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30

第30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二1

1.徐恩曾争官

徐恩曾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自从进入“调查科”后,他就开始编织自己的特务帝国了。先是立山为王成立了“特工总部”搞出一个土司令的角色,后来加冕“中统局”,徐恩曾由科长到局长真是呕心沥血啊!1942年,徐恩曾兼任交通部政务次长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他犯了“官瘾儿”,以至于他深陷种种恶斗旋涡不能自拔,最后导致丢官。

当上交通部政务次长以后,徐恩曾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觉得自己离飞黄腾达的时日已经不远了。但是蒋介石出于“保护”徐恩曾的目的,还是找他谈了次话。蒋介石语重心长地对徐恩曾说:“安排你出任这一职务,是党国对你的支持和信任,希望你不要让党国失望,好好工作!”

徐恩曾有些激动:“谢谢委员长对我的期望,我不会令你失望的。”

蒋介石进一步补充道:“其实安排你这个职务,还是为了特工工作的需要,你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工作经验,在全国交通范围内布置一个完整的调查网,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特工工作,尤其是在共产党方面!”徐恩曾知道蒋介石的意思,还是让他继续“反共党”!此时他想:恐怕这一辈子他都要跟共产党作对了。

得知徐恩曾升官的消息,许多人都发来贺电,有请客的、送礼的,各式各样溜须拍马的。徐恩曾沉浸在“幸福喜悦”之中,似乎有点得意忘形了。就在这个时候,陈果夫出现了。陈果夫不但没有恭维客套的话,似乎如一盆洗脚水泼在徐恩曾的脸上。陈果夫一脸严肃,他毫无保留直接告诫徐恩曾:“不要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你的主要工作是中统,脱离了中统,你什么都不是!更不要因为做了官就忘了本,如果那样,得不偿失!”

但是徐恩曾并没有因此而清醒,他的官梦如同失控的水龙头,表面上他点头认可,其实他已经完全“疯魔”。他觉得交通部政务次长的官职太小,如果能够当上交通部部长,那就厉害了,也就能够演绎出从科长到部长的神话。为了腾出时间当官,他把顾建中提拔上来,从而分担了他一部分精力。但是徐恩曾对顾建中也不完全放心,他担心此人一旦掌权,便会利用手上的权力做文章。为了防止他大权独揽,徐恩曾把审核定夺权交给了另外一个大特务王思诚,以此制衡顾建中。

徐恩曾的升官计划中还有重要的一步:就是尽快找到一座靠山。过去徐恩曾的靠山是二陈,但是自从徐恩曾当上交通部政务次长之后,他的政治企图已经表露无遗。他想迅速摆脱二陈的束缚,独立门户。二陈觉得此人已经当不了棋子了,于是故意疏远徐恩曾。当然这还不是关键之处,最关键的是徐恩曾早就开始觊觎经济部部长一职,而这个职位同样也是陈立夫想要竞争的。想要取代自己的“主子”,成为主子的主子,这就是徐恩曾“黄粱之梦”!当然促使他有如此之野心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一、中统局是个清水衙门。中统局自创办以来,主要资金来源是上级“拨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拨款”,中统局就会挨饿。负责拨款的人是朱家骅,但是朱家骅与徐恩曾的关系不好,所以他在“拨款”方面处处为难徐恩曾。徐恩曾虽然假借中统局的名字开办过实业,但是那些实业大多是个人实业,与中统局无关。徐恩曾明白一个道理:倘若一个人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没有资金保障是万万不可的。中统局受制于人,资金又不能自主,说白了就是“苦力”!尤其抗日初期,经济膨胀得厉害,基层特务为了谋生计叛变的叛变、退出的退出,徐恩曾感到十分痛心!他时常想,如果上级多拨些款,给特务们涨涨薪水,恐怕就没有这么麻烦了。经济部与中统局不同,经济部是掌管钱财的,这个部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只要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说。

二、中统局的工作是“为人做嫁衣”。这个还应该从“党务调查科”说起。起初蒋介石让陈立夫成立这样一个部门,目的就是通过调查、破坏等手段打压异党,维护自己的统治。说白了这个中统局就是蒋介石的一只“黑手”!一只见不得人的“黑手”又怎能出人头地呢?徐恩曾常常把中统局比喻成私生子,而这个私生子又常常不受待见!不是徐恩曾发牢骚,而是徐恩曾打小就瞧不起这个职业,想必穿越到过去,恐怕他也不会选择中统,还不如宣传部这类部门。中统局的特务们也时常发牢骚: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每当徐恩曾听到这些怨言,胸口也隐隐作痛。他不晓得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为何得不到同样的重视?但归根到底,还是这个部门的原因。为了安抚特务们的情绪,徐恩曾也时常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当然这也是信仰所赋予我们的!如果牺牲小我换来大我,那也值得!”徐恩曾劝归劝,但是小特务们却没有高尚的思想,他们的想法更趋于大众。既然钱又少,又干不出什么名堂,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徐恩曾也想努力一把。

三、现实很骨感,想象很美好!接二连三的挫折也让徐恩曾有些力不从心。自从制造“南委”事件之后,中统局鲜有出色的战绩。这一点也有三个原因:1.款子不到位,特务工作积极性差;2.共产党加强了防御,没有可乘之机;3.抗日之后,蒋介石对中统的关注度下降。徐恩曾常常想: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到头来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他看到别的部门“生机勃勃”,他心里就更加难受了。有人说:绝望是站在悬崖上抱有的最后一丝期望。眼瞅着自己的生命过了一半,再不努力一把,恐怕就要抱憾终身了。1941年的某一天,徐恩曾在“特务座谈会”上亲口对张炎茂、谢永存说:“我们不能专干保卫政权的特务工作,而让政学系的人去做大官发大财,我们也必须分享几分!”

综合以上三点,徐恩曾的“升官”梦就不那么意外了。说实话,有谁愿意一辈子屈尊他人之下?又有哪个人不喜欢当官?就在这个时候,他终于找到了那座靠山:吴铁城。吴铁城,九江人,外号国民党“铁老”。1928年此人任广东建设厅厅长时曾建议张学良易帜,后来他调至上海,担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1940年担任国民党海外部部长,翌年当上了中央秘书长。此人与蒋介石等一同参加革命,颇受蒋介石重视。又因为吴铁城是国民党内著名的“万金油”,他既不拉帮,也不结派,有些崇尚中庸之道。至于“铁老”的来历,是因为他在“国民大会”上提出一条折中方案,这条方案称之为“吴铁城条文”。

吴铁城也是徐恩曾生命之中的“贵人”,为何这么说呢?早年吴铁城有意接管中统局,没想到朱家骅抢先一步当上了局长,这个事情也令吴铁城难以释怀。于是他瞅准了郁郁不得志的徐恩曾。徐恩曾之所以能够当上交通部政务次长,就是吴铁城推荐的结果。其实徐恩曾十分明白吴铁城的用意,但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将计就计”!于是他脸带“感恩之意”,千方百计在吴铁城面前表现自己。

1941年,吴铁城授蒋介石的旨意协调中央秘书处、中央宣传部和中统局的工作,以便达到“反共”目的。但是徐恩曾深知吴铁城不懂地下工作,所以竭尽全力帮助吴铁城。为了表示对吴铁城的尊重,他规定凡是内部刊印的情报资料,必须抄送一份给“铁老”审阅。后来徐恩曾还私下开了家“豆腐坊”专门为吴铁城送豆腐,吴铁城家里缺酱油了,徐恩曾也特意安排工作人员为吴铁城“打酱油”!一来二去,吴铁城觉得徐恩曾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便为徐恩曾单独留一点“好处”。

抗战后期,蒋介石找到吴铁城、国民党行政院秘书长张厉生和中央设计院秘书长熊式辉起草战后方案。由于熊式辉有事在身,于是将自己的“份额”交给吴铁城处理,此时的吴铁城便想到“天天送酱油”的徐恩曾。后来吴铁城给徐恩曾写了一张纸条:“可均同志,总裁令我和张、熊二位秘书长拟战后复员方案,盼速代拟一份!”

徐恩曾接到这个任务后十分兴奋,于是找来几个专家研究方案的写法。几日之后,一份十分翔实的方案出笼了。吴铁城看了一遍方案后,十分满意,而且还在蒋介石面前表扬了徐恩曾一番。

后来徐恩曾拉拢吴铁城一事被二陈看到了,吃了醋的陈立夫有些气愤不平,他对自己的兄长陈果夫说:“看来徐恩曾的翅膀真的硬了,离巢是早晚的事!”

陈果夫也叹了一口气道:“看来此人真的留不住了!”

“那怎么办?”

“让他继续折腾。”陈果夫似乎沉得住气,纵观他几十年的为官所得,凡是“背叛师门”者均没有好下场。后来陈果夫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验证。

陈果夫、陈立夫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任由徐恩曾“跑官”,而徐恩曾似乎也沿着这个轨迹“运行”着。后来徐恩曾发现“仅仅只有吴铁城这一座靠山是不够的”,还要多找一些贵人才行。为了完成“升官大业”,他竟然开始四处拉拢,拉拢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大致有以下几种:

同类推荐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名医贤女

    名医贤女

    当一代医女穿越成人人唾弃的将军独女后,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努力去改变?司云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低调,哪怕被传说成不学无术痴呆懒惰也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瘟疫死人?南方贫瘠?司云忍无可忍跳出来,治瘟疫,修水渠,利农耕……当小小呆女成长为一方领主,世人哂然,皇上亏大发了。
  • 柔情陷阱:贾少的逃妻

    柔情陷阱:贾少的逃妻

    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做过轰轰烈烈地事情。而不计后果地追寻爱情大概是小若做过的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原本以为远隔两地,就可以相安无事,大家各自分道扬镳。可是再怎么逃脱,她可以逃脱掉自己心里的渴望吗?当他伸出一双手的时候,她却已经晕头转向地重新投入到他的怀抱中。可是谁能想到,这其实只是一个温柔的陷阱,等待她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臣(下卷)

    唐臣(下卷)

    这是一段日薄西山的帝国记叙,凄苦飘零的唐王,分崩离析的社稷。乱世,造就了一位平民皇帝——行伍揭竿起,孤身护龙驭。百战平三川,王道服人心。他忠于唐室,却最终称帝,目不识丁,却求贤崇礼。麾下名将云集,身连英才笼聚,他缔造了前蜀霸业。是史上罕见的为北方政权所尊崇的南方大帝。
  •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坏蛋,她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要是早知道,她才不会喜欢他呢!可是却不小心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心意,想要逃,这个恶魔却抓住她,不让其走。丫头,我爱上你了,除非我放手,不然你绝不能够离开我身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配良缘之陌香

    天配良缘之陌香

    她是恬静文雅的金融学硕士——白依凡,因一枚奇异的手镯,穿越异世,成为东隅富商之女慕容舒清。刁蛮任性消失,散溢的是清新淡雅、从容淡定的气质,如出水芙蓉,如日月光华。他是手握重兵、威震东隅的镇国大将军——轩辕逸,一身的桀骜霸气,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公主痴慕无限。与慕容舒清指腹为婚的他,口口声声要来退婚,却被她浑身的气质风华摄住心魂。祈莲节上,他摘得象征天赐良缘的青莲,誓要娶她为妻。他是残冷漠然的杀手——莫残,在逃生路上,他剑劫舒清,却被舒清相助。两枚玉玲珑,昭示着他不凡的身世。坠崖时刻,他用生命呵护着那抹清丽的身影。他是威严尊贵的一国之君——玄天成,微服私访下,他对慕容舒清一见倾心。
  • 天魔逆仙

    天魔逆仙

    陆青云,一个平凡的少年,因为复仇而踏上修仙之路。他本是万中无一的天魔根拥有着,却阴错阳差,选择了仙魔同修。无意间,得到一龙凤玉,据说当龙魂凤魂苏醒之时,可以动乱八荒。筑基之境,凝结魔婴,据说魔婴九变,可以造就魔仙。神禁术,乃上古传承之禁术,据说神禁术大成之时,可以封印天地。虚族人族本同源,据说练就虚族分身,人虚同修,可以返璞归真,成就人王之境。当这些奇迹重叠在一个少年身上时,试问,这天地间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脚步?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