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000000032

第32章 亲政风云(3)

《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实际上是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例如,《吕氏春秋》吸收了儒家主张维护君权的思想,又让它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在书中,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这与孔子主张维护周王朝一统天下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还强调君主专制问题,这显然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又如对墨家思想,《吕氏春秋》赞同墨子提倡的“节葬”的观念,对当时厚葬的风气进行了批评;但对墨子“非攻”(即反对战争)的主张却进行了批驳,提出兴“义兵”的主张。《吕氏春秋·怀宠》中有言:“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著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这实际上是在为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中国的战争而辩护。再如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告诉人们: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同时强调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等等这些,都说明《吕氏春秋》确实是一部经典,具有博综众家的融合倾向。

吕不韦之所以编撰这部《吕氏春秋》,就是想综合各家学说之长,用以指导他的秦王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实现长治久安。吕不韦的第一个愿望实现了,而他的第二个愿望,却破灭地让人不敢相信。秦王朝不但没能长治久安,并且寿命短得让人吃惊。这是后话。

吕不韦的门客办事效率是惊人的,刚过去三天,《吕氏春秋》就挂在了咸阳南门的城墙上。人们果然蜂拥前去,观看议论。可是,所有的学士、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竟没有一个人能改动书上的一个字。满满的一箱黄金,只好让它天天都放在那儿。

或许,《吕氏春秋》在当时确实算得上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没人能改得动;或许,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敢出头一显身手。吕不韦曾在城墙下站了很久,欣赏着自已的杰作。在回府的路上,他对自已说:如果秦王能熟读此书,并以此治国,这将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

吕不韦的这一渴望终不能如愿,但不管怎么样,经过这样一搞,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无论是《吕氏春秋》还是吕不韦,都由此名声大造,远播东方诸国。这是后话。

58、秦王要奔雍城举行冠礼

秦王杀了成娇,将其军吏也一律斩首,对战死的士卒还进行了戮尸。只有把这些叛逆的士卒都戮成了烂泥,秦王这才能解一些愤恨。除此之外,还下令将饶地的老百姓,一律赶往临洮,让他们也尝尝流离颠沛的滋味。这些事情办妥,他兴奋地凯旋而归。

自庄襄王去世,给秦王留下的三位耋耄之将,如今蒙骜、王齮均己战死,就剩下了麃公。秦国先祖只是些怀有养马训马技艺的人,从头到尾都靠一个“打”字,才使嬴氏一族不断发展壮大,封候称王。就连早年周孝王所赐的秦地,赐前也是为戎人所占,全靠嬴氏一族的拼打,才赶走了戎人,第一次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发祥地。几百年战争不已,秦人的武将,早已遍布军营。父王留下的老将军在沙场上虽然又战死了两位,却有更多忠于秦王朝的战将,来到秦王的身边。通过灭王弟叛乱的这一战,秦王凭了一双慧眼,不但更加地重用了王翦,还启用了蒙武、蒙恬、李信、王贲、等多名武将。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表明,秦王的眼光,是多么的犀利。

秦王骑着高头大马,从东门走进感阳城,受到了文武百官及城中百姓的夹道欢迎。他走进王宫,又得到一个天大的喜讯,他的长子扶苏出世了,扶苏的母亲郑妃,是郑国的王族,是秦王娶了王翦将军的孙女儿王灵钰之后的第三位夫人。灵钰夫人与之后娶的赵夫人也都有生育,只不过生的都是女儿。如今看着白白的儿子,秦王高兴地合不上嘴。“儿子,儿子!老爹凯旋归来了!”秦王接过儿子,高高举起、大声地说。

“大王,给儿子取个名字。”郑妃靠在床上,满脸都是幸福。

秦王听了,把儿子交给宫女,来到郑妃的床前,望了她笑着说:“辛苦你啦!”

郑妃摇摇头,说:“谢大王关心,臣妾能为大王生下一子,不辛苦,而是十分荣幸。”

秦王点点头,思索着,突然问郑妃:“你进宫的第一天给我唱的一首歌,很好听,叫什么?”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这首歌真好听。而且,‘扶苏’是形容树木枝叶茂盛,出于诗经,为香草佳木之意。我看我们的儿子就以此命名,叫‘扶苏’。”

“扶苏,真好!”郑妃快乐地笑了,连声呼唤着:“扶苏、扶苏!”

秦王高兴地看着郑妃,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与郑妃告别。回到王宫,他让人传来李斯问道:“本王行加冠礼之事,现在该如何进行。”

李斯听了,说:“大王现在行加冠礼,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

李斯刚停下来,秦王就瞪了他一眼。情急之中,李斯冲口而出:“只是要提防两股势力。”

“说下去!”秦王催促道。

“一股是吕相邦,他如今虽然交出了兵权,但仍然掌控朝政。这么些年来,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对他忠心耿耿。”

“你认为,相邦也会反我?”

“不会,依微臣之见,相邦绝对是忠于大王的。”

秦王不言,目光罩住李斯。分明在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这么说。”

“相邦对大王的忠心,日月可鉴。只是,相邦并不一定就那么希望将所有的权力都交归给大王。就在昨天,相邦还将他所编撰的《吕氏春秋》悬于南城门的城墙上。”

“有这事?”

“如今还挂在那里,相邦还发出通告,说是有人能改得了一个字,就赏金一斤。”

“这样!”秦王沉思良久,问李斯说:“他这是什么意思?”

“玄耀自己的博学,标榜自己的治国经验。正因为如此,微臣才认为相邦并不一定就那么希望将所有的权力都交归给大王。”

“难道他还会阻碍我行加冠礼?”

“不会,一定不会。因为他不敢,也做不到了。”

“既然这样?”秦王又把问询的目光罩住李斯。

“微臣是想,相邦经营朝廷这么些年,根深叶茂,如果他心里不愿意,大王亲政后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一定要尊重他,十分地尊重他,让他放心,大力地支持大王行加冠礼。纵然他心里不那么愿意,只要表面上支持,大王的加冠礼就会顺畅的多。”

秦王听着点点头,只听李斯接着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把握地防止另一股势力作乱。”

“你是指那个宦官嫪毐?”

“就是他!”李斯果断地说:“这个嫪毐,势力已经很大了,大得可以跟相邦抗衡。上次大王说要查一查他是否是假的,当时微臣劝了大王。回府我一想,不管他是真假,这么急着掌控王宫的卫队,还是应该查清楚他的情况,于是就私下安排人去查了。据所查的情况来看,长信侯十之八九是假太监。”

“去灭了他!”秦王两眼圆睁,脖子上的青筋暴起。

“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他是太后身边的人。”李斯说。

秦王听了,长啸一声,愤然地喊道:“对啊!太后!”

“大王不要过份担忧,只要我们认真提防,是不会有事的。”李斯劝道。

秦王再不吭声,在大殿上走来走去。好一会,他住了脚步,突问李斯:“筮日的事怎么样?”

所谓“筮日”,就是通过卜筮的办法,选择一个吉日作为行冠礼的好日子。李斯听了回答说:“己妥,最早的是外后日,其次是第十日,再次是……”

秦王听到这里,打断李斯的话,说:“你去准备一下,安排仪仗,记住,后日一定起呈,直奔雍城,外后日举行冠礼。”

59、吕不韦的心情沉重

吕相邦府里,正在大摆宴席,祝贺《吕氏春秋》的成功。吕不韦从来喝酒有度,这回却喝红了脸。张唐有些担心地问他:“相邦,大王凯旋归来,我们却没有去迎接,只怕他会怪罪吧?”

“没什么,我是他仲父。况且,带四十万大军去灭叛,胜利是意料中的事情。”

吕不韦正说着,有秦王身边的蒙恬来,对他一揖说:“相邦,大王有请。”

听了蒙恬这话,吕不韦的酒早已醒了三分,红着眼看了看蒙恬,又垂下头来。他心里清楚,秦王传他是为了什么。可是,也不要这么急嘛!他在心里说,慢慢地抬起头来,朝大家一挥手,说:“我去去就来。你们继续喝,等我回来。”

门客们都站起来,望着他随了蒙恬走出相邦府,这才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知道大王传相邦去做什么吗?”甘罗大声地问。

大家摇摇头,甘罗见了,眠着嘴,闭上一只眼,另一只眼瞄着众人问:“你们要我告诉你们吗?”

“要!”好些人齐声说。

“是谈大王行冠礼之事。”

“真是这样啊!那以后……”

众人们纷纷议论起来。这时候,吕不韦已经进了王宫,秦王远远地见了他,就迎了上来。吕不韦看着秦王急不可待的样子,在心里叹了口气,心里又冒出那句话:何必这么急呢?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大王凯旋归来,老臣来不及去迎接,还请大王恕罪!”

“仲父!”

“不要这么称呼我,你就要行冠礼,要亲自打理秦国军政大事,老臣只希望在旁继续为你做些事。”

“这个自然。”秦王客气地说:“只是,不知道仲父安排何时给嬴政行冠礼。”

“只要你这边安排好了,立即就可以起程前去雍城。”

“我已经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请筮师给卜算一下,选择一个吉日,就可以起程。”

“己经卜算了吉日。”

“什么时候?”

“外后天。”

“外后天,是不是太伧促了些?再算算后面的吉日。”

“不用,外后天正好,就是外后天。”

吕不韦听了,看了看秦王,看到秦王挑衅的双眼正盯着地,便轻轻地说:“既然秦王认为好,那就这样吧。”

“只是,本王还要请仲父去做一件事。”

“什么事?”

“母后那里,你去替我通报一声。”

“遵命,我明天一早就去。外后天我一定赶赴雍城,与太后一道参加秦王的加冠礼。”

“谢仲父!本王明日出发,就在雍城的蕲年宫等候仲父。”

吕不韦点点头。回到相邦府,门客们已经散去,只有甘罗、张扬等几个还在那儿等着,见吕不韦回来,众人都跟在后面,默默地进了书房。

“你们有事?”吕不韦问。

“听说秦王要举行冠礼?”甘罗大胆地问道。

“什么时候?”

“就在外后天。”

“是不是太快了些。”停了一会,甘罗又说。

“你们是怕我失了权势?”

“不,绝不是这样!”甘罗迎着吕不韦的目光,坦言道:“我们是担心秦国的军政这时换人,恐怕会影响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秦国恐也难治理得这么好!”

吕不韦听了,目光滞重地看着远处,良久才挥了挥手说:“你们要说的我都知道了,去吧,我累啦!”

众人走后,吕不韦靠在太师椅上,瞪大了一双鹰眼望着大堂上面雕龙画凤的屋梁。看来,甘罗他们不了解嬴政,只说对了一半。对于一统天下的大计而言,秦王亲政后是会比我做的好,只是对于天下的百姓,秦王亲政后肯定做得比我差。至于我个人,确实正是做大事的时候,秦王一旦亲政,我最多只能从旁辅政。从旁辅政,凡事自己都不能做主,真没劲。吕不韦想到这里,不由又笑了。吕不韦啊,你本来就是一个商人,只在乞丐之上,待嬴政亲政后也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还有什么不满?更主要的,这秦王是谁啊!是你的儿子,你是在你的亲儿子之下。

想到这里,吕不韦忍不住哈哈地笑了。他大声地笑着,一口气笑了很久,突然地又止住了笑声,在心里说:可是他不知道啊,我的儿子不知道啊?吕不韦叹过之后,又摇摇头,说:这不就对了嘛!他能知道吗?他如果真知道了,难道会认我!不可能!他认了我,还有王位给他坐?不可能!就是他愿意,我也不愿意!依我的观察,嬴政是不会愿意的,他只会杀了我。对,他一定会杀了我。这就对啦,为了他的王位,我死是值得的!想到这里,吕不韦的热血沸腾起来,好象就要去为儿子的王位而献身。他倏地站起来,象前赴刑场的英雄一样,挺胸塔腰地站着,目光直视前方。

不一会,他冷静下来,也感到有些累了,又坐下去。突然又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嬴政亲政以后,会不会对我不利呢?应该是不会的。他虽然不知道我是他的生父,可是这么些年来,他一定感觉到我对他真心地好,对秦王朝的绝对忠诚。自从庄襄王死后,我成了秦国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握者,但这是合理合法的,我这些年继续地为秦国开疆拓土,已经将秦国的国土进逼到魏都大梁,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重要的战略准备。在国家的基础建设上,我亲自主持修建的“郑国渠”也差不了两年就完工了。在人才招览上,我为秦国聚拢了大量的人才。至于文化建设,我的《吕氏春秋》……

吕不韦第一次认真地回忆自己这八年来主政的业绩,最后终于自豪地笑了,自言自语地说:“我做得还不错,对秦国是有大功的。秦王只会因此而感激我!”

第二天早早起来,吕不韦踏上了前往雍城的路。他要去告诉太后,让她高兴地接受这件事,让秦王行加冠礼,把秦国的政权交还给他。在路上,吕不韦在想:我昔日的欢媛,这个今日秦国的太后,她会不会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呢?应该是没有的,秦王毕竟是她亲生的儿子。可是听说嫪毐与她也有了儿子,而且是两个。作为象她那样的女人,该如何想儿子亲政的事呢?她应该是没问题的,那个愚蠢而又可恶的嫪毐呢?

想到这里,吕不韦心里沉重起来。

同类推荐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热门推荐
  • 重生传说

    重生传说

    ——假如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来过?2003年,周行文因为一个极其可笑的原因回到了自己3岁的1986年。他欣然接受,重新来过,未来20年的波折坎坷从已知变成未知。这样的故事到底好不好看?人在该抓住某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该及时出手?你是否后悔过自己的学识和胸襟没有现在开阔?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是否屡次偷懒之后却悔恨不已?人生不能读档,望大家珍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篇小说的佳作,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李主任的一天

    李主任的一天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君宠妻

    魔君宠妻

    云层氤氲如海,天庭宏伟,破云而出。青崖子乃东方之神,是天宫赫赫有名的神仙,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雷霆大陆风起云涌,少年雷羽破九幽,战雷霆,独领天下,逆天而行,走出自己的雷道,成就无上雷帝!
  • 掩护

    掩护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