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400000075

第75章 载人航天工程 (1)

日行百万里,遥看一千河!

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遨游太空68小时27分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3年杨利伟叩响天宫之门,从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携手飞天到2008年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导弹和后来的航天事业。1956年3月14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决定按照钱学森的建议,由他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新中国导弹、航天事业也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一份苏联"还给"中国的厚礼--两发P-1近程地地导弹。据史书记载,火箭故乡中国的康熙皇帝曾送给俄国沙皇两箱古代火箭;200年后,苏联又将两枚现代火箭送给了中国。

苏联的样弹让中国人看出了名堂。之后,我国一些科学家建议开展我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1958年4月,几千里之外的大漠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1年4月,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顶着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宇航员加加林上天了。6月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星际航行座谈会"。此后钱学森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提出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设想。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研究制定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向聂荣臻写了一份报告,提出"重量更大的载人卫星在国际上的应用,现在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也得有所准备"。聂荣臻很重视钱学森的建议,指出"只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并要求国防科委邀请张劲夫、钱学森、孙俊人及国家科委、国防工办专业局的负责人和专家进行研究。

1965年8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中国卫星十年发展规划,在规划里面就提到一条,1969年、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天后10年要发射飞船。由于钱学森的建议是1965年1月提出的,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工程代号为"651"工程,当时计划制造两艘飞船,是无人的,名叫"大跃进"飞船,为此还安排了近200项研究课题。当时中央专委的考虑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再发射载人飞船。

"曙光一号"-"神舟号"之前的载人飞船计划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秘密上马了第一个载人飞船计划"曙光一号"。该飞船几经波折,最后虽然下马,但却为后来的"神舟"系列飞船铺筑了天梯。

1967年7月,中国科学院和七机部共同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途径和步骤的研究。1968年1月8日,筹备处的501总体部召开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并建议把第一艘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

在宇宙飞船规划设想中,不仅要考虑火箭和飞船本身的研制,还要顾及将来宇宙飞船发射场的问题。

一开始的打算,是准备利用东风基地的2号导弹发射场发射飞船。但中苏关系越来越恶化,东风基地最早完全是苏联专家参与勘察、设计和建设的,又临近中蒙边境,不利于保密,为此,1969年底,中央专委决定到三线隐蔽地方再建一个新的卫星发射基地。

1969年12月,东风基地组成了一支40余人的选场勘察小分队,历时3个月,走遍9省,预选了16个预定方案,随后精选出了越西、滇北、黄陵三个方案,呈报给国防科委。

最初的选择并不是后来的西昌,而是越西,上报之后还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批准。但随后复查时,发现四川越西地理位置虽然不错,但却存在着电力供应紧张、交通不便、施工量浩大等缺陷,所以就出现了两种意见,有人建议定在越西,有人认为应建在西昌。

最后,勘察小分队进一步对西昌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证,经过综合比较,认为在西昌建设发射场更为理想。

1970年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宇航发射场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地区,代号为"7201"工程,意思是在1972年前完成主要工程,准备执行发射任务。

为了完成"曙光一号"任务,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507所)特别组建了生命保证医学研究室、生命保证工程研究室和重力研究室,它们承担了初期最为重要的工作,为中国航天医学工程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开创性的贡献。

根据国外经验,首先要抓的一项工作是地面设备的研制和建设。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通过通力协作,507所先后研制成功了68型人用离心机、飞船内环境模拟舱、飞船爆炸减压模拟舱、加压舱、低压变温舱以及电动秋千、着陆冲击塔、多功能人用转椅等等重要设备。

1969年5月,507所与轻工业部发酵食品研究所、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四厂和梅林罐头食品厂为主,另有20多家单位参加,成立了航天食品研究组,代号为7204任务组,以上海益民食品一厂为主要基地,按科研、设计和工艺三结合的方式展开工作。

航天食品对食品成分的配方、营养标准、食品包装、开关形式及其重量、体积和加工工艺甚至进食方式都有特殊要求。研究人员为了研制一个产品,常常几天几夜待在实验室或者车间里,后来研制出了三种航天食品系列,一种是常态航天食品,就是每天进餐的食品,还有应急飞行用食品和救生用食品,一共试制出了200多种各种主食、副食、饮料、压缩食品、半固体食品。

"曙光一号"航天食品研制出来之后,研究人员模拟太空环境,在太空生活环境模拟舱中进行了卧床低重力进食实验。被试人员在相当于失重状态的情况下,最长一次在舱内生活了29天,期间每餐都完全食用航天常态食品,实验结果,被试者食欲良好,健康状态正常。

1970年4月24日,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聚集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曙光一号"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讨论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七机部八院加班加点,赶在会议召开之际展示了他们初步设计出的载人飞船样图和"曙光一号"飞船的全尺寸模型。

"曙光一号"飞船模型类似于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倒扣着的大漏斗。飞船设计有座舱和设备舱,座舱里放置了两副航天员乘坐的弹射椅,配置了各种仪器仪表、无线电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以及航天食品和降落伞等等。设备舱里配置的主要是制动发电机、变轨发动机、燃料箱、电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等。

会议召开的第一天,就传来了一个大好消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恰恰在这天晚上9点35分在东风基地发射成功,参加会议的代表们顿时一片欢腾。

在这样的形势下,"曙光一号"的步子当然就得加快了。上级提出,要在1973年就把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送上天。

1970年7月14日,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之后不到3个月,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和中央军委办事组批准了一项关于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曙光一号"的重大计划,毛泽东在这份绝密文件的首页作了批示,"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宇航员"。

1971年5月13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宣布成立,着手选拔宇航员,并计划在1973年年底发射"曙光一号"载人飞船。选拔宇航员在当时是一件大事,需要严格保密。因此,国防科委和空军的几个有关部门以"飞行员体检"为名,从空军上千名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出了19名。在第一批航天员中,很多都是空军英雄。

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制造及科技水平低下,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动荡,1975年中央决定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只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图和一个个的试验中。后来,周恩来总理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不与苏美大国开展"太空竞赛",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发展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

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

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之争

20世纪80年代,又是一个世界强国划天为疆的"战国"时代。1984年1月,美国总统宣布要用10年的时间建造"自由号"大型空间站,苏联正在秣马厉兵把永久性空间站--"和平号"推上太空,欧洲开始讨论研制"哥伦布"空间站和小型航天飞机,日本也在计划研制"希望号"航天飞机和大型运载火箭......在这场争夺空间优势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航天科学家坐不住了。

1986年3月3日,由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4位著名科学家撰写的《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建议,呈送给了邓小平。3月5日,邓小平在这封信上作了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开始实施。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国家拨款50亿元。"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第二轮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87年,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

同类推荐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热门推荐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全盘操手

    全盘操手

    神兵利器,想要么?给钱!锦衣玉食,想要么?给钱!帅哥美女陪练,想要么?给钱!杀人报仇任务,想轻松解决么?给钱!没钱?那就付出同等价值的代价!我们的宗旨是,只要你付得起代价,在游戏里,任何问题我们帮你解决。裘洛:我要读者多多,收藏多多,看这本书的大大都生活幸福。安洋:那你付出的代价,就必须是极限更新。裘洛:……新书<百兵图》上传,大家多多支持!神兵图鉴,尽在轮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青春,就像一首钢琴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那样,无论用上多么高亢的调,结局都是消失与离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蒋红妙

    蒋红妙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婆婆凶猛

    婆婆凶猛

    看上去,而狼一样的老公却一改从前的温柔在外面和别的女人调情,婆家人不但没有准备付酒席的钱,演绎他的风花雪月。这个婚礼好像和这家人一点关系也没有。,一个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婚宴,婆家人几乎不闻不问,而且在婚宴进行的前一刻还在小市场忙自己的生意。柔弱的晓柔与像狼一样的男人同床共枕。晓柔小产,一个女人和男人的爱情,病房里除了娘家妈妈之外,像恶狼一样的婆家人对她虎视眈眈
  • 有毒皇后

    有毒皇后

    身处王府之中,她一直想尽办法杀死周百川,国家灭亡了,然而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她必须要成功,为此做什么都可以。她要让周百川喜欢上她,趁他松懈的时候杀了他,宋琳儿穿越到了异世成为了公主。为了活命,她做了敌国平国庆王周百川的丫鬟。可是刚成公主没多久,但渐渐的她发现,她喜欢上了他,再难下手。爱恨情仇,因为一次意外,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她都要面对
  • 蛇尊,放了我

    蛇尊,放了我

    她,黑云堂的帮主,倾城国色,却又好色专横,终于有了报应。在迷jian一名英俊的警察后,反遭对方疯狂极端的报复,以至香消玉殒。他,蛇族之王,苦心孤诣,一心想成为万妖之王,不过最后功亏一篑,险些命丧九泉,沦为妖界的头号通缉犯。…狼族地盘。狼王望着身前高大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说:“王,这些人脔可满意?”言灵歌穿着狼族特制的金蚕薄缕衣,双手双脚捆绑,与其他人族女子一起,被放在一只巨大的玉盘上,供那个可恶的王挑选。可恶,虽说她有些好色,且口味较重,但从未想过与野兽有交集,而且谁知道身前那个人会是什么野兽。万一是狮子,那不就惨了?听说狮子每日要进行几百次的XXXX“要她了!”一个邪魅妖孽的声音轻轻响起。抬眸,便见一张俊秀非凡的脸,深墨的眸光如星辰般璀璨,只不过嘴角的笑容,却显得邪佞无比。要了,即便是妖,老娘也要了!
  •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一个人被众人接纳和认可,并不一定是这个人能力超群或者才华横溢,很多时候,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背后往往有着一群人在为之付出努力。自古以来,总有不少怀才不遇者,却鲜有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而找不到出路的人。本书在告诉人们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教会人们如何去编织、完善、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从而最终为读者追求成功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