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900000016

第16章 世界趣味发明故事(1)

温度计

1592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了一支空气温度计。

他将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一端拉制成鸡蛋大小的空心玻璃球,一端敞口,并且事先在玻璃管里装了一些带颜色的水,然后将开口一端倒插入一只装有水的瓶子里。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玻璃管里的水位就会下降;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球内的空气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

这便是最初的温度计。

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大公斐迪南对液体温度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使温度计不受大气压力的影响,斐迪南用各种不同的液体进行试验,发现酒精在受热以后,体积的变化比较显著。1654年,斐迪南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斐迪南往一端带有空心玻璃球的管里注入适量带颜色的酒精,再把玻璃球加热,用酒精赶跑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将螺旋状的玻璃管密封,并在玻璃管上标上刻度。

于是,第一支不受大气压力影响的真正的温度计诞生了。

酒精温度计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准确度高,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我们在家庭中通常用的温度计都是酒精温度计。

华伦海特是德籍荷兰物理学家,他发明了水银温度计,并且是华氏温标的确立者。

由于酒精温度计受酒精沸点的限制而不适用于较高温度的测量,年,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从而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他发现了一种纯化水银的方法,解决了由于水银中常混有氧化物,使水银容易附着于玻璃管壁上,影响准确读取刻度的难华伦海特确立了华氏温标题。于是,第一支真正精确的温度计诞生了。1724年,华伦海特所做的关于温度计的报告,使其得到迅速推广。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仍在使用华氏温度计,而我们量体温时用的也是水银温度计。

听诊器

1816年的某一天,一辆疾驶的马车在法国巴黎一所豪华的府第前停下,车上下来的是法国著名医生勒内?拉埃克,他被请来给这家的贵族小姐诊病。面容憔悴的小姐双眉紧锁,脸色惨白,手捂着胸口,看来病得不轻。拉埃克医生怀疑她患了心脏病。若要使诊断正确,最好是听听心跳的声音。可是病人太胖了,用叩诊听不到从内部传来的任何声音。拉埃克医生焦急地在客厅里踱步,想着办法。

不一会儿,他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前几天在街边看到的一件事。几个孩子在一根长木梁的两端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用一块石头敲一根木梁的一端,另一端的孩子则把自己的耳朵贴在木梁上,静听传来的声音。想起这件事,拉埃克医生思路顿开,他立即找来一张厚纸,将纸卷成一个圆筒,一头按在小姐心脏的部位,另一头贴在自己的耳朵上。很快,小姐心脏的跳动连同其他轻微的声音,都被拉埃克听得一清二楚。拉埃克确诊了小姐的病情,并开了药方。

这种绝妙的装置使拉埃克萌发了用它来研究心脏病的想法。回到家后,拉埃克马上制作了一根空心木管,长30厘米,口径0.5厘米。为了便于携带,这根木管由两节合成,用螺纹旋转连接,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支听诊器。

后来,拉埃克又做了许多改进。1814年,他发明了效果更好的单管听诊器。这种听诊器与现在产科医生用来听胎儿心跳的单耳式木制听诊器很相似。

1840年,英国一位名叫乔治?菲力普·卡门的医生改良了拉埃克设计的单管听诊器。他发明了将两个耳栓用两条弯曲的橡皮管连接的双耳听诊器,改良后的听诊器有助于医生利用双耳更正确地诊断,并能听诊静脉、动脉、心脏、肺、肠内部的声音,还可以听到胎儿的心跳。

虽然此后的新型听诊器不断问世,但人们普遍采用的仍是由拉埃克发明、经卡门改良的听诊器。

听诊器是医疗器械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青霉素

19世纪下半叶,法国人帕斯特发现有些细菌虽然能置人或动物于死地,却很容易被其他的细菌所抑制或消灭,这种现象就是生物学和医学上通常说的“抵抗作用”。据此人们自然想到,如果能将对人体无害而对病源菌有抵抗作用的细菌引入体内,不就可以防治病菌感染了吗?

20世纪30年代,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杀菌药物——磺胺类药物。但人们逐渐发现,磺胺类药物只对少数几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于许多病人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于是人们愈来愈强烈期盼着一种有效而无害的杀菌剂的问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从青霉菌的原液里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一半靠的是机遇,而另一半则靠他聪明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一次,弗莱明在实验室里研究葡萄球菌后,忘了盖好盖子,一个星期后,他突然发现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原来,这是从楼上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令他惊讶的是,凡是培养物与青霉菌接触的地方,黄色的葡萄球菌正在变得透明,最后完全裂解了,培养皿中显示出干干净净的一圈。毫无疑问,青霉菌消灭了它接触到的葡萄球菌。随后,弗莱明把剩下的青霉菌放在一个装满培养基的罐子里继续观察,几天后,这种特异青霉菌长成了菌落,培养汤呈淡黄色。他又惊讶地发现,不仅青霉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连黄色的培养汤也有很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提取的青霉素杂质较多,疗效不太显著,人们没有给青霉素以足够的重视。但弗莱明坚信总有一天人们将用它的力量去拯救生命。因此,他没有轻易丢掉所培养的青霉菌,反而更耐心地培养它。

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病理学教授霍华德?弗洛里组织了一大批专家专门研究溶菌酶的效能。1935年,29岁的生物化学家厄恩斯特?钱恩的加盟使这个小组的科研力量立刻强大了起来。1939年,钱恩等人在一本积满灰尘的医学杂志上意外发现了弗莱明10年前关于青霉素的文章。弗莱明关于青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的阐述极大地鼓舞了弗洛里和钱恩。不知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从青霉菌的原液里发现了青霉素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到了年底,钱恩终于成功地分离出像玉米淀粉似的黄色青霉素粉末,并把它提纯为药剂。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

试管婴儿

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了人工授精的建议。

1878年,一些生物学家曾对家兔和豚鼠进行体外受精的试验,但是直到1951年以前,所有在哺乳动物身上进行的体外受精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1951年,一位名叫奥斯蒂恩的生物学家推测,精子似乎需要在雌性生殖管道中停留一段时间,才能穿过卵子的透明带。通过长达一年的实验,奥斯蒂恩又进一步明确地提出:精子在具备穿入卵子的能力之前,必定要经过形式的变化,这一变化可能是形态上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

在奥斯蒂恩研究的基础上,美国人洛克和门金从1944年开始进行人卵的体外受精实验。他们先从卵巢中取出卵子,经过24小时的培养后,将精液加入其中,又经过45小时的培养后,洛克和门金发现133个卵子中出现了4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又继续卵裂为2~4个分裂球。虽然他们只得到了极少数的受精卵,但是却为试管婴儿的诞生点燃了希望之火。

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的两位妇产科专家帕特里克?斯蒂托和罗伯特·爱德华兹开始密切合作,他们共同向千百万年来亘古不变的人类生育史发起了挑战。

1965年,他们提出了人卵在玻璃管内可能受孕的证据,特别明确地描述了雄性配子与雌性配子的成熟过程。此后10余年,两人都致力于试管内受孕的实验。实验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前者在试管内进行,后者将胚胎移植到母亲的子宫中发育长大,其经过有以下几个过程:首先,用一些促使妇女卵巢排卵的药物,使妇女的卵巢按要求的时间排出卵子,然后再用特殊的器械插入妇女腹腔中将卵子取出,放入培养液中孵育,等到完全成熟后,再加入经过处理的精子,让精子和卵子在器皿中形成受精卵。浸在培养液中的受精卵逐渐开始产生细胞分裂,1个受精卵分裂成2个、2个变4个、4个变8个……渐渐发育成幼小的胚胎。这时,它就可以被移入母亲的子宫腔中,慢慢长大,直至成为婴儿。

1978年,斯蒂托和爱德华兹的研究终于结出了硕果。7月25日这天,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将镜头对准了英国奥尔德姆市医院,23时47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健康地来到了人间,她与所有正常婴儿一样,既可爱,又美丽。

自此,试管婴儿技术成了不育症患者的最佳选择。目前,第二代、第三代试管婴儿的研究正在不断地进展当中。

同类推荐
  • 疑案真相(走进科学)

    疑案真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5)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只猎雕的遭遇

    一只猎雕的遭遇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黄绿色童话书

    黄绿色童话书

    本书是一本26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海厄辛思王子和可爱的小公主》《艾哈迈德王子和帕里巴诺仙女的故事》《菲莉西娅与石竹盆花》《金发公主的故事》……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热门推荐
  • 网恋77天

    网恋77天

    简介:该书是一本以QQ为题材的校园网恋的浪漫爱情故事。这里没有武侠里的刀光剑影,这里没有玄幻里的斗气魔法,这里没有科幻里的天马行空,这里没有历史里的源远流长,这里没有后宫里的勾心斗角,这里没有悬疑里的扑朔迷离,这里也没有灵异里的毛骨悚然……这里只有毫无营养的对白以及淡淡的故事构筑成平淡无奇的小说。
  •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终于如愿成为她钟爱之人的王妃;她,她,为爱所伤,浮光幻影中,竟将孪生姐妹推下万丈深渊,被钟爱之人在新婚之夜抛弃,终于深陷迷离之境;她,由爱生恨,层层挣扎中,勾心斗角中,她一步步陷入为她而准备的精心迷局,步步紧逼,为爱所惑,步步成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销售心经

    销售心经

    本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让你了解并掌握隐藏在销售背后的深层客户心理。运用本书介绍的心理策略,你可以明了客户的性格类型、洞察客户的心理需求、抓住客户的心理弱、突破客户的心理防线、解除客户的心理包袱、赢得客户的心理认同。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生命秘密(生命百科)

    生命秘密(生命百科)

    生命秘密遗传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有的时候这种性格看起来好像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然而要想再追究这些性格是来源于何处,却又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等待花开的日子

    等待花开的日子

    青春的蜕变,就是学会成长的过程。。一系列的变故和曲折后,林宇燃渐渐对“得罪”过自己的秋露心生爱慕。偏偏这时,秋露却获悉春妮竟然是她的亲姐姐。亲情和爱情的抉择,从来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者以她独特的心灵语言告诉女孩们:爱情,就如等待花开的日子,如果在对的时间碰到了对的人,那,就爱吧。
  • 山海经密码2

    山海经密码2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