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28

第28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5

15.抗日期间继续反共

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形容两面三刀的徐恩曾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人不仅阴险毒辣,而且擅长见风使舵。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上下纷纷参与到抗日大潮中去。因为抗日,共产党和国民党准备再度联手,重拳出击。不过蒋介石“消极抵抗”的做法一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他明着抗日,暗中则寄希望于日本人在各个战线上拖垮共产党。蒋介石的心思,像徐恩曾这样聪明的下属怎么可能领悟不了呢?

与戴笠不同,戴笠虽然是间谍之王,但此人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比如抗日,戴笠在“抗日”里扮演急先锋的角色。戴笠极其反感日本人,他带领军统在抗日战线上做了不少好事,暗杀日本人、锄奸等等。曾经,在一次抗日动员会上,有个记者问戴笠:“中国靠什么来打仗?”戴笠说:“我们中国有两个不亡的道理,一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是哀兵必胜。否则,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绝对等不到自由平等的。”但是徐恩曾就不同了,他是个完全意义上的亡国者,他对抗日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按照主子原先给他设计好的程序继续对付共产党。尤其是1939年以后,中统局表面成立了一个“日伪调查科”,但只负责摘录、整理日伪公告,抗日八年,未曾破获过一个日伪间谍案。徐恩曾还曾对自己的属下说:“抗日不是咱们的事,咱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对付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中统仍然把共产党当成主要敌人。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统特务中,做汉奸的人要远远超过军统。尤其是中统大特务丁默邨和李士群,后来竟然都成了汪伪76号特务的重要成员。“八一三事件”之后,徐恩曾不但消极抗日,还加强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破坏。

徐恩曾为什么这样做呢?仔细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徐恩曾骨子里仇恨共产党!

徐恩曾对共产党的仇恨,应该是从龙潭三杰开始的。钱壮飞、胡底和李克农,曾经都是徐恩曾最信任的人,尤其是钱壮飞,作为徐恩曾的贴身机要秘书,两人可以说朝夕相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徐恩曾之于钱壮飞就如同蒋介石之于陈立夫一样重要。徐恩曾不仅信任钱壮飞,而且还把“正元实业社”的大权都交给了他。私底下,徐恩曾更是离不开这个帮手,甚至连“翻青楼女子的牌儿”这样私密的个人事情,都交给钱壮飞处理。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最信任的人竟然出卖了他,而且害得他差点为此掉了脑袋。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个顾顺章”,徐恩曾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因为钱壮飞,徐恩曾的把柄一直被他的对手拿捏着。在国民党内部,他的政敌多次警告他:如果越过雷池半步,我就把“钱壮飞之事”转告给蒋介石。可见钱壮飞是徐恩曾心中永远的痛,想必他也曾经在深夜的某个时刻低吟: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正因为龙潭三杰,徐恩曾认为:共产党是天底下最坏的!所以他开始不停地报复报复再报复,造谣造谣再造谣……当他得知蒋介石也极其讨厌共产党时,他认定,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铲除共产党,而且是必须铲除共产党。

第二,共产党正在与日本人开战,应该趁机下手!说白了,徐恩曾就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是典型的小人做法。“七七事变”后不久,徐恩曾便找陈立夫聊天,屡屡试探陈立夫的口风。徐恩曾说:“现在我党积极抗日,情报战线有所疏忽!而共产党似乎想要借日本人的兵力消耗我党,如此一来,就给了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大行动力度,压一压他们的嚣张气焰?”虽然陈立夫也坚持“一致抗日”,但他对共产党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国共合作已是大势所趋,所以他也不好表态。最后,他含糊其词地告诉徐恩曾:“抗日也要进行,情报工作也不能放松!现在一致抗日,抗日是主线,搜集情报是虚线!你自己看着办吧!”言外之意,陈立夫放权给他,让他自己决定。徐恩曾想,既然领导都同意了,为什么不加强力量继续打击共产党呢?于是他下令,派高级特务范振中、刘桂、田崑生等人去陕甘宁边区。因为陕甘宁边区是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如果在那里打开缺口,共产党就岌岌可危了!

第三,根据蒋介石的旨意行事!不管什么时候,蒋介石都认为共产党才是最大的威胁,即便是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也没少提防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虽然答应了抗日,共产党也暂时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蒋介石却施了一计,把杨虎城和张学良囚禁起来,借机成立了一个“天水行营”,主任蒋鼎文。刚刚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就这样被蒋介石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可见蒋介石的深谋远虑,既可以撤掉两个不听话的属下,又可以跟共产党针锋相对。当然,毕竟国共合作已经成形,蒋介石不敢盲目翻脸,于是他转换思路,由“清剿”改为封锁。而此时,曾经的陕甘宁边区主席张国焘竟然偷偷密会天水行营主任蒋鼎文,似乎想要借机谋求发展!张国焘就在那个时期,脱离了共产党,叛变了革命。作为蒋介石的下属,徐恩曾当然要替主子分忧解难,他深知,抗战以前,共产党的任何机密国民党大都一清二楚,在中统档案室,甚至还保存着共产党历届会议的会议记录。但抗战后,中共中央从上海转移到了延安,距离南京数千里之遥,中统特务很难下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增派特务人员去陕甘宁边区。于是他在抗战后,依照蒋介石的思路,在陕甘宁边区做起了特务工作。

不过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曾经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就是说,在他的统治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共产党而不是日本人。于是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时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盖主战固须先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故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吾国当此内忧外患之来,军事与外交当局所恃者,唯有耿耿一片爱国之赤忱,竭其愚忠,尽其职责,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毁誉荣辱,更非所计。必须政府与国民信任之专,共同一致,为国后盾,不求急功于一时,而策成效于来兹。”(选自《蒋介石传》)但是后来随着“抗日统一战线”的呼声越来越高,他才慢慢放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对抗共产党。此时,中统局成立了“日伪情报科”,这个名字仅仅是一个幌子,中统局的主要对手还是共产党。

“日伪情报科”成立后不久,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竟然通过了一项方案,这个方案就是蒋介石蓄谋已久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而此后,国民党又陆陆续续通过了《异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方案。得知蒋介石推出这一方案,毛泽东亦是震怒,他说:“此方案完全是针对共产党的,这样的做法不但不利于抗日,不利于团结,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是蒋介石如此回应毛泽东:“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搞割据,况且大战在即,显然共产党的队伍素质较低,目无军纪,游而不击,不听指挥,甚至开始向外扩张,壮大力量,企图推翻国民党!”蒋介石一本正经,脸不红心不跳,淡定自若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蒋介石的“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政策,徐恩曾也开始积极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于是国民党内掀起了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尤其在1939年的4月至1940年的3月份,逮捕杀害共产党数千人。其中1939年4月,国民党军委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在山东残杀、逮捕了八路军200余人;1939年6月,河北省民军总指挥张荫梧的部队袭击了河北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杀死八路军400余人;1939年11月,河南确山新四军留守处20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同年12月,阎锡山也响应蒋介石的反共大旗,制造了著名的“晋西事变”,阎军孙楚部暗结日伪军,进攻决死队第三纵队,杀害共产党领导的军队600余人,绑架千人。同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先后占领淳化、正宁、宁县等五座县城。1940年3月,国民党第九十七军朱怀冰部,进攻太行山区,袭击八路军总部。

16.中统力量的瓦解

一系列的反共事件也在刺激着徐恩曾,他有些坐不住了。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开始眼红了。作为中统局的头头,他既没有胡宗南、阎锡山的兵权,也没有“军统”那样的特殊权力,他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式层层渗透,东边点把火,西边放声枪。而此时徐恩曾觉得,既然“攘外”不重要,那就更加应该“安内”了。但是他考虑到共产党的根据地搬至千里之遥的延安,而“中统”的力量在西北、西南地区是比较薄弱的,他只能调整“棋局”,将原来上海、汉口、江苏、天津、北平等地的特务(尤其是暴露过身份的)撤出一部分,补充到西南、西北战线上。

与此同时,他还将中统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和整编,着手对上海地区的特务机构进行改革。叶秀峰曾经的下属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郁闷了许多年后,竟然神奇地得到了徐恩曾的重用。其中徐兆麟被任命为上海区区长,陈宝骅被任命为上海特派员。徐恩曾最相信一样东西:电台。信息战离不开电台,所以他增派了一批玩电台的高手补充力量,加强特务的战斗力。这些通讯员分布在上海不同的角落,逐渐将上海布控成一张电台网络。中统的各个通讯员在保密期间都各自为单位,从不横向联系,这也是徐恩曾建立中统特务帝国的一大特色。但是化整为零也有化整为零的风险,由于这些特务常年奢靡成性,早已不是特务训练班时候的特务了。为了一点银子,冒着生命去干活儿,他们觉得有些不值。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兼职”,想办法赚些外快。找来找去,这些特务找到了三个门路:第一个门路,重新加入帮派,跟着帮派老大混,比如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

第二个门路,跟着日本人混当汉奸,当然这个活儿也不容易干,日本人一向比较残忍,而且擅长过河拆桥。第三个门路,加入汪伪政府76号。起初徐恩曾还十分自信,他认为依照过去的经验和人脉,想要在上海滩做出点成绩并不太难。然而机关算尽的徐恩曾没有想到,连李士群、丁默邨这样的大特务都纷纷转投汪精卫门下,其中周佛海担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默邨和李士群则担任“特工总部”正副主任。这些人不但了解中统,甚至和徐恩曾私交甚密。在他们的招揽下,小鬼们纷纷前来投靠,大批中统特务投奔汪伪76号,其中:原上海特工总部行动大队长苏成德成为汪伪76号的第四厅厅长,原中统局财政部的马啸天成为日伪政治保卫部政治警察署署长,原上海平绥路特务室主任胡均鹤、上海特区区长张瑞京、上海调统室主任邓达谧先后投奔汪伪76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统特务改换门庭,中统在上海的力量基本瓦解,所谓的对日伪的情报活动反而成为替日伪效力的工具。

同类推荐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热门推荐
  • 废渣农女致富路

    废渣农女致富路

    南秋瞳,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千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她的童年,大手大脚挥霍无度是她的青春期,无所事事顺风顺水是她的社会生活。总之,南秋瞳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混吃等死。就说人的生活不能太顺利,这不,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南秋瞳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了。穿越就穿越呗,可这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日子让她怎么过?且看南秋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耕田生包子。片段一“老板,来一碗!”“诶,好咧,您稍等。”某男应一声,扭头就钻进了厨房。“老板娘,来一碗!”“好咧,您坐会儿,马上就好啊。”某女微微一笑,转头吆喝一声,“再加一碗!”“好咧!”某男回应。“我说老板娘,你们这生意够火的啊,连老板都亲自上阵了?”“那可不是。”某女笑得像朵花一样,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厨房里,某男听着外边的对话吃吃笑着。那个女人肯定没意识到。老板……老板娘……嘿嘿。片段二某男睁开眼睛,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胸口好重,像是被什么压着。某男眼珠子一转,在看到胸口处的“重物”时瞬间清醒,眼睛瞪得老大。这谁那么不讲究?怎么把一小屁孩放他胸口上了?胸前睡得香甜的奶娃娃慢慢睁开眼睛,不偏不倚,正好跟某男对视上了。某男一愣。这小不点长得还真好看。某男忍不住伸手戳了戳面前的包子脸。小包子没反应。某男再戳戳。小包子还是没有反应。这孩子,不会是个傻子吧?某男又戳了戳。小包子一偏头,迅速而精准地咬住某男的手指。暖暖湿湿的触感让某男的心瞬间化成水一样。某女倚门而立,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一大一小。片段三“娘子啊。”“嗯?”“你看咱儿子天天一个人玩,多寂寞啊。”“嗯。”“怎么才能让他不寂寞呢?”“嗯?”“娘子啊。”“嗯。”“咱给儿子生个妹妹玩吧。”某女嘴角抽了抽,放下手中的账本,看着双眼放星星的某男,红唇微启。“自己生去。“娘子!你不能这样对为夫!”某男趴在桌子上,作悲痛欲绝状,对着某女潇洒的背影失声痛呼。推荐好文:妖莫的完结好文《战王龙妃》
  • 一品废材妻

    一品废材妻

    (全文完)她,亲眼目睹闺蜜和男友背叛意外坠台,穿越重生为废材郡主。当青眸再次睁开,她被妖狐附体。白天她是弱懦的紫璃郡主,晚上她则是收服妖灵,群妖为之膜拜的妖后。什么?要她替长姐嫁给另一位傻王爷?好,她嫁!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认…“娘子,娘说:她要抱胖娃娃。”他狼心封动。“哦,你娘还说了什么?”她狐心灵动。
  • 我的26岁女房客

    我的26岁女房客

    一个三无男人与美丽女房客的纯爱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
  • 誓死不离婚

    誓死不离婚

    裴儿的新文文【教授真禽授】简介文文神魔哒,点开链接看就好了男宠女,女虐男文...一次的阴谋,一生的纠缠。多少人羡慕她,有一个多金又痴情的男人,可她却恨他,他爱她,她烦他,他宠她,在她的眼里,谁都可以替代他,而在他的心里,她是无可取代的。或许只有少数的人知道他们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可以让她对他彻底的死心,似乎她真的不会在唯他所动。大概他们本来就是对立的,他是叱咤风云的军火毒枭,她是知名的国际刑警,但他们却又是有过三年恩爱经历的夫妻。【段一】“不是要重新开始吗?我给你机会!”她朝他的眼前丢下一纸合同。“互为…包养…?”男人本是满心欢喜的拿起,却被里面的内容惊住了。“什..什么意思?!”“共为所需!生理需要,你懂的!还有互相不干涉,你可以有你的女朋友,当然,我也同样!”女人站起来看着面前有点挫败的男人说。“可我们是夫妻!”男人似乎要把牙齿咬碎一样。“那又如何?!”女人淡然一笑。【段二】“喂!老大!您女人把我们的在老挝的点给端了!她明明知道是你的啊!”林奕看着眼前的男人,气急败坏的说。“恩!她没受伤吧?!”男人抚摸着相册里的笑嫣嫣的女人,笑着问。“她都快无敌女金刚了!去哪受伤!”林奕看见男人不急不躁的表情,顿时无奈。“那是我欠她的!她爱端哪就端哪儿!必要的时候,你还要给她提醒!”男人想起那个小女人只有在处理一次军火案件后,才会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推荐区:【掳妃】平安妞【盗种妈咪】寒阳妞【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肉儿妞【诛妖】相公妞【不良嫡女】破妞儿【新婚不宠妻】爱爱妞【-三千男寵-】然然妞【重生之捡来的老公】恋恋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世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诱惑,名誉、金钱、权势……当我们在各种色彩面前目光缭乱的时候,什么才是最珍贵和最需要的呢?是品格,拥有一份高尚的品格,就如同有了一种参照物,不会被迷惑,不会再挑选的时候,浪费时间;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学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即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这一时期除带有深刻宗教色彩的诗歌外,还有大量骑士文学及反映民族及人生的理性文化,包括富有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寓言或童话,如《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及《辛巴达历险记》等。本书中主人物辛巴达一夜间沦为乞丐。他不甘清贫,决定出海远航创造财富。他七次出海,大船都半途沉没。他逃生到赛马岛被人追求;他落滩到蛇雕岛遭受猿人王和巨人攻击;他登上吃人岛又被恶人咬伤;他落难生死岛被海盗打伤;他每七次出海,大船卷进神秘漩涡,他被卷到海底王宫,被九头蛟捉住……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