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800000015

第15章 筹措准备(3)

“高君雅与王威真有疑心,要对我们动手时,我们就先宰了他们。”李世民的话里,充满豪情。

一切安排妥当,李世民与侯君集等有说有笑,从晋阳宫出来。

“这回总算可以放手一搏了,真爽快!”侯君集痛快地说。

李世民正要开口,突然发现李靖从旁路过,忙用衬子一碰侯君集。等到李靖匆匆离去,李世民对侯君集摇摇头,说:“他刚才一定听到了你说的话。”

“我也没说什么,就算他听见……”

“不,你不知道。依我看来,李靖是非常聪明的人,就凭你刚才一言,定可使他对我等产生怀疑。”

“唉,都怪我。”侯君集一拍自己的脑袋。

“君集不要自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只怪我没有早一点嘱咐你。今后大家都要记住:在任何场合中,不要有半点得意的言语行动,否则必招来祸患。”

“这事,怎么办,我去杀了李靖?”侯君集问。

“不可,只要派人盯住他就行。”

3

李靖本是闲得无事随处走走,不想竟遇见李世民与他的慕僚们从晋阳宫走出,还听了侯君集说出那样的话。李靖确实是聪明之人,当时就感到不妥,回家想想,更感到其中必有缘由,于是开始暗中了解查访李家父子的所为。当他知道李渊接连征兵时,不由大吃一惊。

“李渊意欲谋反,此事已明。”李靖在心里对自己说,却又苦于无人相告。如今的他,只不过是个败兵之将,无路可走,闲居于此,又见高君雅、王威与李渊关系密切,实在摸不清他们是不是一伙,因此也不敢对谁去讲这件事。

“看来,我只能前往扬州,面见圣上,告发此事了。”李靖是个敢作敢为的人,想法已定,便连夜出了太原,直奔扬州而去。侯君集派出的暗探,很快发现了李靖的踪迹。侯君集得知李靖南下扬州后,立即告诉李世民。

“此事不足为虑。”李世民微笑着说:“如今兵荒马乱,他李靖一时走不到扬州。你看呢?”他问侯君集。

“是不可能走到扬州,待他走到了,怕是我们早拿下了长安城。”侯君集哈哈一笑说。

“你就这么自信?”

“我认为长安迟早归我们拿下。不过,我认为,李靖既然如此,不管他能否走到扬州,我们还是把他杀了算了。”

“不行!”李世民对侯君集说:“我们不能滥杀忠臣,象李靖这样的人,迟早会为我所用的,你不要去管他。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王威和高君雅,严加监视,一有异常,即来报我。”

太原副留守高君雅因马邑兵败,李渊不落井下石反而愿为其承担责任,由此对李渊产生好感。从扬州回来,高君雅更加信任李渊,可是听李渊宣读了新的军官任命之后,立即发觉问题很大。因为在李渊新的军官任命书中,不但削夺了他与王威参与军机要务的权利,还将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等人委以重任,掌握兵权,不由大惊,对王威说: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都是私自逃离战场的罪犯,李渊不但不予以治罪,还让他领兵,这是何故?”

“我认为,李渊必反无疑。”王威说。

“这可如何应对是好?”

“如今皇上远在千里之外,沿途又战乱四起,赴扬州面圣,恐难成行”王威说:“只是这里事情严重,如不果断行事,李渊一但谋逆,怎么对处住皇上?”

“是啊,到时候,我俩命也休矣!”

“既然如此,不如拼死一搏,若能成功,既对得住皇上,又保住了我们的性命。到时候,太原为我俩掌控,岂不是赢得一世英明。”

“只是如何拼死一搏,你可有主意?”高君雅问得很急切。

王威听了,微微一笑,说:“这里的乡长刘世龙,手里有上千的精兵,我与他很早就认识,现在可以进一步施恩于他,利用李渊在晋祠求雨之机,使刘世龙伏兵杀了李渊,以清君则。”

高君雅听了,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说:“王副留守之计甚妙,只是刘世龙能否为我所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你我的身份,给尽他好处,能不为所动。”

“既然如此,我们需得迅速行动起来。”

于是,王威命人召来刘世龙,言说李渊欲谋反之事,承诺刘世龙若杀了李渊,他二人必在皇上面前力保他为太原令。刘世龙听了,果然感激涕零,对着王威,瞌头发誓:不杀李渊,誓不为人。

“既如此,你可速去准备,兵伏晋祠,待明日李渊来时,杀之。”

刘世龙领命前去,高君雅与王威开怀畅饮,只等明日诛杀李渊,夺得这天大的功劳,到皇上那儿请功。正相互庆贺,畅谈美好前程时,有留守府唐俭前来,请高、王二人前去府中议事。

高、王二人相顾一看,随了唐俭,来到府中。李渊见了笑脸相迎,正要开口,忽见刘文静领刘政会上来,口称有密状要给李渊。

“快呈上来!”李渊对高、王二人笑笑,吩咐道。

“下官要告的是高、王两位副留守,还请留守亲自过目。”刘会政大声说。

“告高、王两位副留守?”李渊故作吃惊地说完,接过状子,徐徐展开。仔细看过之后,李渊突然抬起头来,怒气冲天地指着高、王二人,厉声说:“皇上历来待你们不薄,却还要勾结突厥入侵太原,实在可恨!来人,给我拿下这两个叛贼。”

高君雅与王威听了,正要辩解,早有卫士上前,狠狠地敲打几下,拖了出去。

3

李渊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始毕可汗果真领兵来犯。李渊不由得非常吃惊。原来,他指责高君雅与王威勾结突厥入侵太原之事,只不过信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这事竟成了真?以太原目前的兵力,也不怕突厥来犯。只不过,自己有大事要做,犯不上与突厥血战,伤了元气。这么想着,李渊突然有了主意,下令大开城门,引军冲出。

两军结垒,李渊却并不引军冲杀,只将高、王二人拖到军前,当众处死。始毕可汗见了,莫明其妙,忍不住哈哈大笑。李世民见了大怒,挺枪跃马,欲前往撕杀。李渊见了,一把拽住世民,说:“我儿稍安勿躁,为父有话要对始毕可汗说。”言罢策马上前,远远地对始毕可汗一揖说:“可汗别来无恙?”

始毕可汗见李渊施礼,也还礼说:“还不错,只是有些想关内的财物美女,要给留守流些麻烦了。”

“素闻可汗英勇无比,本留守也很想好好地会一会。”李渊微笑着说:“只是,今日处决内奸,想明日再与你大战。”说罢,不再去理会可汗,下令鸣金收兵回城。

可汗见到李渊气宇轩昂,身边大将如云,部队阵列整齐,一时也不敢轻动。李渊回到府中,召来文臣武将,共商破突厥之策。

刘弘基说:“以我们现有的实力,打退突厥,并不是难事,我们不如明日全军出动,一举击溃围城的突厥。”

李渊听了,并不言语,犀利的目光扫过文臣武将,想多听一些看法。

“我以为,眼前我们最需保存实力,以进攻长安。看敌我双方的实力,应该是旗鼓相当,如果我们前去与突厥大战,虽然击溃他们,必定伤亡惨重,这于我们非常不利。”刘文静说。

“难道我们与突厥讲和不成?”刘政会问道。

“具体该怎么办,文静还拿不出万全之策,愿听诸位高见。”

“我看可以讲和。”李世民言出,众人皆惊,他却并不去理会,望着父亲重复道:“我认为凡事需从大计考虑,为此,暂时只有与突厥讲和,方可图我们的大计。只是,在讲和之前,需让他们知我强大,先行退兵。”

“既不开战,突厥又何以知我强大,又怎么能自行退兵?”刘政会追问。

“突厥向来多疑,在雁门勤王时,我们就是以疑兵使其退兵。人的本性难移,现在同样可使疑兵令他退兵。”

“何以退之,请二公子速速道来。”刘弘基着急地说。

“我们可一面严加守备,一面又大开城门,城墙上不树旗帜,不露士兵,突厥不明底细,自然不敢入城。到了夜间,我们派兵出城,第二日白天再重新入城,突厥一定疑我援兵到达,心生恐惧,自行退兵。”

众人听了,无不称之妙计。李渊也是心头大喜,欣慰地望着李世民。又经过一番详细地讨论,李渊下令:按照李世民的疑兵之计,调兵遣将,安排布置。没出五天,突厥兵果然全部撤退。李世民等率部掩杀,斩敌千余,大获全胜。

李渊在府中大宴文臣武将,庆祝大败突厥的胜利。席间,李渊却神色凝重,并无半点高兴。裴寂见了,忙问:

“留守这是为何?”

李渊说:“而今突厥兵虽然退去,不久肯定还会前来,此隐患不除,何以能图大计。”

裴寂听了,默然不语。这些,李渊身旁的李世民都看在眼里,一边喝酒,一边沉思。

3

酒席散,目送文臣武将皆离去,李世民对李渊说:“父亲,要使我们大事能成,稳住突厥,尽可能为我所用,其实也并不难。”

“有何想法,我儿快言。”

“只需一方面对他们表示尊重,另方面承诺待我们事成,一定分给他们许多利益。这样一来,突厥就一定不会再来骚扰我们。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可以全力举兵长安。”

“我的儿……”李渊欣喜地唤了一声,然后闭目沉思良久。突然睁开眼来,双目放光,炯炯灼人,大声对李世民说:

“你的想法,正合我的意思。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想法,真令为父高兴。有你这样的儿子,我何愁天下不得。既然我们父子想法一致,事情就好办了,现在,你速去做好这两件事情:一、安排心腹,前去长安接回你的兄弟还有平阳与柴绍一家;二、速唤刘文静来,我要让他出使突厥。”

李世民去后不久,刘文静匆匆赶来,李渊说:“为今之计,我欲与突厥通好,以绝其攻我之心,思来想去,此事还请你北上去会会始毕可汗,言明我的意图。”

“一切还请留守示意。”

“你可与突厥言明,若能从我,不侵我地,我征伐所得金银玉帛,皆归可汗所有。就是说,仗由我去打,他可以坐享其成。我事成之后,人众土地归我,财帛金宝归他突厥。”

“此言唐公当真乎?”刘文静问。

“真真假假,一切视情况而定。”李渊回答。

刘文静听了,欣喜万分,说:“国公计谋,高出常人;国公眼光,十万八千里之外,实在让小丞敬佩不已。”

李渊听了,说:“我料此事郡丞早已想到。英雄所见略同,有你去办理此事,我就放心了。”

于是,刘文静欣然领命,北使突厥大帐。见了始毕可汗,呈上书信,并将李渊的意图详细言明。始毕可汗闻言,哈哈大笑,笑毕对刘文静说:

“回去告诉你们唐国公,他若自作天子,我则从行;他若欲迎隋主,我不能从”。

刘文静听了,飞马回到太原,对李渊说:

“突厥果然疑心太重,他知唐公与杨广的关系,心疑你不会真心反随。”

李渊沉思半晌,说:“你有何计?”

刘文静笑了笑说:“适才我一路回来,只见军旗飘飘,先是突厥,后是大隋。谁之天下,一看分明。”

“你是要我……”李渊说到一半,突然一甩手说:“罢!罢!罢!我就改旗明志,以示突厥,让他知我决心反随。”

第二日,刘文静拿了李渊新制的旗帜又来到始毕可汗帐中,说:“这是唐国公的新旗帜,请可汗过目。”

始毕可汗接过旗帜,看了良久,并不说话。突然,他一撩披风,大步跨出帐外,蹬上一匹黑骏马,扬鞭策马,向南飞驶。始毕可汗帐前的将军们见了,纷纷上马,紧追而去。

刘文静见了,立刻明白了始毕可汗的用意,不由微微一笑,静静地等着始毕可汗归来。果然,始毕可汗一口气跑到与李渊军队的交界处,远远地看到一面面李渊刚换的新旗帜,这才放下心来。捋着密实的胡须,始毕可汗瞪大小眼珠望着蓝天,又一阵哈哈大笑。然后一拉马嚼,飞驰而回,眼睛放光,大声地对刘文静说:

“好,好,好,既然唐国公决心反随,我始毕可汗一定与之为友。康鞘利!”

“末将在。”

“我令你带旗下的二千铁骑,再挑选两千匹良马,一起随刘郡丞去太原,为唐国公效命。”

刘文静见了,心中欢喜不尽,表面上,又作推辞说:“唐国公说了,可汗只需坐收其利。”

始毕可汗摇了摇头,说:“我们突厥人,什么东西都是凭自己的双手,要么做出来,要么抢过来,绝不坐收其利!”言毕哈哈大笑。

刘文静望着始毕可汗,微笑着点点头。

同类推荐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弃妃绝爱

    弃妃绝爱

    本文大虐。虐心,虐身。古穿古,俗称灵魂附身。新婚?大红的花轿,娶的是当朝的八公主。亲人?却在她伤心欲绝的那一刻将她推落了悬崖。生无可恋,活着亦是枉然,可幽幽转醒,不是森冷的阎罗殿,却是面对着最暴戾的凶残,那冰霜般冷寒的男人,那仇恨中染血的目光。大红的嫁衣,绣着鸳鸯戏水的锦被上却触目惊心的鲜血,她茫然的看着身侧邪戾而狂暴的陌生面容,那眼中是可以燃烧一切的仇恨。心死,身残,再一次转醒,却是铜镜里一张陌生的面容,背负了一个已死女子的过去,忘却了曾经的自己。重生后,她又将何去何从?!!!!!!!!!!!!!!!!!!!!!!!!!!!!!!!!!!!!!!!!!!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推荐好友的文文,《香凝情仇》
  • 重生之我是后羿

    重生之我是后羿

    搞笑版的洪荒! 看了会让你捧腹的洪荒! 一本和你看的都不一样的洪荒! 一种人请不要进入,那就是不喜欢笑的人! 【一组签约,必属完本】 —————————————————————— 竖子开新书了,回到过去当术士! 21世纪的风水宅男回到1982年的香江。 梅花易数推吉凶,飞星罗盘定旺衰。 这是一个风水师的故事! 别看我只是一个风水师,但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全球! 求养肥,收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独家专宠:男神老师太腹黑

    独家专宠:男神老师太腹黑

    “老师,我以前不认识你吧”。男人慵懒的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略略沉吟,“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请用确定的语气说话,谢谢”,女孩无语的白了他一眼,打断他毫无意义的回答。男子微微笑了笑,如同百花绽放,风华无限,“认识,不过……”,他顿了顿,站起身子,伸出手指放在女孩的面前,“现在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我姓顾,你的新老师”。某年的新书《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http://m.pgsk.com/bk/xdyq/11432271,娱乐圈文,各位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去看看O(∩_∩)O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爱尔兰咖啡

    爱尔兰咖啡

    相传,酒保为了心仪的女孩,将威士忌融合入热咖啡,发明了爱尔兰咖啡。咖啡的芬芳搭配烈酒的浓醇,在冷冽的夜里让人从掌心一路温暖到心底。一个四分之一爱尔兰血统的台北女孩,就因为听到这个故事,坚持煮出正统的爱尔兰咖啡,而且只在晚上十二点后供应。于是,爱情,就在某个雨夜中,迎着咖啡温柔的香气,得到诞生的灵感。一间小小的咖啡馆,一盏小小的灯,一个异乡的男子,邂逅了一位女孩。他对她的思念,从此再也分不清楚是对爱的想望,或是对咖啡的渴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