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800000057

第57章 啸傲神州的领头虎

历史终于演进了21世纪。

今天的虎门,只要你稍一深入,便可发现什么叫“藏富于民”。虎门镇党委书记钟淦泉曾以一种幸福和自豪的神态向我们介绍:“虎门老百姓的存款是以年均20%至30%的比例增长的。到现在为止,我们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达到了近300亿。如果用数字人口来算这300亿,那就是人均25万存款……”

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仅凭这笔账,我们就能明白虎门为何在全国“千强镇”的排名中能名列榜首。那一刻,我们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对虎门人的敬意:他们真的了不起!

历史上曾与草根外贸紧密关联的虎门镇,在改革开放之初也仅有两个裁缝店,和服装毫无渊源,为何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服装业却成为了虎门的支柱产业?

说起来,还是和当年的逃港有关。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门打开后,虎门人很快就敏感而迅速地行动起来,一部分人带着对彼岸新生活的梦想开始了义无反顾的大逃港,而留下的人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他们把逃港亲人带回来的东西摆起了地摊,有服装、尼龙布、尼龙袜和尼龙伞,还有照相机、录像机、手表等新鲜玩意儿,慢慢发现这买卖可以赚钱,于是便开始天天跑沙头角,把那里的东西买回来卖,赚其中的差价。这种地摊在民间迅速像力点一样开始扩散,于是虎门的大街小巷,密密麻麻摆满了地摊。渐渐地,精明的虎门人很快将全国版图都纳入了视野,能敏锐地发现各个地区商品的盈余短缺,准确地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号,可谓“买全国、卖全国”。一传十,十传百,全国的生意人都知道到虎门拿货。其间,虎门人感觉到服装行业的利润较高,供不应求,便有人专门做服装生意。虎门服装市场和产业的萌芽由此而生。

面对服装生意红火的形势,有人又开始从服装贸易转向自己开店加工服装,很快走上前店后厂的服装制作之路。与此同时,那些进入“三来一补”服装厂打工的工人们干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服装业并没什么精深学问,自己也能做。于是乎,本土服装厂便发展起来。如今,虎门民营服装企业就有800多家,年销售额100多亿,其中出口40%,内销60%。

虎门当家产业的发家史竟如此简单!当年小小的摆摊一不留神居然弄出了一个中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基地来。

可别小看这一不留神,实际上,这其中付诸了虎门领导的一番心血和才能。

关键时刻,虎门领导清醒地意识到:手工业生产如果不进入现代化的体制性工业革命仍然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虎门自发式的工业革命必须要上一个台阶。

我们徜徉在虎门的商业区,眼前车水马龙,人流穿梭。据介绍,虎门拥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20多个,商铺一万多家,各类面料辅料批发市场8个,国际面料交易中心1座,商铺4000多家,这些大型商场主要集中在富民时装城、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周围近两平方公里的两个集聚“中心区”内。

环顾四周,虎门因服装产业而带动的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显出处处生机。街道两旁高楼林立,星级酒店越开越多,感觉完全身处一个繁荣的城市。想象一百多年前的硝烟炮火,再想象20多年前的拼死大逃港,不禁神清气爽,今天的虎门终于笑傲江湖了!

富民时装城总经理孙俊才向我们娓娓道出虎门服装产业再上一个台阶的发展过程:“1990年之前,虎门的服装大多还属于摆地摊的形式,全国各地都知道来虎门拿衣服,但这种散乱的地摊形式使卫生、交通各方面都很乱。虎门政府觉得这一块儿应该有更好的引导,于是就成立了个体管理委员会,把摆摊的集中在一块儿。后来镇政府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后,决定搞一个商场。1993年,富民城开业,当时全国没有比我们更大的服装城了,1300个商户进驻。富民城的开业又带动了很多香港服装厂往这里迁移,后来日本、韩国的服装厂也进来了,现在这些香港、日本、韩国在虎门的服装厂就有300多家。”

“那你们又是怎么想起举办‘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的?”笔者问。

“当时大连有个服装节,1995年我们第一次去参观,回来后也想把虎门做成中国服装名城。这样的想法统一后,我们觉得首先要从做品牌开始,于是我们去大连一下子拿了200个牌子回来。后来我们又开始商量,为什么我们虎门不能搞一个服装节呢?于是我们就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终于把交易会给办起来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交易会就没有今天。交易会是一个平台,也是一针促进剂。虎门服装能做到今天的规模,我认为主要是政府引导得好,扶持得好。现在我们富民城年销售额100多个亿了,以前这里一个商铺卖3万块,现在光转让费最高的就达900万,月租金达9万元……”

后来我们知道,像虎门这样独辟蹊径、富足百姓的板块在东莞有32个。虽说虎门在这些镇区中起步略早,但其他镇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招。这32个镇区宛如32只老虎,虎虎生威,正是这些生龙活虎的“虎”们你追我赶,众虎同心,才造就了东莞如今的辉煌,啸傲神州。

实际上,东莞的许多专业镇的发展模式和虎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从某一产品的销售做起,再利用对行业的了解转向生产,渐渐开始特色产业,再通过一些会展加速自己的发展马力,渐渐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专业镇。

我们曾经采访过的大朗镇,其产业发展也是极有意思。该镇本身不产羊毛,却成为全国最大的毛织市场,这一切令人惊叹!叶锦河镇长向我们讲述了大朗的发展奥秘--

大朗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进来时是在1979年,叫大朗毛织一厂。该厂的中方厂长姓谢,原来当过村书记,脑袋很灵活。谢厂长干了一段时间后,看到厂里有接不完的订单,感觉到这个毛织市场需求很大,便鼓励工人们出来自己干。当时干毛织行当无须太多技术,也无须很好的设备,花上一万元买台毛织机便可。于是1983年前后,便有一些工人在谢厂长的鼓励下出来搞起了小作坊。谢厂长也帮着接单,交给他们生产,合格的给钱,不合格的返工。

这便是大朗毛织业最初形成的源头。

“1988年,我们本地人的小厂在巷头村注册。这也是我们大朗镇第一家注册的民营企业。1989年,有一位俄罗斯客人找到这家工厂,要求加工2000打产品,这是大朗毛织的第一笔国际交易。因为价格差价大,这个厂一下子赚了很多钱,大家也从中受到启发,纷纷外出找客户,把产品直接卖到国外去。到90年代初,我们的很多厂就都具备了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功能。当时整个大朗,上上下下都在搞毛织,大家都希望通过毛织赚点钱。镇政府也想了许多办法去扶持他们。到了1995年,大朗已经小有名气,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我们开始在推介、宣传上做文章。2001年,我们开始搞大朗毛织产品展示会,让世界认识大朗……”

有了影响,就会有更好的发展,产业影响力也将更上一层楼。这几乎是个不变的真理。如今的大朗镇有5000多家毛织企业,其中上规模的企业有100多家,已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洗水印花、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产业配套,整个产业市场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细细推敲大朗这些年走过的路,再纵观东莞,以及东莞各镇、村这几十年的发展,都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走着走着,到了一定阶段,突然一下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这种升华,既是多年基础上的厚积薄发,同时也是东莞各级决策者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地区优势、挖掘自身潜力的英明领导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王牌替身的君宠

    王牌替身的君宠

    曾经那么爱着的两个人,只是女人爱说违心话,怀孕后,她兴奋地想去和他和好,不再继续这个谎言。却不曾想,一个和自己神似的女人出现,带着一个神似他的小男孩。他冷言“你的替身期结束了。”她笑靥“给我五千万佣金就可以了。”转身她潇洒地离开,一切不过是个玩笑。不想在二年后。他只身一人闯狼窝,见她被拥在怀,冷眼“这个女人,不是谁都可以碰。”她的命运似乎从一阵风开始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替身的开始,体验自己的爱情。那些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 你是我的宝贝

    你是我的宝贝

    奶奶的努力没有白费,父亲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贝贝长成了一个心地淳朴,有轻度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贝贝与奶奶生活在一起。贝贝两岁时,乖顺善良,母亲难以承受这种生活的打击离家出走,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慈爱宽容的奶奶以顽强的毅力训练贝贝,书中贝贝是个唐氏综合征患儿,力图使贝贝成为一个自爱自立有尊严的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雄霸天下

    雄霸天下

    一个酷爱格斗游戏的宅男穿了,满怀希望,来到了兽族统治的世界。武力至上,有木有?美女很杀,有木有?哥咋就这么悲催呢,这不是逼俺这文明人发飙咩!!!邹神棍开始了他在阿蒙德兽神大陆的肆无忌惮的摧残之旅。规矩?木有规矩!原则?搞的就是原则!职业?啥职业都是浮云,哥玩的就是全能!不同的世界,一样的激情,一个小人物一步步雄霸天下的故事,骷髅的风格,感动,爆发,热血永存!
  • 大串联

    大串联

    假如没有那次大串联,我现在可能也跟很多人一样,娶妻生子,买房置地,赶上黄金周什么的还去什么地方旅旅游。老了,就打打太极拳,跳跳交际舞,或开车到水库钓钓鱼。恰恰是我十七岁的那次出行,叫我知道了人的内心深处蕴含着那么多深不可测的黑暗层面,几乎想都想不到……这一发现,居然影响了我的一生。
  • 嫣帝惑世

    嫣帝惑世

    <<嫣帝惑世>>正式完结!外加亲们喜欢地人地翻外!简介:是出于保命动机?还是被阴谋步步紧逼?她还是登上了皇位......是爱慕那些男子?还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她拥有后宫美男三千......女主将如何征服男子,征服世界......女主花心?NO,博爱才是大爱;女主薄情?NO,有点后知后觉;~~~~~~~~~~~~~~~~~~~~~~~~~~~~~~~~~喵将女主地三个女儿写一个翘家翘婚地故事,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背景是在女尊地,但是会阐述三个不同但是很有性格的女子哦!已经开始上传了哦~~~<<翘婚皇女>>亲们有想法可以提哦~~~******************************************喵地作品:女尊系列:VIP文:<<嫣帝惑世>>(完结)免费文文:<<翘婚皇女>>(连载中)异国系列:中世纪穿越V文<<惑君情妇>>(完结)古埃及前世今生<<情殇尼罗河>>(免费文文全力完结中)~~~~~~~~~~~~~~~~~~~~~~~~~~~~~~~~~还有就是喵开了个群,有兴趣的亲可以加哦.......QQ群:54099752(新建)
  •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有关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