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300000006

第6章 路不平 (2)

这声音从空中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只见四位美少女从天而降,把杨跃的那些随从打得鼻青脸肿。多处受伤的木子被杨跃得没有退路,因此,他手中的剑也施展不开。杨跃本身对木子狠之入骨,他双手举宝刀向木子猛劈而下,此时木子招架已来不及了,就是有机会招架单手拿剑也抵不住双手举刀,最主要是木子躲避不开。木子心想:完了。干脆把眼睛闭上算了,免得临死前害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人带着一道寒光如闪电般飞来,杨跃的九环宝刀便砍在那道寒光之上,这人顺势一脚杨跃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他踢得飞出老远,那些被打得乱七八糟的随从们赶紧把杨跃扶了起来。

“还不快走。”口吐鲜血的杨跃道。

杨跃被随从慌乱的扶上马背,他们那群人一溜烟似地的落慌而逃。

“多情公子真是厉害。”

“多情公子真乃侠义之士。”

……众人无不赞叹。

段木子见多情子相貌俊秀,玉树临风,是乃天下少见的美男子。木子向多情子抱拳一揖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段木子没齿难忘。”

“我多情子识好人便救,况且小兄弟亦是侠肝义胆。”多情子微笑道。

公孙大娘收起长剑走向多情子深施一礼道:“小女子公孙大娘路遇歹人,幸得公子和这位小兄弟相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多情子仔细打量着公孙大娘,公孙大娘虽然刚才和杨跃他们打斗已衣裳不整,秀发零乱,但她二十来岁年纪的成熟,惊人的美貌是任何外物所不能掩饰的。

多清子英俊萧洒,武功盖世且行侠仗义。他自创一套“绝情剑法”令邪派人士闻风丧胆,正派人士则树为典范。他行走江湖那个少女不被他的风流倜傥的气质所吸引。那位穿绿衣的春花,穿红衣的夏雨,穿黄衣的秋月,穿白衣的冬雪都是一心追随他的痴情少女,所以江湖人称“多情子”。多情子对公孙大娘笑道:“你就是公孙大娘,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倾城之貌。不过江湖传闻公孙大娘以剑融入舞,以舞柔入剑,人称‘剑舞’。可惜在下没有眼福晚来了一步,不过今日之事则告诉在下‘剑舞’徒有花巧而已。”

“剑舞就是剑舞,公子何必以此来说笑小女子。”公孙大娘羞愧道。

“公孙小姐并非说笑,像你这样的绝色女子独闯江湖难怪那些流氓、小混想调戏于你。不过,如果随我多情子闯荡便安全可靠了。”多情子指着地上阔少的尸首调笑道。

“哼!你多情子如此狂妄,不救我公孙大娘也罢。身边有四位美人相伴难道还不够吗?”公孙大娘说罢生气的拂袖而去。她没走多远仿佛想起什么来了似的,对段木子道:“小兄弟,我们一起走吧?”

“公子,那我们走了,后会有期。”段木子想都没多想就和多情子道了别,随公孙大娘去了。木子必竟希望有个伴。

“木子兄弟,后会有期。”多情子挥手道。

多情子注视着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久久没有离去。

“公子,我们该走了,天都快黑了。”夏雨提醒道。

“呵,呵……走就走了。”多情子似乎还在想着什么。

“公子,今天怎么了?”秋月不解道。

“还用说我们家多情公子对公孙大娘动情了啰!”冬雪撅着嘴道。

“乱讲。像我多情子闯荡江湖那个女子不为我所动。”多情子终于开了步。不过,他还是心存无奈的道:“这个公孙大娘倒是例外。”

“那个公孙大娘有什么好吗?你说我们那个姐妹比不上她。”春花不悦道。

“好了。我们走吧。”多情子迈开脚步道。

“公子生气了,那对不起呀!”春花生怕多情子生气便打圆场道。

段木子跟着公孙大娘。也不知道公孙大娘究竟要往那里走,不过,他自己也不知道往那里走,所以干脆也懒得问公孙大娘就跟着她一直走。而公孙大娘也不说话只顾走自己的路。大概又走了半个时辰木子终于憋不住了问道:“公孙大姐,我们究竟要去那里呀?”

“离开闹市区,不想再见到那个多情子。”

“眼看天都黑了。”

“不想随我?”

“不是,不是。”

又走了几里路,他们影影约约看到前面有一座破庙。

公孙大娘道:“小兄弟,今晚我们就在这破庙过夜如何?”

“我无所谓,不过肚子饿了要买点东西吃。”木子疲惫道。

“小兄弟你还有钱吗?”

“有是有不过钱不多了。”

“那就去买点吃的吗!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家小饭馆吗?到哪弄点吃的来。记得要一坛酒。”公孙大娘毫不客气道。

“好吧!那我去了,公孙姐你在这等着。”

木子心想:原来她早就饿了,只是身上没钱不便说出。不过女儿家竟然主动要喝酒,木子倒觉得新鲜。木子在刚才经过的那家小饭馆买了一坛酒十个馒两斤牛肉便回了破庙。到破庙时,公孙大娘已早生起了篝火,而且用稻草铺了两个睡的地铺。这破庙很旧,到处结满了蛛网,供奉的不知什么名的神像已破烂不堪,其它空的地方则被农民放满了稻草等杂物,显然这破庙很久无人看管且没有了香客。

木子回来把那坛酒给了公孙大娘,公孙大娘接过那坛酒打开便喝,道:“竹叶青。”“是啊!看来公孙大姐是常喝酒的人。”段木子回答道。

“小兄弟你知不知道当今有位叫李白的大诗人?”

“大姐,你叫我木子吧。我不懂什么诗文。”

“木子那你来两口吗?”

“不。我不能喝。我信道。师父说道家要戒酒。”

“不是很多道士也喝酒吗?”

“我不喝。”

“哦!你知道吗?李白酒量很大,而且文才好,人称‘斗酒诗百篇’。他的《将进酒》写出了饮酒的豪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不懂诗文。也不知道什么李白。”

木子只顾吃着馒头和牛肉对诗人和诗文他是不感兴趣的。

公孙大娘放下酒坛啃着馒头,看着木子被篝火映红而更显得纯真的脸,道:“木子你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出来闯荡江湖呢?”

“师父叫我下山的。”

“那你父母呢?”

“木子是师父从小养大的,打小时便不知道父母是谁。”木子摇摇头伤感道。

“木子,对不起。姐不该提起你的伤心事。没想到你十几岁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公孙大娘歉意的说道。

“习惯了,就无所谓了。大姐你呢?”木子反问道。

“说来话长。”公孙大娘又拿起酒坛猛喝两口接着说道:“我本幽州人氏,我父和安禄山曾是牙市上的朋友,十二年前我父和安禄山为我和他的次子安庆绪订了‘娃娃亲’,后来安禄山在朝中做了将军举家迁移。而我家慢慢家道终落,几年前父母相继亡故。也许安禄山、安庆绪早忘了这门亲事,然而,我没有忘记安庆绪,虽然安庆绪比我年纪小两岁。不过,听说安庆绪现在也是将军。他在我心目中是我的未婚夫也是个英雄,所以我闯荡江湖一为生活二为投亲`,这次流落京城不知能否打听到庆绪的下落。”

“原来大姐身世也如此坎坷真是和木子同病相怜。”木子感慨道。

“酒没了。”公孙大娘把那坛竹叶青喝了个底朝天,然后,把酒坛一扔,只听“哐”的一声脆响。道:“木子如不嫌弃咱们结为姐弟如何?”

“好哇,这样木子便有姐姐了,木子求之不得。”木子万分高兴道。

“好,我们就以这庙神为证结为姐弟。”

其实公孙大娘更希望有这样一个弟弟,因为她太孤独了,连个亲人都没有,他们在神几前找到几支断香在篝火上点燃了,然后他们跪在神像前,公孙大娘首先拜了一拜道:“小女子公孙大娘,今晚在此庙与段木子结为姐弟,犹如同胞,绝不反悔,如有背义愿遭天谴。”

段木子也拜了一拜,道:“在下段木子,今晚和公孙大娘在此庙结为姐弟,如有背义,天打五雷轰。”

他们各自发了誓后,再拜了三拜。就这样他们义结金兰。也许这一夜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因为他们各自多了一位亲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遭遇使他们成了完全可以依赖的姐弟关系。

同类推荐
  • 我的帝国无双

    我的帝国无双

    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必属精品!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热门推荐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沧元图

    沧元图

    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 战帝系列(一)

    战帝系列(一)

    屋内一青衣人正背向正门负手而立,他的目光停留在悬于壁上的一幅画上,画中一座青峰直耸云霄,气势凛然。听得此声,他方缓缓转身,道:“刑破,你回来了。”但见此人四旬有余,风姿慑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三十不嫁又如何

    三十不嫁又如何

    二十五岁时,因为无法接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何叶买了房子却没有如愿结婚!九年后,她带着领养来的孩子,上健美班,喝茶旅游,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依然没有嫁!二十一世纪了,三十不一定要嫁,也许四十也一样吧!是没有男人,她依旧可以过得很好!“呃,我是说,我觉得和你一起很开心,所以,我们可以维持床伴的关系!”“哦!我答应你的请求!”“你,今年多大?”“二十九!”“刚才我说的话不算!另外,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我们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叶儿开了新坑《下辈子不做军嫂》,一个甜蜜、寂寞的故事:http://m.pgsk.com/a/243333/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