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200000018

第18章 332亿元(1)

说明问题2005年,广东省中山市的小榄镇全年经济总收入332亿元。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在欠发达地区,这个数字几乎接近一个省的经济收入!

天下的事竟有这般神奇!

当年,浙江温州人,靠着一台补鞋机,搞出了一个“温州模式”,制造了一个富裕浙江。如今,广东的小榄人,凭借一把锁起家,进入了中国“工业革命”的高层次领域--制造业,开启了中国又一个“致富模式”。

小榄镇的奇迹,源于一群共产党干部先进的执政理念,赖于全体人民勤奋与智慧的创造。

关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的目光决不可以绕过“中国第一镇”--小榄。

2006年春,在中山市委宣传部、组织部的推荐下,当我们的双脚踏上小榄镇这片神奇土地的那一刻,就被它深深地迷住了……

是城的世界,还是世界的城?是蓝天白云,仰头可见的清澈还是绿阴鲜花,伸手可触的馨香?是欢声笑语的柔风,扑面而来;还是亲善和谐的氛围,沐浴身心?呵,这就是小榄镇--一个农民们用心血和汗水建设起的现代化城镇,一群时代开拓者用智慧与信念编织出的五彩锦绣!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第七的中山市小榄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市,这里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2005年,该镇全年经济总收入达到了332亿元。2005年,当许多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年经济收入才只有一两千元的时候,小榄镇的人均存款余额就已达到7万元--储蓄存款余额,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闲钱”啊!

这一切,实在让人感到振奋。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小榄镇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经济上也是穷得一贫如洗。改革开放以来,其发展跨度之大,变迁之巨,实在令人称奇。是什么让这个小镇在短短的20多年中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他们在从农业化转入工业化,迈向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正是促使我们踏上这块土地的真正动机。

说小榄是镇,其实是一种有趣的无奈。这是因为,小榄确实是中国的一个镇级行政区域单位,然而小榄又不是“镇”,它实际上是个城市,一个非常现代化、非常有规模和气势恢宏的城市,与内地许多中等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小榄镇的城中驱车行走,一个小时之内出不了城。这就可以想象得出它所具有的规模了。中山市像小榄这样的镇不是一两个,小榄只是更具规模而已。

1978年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使这座古老的小镇获得真正的发展机遇。小榄镇党政领导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切实利用本地优势,在这块古老而年轻的热土上,迎来了自己的风流岁月,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更使这里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首要的还是要发展经济。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其他一切工作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采访中,中共小榄镇委书记黄标泉多次向我们强调他的这一观点。

第一也“传承”

中山市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里不仅诞生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在近现代史上,还出现过唐绍仪、孙科、王云五、吴铁成等4位“民国政府”的总理级人物。一个中山市(时为县治)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出了5位总理级人物,实可谓“人杰地灵”啊!

在文化、教育界,仅近现代,中山就涌现出许许多多闻名全国、甚至闻名世界的人物:岭南大学创办者钟荣光,被誉为高等教育“第一位华人校长”;萧友梅,是近现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开创者,我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的创办者;阮玲玉,在她25年的生命历程中,主演了29部电影,演技高超过人,被誉为“一代艺人”;郑君里,是我国屈指可数的著名电影演员和导演……

小榄原是南海古海湾的岛屿,因境内小山丘形似橄榄而得名。又以菊花著称,曾称“小柴桑”,1959年被誉为“菊城”。

这个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颇负盛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5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

小榄镇自南宋建村,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古老城镇。各色氏族祠堂、文武府第、寺庙、坊表、文塔、桥梁、镬耳楼等古建筑逾千座。

小榄镇更是地灵人杰、名人辈出的地方。明清两代,科名鼎盛,共有文进士19人,武进士33人;文举人143人,武举人161人;贡、监生恩荫193人。总数达549人,占当时全香山县科举总数1832人的29.97%。较知名者,明代有吏、礼、兵三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中极殿大学士何吾驺;南京礼部尚书李书宸;清代有闽浙总督兼署福州将军何;湖北正考官、广西提学使李翰芬;镇威将军卢殿标;武探花何乃斌等。前面提到的那位岭南大学创办者、被誉为“第一位华人校长”的钟荣光,也是小榄人。

无独有偶。在距今已28年的1978年,中国农村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农民万元户”,也是小榄人!--这应该说是一件颇值得欣喜的事儿。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优势”和“传承”。

南宋咸淳年间,中原人南迁,使这里人口骤增。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引水灌溉,围堤固沙,筑坝垦耕,使这里的农耕技术和堤围质量均有提高。

到了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陆续派兵在这一带屯田,大大扩大了这一带的耕地面积。农闲时,屯兵做竹织用具及刀、锄等生产工具,从事手工业的屯兵,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小榄最早的手工业生产者。

历经500余年,到了解放前夕的1948年,小榄镇的工商业形成了电力、机械、碾米、制糖、制灰、制砖、建筑器材、化工、竹器、木器、玻璃、食品、五金利器、绩麻、纺织、绳缆、毛巾、草葵制品、烟酒等30多个行业。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虽然使这里店铺林立,人民生活仍处在极其贫困的状态。

1949年11月8日,小榄获得解放,人民这才当家做了主人。

1953年9月1日,成立了小榄镇手工业独立劳动者协会。1954年1月5日,成立了中山县工商业联合会小榄镇分会。1955年,成立了小榄镇小商贩协会。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在此后的20多年里(直到1979年),小榄镇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工商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人们在经济生活方面仍然很穷。

但,小榄人勤劳、智慧、勇敢、聪明。

即使是在那政治上禁锢、物质上贫困、精神上套着重重枷锁的“特殊年代”里,小榄人也无不时刻在为增加收益,为尽可能免遭饥馑之苦,而发挥着自己的勤劳、智慧、聪明和才艺。农民兄弟为了发展经济,更多的是在大田地里种植蚕桑树、甘蔗林、优质高产水稻等一些经济类农作物,以及干些开挖鱼塘放水养鱼的营生。

城镇居民则想方设法在手工业加工、商品贸易和物资流通领域追求利润。“特殊年代”自有特殊年代的“特殊”之处,有许许多多本不应禁止的事儿却偏遭到“禁止”,不准“经营”。别无出路,人们在呻吟感叹中挣扎着……

苦海无边,彼岸何在?

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党在农村和城市的一些政策,才渐渐有所放松。随着一些经济工作方面政策的逐渐放开,“来料加工”、“来图订做”、“来单加工”和“补偿贸易”等经济活动允许开展了。及待后来改革开放春雷响起,小榄镇的工商业才渐渐得以“复活”。到1979年末,全镇就拥有各类厂、社46家,职工人数(包括交通)达到9360人,工业总产值达到3740万元,农副业总收入达到15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038万元,储蓄余额570万元,向国家提供财税收入270万元。

如今,对于小榄镇来说,上述这些数字显然太微不足道。可在当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这些如今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就如同欠发达地区的人们看今天的小榄镇一样惊奇!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第二生产队社员黄新文靠劳动致富,全家一年劳动所得10500元,使得他成为全国农村出现的第一个农民“万元户”。这便是小榄人在那个时候的骄傲!

小镇风流曲从一开始就显得美妙、动听!

磅礴气势--走在小榄镇的土地上,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宽宽的街道、高耸入云的林立楼群、清清的小河流水、绿绿的草坪与花园、大气磅礴的中心广场……小榄镇处处显示的是一种气势、一种气魄!

是的,只有“气势”,才能“磅礴”。

这是我们对小榄镇物体和环境的感觉,同时也是对小榄人的精神与行为的感觉。见过小榄镇党政领导一班人后,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的仍然是一种浓烈的磅礴气势。

同类推荐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姻缘石

    姻缘石

    ,迷林,装作不经意似的流淌。经过洞前开阔的大平台时,稍驻停留,青风碧云,小桥流水,落花有意无意的散在水中,打个旋顺流而去
  • 七出王妃

    七出王妃

    七出简介:一道圣旨,将她赐予嗜血六王爷。天下震绝,没想到还真有痴傻女子愿意嫁给那个手起刀落的屠夫。大婚当夜,她和他共立七出之约。王爷刁难,王妃步步为营,大不了罚抄七出,你能休了我怎么的?蜜书简介:秦雨馨,她秦雨笑唯一的亲人。大姐欠了一屁股债,她丫背债背的腰酸背疼。债主竟是顶头上司,秘书沦为全职女佣。推荐新文:《教父,独占新宠》
  • 盲爱

    盲爱

    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一对看上去很奇怪的夫妻,因为我们都看不到光明,可是我们却彼此搀扶,相互照顾。我在心里默默发誓,此生,我将与她不离不弃。上天是公平的,虽然他带走了我的眼睛,却又一次赐给了我光明!
  •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在现场直播的婚礼上,爆出她与陌生男子的录像,她被新郎母亲打一耳光骂做破鞋,成了弃妇,更被扫地出门。离婚之后,冷得像冰的全球第一富豪,腹黑冷清的大总裁居然会娶名声已经烂大街的她,并给她一场真正的世纪婚礼……这一切的一切,只缘于……
  • 禽难自禁

    禽难自禁

    因为我终会让他成为过去时!醉酒那夜,某只对她说:我不介意你喜欢他,她以为自己和乔二,最后却发现,居然是乔大。这可怎么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投资小窍门

    投资小窍门

    期货商品的买卖,主要是借助于保证金的交付而取得未来某一时间可实现交易的商品买卖合约,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实现这笔买卖,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高于签约时的价格,则投资人可以按合约签订的价格,将余款缴清之后,取得商品,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低于签约时的价格,则在权衡利益之后,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放弃保证金,取消契约,而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现货。所以。期货的交易就如同预付订金的买卖商品方式一样,购买入在交付订金时只取得商品未来预先购买的权利,等到合约到期日并缴清余款之后才能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颜乱天下

    红颜乱天下

    一个经历情感背叛的丑女转生为拥有绝色美貌的公主。看这她的纤纤玉手怎样掀起情海波涛,怎么掀起权利斗争和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她本想平静的过一生,但是为了最宠爱她的皇兄,她运用权术,成为后宫的真正掌权者,成为朝堂暗中的操作者,帮助他登上帝位。她本不想远嫁他国,但是他却用百万大军压境,逼迫她出嫁,让她憎恨。他为了这场禁忌的爱恋,可以放弃皇位。但是因为他的仁慈,反而亲手把他最爱的女人,最疼的妹妹送上远嫁他国的花轿。他从男扮女装待在她身边时,就因为她的谋略,才识所倾倒,更因为从旁的偷学,得到重返故国,夺回帝位的能力。明知她心有所属,他还是执拗地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只为得到她。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天下因此而纷乱。铃:希望喜欢本书的大大,请尽量的收藏、推荐吧!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当然回报的是我的多多更新!一位热心的读者帮我的红颜进了个群:欢迎大家加入。群号:48697757敲门砖:红颜新坑《傻瓜王爷穿越妃》。希望亲们去捧捧场。地址:
  • 断碑

    断碑

    外面下着大雨,车窗外白茫茫一片。乡村巴士横七竖八地躺在湖岸路边,像被大雨淋趴的旱鸭子。偶尔有撑着雨伞的行人零零星星地躲进车里,倒不像赶路,而像避雨,因为许久都见不到有车出发。林向西猜想,那些被大雨堵在车里的行人一定跟他一样焦虑。终于有一辆巴士满员,吭哧着挪窝了,林向西的目光追随那辆车消失在雨中,不禁自问:我还要等多久呢?他没有答案。县长在电话里说他也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县长不能自主安排时间,乡长就得提前来候着,这是游戏规则。可是县长怎么会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