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800000035

第35章 凯旋回京(1)

9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正是丰收的好日子。李世民身披金甲,端坐在黑骢宝马上。他硕大的头颅,高高地昂起,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的身旁,是齐王李元吉与他的将帅谋臣,他的身后,是几万凯旋归来的英雄。众人星星拱月亮般地拥着他们年轻的、还刚刚25岁的统帅,缓缓地走进长安城。在将军与士兵的队伍之间,有一辆套车。车上不是华盖的软轿,而是一个粗糙的大木笼。此刻,木笼里正关着一脸苦笑的王世充和后悔莫及的窦建德。他俩的身后,一万铁骑和三万甲士,一个个精神抖擞,步伐整齐。雄壮的军乐,高奏着,与长安城夹道迎接的各界人士的欢笑声连成一片。

长安城沸腾了!对于胜利之师,长安的百姓们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尊敬。对于的战功显赫的秦王,他们给了他皇帝般的礼仪,纷纷长跪于街道两旁,表示顶礼膜拜之意。这一次,从走出长安城到再回长安城里,整整花去了秦王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终于赢了,而且赢得这样辉煌!一举消灭了两个独霸一方,威胁唐王朝的皇帝。父皇李渊,可以高枕无忧地做他的皇帝了!皇兄李建成,也可以高枕无忧地做他的太子了!

因此,闻报李世民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的捷报之后,李渊立即宣布,明日他要在承天门摆宴,为秦王李世民接风。昨晚整整兴奋了一夜。任凭尹贵妃怎样卖弄风情,终不为其所动,只是整夜都在喋喋不休地说他的二郎李世民。李渊感慨万般地告诉尹妃,说:李世民出生时,因为自己的一个梦,这才给他取了这么好的名字。弄得尹贵妃一夜都十分没趣,心中第一次对李世民产生妒忌。

这会儿,她紧挨李渊坐在承天门中间,背后便是太极宫。这承天门,本是皇帝举行“外朝”的大典之处。皇帝如要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等,就在这里进行。李世民还没有到,李渊因为兴奋,提早来了。尹贵妃昨夜挑不起李渊的兴趣,在李渊絮絮叨叨地夸赞李世民的声音中早入梦乡。这会儿,她精神挺好,剥出一颗晶滢的荔枝,正要送到李渊的嘴里,忽闻报:“秦王到!”李渊竟然一跃而起,几步走下坐台,来到承天门前,亲自迎接他骄傲的二郎李世民。尹贵妃心中,虽有不快,却又只能扔下手中的荔枝,紧跟上去。一旁的太子李建成、大臣裴寂、萧瑀和陈叔达等人,稍一迟疑,都跟在尹贵妃后面,走到承天门前。

“父皇!”李世民远远地见了父亲已来到门前,急奔几步,一声呼唤,跪下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弯腰,双手扶起李世民,久久地望着自己的儿子,心中的许多话,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良久,终说出一个字:“好!”

李世民听了,这才转向大哥李建成:“世民给太子请安。”

李建成点点头:“皇弟辛苦了。”

“能为我唐王朝统一天下,是世民三生有幸,哪里谈得上辛苦。父皇、太子,你们看,世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李世民说着回头吩咐:“带王世充、窦建德上来。”

随着喊声,昔日也曾高高在上的两位皇帝,被武士押了上来。

人生在世,没有比做了曾经长时争斗对手的俘虏更可悲、更尴尬的事情了!两位昔日呼风唤雨的皇帝,此时都不敢或是不愿去看李渊,只是相互埋怨地看了一眼,然后低下了曾是那样高贵的头颅。胜利的皇帝李渊,高傲地盯着这两个失败了的对手。此时,李渊并想去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更不想去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只是在考虑,将如何“安置”他们。在李渊看来,王世充虽然一直与自己作对,可毕竟都是隋朝大臣。将心比心,大家都想做皇帝。如今他王世充败了,最后还能率洛阳几万之众开城投降。免他一死,也是应该的。至于窦建德,一介农夫,也要起事当皇帝,实在可恶!这样的人不杀,难道还能留给世人作榜样不成?这么想着,李渊发布圣旨:

“贬王世充为庶人,举家发配西蜀。窦建德聚众谋反,立斩于市。”

王世充虽然为李渊赦免,却无法享受发配苟延残喘的生活。在往边远蜀地的途中,仇人独孤修德成全了王世充。独孤修德这时是李渊属下的定州刺史。他的父亲曾是杨侗的亲信,杨侗被杀后,独孤修德就想杀了王世充后降唐,终不能如愿。如今李渊流放王世充,身边就几兵狱卒押解。独孤修德便一举成功,不仅杀了王世充,将他一家老小十八口,悉数杀尽。在杀戮王世充之下,有人担心李渊怪罪,曾劝独孤修德不要动手,犯不上为一流放之人受到处罚。独孤修德说:“陛下也深恨王世充,有人代为杀之,必不追究。”结果,真如独孤修德所言,对王世充举家被杀一事,李渊只作不知。这是后话。

李渊安置好两位失败了的皇帝,继续为李世民等首功之臣接风庆功。承天门里,佳瑶御酒于当前,音乐歌舞于其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齐国公长孙无忌、鲁国公刘文静等大臣,太子俯的王圭、魏征、冯立等谋士将领,秦王俯的段志玄、、尉迟敬德、李靖、徐世绩、秦叔宝、候君集、杜如晦、房玄龄等将领谋士,大家齐聚一堂,共庆唐军的胜利。从来深藏不露的李渊,此时红光满面,喜形于色,笑遂颜开,高高在上的端坐于天门之中。身旁的尹贵妃,小鸟依人地想挨紧了他,李渊却将她轻轻地推开。自从听到李世民的胜利消息后,尹贵妃发觉李渊心里就只有了李世民,只有了这西征的胜利,此时又被李渊推开,心中很不痛快,由不得一噘那可爱的樱桃小嘴。这一切,离她最近的李建成看得清清楚楚,忙将一枚最大的龙眼,递到尹贵妃手上,悄声地说:“贵妃请用。”尹贵妃看了太子一眼,感激地点点头。李建成身后的谋士魏征见了,却不由得微微摇头。

“从武德元年,我大唐王朝建立以来,战争从来就没有断过。残留在各地的割据势力,一直想阻拦我大唐王朝对神州大地的统一,不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么些年来,我大唐派出正义之师,屡屡征战。如今,总算是将这些割据势力一一产平了,隋末以来最强大的两股势力,也被我们平定了。大唐王朝的子民,从此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为大唐王朝建立如此赫赫战功的人,为大唐子民做了这等好事的人,是谁,就是朕的二郎,秦王李世民!”

李渊说到这儿,整个大殿欢声雀跃,许多人,特别是李世民的将军们纷纷站起来,争相为李世民敬酒,大声喊道:

“秦王功高盖世,天下无双。”

齐王李元吉见了,向李建成移过身来,附在他耳旁说:“太子殿下,秦王比你还要威武。”

李建成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抬眼去看李世民,虽然也听见他嘴里在说:“别这样喊,别这样喊!”这在李建成看来,完全是在装模作样。他看到了李世民的脸上,明显地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气,心里象倒进了一瓶醋,酸得非常难受。那一直以来对李世民的好感,顿时消失了许多;那可以高枕无忧地做太子的欢喜,也荡然无存。李建成的心里分明地感受到一种挑战,一种对他太子地位的挑战,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他抬头再去看他的二弟李世民,见他还是那么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不由在心里骂道:

“太张扬!”

9

作为李渊与窦氏的长子,李建成比李世民足足大了十岁。早在李建成16岁时,就跟随李渊,在京都及山西等地为官,与李世民、李元吉、平阳三个弟妹,很少时间在一起。李渊太原起兵,密召李建成与李元吉、柴绍等到太原援助,授李建成左领军大都督并封陇西郡公,授李世民右领军大都督并封秦公。从此时起,李建成与李世民分掌兵权,参与起义。四弟因为年岁太小,又较贪玩,李渊一直让他做些留守、协从的事情。兄弟仨从此相聚之时多了起来。在相互进一步了解后,李建成越来越喜欢而且也越敬重他的二弟李世民,对四弟李元吉,却不太喜欢,更谈不上敬重。

李建成本人,长的高大英俊,为人豁达宽厚,才能、胆略,都不在李世民之下,李渊对他,也是非常喜欢的。早在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时,恭帝封李渊为唐王,李渊便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渊即后位,李建成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太子。因为太子今后要继承王位,要做皇帝,主理国政,按照惯例,太子李建成必须在京辅佐李渊,主持唐初大政。却不料,这一“在京辅佐”,竟让二弟秦王建立了如此显赫的功绩。如今,李建成目睹李世民正享受着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都从未享受过的、热烈非常的欢迎,听着父皇对李世民非常自豪的、象是在对皇上本人一样的夸赞,又听了将军们对他拜神般的颂扬,心里已很不是滋味。再听李元吉说“秦王比你还要威武”,心里更是苦涩得难受。然而,他毕竟是太子,需要有太子的风度与忍耐力,他只能平静而面带微笑地端坐着,不时还向李世民投去祝贺的一瞥。

“他功高盖世,天下无双,太子将何处之。”见李建成对他的话毫不在意,李元吉忍不住又添了一句。

李元吉自小跟李世民一起长大,从小勇猛过人,志向高远,与李世民的感情,原本还是很深的,而与李建成,由于小他太多,又常不在一起,所以比较生疏。李渊起兵时,尽管元吉还太小。可当时的李渊,放眼天下,感觉到除了自己亲生的儿子,似乎再没人可信。在让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统领左右军后,留守太原的重任,就交给了年仅15岁、而又从未有过作战经验的李元吉来担任。结果,窦建德兵到,李元吉弃城而逃。回到太原,李渊对李元吉大加指责,差一点要将他关押起来。多亏裴寂求情,这才免了对李元吉的惩罚。李元吉初当重任,受此惨败,心里已非常不高兴,再加上父亲的严厉指责,欲争气又不可能。因为无论是大哥还是二哥,都是最杰出的人。李元吉怎么也比上他们,久而久之,心恢意懒,人也变得乘厌起来。对于两位哥哥,谁表现突出些,他便说谁的坏话。李世民挂帅西征,为锻炼李元吉,李渊让他跟着李世民。这时李元吉虽有17岁,长成大人了,基于多方面考虑,李世民还是一直没有给他实权。在整个的西征中,李元吉一直默默无闻,既没有什么突出表现,更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为此,李元吉心里对李世民越来越不满意,久而久之由不满生妒意,由妒意生恚恨,今见李世民这么风光,故而恶作剧地想让太子李建成帮他出出气。

李建成本来心中难受,又听四弟这么一问,更是忍耐不住,豁地站起来,想对那些欢呼的将领吆喝几句。身后的魏征见了,慌忙一扯太子的衣袖,悄声说:

“太子勿躁,他们枉夸秦王天下无双,此乃皇上之大忌。太子用不作为此出头,影响了自己的声誉。”

李建成听了,这才渐渐地平静下来。只将一双幸灾乐祸的眼,去看他的二弟秦王李世民。

凯旋归来,这么得意忘形,天下无双,到时看父皇怎么收拾你!这么想着,李建成端了杯酒,离席而去,来到李世民席前,一举酒杯说:

“秦王西征,战功赫赫,本太子在此祝贺,敬你一杯。”

李世民见太子过来,忙止了众人的话语,也端起酒杯说:“太子协助父皇理政,功劳不小,秦王也在此祝贺,敬你一杯。”

众人见兄弟二人如此和睦,相互祝贺,又是一阵欢呼。李建成回到太子位上,回头对魏征看了一眼,表示感谢。此时的魏征,与他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想的截然不同。作为太子李建成的最具智慧的谋士,他自然不会去计较秦王李世民如何张狂、如何得意。他的目光,只看到秦王身边凯旋归来的战将、谋士。他已经非常清楚,秦王身边的人,要胜过太子身边的人。这就是说,秦王府的势力,已超过太子的东宫。在魏征看来,这才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魏征知道:皇权从来是凭武力夺得。秦王的力量太过强大,一定会威胁太子的顺利接位。为此,他俯身于李建成耳旁,轻声地说:

“太子殿下,你看秦王身旁的那些大将,一个个勇武强雄;他身旁的那些谋士,一个个满腹经论,这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刚刚轻松了一些的太子听后,猛得又是一紧,将目光直直地望着李世民身旁的谋士将军。

“秦王进长安时,招待的可是皇帝的礼仪。”李元吉听不清魏征与李建成说了些什么,又赶过来凑热闹。凑近李建成的耳旁悄声说:“当时我在秦王身旁,浑身都不自在,扭头看他,却是得意洋洋。”

“你……”李建成推了李元吉一把,心中一肚子火。就在这时候,听得李渊大声宣布:

“现在,朕封秦王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

“这样一来,秦王府岂不成了一个小皇朝么?”魏征万般担心地喃喃自语。李建成似乎听到了什么,却又没有听清,不由回过头来,用目光催问魏征。

“待回东宫,魏征再详禀于太子知晓。”魏征轻轻地说。

李建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9

魏征字玄成,巨鹿人。他从小聪惠,喜爱读书。因家境贫寒,曾出家做过道士。不久投奔李密,为李密元帅府文学参军。李密无路可走降唐,魏征紧随。第二年,魏征主动请命,安抚河北。得到李渊的允许,乘驿驰至黎阳,劝说李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三月后被李世绩救出,才得再回长安,被太子李建成收为谋士。因其多谋善断,又敢于直言,日益受到太子李建成的重用。

庆功宴散,魏征、王圭、冯立拥着李建成回到太子府,不待太子问话,魏征主动地说:

“在宴会中,臣听到皇上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这才万分担心,不由得自言自语。因为秦王府一旦得了这些权利,实实在在成了一个小皇朝,其势力的发展,必然很快,实在让人担忧。”

李建成听了,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是十分明白,开口说道:“你可以详细道来。”

“依臣看来,秦王立多大的功劳,封赏多高的官位,均不足虑。因为普天之下,位高权重之人,除了皇上,就应该是太子,而继承大统者,非太子莫属。只是,眼前最足虑的,是秦王府的人才济济。早在太原起兵时,皇上便令太子于河东密招豪友,令秦王于晋阳潜结英俊。从那时起,你们双方都开始拥有自己的人才。从太原打到长安,太子与秦王,各为左、右军大都督,一路征战,双方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兵进长安时,他们俩人都称得上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可是,随着大唐建立,太子要辅佐皇上在朝中理政,朝中文武官员,皆由皇上任命,太子是已难于收揽人才。与此同时,秦王却率军征战于外,长期大量地收揽人才。初入长安,便得到房玄龄与杜如晦;破刘武周时,招抚了尉迟敬德;在平定王世充时,又搜罗了程知节、秦叔宝。等等这些,都是一等一的文臣武将。再加上战争需要,朝庭派出许多大臣,一直跟随秦王长期在外征战,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柴绍、长孙无忌等。他们这些人,与秦王一道生死征战沙场,自然都成了秦王府中的人。以至于,事到如今就人才而言,秦王府已远远超过我们东宫。而皇上,因秦王战功卓著,还要特许他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秦王府便真成了一个小皇朝,而且势力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一定会威胁太子继承大统。”

李建成听了,这才感到事情有些严重。可是,我与他是亲兄弟,感情也比较好,再说,二弟他从小豁达重义,难道……想到这里,李建成不由冲口而出:“秦王有与我夺位的野心么?”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一个网名叫做“痞子蔡”的男孩与一位网名叫做“轻舞飞扬”的女孩的网恋故事。两人由网上相识、相恋,却在彼此感情日深的时候,痞子蔡忽然得知轻舞飞扬患了绝症。她终于离去。而这病情轻舞飞扬是早已得知的,她预先在网络的bolg上留下了与痞子蔡相识以来的日记,记录下对他的点点滴滴,让痞子蔡去读,去回忆。这部小说的语言非常之诙谐幽默,而情节又是非常之伤感,尤其是结局,这就造就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味道。
  • 刁妻难驯:混世魔妃

    刁妻难驯:混世魔妃

    她是未来的神偷夜十三,吃人的从不嘴软,拿人的从不手软。她的青梅竹马洞房花烛,新娘不是她。携款私逃,她撞上有不良嗜好之称的某位爷。第一次见面,赏他一招鬼脚踢。第二次见面,再无施展暴力的机会,成了别人的内定王妃。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小魔头,莫名其妙成为了某位爷的掌中宝。从此,宠妻无下限,她要偷,他送宝,她闯祸,他来挡。
  • 穿越之弃妇逍遥

    穿越之弃妇逍遥

    姜瑶醒过来的时候,身份变成了已婚,还多了一个儿子。知晓弃妇身份的时候,江蓠还算坦然接受了事实,卖萌求带走,素手开酒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问题是?嫁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挺住,意味着一切

    挺住,意味着一切

    《挺住,意味着一切》是网络红人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的一本青春奋斗笔记。记录了作者对人生、奋斗、成长、职场的思考。在这本书里,涉及了年轻人奋斗期的三个阶段,求生存,求发展,求幸福感。一方面,作者根据自己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在绝望的黑夜里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在个人成长,职场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的困惑、难题的解决办法。鼓励当下的年轻人,寻找内心的“不可替代”的领地。把自己所获得的、所付出的,真正的转化成人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并以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努力不停,寻找更加辽阔的远方。
  •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做一个懂感恩、负责任、讲忠诚的员工

    做一个懂感恩、负责任、讲忠诚的员工

    一本让人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超级畅销书。新员工入职培训最佳读本,80后、90后员工最需要阅读的职场手册。为企业提供人才管理最佳解决方案,本书有望成为未来2—5年员工职业化培训团购量最大的学习读本。
  • 再嫁薄情总裁

    再嫁薄情总裁

    结婚三周年纪念日,撞见老公和闺蜜……;伤心买醉,遭遇坏人拦截;危难之时,他从天而降,英雄救美!一纸婚书,她离婚两周后“风光”再婚,他温润如玉呵护备至,她再次沦陷,殊不知,她只不过是他寻来的备胎。当他心爱的人从昏迷中醒来,当他和心上人手挽手出现在公众面前,她才知道,原来,她依然还是最傻最天真的那一个。只是,这一次,对不起,她绝不成全......************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