求她的父亲,把在县里的一些店铺变卖掉。因为如果日本人来了,很可能一把火就把它烧掉了。可是,既然是兵荒马乱的,谁也不愿意买,--再低的价钱也没人要。谁会当这样的冤大头呢?谁也不是傻子。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把门面暂时关掉。雇来的一部分人,该遣散的,就暂时遣散。大家分析,最有可能的,就是日本鬼子从海上上来。他们不仅有很大的军舰,还有很快的汽艇,武器精良,火力强大。普通百姓手无寸铁,哪里是他们的对手?如果从海上来,大家就很少有逃生的机会,因为那是猝不及防的。不要说是日本人了,就是海盗出海里上来,一般人都是防不住的。所以,这样的消息弄得大家很惶恐。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可是,日本人却一点影子也没有。日本人一天不来,他们的心就一天也定不下来。然而,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李家庄的人真的再次听到了枪炮声,是从淤龙口方向传过来的。雨声和枪弹声混夹在一起,但是,枪弹声还是穿透了风雨声进入了人们的耳膜。好在战斗发生的时间并不长,人们感觉上只有两三袋烟的功夫,枪弹声就消失了。到了第二天早晨,李家庄的人发现,村里村外,到处都是当兵的。那些当兵的衣服都湿透了,沾满了泥浆。他们一个个很疲惫,歪倒在路旁的草堆边、土墙根,或是任何一块稍稍挡雨的地方。有一些人,就躺在一些农户的猪栏或是羊圈旁。母亲说,他们家的院子外也有,很多人没地方睡,就是靠着墙根睡着了。打了一夜的仗,实在是太疲惫了。

最早发现他们的,是村里放羊的一个姓刘的老头。当兵的这副样子,让村民们都很感动。一打听,果然是共产党的部队。他们和日本人交锋了。日本人只是小股的部队,乘了几艘小汽艇,想从淤龙口上来,结果被打跑了。事先,他们也并不知道要遭遇。但是,碰上了,两下就交了火。

我们这边的部队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这是一件让人非常高兴的事。

村里人也都是高兴的。

李家庄也是高兴的。母亲说,从他的祖父母,到她的父母,都是欢迎这支部队的。他们一直听说共产党的部队纪律严明,却一直没见过。这回算是亲眼见了。不管共产党和国民党如何的敌对,只要是打日本人,就是好的。

后来,这支部队就此驻扎了下来。

一住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同类推荐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虎峰山传奇

    虎峰山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邪王霸爱:毒妃狠绝色

    邪王霸爱:毒妃狠绝色

    【全文完】“本王本无意争这天下,可若非坐在高位不能护她,那本王亦不介意逆了这天下。你要的是天下,可本王要的从来只有她,这天下也不过是用来护她。”一道圣旨,神医郡主将嫁花名远扬的风流王爷。她骄矜倨傲有仇必报,左手留香右手剧毒,腹黑毒舌狠绝色;他遇神杀神,遇佛弑佛,纨绔风流心思深沉,毫无底线很护短。洞房夜,王妃拒承欢:“女人虽好,王爷手更巧。”他邪魅一笑:“王妃手巧,本王更持久。”***他登基三年,听闻北方出了妖女,毒药肆虐,杀伤无数。帝王亲自出征北巡。白雪皑皑中,她一身红装笑容滟滟带着挑衅:“你觉得我是妖女吗?”“是。”他答:“扰乱我心的小妖女。”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比如老是催促他。因此,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要改掉孩子的毛病,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 重生医药双绝

    重生医药双绝

    跟着姐混,生死人肉白骨,那是易如反掌。枯骨红颜貌美逆天,那是必须。金玉满堂,金钱如粪土,那是肯定。谁让姐有神农真传,身带异能逆天,手掌宗门千年资产。哎,想低调都不行啊!
  • 倾世皇妃

    倾世皇妃

    “崔青漫我要你死!”少女一袭白衣,乌发三千肆意披散在身后。又是这个梦。这是深宫中每个女人的不幸。她们的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血债,以至于夜夜噩梦。“爱妃,你怎么了?”少女僵硬的摇头。这就是她的命。注定与别人共侍一夫的命!
  • 毁梦

    毁梦

    我拿着书,充满疑惑,甚是不满问道:“大圣,佛祖这是何意?”
  • 假面

    假面

    学期中,小区搬来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叫莫雅子,来自一个母亲有着病史的单亲家庭。雅子因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重点补助的对象,但是她并不知道这所学校里学生的游戏规则——新生必须被管制。
  •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人家穿越成皇后貌美如花,在后宫呼风唤雨,她却丑不忍睹,人人喊打,处处受人欺凌。她誓要混出个皇后样,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最终皇帝老儿挂了,欺凌过她的皇子公主见她便行大礼:“太后吉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一对一,无虐深宠,文风轻松】她是威武不屈武艺高强的古代女将军。她是惨遭艺人背叛公司破产的现代经纪人。再次睁眼,她成了她。挖掘戏子打造剧本训练艺人,女将军招兵买马奋战娱乐圈。***当男强遇到女强,当高门碰上权贵,当无害小白兔变身腹黑大灰狼。初次见面,他血如泉涌,她英雄救美,再次见面,她雷厉风行,他芳心暗许,三次见面,她怒火中烧,他抱头鼠窜,这是婚前同居的甜蜜交织。***将军很呆萌:“这是何物?”女将军看着指端套着的亮晶晶小石头,百思不得其解。某男笑得贼兮兮:“此乃新式平安符,心诚则灵,不可取下。”女将军懵懂点头,三日后,全公司上下均在窃窃私语。小老板竟然订婚了。将军很疑惑:新婚之夜,某男喜气洋洋拉开床帐,瞬间鼻血狂喷。“这,这是谁教你穿的?”冬檬疑惑地摸着身上薄纱:“她们说这相当于古时肚兜,有什么不对吗?”某男捂着鼻子乐得找不到北:“对,简直太对了,娘子如此甚好。”终于在多日后,冬檬上网查询,才知此物学名为:情趣内衣。将军很威武:面对众人对自己旗下艺人的欺辱,向来护犊子的某女炸了毛。“武术指导?呵,就凭你那三两下也能被称为武术?”女将军长身而起目光灼灼:“我泱泱天国武艺竟湮灭至此,你这等不入流的小角色,若在古时连给我洗马提靴都不配。”提枪上马,女将军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马上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