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34

第34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二5

6.精心培训中统特务

徐恩曾对中统的打造,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规模,更不是一个重量不重质,在对特务的培训方面,徐恩曾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方法。

特工总部刚刚成立之时,徐恩曾曾经建立特务培训班对特务进行培训,主抓特务培训工作的有共产党叛变过来的大特务顾顺章、中统骨干分子王杰夫等人。中统局搬至重庆后,徐恩曾发觉,在隐蔽战线上,两党之间的较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所以培养年轻有为的特务的任务刻不容缓。徐恩曾在中统工作中,单独列出一系列培训计划,用心培训特务。主抓特务培训的是第三组,第三组按照徐恩曾的部署,定期组织特务上课,组织学习的内容大致有政治和技术两个方面。

在政治方面,徐恩曾采取了洗脑的训练策略。

徐恩曾用蒋介石的统治思想来改造特务们的政治思想,力求让所有的特务都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他认为,信仰是坚不可摧的武器,可以武装一个人,改造一个人。徐恩曾本人并没有多么坚定的信仰,但是他相信信仰的力量,相信要改造一个人,必须先改造他的信仰。而且,通过特务工作,徐恩曾还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想要在隐蔽的战线上取得成绩是绝不可能的。

徐恩曾开办了一个所谓的“读书会”,让特务们多读书、多看书,多了解国民党的历史,用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来武装自己的灵魂。读书会所选用的教材,是徐恩曾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包括孙中山的一些著作,也包括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和周佛海(原共产党创始人,后叛党)关于三民主义的著作,以及陈立夫的《唯生论》。在这些书中,既有对人颇有教益的孙中山先生的著作,也有意志不坚定、最后投奔汪伪政府的周佛海之流的误导之作。此外,徐恩曾还刊印了蒋介石语录,让特务们学习背诵,用委员长的言论武装他们。

与此同时,徐恩曾还筹办了一本名为《群力》的刊物,这本刊物强调“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着重加深特务们在意识形态上对国民党的崇拜,从根本上教化特务,排斥共产党。

后来,徐恩曾还在特务中组织成立了“互助小组”。所谓互助小组,就是几个人为一组,建立“小课桌”,相互督促学习政治理论。

但是徐恩曾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多数特务的文化水平不高,他在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特务中组织学习沙龙,还希望他们读懂高深的理论书籍,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互助小组”成立不久后,便慢慢自动解散了。特务们怨声载道:饭都吃不饱,还学这些枯燥乏味、不知所云的理论!

徐恩曾还通过技术训练来武装手下的特务们。

早在特工总部时期,徐恩曾就委派大特务顾顺章开办了以传授特务技术为主的学习班,教授盯梢、易容、暗杀等特务技术,确确实实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特务。徐恩曾深知,要做好一项工作,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特务技术就是从事特务行业所必备的专业技术。为了培养高级特务,徐恩曾还安排人专门编辑了一本名叫《情报业务概要》的书。这本书50多万字,涵盖特务理论、法西斯统治言论、化装术、射击术、驾驶术、擒拿术、摄影术和跟踪术等等。后来,徐恩曾还分科教授特务们专业技术,分门别类地印刷了许多专业性书籍,比如化装专册、跟踪专册、射击专册等,甚至还有帮会专册和特务内幕等专册,这些专册类似今天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有的是必须学习的,有的则是参考用书。至于教学方式,徐恩曾也倡导传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以自学为主。不过在南京沦陷期间,特务技术的授课一度停止,后来中统局转至重庆,学习班又重新开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当时比较有名的特务训练班。

一、华侨特务训练班

1937年南京沦陷后,蒋介石途经武汉,在武昌珞珈山成立了一个“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这个团,据说当时有超过部队一个团的人数编制,简称“战干团”,教育长是黄埔出身的桂永清。桂永清曾经组建过一个名叫“三民主义研究社”的社团,后来与军统贺衷寒等人组织了复兴社,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桂永清最崇拜两个人,一位是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另一位则是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日本战将山本五十六,这两个人都是纯粹的纳粹分子,由此可见作为教育长的桂永清的教育倾向。

“战干团”成立之初,名气很大,因为从“战干团”毕业的学员,统统享受国民党中央军事学院毕业学员的待遇。后来“战干团”随中统局等一同迁到重庆,继续培养所谓的军事人才!当时加入“战干团”的青年,多数以海外回国的华侨为主,以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越南等地的青年人居多。随着“战干团”里华侨人数的增多以及“战干团”名气的增大,“战干团”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统局的一把手徐恩曾。徐恩曾打起了“战干团”的主意,他找到桂永清寻求合作。

那一天,徐恩曾邀桂永清到重庆一家老字号的茶楼喝茶,他东扯葫芦西扯瓢,采取迂回战术:“听说老弟来到重庆,我欣喜万分,终于又可以常与老弟举杯畅饮、把酒言欢了。只可惜当下正值战乱,喝酒误事,所以今日以茶代酒,请老弟一聚,尊请老弟谅解。”

“哪里哪里,徐兄客气了,徐兄有话敬请直言。”桂永清为人也算大方敞亮,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得知‘战干团’在委员长和老弟的管理下,越来越好,我着实羡慕不已!现在到处都缺人才,我中统局也是如此。如果能与老弟合作,实乃我徐恩曾之大幸也!”徐恩曾终于点破了话题。

桂永清倒没觉得徐恩曾的合作意愿有什么不妥,中统局向“战干团”伸出橄榄枝,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于是他举杯微笑说:“承蒙徐兄抬举,桂某愿与徐兄精诚合作。”

徐恩曾见合作有望,便继续刺探:“据说老弟的学校里都是华侨?”

“是啊,都是一些爱国志士,得知祖国四面受敌,回国抗战来了!都是热血青年啊,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桂永清感慨道。

“他们不仅爱国,而且还懂外语,这一点国内青年无法匹敌!如果好好驾驭,他们肯定能够发挥出惊人的能量!老弟,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老弟可否愿意?”

“什么想法,徐兄请讲。”

“我想从老弟的‘战干团’中借调一名英才,到中统来授课,如若可能,再借调一些精英充实到中统局来工作!”徐恩曾随即感叹,“现在革命形势不容乐观,各个单位都缺少人手,委员长也非常重视隐蔽战线的工作,希望老弟能够多多支持!”徐恩曾把委员长都抬了出来,这事情还有不行的道理?桂永清痛快地答应了徐恩曾的“借人”请求,喝完茶便回去安排了。

桂永清先派了一名叫罗剑雄的新加坡华侨到中统局做教官,罗剑雄到中统后不久,便根据中统局的情况,向桂永清提交了中统借调需求报告,桂永清从“战干团”的花名册里选了三十余人,将他们派往了中统局。徐恩曾非常高兴,迅速着手对这三十余位海外华侨进行特务培训。徐恩曾沿用了中统局的管理制度,对这些归国华侨,在起居饮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采用军事化管理,训练时间为半年,训练内容为政治训练、组织生活、技术训练和业务学习,授课老师均为徐恩曾手下的高级特务。经过半年的培训后,这些华侨掌握了丰富而精湛的特务技术,绝大部分都走上了中统特务的岗位。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泰国华侨方博之,印尼华侨古秉文、陈锦江、卜哑夫,马来西亚华侨张介夫以及新加坡华侨刁林等。

这些“华侨特务”,由于懂外语,见识广,社会关系广泛,正式上岗后,有效地推动了中统局的特务工作。

二、三青团江北青年训练班

何为三青团?三青团是国民党下属的青年组织,全称叫“三民主义青年团”。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设立三青团的决议。三青团团员人人信奉“三民主义”,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宣扬对蒋介石的忠诚。三青团最初由复兴社分子把持﹐后来成为特务组织。

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国民党接二连三地败退,许多地区陷入日本军队的控制之中,沦陷区的许多热血青年不愿沦为亡国奴,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国土沦陷,便积极寻求抗日救亡的途径。然而这些青年绝大多数身无分文、生活困顿,徐恩曾便将这些人作为重点拉拢对象,利用他们的救国热情,积极拉拢他们。徐恩曾授意三青团,创办了一个青年招待所,专门收容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或者苦闷惆怅、力主抗日的青年男女。这个青年招待所,为那些流离失所的热血青年们提供免费的住处和食物,而且还提供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包分配”、“包安置”。这么好的事,让这些流离失所的爱国青年深受感动,于是不知不觉就上了徐恩曾的贼船。后来,三青团中央团部和重庆团部还派了一些中央军校特训班的学员,到青年招待所担任教员,对青年招待所收容的青年进行思想改造。这些来自沦陷区的热血青年,最终被中统军事训练委员会收编。中统军事训练委员会将这些青年平均分为五个大队,每个大队分配30个名额,挑选表现优秀、聪明敏捷的青年到中统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特务培训,培训完毕后,这批毕业生就正式转为中统局的新特务。

同类推荐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时空,沦为不祥少女,连续与两名男子订婚,原本身体健康的未婚夫君皆在婚前无故丧命,她因此,被全城追杀,阴错阳差,认识了当今皇帝,意外的是,只有当今皇帝拥有她安然无恙!她是天生王的女人!
  • 调侃年代

    调侃年代

    本书精选作者的三篇小说力作:闻酒识女人、调侃年代、春夏之后。作者用饱含真诚的笔墨游走于人间百态,畅谈了女人与红酒的点点滴滴,酣畅地叙述了毕业后的苦辣酸甜,虔敬地探讨了生命的真谛。
  • 巅峰亮剑

    巅峰亮剑

    雪山高昂着头,冰川排列着队,达坂紧握着拳,阵阵寒风伴随满天飞舞的沙尘,峡谷深涧传来毛骨悚然的回荡,山梁云端迸起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是什么在发怒,这是什么在呼号,这是什么在碰撞,这是什么……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平凡,是每个人的生命原态,它就像横亘在前行路上的栏杆——有的人终其一生难以跨越,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艰辛的生命徘徊;有的人却能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而骐骥一跃,超越平凡达到新的人生高度。
  • 腹黑少爷:宝贝快投降

    腹黑少爷:宝贝快投降

    我们……我们……”金艾恋干笑了一下:“我们能不以这样的姿势说话吗?”“不可以。”何少寒霸道的说,轻微的呼吸打在她的额头。“可是……可是……”金艾恋显然有点不好意思。而何少寒怎么可能会放过如此可爱的她那,他可是最喜欢她害羞的样子了。“你说你爱不爱我啊?”何少寒趴在金艾恋的身上,抬起她的下巴,让她与自己彻底的对视。“你……你爱不爱我……啊?”“爱啊——”他的语气极度的暧昧,眼神是那么的邪恶:“那你那?爱我吗?”
  • 异界之不灭霸刀

    异界之不灭霸刀

    绝代刀法高手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之时遭遇万年难遇的九星连珠天象,肉身被世间最神秘的星辰之力粉碎,灵魂受创,在意外情况下转生到一个剑者的世界!一个刀法高手如何在强者如云的剑者世界打出一片属于刀的天空?如何成就一段刀的传奇?
  • 古龙文集:九月鹰飞(下)

    古龙文集:九月鹰飞(下)

    江湖传言,曾经富可敌国的金钱帮,在帮主上官金虹去世之后,其财富和武功心法都收藏到了一个很秘密的地方。江湖上还说,世上知道藏宝地方的人只有上官金虹的女儿——上官小仙,一个和林仙儿一样的绝代美人,可惜的是,上官小仙的智商只有七岁女娃的水平。江湖上的各路豪杰闻听此事,没有不蠢蠢欲动的,然而,上官小仙现在却在小李飞刀唯一传人叶开的保护下……
  • 星星索

    星星索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三部。1967年,八岁男孩小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爸爸被关进牛棚,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弟弟圈圈调皮捣蛋,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混乱和忙碌。小米的八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周围充满了紧张慌乱的气氛;他的一位老师被逼疯了;爱养鸽子的曹叔叔的脚被枪打伤了;爸爸被迫去导演一场革命晚会;在“文攻武斗”中小米还差点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米认识了神秘的“猫眼叔叔”,猫眼叔叔是印尼华侨,会吹悠扬婉转的印尼民歌《星星索》,能讲生动的童话故事,会弹一手漂亮的钢琴,能写动听的交响乐,他帮小米推开了一扇了解广阔世界的窗子
  •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