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700000073

第73章 郑介民接替戴笠掌管军统2

郑介民担任军统局局长后的军统行动

事实上,郑介民在特务工作和军事战略方面,的确能力出众,但是管理军统,他却并不拿手。或者说,郑介民和戴笠不一样,他不想把军统变成自己的天下,只想在蒋介石手下,做一颗最好的棋子。

1946年10月1日,军统局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郑介民为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郑介民对改头换面的国防部保密局,采取了极力紧缩的政策。前面说过,郑介民在早年蒋介石派他去武汉离间和瓦解桂系部队时,就非常在意明确经费开支,所以,他对新改组的国防部保密局,也大力约束编制和经费。这就使得那些在戴笠手下大手大脚惯了的特务们,颇感不适,这也为郑介民后来在军统的下台,埋下了伏笔。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军统的主要矛头就转向了共产党。

1947年,郑介民配合蒋介石的内战计划,组织保密局所有特务,紧锣密鼓地对全国各地的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进行了严酷的迫害,军统对共产党的迫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郑介民利用保密局的电台等情报设置,截获了共产党地下电台的大量情报,并侦破共产党在北平、西安、兰州、东北等多地的地下电台,逮捕了许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破坏了共产党在多地的地下电台。

这里说一件事情,据资料记载,当时,郑介民搜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电台后,非常认真地研究了中共地下党的电台。他曾经以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地下情报工作,一定是依赖当时的苏联为中共提供的某种新型电台,才能长时间工作而不被军统侦破。然而,当军统特务们把搜获的共产党的地下电台呈至郑介民的办公桌上后,郑介民却大吃一惊,原来,这些电台根本就不是什么苏联提供的新型电台,而是做工非常粗糙的旧式电台。最后,郑介民叹了口气说,这些被共产党当作宝贝的电台,在军统早就被淘汰了,可就是凭着这些电台,共产党的地下党们传送了大量的情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效率的确高于军统。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郑介民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内战期间,最重要的特务敌人之一。郑介民并没有辜负蒋介石的授命,虽然他担任军统局局长的时间不过两年,可他却带领军统特务们做了不少工作。他不仅亲自带队破坏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的一个补给机构,还破坏了中共华中局、苏皖边区政府、华中银行等单位设在上海的联合办事处,搜捕了数十名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在破坏了上海的许多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机构后,郑介民还派遣军统特务们,破坏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岛、宁波、定海、烟台等处的地下后勤机构。

郑介民和戴笠不同,戴笠总喜欢亲自审讯被捕人员,郑介民则相对更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研究文件;他对于特务们的训诫,也常常是要求他们多做“书面文章”,要求特务们从搜获到的材料中发现线索,要求特务们认真对待破获的共产党的情报中的任何一个词、任何一句话。

郑介民在任军统局局长期间,非常重视对中国共产党的文件的研究,最善于利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的空子进行特务活动。

比如郑介民利用“宗教信仰自由”,指使军统特务中的一些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到解放地区进行特务活动。其中比较典型的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特务工作的军统特务是比利时神甫雷震远和郑介民派往山西的天主教徒李广。

再比如郑介民利用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先后多次命令军统特务尽力在少数民族中去发展组织。

郑介民任局长时期,许多特务都认为进入解放地区开展特务工作太冒险,太困难,然而郑介民却从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找出不少空子,钻空子,想办法向解放区派遣军统特务,甚至在解放区的医生、护士、教师、店员、小商贩等人中布置潜伏特务。可以说,郑介民为了在解放区开展军统特务活动,绞尽了脑汁。

然而从1948年年初,郑介民就辞去了保密局局长一职,可以说是被毛人凤排挤,也可以说是对于军统局的管理力不从心,更可以说是另谋高就。总之,他离开了保密局,然而在仕途上,却依旧一路坦荡。

还是用表格将郑介民在任职军统局局长后,直至去世的所有职位变化总结如下。

同类推荐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热门推荐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欢喜冤家:落跑新娘戏君王

    欢喜冤家:落跑新娘戏君王

    什么!让她嫁给无才无德丑男七皇子?还要和相爷之女同时进门?这还了得,某女撒丫子跑路。不想撞到一个蛮横男,推她下水不说,还和她抢船?混蛋,不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你就不知道将军无犬女!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首席的复仇情人

    首席的复仇情人

    一个被大佬情人抛弃的年轻女大学生,强行忍着屈辱的眼前的泪水和满怀的仇恨,离开了它曾热爱过的男人和那个城市...怀着身孕傍上了香港大佬...凭借着自已聪慧的经商理念,准确的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几年后,她重新踏上了那片土地,开启了她那有些意想不到的复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是谁负了谁的青春

    是谁负了谁的青春

    直到在酒吧里碰到了沈奇。女人最后想要的就是结婚这件小事儿。--情节虚构,刚刚分手的苏雁漫无目的在大街上游荡,又碰倒喝成“酒鬼”的陆彦,鬼使神差的就做了陆雁的女朋友,爱情接憧而来,请勿模仿,一个没有彼此青春回忆,淡淡的波澜不惊的两个人,却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是婚姻依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