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700000001

第1章 军阀割据有鬼犯边1

军阀割据

任何一个跟政治有关的组织,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军统是这样,军统的前身——复兴社也是这样,复兴社的母体——力行社更是这样。说军统,就不能不说复兴社;说复兴社,就不能不说力行社。当然,无论是军统还是复兴社、力行社,都是特务组织。复兴社是由力行社的“精华”特务组成的,而军统又是由复兴社的“专业”特务组成的。从这个角度说,没有力行社,也就没有军统。

20世纪初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清政府的八旗、绿营等军队严重腐化,根本没有办法阻止各地的农民起义。再加上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还处在区域性农业经济的形态,只要有了地盘有了人马,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军阀们争相夺取地盘,招揽人马。在这种“有枪便是草头王”的乱世,各地起义队伍和地主武装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成长起来,一些力量比较大的,就逐渐发展成湘军、淮军这样的大军阀。这些大军阀们,在清朝皇帝还没有下台时,就凭借武力抢地盘、抢财宝,一直抢到了民国。

如果没有外人的掺和,一家人争得再厉害,情况也不会太严重——都是自家兄弟,打累了、闹烦了,自然就消停了,也自然不会有力行社以及后来的复兴社,乃至后来军统的诞生。

可惜,历史不让军阀们消停,当时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纷纷扶植各地军阀作为自己的利益代理人。于是,即使军阀们不想打仗,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会鼓动军阀们不停地开战。

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大家庭,在外人的挑唆之下,兄弟成恨,妯娌成仇,一天到晚为了点芝麻绿豆大的利益打得不可开交。正是这种情形,才决定了后来的军统的性质和主要工作:促进中央集权!

烧香引来鬼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中国这个大家庭已经打得很热闹了,偏偏还有个不怀好意的邻居时刻觊觎中国的财产,还时不时欺负中国人。也正是这个邻居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力行社,也就是后来的复兴社的成立。

这邻居不是别人,就是日本。

不少人说,日本侵略中国是从1929年日本遭受金融风暴开始的。其实不然,日本和中国的积怨已久。就是这种长久的积怨,才使得后来的军统可以以“抗日”的名义招募来大量的人才。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从明朝开始的。1559年,倭寇侵华,后来被名将戚继光狠狠揍了一顿,侵略者才灰溜溜地回了日本。但从那以后,日本就时不时地骚扰我国的沿海地区。直到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妇女,发髻上仍然插着三支短剑一样的簪子,那就是明朝时,妇女们抵挡星夜来袭的倭寇的武器——用它们杀死倭寇,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这场海战一直持续了一年之久,邓世昌就是在这场海战中牺牲的。当时,我国翻译界的泰斗——冰心先生的父亲浴血海疆,从不抽烟的冰心的母亲,则一直在身边暗藏大块鸦片,准备一旦听到冰心父亲阵亡的消息就吞烟自杀。

1900年,日本和其他几个国家组成了八国联军,一路杀气腾腾地冲进北京烧杀淫掠,抢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最后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著名作家老舍的父亲就是在抵抗八国联军的巷战中牺牲的。日本人抢够了,折腾完了之后,又逼着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还勒索了大量的白银。就这样,日本掘出了自己在中国的“第一桶金”。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的土地,在中国的地盘上开了战,还杀了无数的中国百姓。这场战争的唯一好处,就是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医生,多了一个作家、一个斗士。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消停了几年,但是对中国的贼心却一直都在。

此时的中国,正在发生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共产党成立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领导的起义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黄埔军校建立了……

这一系列的变化,给无数的革命青年带来了希望,这些希望为力行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黄埔军校的建立,给力行社以及后来的复兴社、军统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力基础和思想基础。

此时的日本,依然在认真盘算,怎样才能从中国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1918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政府文件中提到:“未来我国利权之扩张方向应为中国,帝国与中国之地理位置、国际关系,优于其他各国,向中国扩张国权,增进我国之利益,必然是十分有利的。”无独有偶,1921年5月31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对满蒙的政策》(当时满、蒙均为中国领土),在此政策中明确规定:“不仅要确保和有效地利用我国在满蒙的即得特殊地位与利权,而且今后必须进一步努力,获取我国之国防与国民经济生存上所必需的地位和权利。”

1923年9月1日的上午,日本关东爆发了一场7.9级大地震。大地震带来的不仅仅是房倒屋塌,还有海啸和泥石流。

比地震、海啸和泥石流更可怕的是地震引起的火灾,由于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午,很多人家正在做饭,倾倒的炉火瞬间就引起了一百多处小型火灾。当时日本的房屋以木结构为主,所以火势迅速蔓延,熊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遇难者多达数万,其中包括几千名旅日华人。

关东大地震爆发后,善良的中国人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政府以及各官方和民间组织向日本捐助了价值几十万银圆的钱粮和药品。中国的各个著名寺庙以及宗教组织也为关东大地震的遇难者举行了法会。

烧香难免引来鬼,中国人的善良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和友谊,反而换来了日本对旅日华人的大屠杀。

地震过后,日本政府为了转移民众对政府救灾不力的愤怒,竟然散布谣言,说中国人和朝鲜人要在地震后烧杀抢掠。于是,在东京、神奈川、横滨等多个朝鲜人和华工聚居区,发生了大规模的针对华工的屠杀事件,当时在日本的中国工人领袖王天来也被日本军警秘密拘捕之后杀害。

在将屠刀伸向华工的同时,日本政府也对本国的进步人士进行了屠杀和镇压。9月19日,日本无政府主义运动领袖大杉荣夫妇和外甥在家中被宪兵大尉甘粕正彦挟持到宪兵队,然后被活活掐死。

日本屠杀中国华侨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愤怒,各地群众纷纷集会抗议,当时的北洋政府也就此事派出调查组赴日调查。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再加上日本方面极力掩盖事实真相,最终导致此事不了了之。

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发展到了顶点,幸好不久之后,资本主义的风潮席卷了日本,日本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衣丰食足的日本人忙于发展经济,也顾不上排斥中国留学生了。

1929年,90名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分三批先后来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几个著名的文武学校学习,力行社的创始人滕杰也是其中的一员。

此时的日本,由于经济的发展,有了一些活力,从列强横行、贫穷积弱的中国到日本来的黄埔毕业生们,在当时的日本,的确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知识。

贺衷寒与黄埔东京同学会

黄埔毕业生们到日本之后不久,就成立了黄埔东京同学会。

黄埔东京同学会,一个听上去似乎简单、纯粹联谊会式的组织,其实是在东京的黄埔毕业生们,遵照南京政府的指示,为了防止其他党派和思想的渗透而组建起来的一个组织。

黄埔东京同学会,确切地说,是黄埔同学会的东京分会。

说起黄埔同学会,还要从“黄埔三杰”之一贺衷寒说起。

贺衷寒,原名贺忠汉,字君山,1900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插一句题外话,从清朝开始,就有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进入民国之后,不仅是军统,民国时期的不少情报人员和行动人员也大都来自于广东、浙江、湖南三地,而不少著名将领以及谍报机构的行动人员则大多来自湖南,所以民国时期有“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的说法。

打开中国地图,细细端详湖南,就会发现,湖南的形状像个巨人的人头,有三山(瓶山、夹山、崀山)、四水(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七泽(指湖南的众多湖泊)。湖南水土肥沃,物产丰富,太史公曾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回过头来再说贺衷寒。1919年,中学毕业的贺衷寒作为东方劳工远赴苏联参加了东方民族会议。1921年春,贺衷寒到上海学习俄文,当年秋天去苏联学习。

贺衷寒从苏联回国之后,一直在武昌一中教书,同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鼓吹三民主义。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心中有鬼

    心中有鬼

    究竟是阴魂不去,还是妖言惑众?鬼魅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藏在哪里?难道是……
  • 炼心

    炼心

    企业内部,总经理有着相对的垄断权力。一个大公无私的企业家,会竭尽全力让企业飞速发展,让员工收入同步增长。可是,总经理在管理企业,谁来管理总经理?总经理玩权,企业资产和企业员工能不在股掌之中?企业中的人、财、物无不在玩弄之列,甚至企业中女员工的姿色,也让居心不良者窥视。
  • 无敌圣手

    无敌圣手

    “给我足够的新鲜血液,我便可助你踏上医学的巅峰,金钱,地位,荣耀……”在得到一把来自第七级宇宙文明帝国随军战医专用的神秘手术刀后,某个女子医院的实习医生被迫走上一条嗜血升级的花都行医之路。无影灯下,手术刀本是锋利无比的治病救人的好工具,但是在无尽的黑暗中,它同样也是渴望血液来滋养自身的杀人武器……读者群:103913915,欢迎入驻哦!
  • 养胃食谱

    养胃食谱

    《美食天下(第2辑):养胃食谱》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养胃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家常幕肴。这些菜肴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养胃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全方位呵护您的胃健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