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第一要感谢粮食。是粮食让人们活下来并活下去。尽管进退饭局的人久已不进粒米,尽管减肥的人声称与粮食结仇,但从人的属性观察,所有的人都是粮食的受益者。对粮食感恩的人,尽量不剩饭,扔半只馒头手会哆嗦,吃饭认真,看到米粒心生欢喜。这样的人多半是本分人,面色清净安详。如果对粮食--这种朴素而根本的果实心存敬意,由此推想,这人不会暴殄天物,也不会荼毒众生。
感恩第二项要感谢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干净的空气。它们的存在固然不是为着人们享受,但享受了,要像过客一样怀着敬意默默退出,不打扰它们,更不伤害它们。取我一份,已经足够。蜜蜂采蜜也没有把花朵变成垃圾堆。
以上两项感谢的对象不是有名有姓的人,是大因果。在小因果的感恩链条里面牵连着父母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对父母不孝,相当于对自己判刑,剥夺信任权利终身。对这种人,发现一个,远离一个,永远不与之结为朋党。而帮助过我们的人,无论他现时贵贱、愚贤,都要感激,不以时过境迁而轻慢。
感恩不是一本花名册,而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如果只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仍然叫小器,也叫冷漠。他们把人分成助己和未助己两类,以青白眼待人,仍然叫势利眼。对天地无感恩之心,对入的感激必然短暂。
感恩是世界观。把自己看得很轻,把别人的帮助看得很重,觉得意外,因而难忘,常存报答之心。
感恩是无分别心。不仅高官世富能帮助人,比你卑下的人照样能帮助你。感是感动,恩是众生之恩。账记错了,往后的路越走越窄。
感恩是自爱。感恩的人一定对别人的帮助感到不安,不是别人欠你,是你欠别人。这个“欠”不是欠情。欠情是负担,感恩是报答,两者不一样。感恩的人即使没有机会报答施主,也会帮助他人。这是还债和报恩的区别。
感恩的人不迷信。迷信之人把人分出贵贱,并四处寻找贵人。他们认为贵人是在天上烙馅饼并往下扔馅饼的人,他们获助之后,自认为命里该有,并以生辰八字破解,当然不感激帮他的人。
不感恩的人是什么人呢?攫取者,傲慢者,总之是离混蛋很近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征:冷漠。冷漠的人对人对物都没有情感,他们认为不值得付诸情感。最后说,感恩的人同时也会是负疚的人,会为做错一件事寝食不安。而从不负疚的人也不会感恩。用一味中药称之,他们“独活”.
心灵感言:对你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带有感恩的心吧。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善良的爱更美
文/佚名
2007年8月10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来到宁夏永宁县望远镇政权村,主持“共享一份爱,同圆一个梦”大型公益活动,来自宁夏的35名贫困大学生是《圆梦行动》节目的特别嘉宾。崔永元18年前去过宁夏,对今天的宁夏已经很陌生了,这次有机会去那里,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离开北京时,他想不能空着手去,所以随身带上了1万元爱心款。
在主持节目中,崔永元和每一位一上台讲话的贫困学子拥抱。第一家企业捐款后,崔永元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背着爱人攒的1万元钱,我也要捐给青基会,圆贫困大学生的梦。”他转过身以其惯有的幽默方式说道:“你们可别告诉我爱人啊。”他的话逗乐了全场的人。
虽然是一句幽默的调侃,但恰恰反映了崔永元低调而不愿张扬的处世态度。据敬一丹等主持人透露,这些年来,崔永元给慈善机构捐过不少钱,还先后资助了20多名学生,而在2007年年初结束的大型电视活动《我的长征》中,也是一路行走,一路行善。有这样一串数字:一路上节目组筹集慈善捐款1500万元,帮助了230所学校,新建了20所小学,慰问了360多位老红军,修复了多个无名烈士墓。每次捐款,崔永元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宣传。在面对记者的探询时,他也总是说:“我很少做善事的,非常少。”崔永元这样理解慈善的意义:做慈善是帮助别人,也是拯救自己。在他看来,对做慈善的人,不要一个劲儿地夸他们,相信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比如乐观的心态、宽容的心境、不屈的意志,这些都是帮助别人时所收获的珍贵礼物。正是抱着这种真诚而平和的心态,在捐款资助贫困学生时,崔永元总是极力维护对方的自尊心,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
1988年的一天,当时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工作的崔水元正在拆看群众来信,一封信里隽永的字体吸引了他。那是一封高中学生的来信,信中说他马上要参加高考了,但是家里很穷,即使考上大学,也没钱读。他写信来,就是想在回乡前和他所喜欢的电台节目告个别。
看了这封信,崔永元想,这孩子的字写得这么好,学习成绩也应该很好吧,如果就因为缺钱上不了大学,太可惜了。他马上拿起电话按学生所留的地址和学校联系,核实情况后,崔水元决定资助这个学生。后来那位学生考上了黑龙江大学,崔水元先后资助他学费生活费共3000多元,直到他大学毕业。
转眼,10年过去了,崔水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了人们喜爱的主持人,而他也把做过的这件好事忘得差不多了。1998年,当他到黑龙江为自己的新书《不过如此》作签售时,一位老人突然跪在他面前,接着便哭了起来。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正是他资助的那位学生的父亲。他特意赶过来,就是要当面感谢这个改变他儿子命运的人。
后来,崔永元每次到黑龙江,那位受过他资助的年轻人都会买贵重的礼物去看他。崔永元看出来了,年轻人这样做是在不断地还债,他总觉得自己欠崔永元的,一直背负着感恩与还债的双重心理负担。
崔水元说:“挣钱了吗?挣钱了就把钱还我吧。”年轻人立即从兜里掏出了3000元,交给崔水元。“两清了,你不再欠我什么,以后我们都放下包袱,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说完这些话,崔永元没再与他联系过。
心灵感言:“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感恩你的心
文/小故
安是个弃儿,在孤儿院长大。到四五岁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自由地运动,因为她患有严重的先天心瓣膜缺损,活动量稍大,就会引起心脏缺氧而昏迷,随时有死亡的危险。安19岁那年到伦敦念大学。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她在学校图书馆里遇见了杰夫,两人一见钟情。
一天,杰夫告诉安,他父母两天后从曼彻斯特到伦敦来见她。晚上,安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孤儿院院长。院长沉默许久,说:“安,你不能爱别人,也不能与人结婚,你的心脏不允许你这辈子过婚姻生活。”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安大喊道:“可是我爱杰夫,我愿意为他牺牲一切。” “我知道,孩子,但那样不仅会要了你的命,而且也不会带给他幸福。”院长的语气充满了同情和无奈。
安哭了。院长说得对,她无法给杰夫所希望的正常的婚姻生活,甚至连孩子都不能为他生,而杰夫却是那么喜欢孩子。第二天,安没有去学校,只给杰夫寄了张便条,告诉他自己不能去赴他父母之约。
安收拾行李到了长途车站,想远远地离开这里。在售票口,安浏览完客运线路图,最后决定去遥远的泽西。泽西是英吉利海峡上一个古老小岛,属英国领土,却临近法国海岸。
车上与安挨着的也是个年轻女孩,活泼而漂亮。她叫哈维蓝,是个演员。她告诉安,她的父母在泽西相识相爱,所以每年全家三口都要去泽西岛。哈维蓝说:“父亲说要在我每个生日之夜向上帝感恩,感谢他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安强打精神听着,内心苦涩地想:这个女孩可真幸运啊!
车终于抵达港口,就在等候轮船的间隙安发觉自己忘了随身带药,好心的哈维蓝主动说:“别急,我知道这附近有家药店。”说罢匆忙向大街跑去。安望着哈维蓝轻盈奔跑的背影,也就在那一刻,一辆急速的货车冲出来,然后是很响的刹车声。安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整个人慢慢瘫软倒下,她似乎看见哈维蓝的金发像天使的小翅膀散飞在浓烈的阳光里。
当安从昏迷中苏醒,发现杰夫守候在病床前。她回忆起所有的事情,焦急地问杰夫:“还有个女孩呢?她叫哈维蓝。” “她没能活过来。”杰夫低声回答。
安的心隐隐作痛,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摸索枕头边的护心药。就在这时,杰夫说:“不用了,安。哈维蓝的心换进了你的身体,是她父母主动要求的。医生除了冒险给你做移植手术,已经没有第二条路,感谢上帝他们成功了。”
安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泪水顺着她的眼角流下来。记得哈维蓝讲过,她的生日是4月7日,而她死的那天就是4月7日,命运有时简直太不可捉摸了!
哭过以后,安开始询问哈维蓝的父母,医生告诉她,那对失去爱女的夫妻在移植手术的翌日就离开了,他们没有留下地址。安出院后,和杰夫一起到伦敦哈维蓝所在的舞蹈团打听,总算得到了她家的住址,可找过去,却发现啥维蓝的父母已经去了美国,也许他们需要一个新环境治愈心灵的创伤。
换了哈维蓝那颗健康的心脏,安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几年后,她与杰夫结下美满姻缘,还生下一双儿女。每年4月7日他们都要去泽西岛,要在靠近岛上圣奥宾湾的一家小酒吧里一直守到打烊时分,那曾是哈维蓝一家每年生日聚会的地方。但对安,这不仅仅是怀念的方式,更是一种期盼。
第15个4月7日夜晚降临时,在圣奥宾湾的小酒吧,一对老夫妇走进来,选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安坐在另一边,忽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心跳,好像有种神奇的力量招引她起身走过去。迎着两位老人诧异而友善的微笑,安拉过妇人的一只手抚在自己胸口,让心跳传递到对方掌中,两个女人凝望着,眉睫泪水盈盈。安哭道:“那年我早已心如死灰,只想来泽西找片安静的海水跳下去。而她,多不值得。”
“可是亲爱的,现在我从你脸上看到的是幸福和快乐呀。”老妇人含泪用收回的手抚摸安的面庞。
安说:“是的,我活下来了,心里装有两个女孩子对生活的期盼,我必须加倍善待生命。”
“那就没有什么不值得了,”老妇人道,随后她低声对丈夫说了几句。
这时杰夫带着两个孩子走过来,孩子们天真地跟老夫妇打着招呼。忽然,那个小一点的女孩子指着窗外叫道:“噢,你们看,月亮从树后面爬上来了。”
每个人都看向窗外,一轮新月正悄悄自棕榈树梢升起,不远处的海面平静无波,泽西4月的夜晚给人一种别样的亲近感。
安低下头,笑着对小女儿说:“真是个该向上帝感恩的夜晚,你可不可以为大家把蜡烛点亮,哈维蓝?”
小哈维蓝划了根火柴,伸向桌子中央的银烛台。蜡烛亮了,她仰脸环视着四周的大人,娇憨地笑起来,摇曳的烛光映在她灰蓝的眼瞳里,像闪烁的星星。
心灵感言:心存感恩之心吧,为你的生命。心存感恩之心吧,为你的父母。心存感恩之心吧,为你的生活。感恩之心吧,为你的爱人。有这么多爱的人,对这个世界都心存感恩,对生活也心存感恩,要知道你是多么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