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600000040

第40章 月儿弯弯照九州——1952年以后香港流行曲的发展

关键时间1952年—20世纪80年代。

关键人物徐小凤邓丽君许冠杰等。

关键词汇粤语流行曲香。

港地区在语言传统上属于岭南的粤语方言区,传统的地方音乐是粤剧、粤剧小曲和广东音乐。

至于现在红遍各地的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确切地说仅有20余年的历史,但事实上其孕育、准备阶段还是较为漫长的。香港流行歌曲发展的源头是歌坛,它是20世纪初在广州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所谓歌坛,就是在茶楼大厅门口附近用木板搭成高台,上面放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茶几上放着两盅茶,每天轮流邀请两位失明的女艺人坐在茶几旁演唱,台上还有伴奏的乐手坐在唱者对面。这些失明的女艺人被称为“瞽姬”或“师娘”,在1918年之后又有明眼歌伶演唱。

当时她们唱的都是古腔粤曲,如《黛玉葬花》《辨才释妖》等。这种“粤曲”是指一种流行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北美等广东后裔聚居地的广东曲艺。它和广东省内的其他小调、山歌不同,曲式以二黄或梆子为主,再加入小曲和广东说唱等,演出的语言主要是广州白话。随着广州歌坛的蓬勃发展,香港歌坛也很快兴旺起来。女伶在广州、香港两地穿梭往来演出,组成“省港班”,并以这两个城市为据点向外发展。

1937年抗战爆发后,广州、香港先后沦陷,歌坛逐渐走向衰落。

粤语流行曲是从粤曲中分离出来的,在曲词方面更强调抒情性,同时因为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就更强调商业性。由于在抗战前后来自上海等内地城市的艺人将国语流行曲带入香港,同时香港作为英国统治下的城市,英文流行曲自然也很盛行。所以,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可以听到英文歌曲、国语流行曲、粤语小曲等三类音乐。英文歌被认为是高格调的,地位最高;国语歌代表国粹,地位也不低;而粤语歌则显得很土,根本不能入流。

那时新一代青年受英式文化的影响,颇易接受欧洲流行曲。一群音乐人认为,如果用香港人的日常用语来演唱有西欧韵味的曲调,唱者更易表达感情,听者也会更投入,可以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于是,由一群音乐人发起,将西方或日本流行曲曲调填上粤语词句来演出,形成了以香港旋律演唱的歌曲。这种歌曲刚一问世,便以雷霆万钧之势传播,广为市民欢迎,从而成为香港本域特定的流行文化,很多经典歌曲如《情人的眼泪》《秋水伊人》等即产生于当时。

此后电视的问世,更令这种形式的粤语流行曲加速流行起来。所以确切地说,粤语流行曲的真正黄金时代,应该在20世纪5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周璇及白光这两位南来的女红星的作品。

她们的歌曲,往往带有北方小调纯朴优美的气息,如《月儿弯弯照九州》等歌曲。因为粤曲通常以五声音阶为主,所以粤语流行曲曲谱大部分也是五声音阶。而且实践证明,这种音阶既方便用粤语填词,也方便用粤语演唱。

到了60年代,周聪、于粼等艺人又将粤剧小曲发展成为早期的粤语流行曲,因此许多粤语流行曲都是从粤曲的小曲中分化出来的,在歌词方面尤其注重追求典雅华丽。同时这也是个煽情剧及黄梅调戏曲大行其道的年代,国语流行曲都依一些既定的模式写作,所以导致后来逐渐变成陈腔滥调。

60年代中期,“披头士”乐队来港演出,给香港乐坛带来巨大影响。美国流行音乐,这种新浪漫音乐文化的主要元素是对美观外形的重视,即强调感官、视觉和听觉的高度享受。歌手新颖的衣着、发型以至化装,都凸显出浪漫的色彩。很多香港年轻人开始仿效组建乐队玩音乐,于是涌现了一批唱英文歌的香港本地乐队和歌手,当时比较著名的有莲花乐队、TeddyRobin和Playboys乐队、Wynners(温拿)乐队以及稍后林子祥的Jade(玉石)乐队、许冠杰、罗文等等。

这股热潮对香港本土音乐的发展作用极大。60年代末期,台湾的国语流行曲也曾一度进占香港乐坛,成为香港乐坛的主流。前有姚苏蓉、青山、尤雅、鲍立、刘家昌,后有邓丽君、刘文正等。这时的香港,国语歌极为流行,就连后来粤语流行曲的开山祖师顾嘉辉、黄霑等,也是从创作国语歌曲开始他们的音乐生涯的。

在台湾中文歌的入侵和迪斯科舞曲开始风行的双重影响下,香港本地乐队潮很快低落,英文歌虽然仍有一定市场,但许冠杰等人已开始为英文歌填上粤语歌词以吸引更多的听众。70年代初的香港,经济迅速腾飞。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刺激了香港本土文化的觉醒和娱乐业的发展。1973年以后出现了一批在听众中反响强烈的歌曲,这些歌曲形成极强的声势,冲击着香港乐坛,同时也渐渐奠定了它们在流行乐坛的地位。

如1974年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的成功,引发了粤语电视剧的勃兴,为香港现代粤语流行曲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年,由顾嘉辉创作、仙杜拉演唱的《啼笑因缘》主题曲和许冠杰创作并演唱的《鬼马双星》主题曲和插曲《双星情歌》,以平地一声雷的气势开创了香港现代粤语流行曲的新纪元,奠定了粤语歌的地位,使粤语歌曲与国语、英文歌曲成三足鼎立之势。

顾嘉辉、许冠杰也因此被公认为香港粤语流行曲的开山祖师。在歌词内容方面,许冠杰的作品更善于刻画市民心态,市井色彩浓郁,歌词浅白生动,成为香港粤语流行曲中最富生活气息的组成部分。而70年代中期兴起的电子热,更是将香港的粤语流行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姚蓉、徐小凤是那个时代的两大天后。港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十分真实地反映了70年代香港流行乐坛的实况。那时的粤语流行曲无可争议地成为香港音乐文化的主流。许多台湾歌星都纷纷来港演出,本地原来唱英文歌的歌手也纷纷改唱广东歌,原来唱国语歌的更是早已改唱广东歌,包括陈秋霞、张武孝、徐小凤、甄妮、林子祥等。在他们的努力下,香港的流行乐坛开始真正成熟起来,为以后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电视剧的巨大推动作用外,香港的电台也在全力推动粤语流行曲这种属于香港本地的音乐文化。1979年,香港电台举办了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选举,标志着粤语流行曲在香港流行乐坛正式成为盟主,中文歌曲成为香港本地娱乐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7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协会正式成立,它的发起人之一是著名词作家黄霑,这个协会的成立,保障了香港本地流行歌曲作曲人及填词人的权益,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开始受到尊重。

通过1980年至1982年的继续大力推广,粤语歌曲已深入人心。但在1983年至1986年,粤语流行曲歌词的创作难有新意,创作上的低潮期不可避免地来临了。到了1986年,香港的中文歌曲唱片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不过已酝酿两三年之久的乐队组合潮流已成气候。这股潮流的出现挽救了一度陷入低迷状态的香港唱片市场。

乐队潮流至少给香港的流行乐坛带来两个重要改变:一是间接引入一批更年轻的填词人;二是建立了乐队应当唱爱情歌曲以外题材歌曲的观念。遗憾的是,乐队潮流很快消退了,能在流行乐坛站稳脚跟的只有“达明一派”“太极”和Beyond三个乐队。他们的很多歌曲都致力于表现当代青少年的失落和对社会的不满,有励志及探索人生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取向,为流行歌曲开辟了一条较为清新和有思考深度的道路。

粤语流行曲在几十年的不懈经营中,经过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充分发展,在七八十年代达到它的全盛期,至今已成为香港地区的歌海主潮。歌曲内容由鸳鸯蝴蝶派的情歌艳曲到描写市民生活、抒发末世情怀,歌手由养生活命到对抗主流歌曲唱成歌坛大腕,听众由欣赏歌手到追逐歌星,音乐人由艺术创作到商业运作,香港流行乐坛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是是非非。

究其原因,它的繁荣首先是因为当地的社会、经济、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社会方面,粤语流行曲适应了香港人的需要,反映了香港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

流行乐之所以流行,必因其满足了年轻听众的需要。所以某一类音乐的流行,可反映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和文化状况。流行歌曲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语言,香港粤语流行曲更是近代中国都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华人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玛雅预言中说的“地球将在第五太阳纪迎向完全灭亡的结局”可信吗?或许,解开谜底只能从了解天文学入手。100个青少年不得不知的天文学常识,最权威、实用的天文学常识手册。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习天文学知识,带领你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地理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热门推荐
  •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亨利·福特有着工程师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他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也是著名的汽车工程师。也正是基于此,他拥有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 斜眼的吉利

    斜眼的吉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鉴宝迷雾

    鉴宝迷雾

    尔虞我诈的骗术,丧心病狂的杀戮,飞蛾扑火的自灭,波澜壮阔的心灵震撼,雌雄宝石究竟花落谁家?继《鉴宝疑云》之后,鉴宝风暴越演越烈…… 传世珍宝失窃,蛛丝马迹和含糊不清的犯罪动机就如同一个个线头,千丝万缕、复杂凌乱。当黑白两道和国外恐怖势力寻宝大战愈演愈烈之时,一段尘封几十年的旧上海往事浮出水面,惊天大秘密也将呼之欲出……谁才是雌雄宝石失窃案的主谋?谁才该是站在被告席上的元凶?雌雄宝石又将花落谁家?
  •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朝堂争斗,江湖风雨,一身医术出神入化;为身世,默默守候。究竟,她,绝色倾城,聪明伶俐,是谁执谁之手,为红颜,数次绝处逢生:他,云国四皇子,腹黑且无赖,为夺皇位,费尽心机。他,江湖第一杀手组织当家少主,笑看世间红尘!,只为她的回眸一笑。他,敌国皇子,为她倾尽所有
  • 天魔恩怨录

    天魔恩怨录

    一个众人眼中的废柴,斩妖兽,历劫难,终获绝世功法!但问鼎修真的顶峰,妖兽肆虐,魔怪横行,他将何去何从?修真路上邂逅了人界公主和妖界的女妖,在恋人和情人间他又该如何抉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