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26

第26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3

说白了,邹韬奋的《生活周刊》宣传“抗日救国运动”是与蒋介石唱对台戏。陈立夫曾如此评价共产党:“搞舆论,是共产党的强项!想要打倒共产党,就要阻止他们办报纸!”从进入中统那天起,徐恩曾就知道“舆论宣传”是何等的重要!起初徐恩曾也是满怀信心,打算将国民党的思想散布于全国,然而,当他遇到自己的老朋友邹韬奋之后,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有一天,蒋介石的贴身秘书送来一本刊物,蒋介石看了几眼,便生气地将刊物拍在了桌子上。他问秘书:“到底谁这么大胆?为什么处处与党国作对?”

秘书支吾了几声:“是一个名叫邹韬奋的家伙……”

蒋介石拍着桌子继续问道:“他是不是共产党?为什么总是替共产党说话?你去查一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于是,蒋介石的秘书拿着《生活周刊》找到了陈立夫,陈立夫就找来徐恩曾商量对策。

“共产党非常善于利用媒体蛊惑人心,这本《生活周刊》想必也是共产党人创办的吧!”陈立夫将杂志递给徐恩曾。

徐恩曾扫了一眼,看到邹韬奋的名字,心里一惊,这不是老同学邹韬奋吗?他什么时候加入共产党了?徐恩曾出于谨慎和自我保护的目的,委婉地说:“这个邹韬奋我认识,他应该不是共产党!”

“什么?”陈立夫吃了一惊。

“他是我大学同学,您别着急!我这就派人去查,如果他是共产党,我立刻逮捕他!”

“如果不是呢?”陈立夫瞪了徐恩曾一眼。

徐恩曾连忙说:“不是也要将他抓起来,谁叫他为共产党摇旗呐喊!”

此时的徐恩曾,想起了蒋介石发布的特务工作秘密办法中的那条“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的密令(密令强调:凡是带有共产党色彩的文字一律要从文章中删除,凡是与共产党有相同倾向的报刊、杂志一律封闭!)。

不过从本心而言,徐恩曾还是有些纠结的。上学的时候,他与邹韬奋私交还算不错,邹韬奋不仅是他的同门,而且还是他的朋友。他真恨如今的邹韬奋热衷政治,这不是给他徐恩曾找麻烦吗?

徐恩曾翻开《生活周刊》仔细阅读,读到了邹韬奋《抗战》一文:“中共这次宣言所表示的宗旨是要挽救祖国的危亡,是要巩固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是要决心共赴国难,是要造成民族内部团结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个宗旨是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所一致拥护的。”徐恩曾看着看着,脸色就青了,心里想:邹韬奋啊邹韬奋,你这是干什么啊?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为啥要跟党国作对呢?徐恩曾坐不住了,他要去找邹韬奋,亲自与邹韬奋谈谈。

徐恩曾出现在邹韬奋的家门前,颇令邹韬奋惊讶,惊讶之余,他意识到,作为中统局副局长,徐恩曾此次来者不善。当然,邹韬奋还是以朋友之仪招待了徐恩曾,迎进门来,沏了一壶热茶端上。

“老兄此次来我的府上,有何贵干?”邹韬奋问道。

徐恩曾单刀直入,拿出杂志摆在邹韬奋面前:“老弟,我是为你这篇文章来的。现在国内形势不好,坚持自己的立场是好的,但是千万不要被共产党利用啊!”

邹韬奋没有直接回答,绕了一个弯子陈述自己的理由:“大难当前,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站出来!东北沦陷,蒋委员长作为领导人,更应站出来动员全民抵抗日寇!难道徐兄觉得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妥吗?”

“作为一个媒体人,你应该为你的话负责!”徐恩曾拿着《生活周刊》,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对邹韬奋说:“你后面讲的话都对,就是前面不对,偏偏是中共的宣言!共党一直利用舆论蛊惑民众,难道你还不懂这个道理吗?”

“我不在乎哪个党,我只在乎自己的良心!”邹韬奋义正词严。

“良心?韬奋,共产党出了多少钱,国民政府可以出更多的钱把所有的刊物收回来!需要钱,你尽管开价!”徐恩曾使出了金钱利诱的老伎俩,他要息事宁人,只要邹韬奋不再为共产党“摇旗呐喊”,蒋委员长就不会再怒气冲天拿着《生活周刊》骂人了。

可邹韬奋却不买账,接着说:“如果人人都只认钱不认良心,那中国就彻底完蛋了!”徐恩曾见邹韬奋“不为财也不为利”,着实无计可施,只好起身走人!就在他即将出门的时候,邹韬奋在他身后说:“统一抗日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你就不要枉费心机了!倒不如打电话劝一劝蒋委员长,让他站出来说句话!”徐恩曾“好心”劝老友,没想到竟然被老友邹韬奋教训了一顿!

徐恩曾不在乎什么“统一战线、解放全中国”,他认为,天下就是蒋委员长的,只有让蒋委员长高兴,自己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既然“老朋友”变成了他政治道路上的“阻碍”、自己上司的“眼中钉”,他只能牺牲友谊,帮自己的上司拔掉这枚“钉子”了。于是他派特务秘密监视老友邹韬奋的一举一动,有什么情况及时向自己汇报。

1933年的6月18日,上海发生一起枪击案,民主人士杨杏佛驾车至上海亚尔培路时,被军统特务暗杀。作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员的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就此事奋笔疾书,徐恩曾看到邹韬奋为此事撰写的爱国文章,恼怒不已。正巧,陈立夫打来电话,要求徐恩曾列出与共党密切来往的人员名单,这个名单就是所谓的中统黑名单。徐恩曾迅疾想到了邹韬奋,于是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邹韬奋”的大名。

与此同时,邹韬奋因“杨杏佛暗害”一事悲痛不已,在新周刊中又刊出一版关于国民党无耻行径的报道,希望能够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就在这个时候,《生活周刊》的一名记者神色慌张、急匆匆地闯到邹韬奋的家里,对邹韬奋说:“主编,大事不好了,你赶紧出去躲躲吧!”

“我又没做坏事,为什么要躲起来?”

“中统局的特务们冲到报社来了,说您扰乱民心,要抓您!”

邹韬奋咬碎钢牙,一拳砸在桌子上:“如果他们想要我的命,就让他们拿去好了!”

记者劝邹韬奋:“主编,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如果您不在了,报社还指望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无奈之中,邹韬奋只得离开上海这个多事之地。

邹韬奋买了船票,乘坐一艘名叫“佛尔第号”的意大利油轮离开了上海,前往欧洲,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得知邹韬奋出国了,徐恩曾终于长出一口气,他自言自语道:“表面看上去视死如归,其实也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没想到吓唬一下,他就去国外避难了!”邹韬奋离开后,《生活周刊》基本上处于半停业状态。1933年年底,徐恩曾派特务查封了《生活周刊》。

邹韬奋虽然被迫离开故土,却心系祖国,他先后在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德国、苏联和美国等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不禁感慨万分:“现在的世界,除苏联外,很显然的现象是生产力的进步已和生产工具私有的社会制度不相容。欧洲所谓的列强国家,一方面是少数人的穷奢极欲,生活异常阔绰;一方面是多数人的日趋贫乏,在饥饿线上滚爬!因此,要彻底解决这种不相容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造束缚生产力的社会组织,代以为大众福利尽量利用进步生产力的社会组织。要能够为大众谋利,尽量利用进步的生产力,生产的动机必须为供给大众的需要,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润。”(选自邹韬奋《萍踪寄语》)随即,联想到自己的祖国,邹韬奋更加愤慨:“决不能倚靠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附生虫;中心力量须在和帝国主义的利益根本不两立的勤劳大众的组织。”

正当邹韬奋为国家和民族前途来回奔走寻求出路的时候,国内形势突变,日本侵略者的黑手已经探到了华北腹地。1935年5月,国民党政府竟然不顾“民声”强行封杀了《新生》杂志,并逮捕了主编杜重远。邹韬奋对此深表震惊,决定回国。

1935年8月,邹韬奋离开了美国,回到了上海。

此时的上海满目疮痍,街头上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和灰蒙蒙的“亡国气息”,于是他决定重操旧业,继续发挥传媒宣传的威力。

1935年底,邹韬奋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他为《大众生活》写的创刊词是: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三大目标,从而彻底抛弃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将自身事业融进国家和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中来。《大众生活》像当年的《生活周刊》一样,在邹韬奋的引领下,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无畏的战斗风格,对“抗日救亡运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因而《大众生活》受到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销量再破杂志发行新纪录。

徐恩曾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邹韬奋的压力,他没有想到,邹韬奋又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徐恩曾拿着一份刚刚出版的《大众生活》,问自己的秘书:“邹韬奋真的回来了?”

“处长,他真的回来了。”

徐恩曾长叹一声,将刊物扔在桌面上,然后眼露凶光,对自己的手下们说:“谁也不准看这本杂志,谁看我扣谁的薪水!”

接下来,徐恩曾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他一直在琢磨:邹韬奋为什么处处与自己作对呢?像他这样的才干,如果加入党国,肯定会有更大的成就。徐恩曾对自己这样的“志不同道不合”的老朋友深表遗憾。而此时他似乎也有点后悔,他为当时没有派人暗杀邹韬奋感到后悔不已。

没过几天,陈立夫就带着蒋介石的“圣旨”来到了徐恩曾的家中,命令徐恩曾:不惜一切代价,斗垮邹韬奋。徐恩曾迫于压力,简单列了四个计划:一、捏造证据,把他当成共产党抓起来;二、暗杀;三、强行封锁《大众生活》;四、拉拢。

同类推荐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热门推荐
  •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人脉之道,掌握了人脉之道就好比掌握了扭转命运的黄金罗盘。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法师

    大法师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告诉洪蒙,只要他能够在《创世》中混出名堂,那么女孩儿就成为他的女朋友。洪蒙最终被女孩儿的诺言给征服了,于是,毫无顾忌的进入了《创世》,意外的获得了隐藏职业冰霜法师,于是,菜鸟开始蜕变...鸿蒙,公众微信号:hongmeng0316作品最新资讯会在这里告诉大家
  • 逃家皇后

    逃家皇后

    她给了他一世的温暖,他却要将她打入地狱,让她饱受摧残,他是不是很残忍?可是这一切只因他爱她,爱的无可救药,爱的只要她有一丝分心,他便嫉妒,无可救药的嫉妒,哪怕没有对象!她心碎,眼泪想要放肆的流下,却强忍了起来。她声音有些颤抖的说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不要让我知道--你不爱我,这样我可以一直活在我的梦里。
  •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据情报显示,卡西欧博士越狱后准备和英国的大毒枭进行一场交易。于是莱恩和卡奇、米娜一起来到了英国,开始了他们的英国冒险之旅。在旅途中他们还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的地理、历史、名人、古迹、人文、科学和风俗习惯……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
  •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你离植物越近,你得到的好处越多,你种的植物越多,净化空气的效果越明显,你种的植物品种越多,净化空气的能力就越强大本书在适合家庭环境栽培的众多植物中根据植物的净化空气的能力、易养程度、室内观赏价值、增加空气湿度方面的综合排名,精选出50种最适合室内栽培的植物,并从植物科普知识,外观形态,养护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植物加以详细介绍。特点是每种植物配以多张精美图片。
  •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当今社会,读书已成为人们的终生功课。在适当的年龄,须以适当的书籍陶治情操,指导人生;选择适当的图书,以适当的方法去阅读品味,方能获得智慧,提高能力。本书汇集了20世纪近百位名人的读书经验,他们之中有:指点江山的政治领袖;名震寰宇的科学巨匠;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寻大师的成才之路;你将获得无限启迪……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