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00000052

第52章 江山多娇(3)

闵惠芬的话虽然说得不多,但表达的却是国人对千千万万个张鲁式的重庆人的那份敬意。而艺术家从内心迸发出的这份敬意,难道不是对新时期红岩精神的一种最高褒奖吗?

文明火种需要传承,时代精神则需要赋予更新的内容。厉华和张鲁等无数重庆人以其不同的方式传承着的红岩革命火种,是新直辖市崛起和快速发展的真正动力,这动力可移山倒海,这动力可断江逆流,这动力同样可以助山峦更巍哦挺拔,使江河更汹涌澎湃……

言说重庆,离开重庆的扶贫工作和农村的十年变化,这言说将是残缺和不完整的。

言说重庆的扶贫和农村10年变化,离开了一个人的目光将同样是残缺和不完整的。因为这人的目光总盯在重庆的那片广袤的农村……这个人生在农村,一生改不掉农民本质,就是在他成为城里的佼佼者后仍然是一身的农民气息和农民习性。

他就是重庆日报首席记者、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的获得者罗成友。2004年,罗成友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这也是新中国成立58年来重庆新闻工作者所获得的唯一最高奖。

罗成友无论走到哪儿,谁都不会将他与城里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他出现在我面前时与人家介绍中的高大形象完全不一致:矮矮的个头,从头到脚的农民打扮,就是那憨厚的脸上也永远挂着农民的微笑……

同事们这样描述他:

这个乡村干部模样的人的办公桌,离我的办公桌不足5米。那上面有一台电脑和一些报纸杂志。它的前后左右的隔间里,全是这样的有电脑和报纸杂志的办公桌。

我们不太容易看到那张办公桌的主人。有时候他来了,在办公室的玻璃门外使劲摇手,很难为情地笑着,要我们去给他开门。他总忘记带门卡。他穿着那个季节最不时髦的或灰或蓝的衣服,鞋面上沾满灰尘,背一个黑包包,身体往前倾着,大步大步走路,两三秒钟,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们都忙着自己的工作,他在干什么,我们并不关心。有时候听到他同周围的人打几声招呼,开两句玩笑,小小的个子在格子间晃来晃去的,不一会儿,就没了人影。大家对他的这套作风习以为常,都知道他肯定又到哪里去采访了。事实上,作为他的同事,我们见他的文章的次数,远远超过了见他本人的次数……

这就是罗成友。一个身为重庆日报首席记者、身工背一筐荣誉的人物,至今他毫无羞涩地告诉我:他就是一个农民。我老婆和孩子都在农村住着,虽然她们完全可以进城住,但我更习惯仵农村,我愿意一辈子做个农民。罗成友说这话时没有半点虚伪,他说他在同事和城里人面前不感觉自已当农民有什么自卑。相反,我要哪天不当农民了,就会浑身不舒服。

罗成友就是这样一个脱不掉农民本质的记者。

在全国几十万职业新闻工作者中,罗成友也许是唯一的一位至今仍然把当农民看做荣耀的记者,而凭他仅有初中二年级的学历,也许同时还是全国唯一的一位没有髙学历的省报首席记者。

今年53岁的罗成友说,他从小也喜欢文学,虽然文革剥夺了他这位中农出身的小农民继续上学的机会,但因为我是种蘑菇能手,又喜欢动动笔杆子,所以有一年区里缺个推广种蘑菇的技术员,他罗成友有了当干部的机会。种蘑菇的同时,他仍然不忘写豆腐块文章,因此区委书记看中了他,让他当了新闻通讯员,再后来就当了文化站长。那时经我手培养了一批农民作家,他们中有不少现在是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呢!罗成友很得意他的这一历史性功绩,虽然他自己后来因为热爱新闻工作而放弃了文学爱好,没当成作家。但我没遗憾。,

1993年,因为经常给重庆日报写稿的罗成友被调到重庆日报社,当了名正

式的记者。这对一个农民来说,简直就是跳进了天堂一般。可罗成友很怪,他没有因此想甩掉农民的身份,一门心思还是往乡下走……

让我矢志一生为农民说话的,是两次难忘的经历。罗成友说。

第一件事是他到报社不久,他想去下面看看农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虽然他熟悉自己家乡的农民们过春节是个什么样,但对重庆一些贫困的农村的农民过春节到底是什么样他不清楚,他为此想作个采访。新记者都有一份想露一手的愿望。

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提出到綦江县最贫困的一个村子去采访时,该县民政局长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去。这是为什么?后来罗成友打听到,原来那民政局长不想让市里来的记者知道綦江的贫困村贫困的真相。罗成友还是有罗成友的办法,他撒了个谎,说自己是去专门写一篇县里领导如何关心农民的文章。那边就同意了,给他找了一个离县城比较近的镇去采访。那里是山区,车子行进一个多小时不能走了,罗成友便靠双腿往山弯弯里走。

罗成友下乡采访罗成友供图

我到里面的一个村子一看,简直不敢相信。那里的老百姓,穷得什么都没有。其中有一家的一个女孩,看上去十四五岁了,她坐在门檻上,眼神呆呆的。按我家乡的习惯,一般过春节都要在大年三十吃汤圆。我就上前问那女孩说,你们家吃不吃汤圆?女孩子听了傻呆呆地反问我:叔叔,啥是汤圆?当时我心中难过极了:这么大的女孩子,连汤圆是啥都不知道,可以想象这里的农民穷到什么程度!这是1994年的事了!在深圳和你们北京,跟她一样大的女孩子都已经开始上网了,可我们重庆的山村里,这么大的女孩子连汤圆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心里很难过很难过……罗成友说:回城后,我把在綦江所看到的山区农民怎么过春节的事报道了出去,引起了城里人强烈的反响,甚至连与我同在一个报社的人都不相信我所说的事。大家议论说,新中国成立都40多年了,重庆农村不可能还这么穷吧!可那都是我亲眼所见,千真万确的事!从那一刻起,我就想:重庆还有那么多贫困的农民,外面根本不知道他们穷到什么程度。总得有人为这些贫穷的农民说说话吧!我想自己曾经也这样贫穷过,我现在当了记者,我不去为他们说话,还能有谁去为他们说话呢?

坚定我这份决心的还有一次是在直辖市成立前后我到巫山庙堂乡的采访。罗成友讲了另一则他的亲身经历:这个庙堂乡,罗成友前后去过3次。他给我找出了第二次的,也就是1998年时去的那次所看到的和后来报道的情况:

庙堂乡地处重庆与湖北的交界处,面积82平方公里。此地山高坡陡、沟整纵横,岩石占总面积的807。以上,全乡村4540亩耕地就嵌在这些岩石缝里957。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不少坡度在60度以上。当地农民说:这样的地,只要连续干旱7天,泥土就会顺着山坡哗哗往下滑。民谣唱道:漫山遍野尽石头,养牛无用人替牛;一年辛苦半年饭,从春到冬肚无油。

农民黄会宝全家4口人。3个孩子睡在一个大筐里,盖树叶防寒;他本人用木头圈一个长方形的框,睡在框中,盖的是杂草,就这样过冬。

采访中偶然得知有个母亲被人拐卖走了、父亲外出一年多杏无音信的曹家四姐妹,我们便专门去采访。元月8日,我们去她们家,那天大雪纷飞,8岁的小妹妹只穿一件单衣、一个线背心,在寒风中冷得直哆嗦。在这个家,我们看到里屋旧木床上铺的是破篾席,床上一堆烂棉絮,四姐妹晚上就这样挤在一起睡。外屋是一个灶台,旁边有一台磨碎玉米用的石磨。孩子们想吃的时候,就用石磨磨几个玉米棒子,再放进灶台放些水热一下,算是全部的食物,连一点盐和菜根丝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绝非个别。全乡农民家产不足200元的占57。不足1000元的占3004。绝大多数农民家产不足2000元。全乡农民衣不蔽体的有70户;30的农户缺粮,有的长达半年。还有20。农户常年吃不上盐巴。一半的成年男人从没穿过内裤,妇女们用的月经垫全是草木灰和破布及塑料薄膜

纸全乡农民近5年中每年以100人的速度减少一1993年底,全乡有3031人,到1998年底全乡只有2561人。

农民穷,乡里单位的日子也难过。乡供销社、粮站、畜牧站都只有一人守屋;财政困难,乡干部工资基本不能按时发放,每年预算外资金只够一个干部上县城两趟的差旅费。

一位干部告诉我们:1992年,一名中师刚毕业的女教师被派往庙堂中心小学任教。她父亲护送她去报到,走了两天才到庙堂。到学校别的困难也在预料之中,没想到厕所中间分隔男女的墙破得完全可以看见对面。这女教师的父亲只好含着眼泪为女儿修厕所……父亲走了,厕所隔墙没几天又坏了。为这,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每天都要哭几次,一年后她便调走了,再没有新教师来此。

我们来到学校,站在教室的木条窗前。窗户没有玻璃,凜冽的寒风从峡谷里呼呼地吹过来,吹得人脸上发痛。在这里干了21年的校长李德龙还没等我们开口,他眼圈就已经红了

1970年由县里出钱,在庙堂河上建过一个小水电站,只有30千瓦。但由于山高沟深,农民们住得分散,电通到一家一户成本极高,农民们根本用不起电。乡政府所在地算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加上附近有百十来户人家,但由于用得起电而交不起电费,电站最后不得不关了。

庙堂乡通电话的历史比用电灯悠久。1953年庙堂乡就安上了电话,虽然只有一部摇把电话,却也能模糊地听见来自山外的声音。这电话一用就是几十年,1992年全县电话改为程控。庙堂乡的摇把电话无法与程控对接,改程控又没钱,所以唯一的电话也从此中断了,庙堂乡因此成为与外界失去基本联系的原始式社会……

罗成友与时仟重庆日报总编助理的张小良一起用泪水凝结成的这篇报道本书采用时作了某些删改后来在重庆日报上发表后,又一次震撼了直辖市

其实,罗成友知道,像庙堂乡这样的贫困乡村,在重庆大农村中还有很多。1997年重庆直辖市成立时,全市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就有366万,这也是中央交给重庆直辖市需要完成的四大任务之一,即这些人的扶贫问题。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会像重庆负担着如此重大的扶贫任务,也没有听说过世界上哪一个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的直辖市民会像重庆人那样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

只有重庆。

然而谁会想到,10年直辖,重庆366万昨天还吃不饱、穿不上衣服的百姓,现今他们不仅已经解决了温饱,穿上了新衣一而且是几套的新衣,并住上了新房子,出门也能走平坦的公路,甚至是柏油路和高速公路……

只有重庆。

10年工夫里,他们在中央的英明领导与支持下,针对重庆的市情,从实际出发,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一丝一毫不松懈。先是从1997一2000年的五三六扶贫攻坚,再到2000年以来的新阶段扶贫战役,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伟业。

都说数字缺乏文学性,但有时候数字是最好的文学一一重庆直辖10年的扶贫数字就是最好的文学:

路直辖10年里,累计新增和扩建的乡村公路达6万公里,通公路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达839

电农村电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用电农户比例达98.97。,其中大多数的农户已经将电作为生产生活能源。

饮水问题基本都得到解决,399.5万过去饮水困难的山区农民现在不用再愁没水喝了。

通讯一至2006年底,100的行政村和91.9的农业合作社通了电话。这个数字连比较发达的沿海省份也不一定能够达到。

教育至2006年,全市贫困地区的7~15岁学龄儿童在校率提高到97.5,其中特困村儿童在校率达97.29。

卫生一山区农村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和防治地方病等措施及县重点医疗卫生设施都有较大改善。农村有卫生室站的村所占比重为68少石。

广播电视一通过村村通丁程,吼29的农民都能接收电视节目。

还有一批闪耀着文学色彩的数字:

五三六扶贫攻坚中,重庆重点摸底和扶贫了248个乡的2414个重点贫困多重,数字电视进村、43.99万户农民。

2001年以来,全市又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确定了3270个特困村和412万贫困人口作为重点扶贫对象,把3/4的特困村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进行重中之重的脱贫战斗。与此同时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惠及到户的一个个措施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植基础产业,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人、大力开展扶贫培训,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及素质等综合扶贫计划与做法,在全市铺开。尤其是在探索区域脱贫新路子方面,直辖市的做法和力度都充满了亮点。比如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抓的整村推进脱贫示范,对全市干部扶贫的责任心是一个巨大的促进;比如在武隆仙女山、云阳县四十八槽和黔江区蒲花河流域实施的片区扶贫综合开发试点,所探索出的综合开发,成片治理,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新路子,都取得明显成效。

武隆县仙女山片区共有16个行政村,试点前基本都不通路,大部分农民的人畜饮水困难,整片区域没有形成支撑农民收入的骨干产业。2000年底,农民的纯收入不足1000元。2001年开展扶贫后,国家投入850万元扶贫资金,带动了部门、企业、民间的资本在片区内集中投入达5897万元,修建公路126公里,使100的村和1009的农业社通了公路,95的人畜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50的农民住上了砖瓦房,60的农民装上了电话,有线电视用户达2150户,培育发展烟叶、称猴桃、中药材等骨干产业3.6万亩。2005年片区内农民人均收入达2685元,比扶贫开发前增长1.5倍。

同类推荐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热门推荐
  • 养女

    养女

    “新绿丛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持策划,于2001年开始出版的以宁夏作家作品为内容的系列文学类图书,截至2005年年底已连续推出三辑。其中《马鸿逵传》已经再版,《花旦》《白衣宰相》《花逝》等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丛书的出版,既丰富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又为宁夏的文学创作发掘了很好人才。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太古虚实案

    太古虚实案

    我本来只是想买两颗蒜头和一块姜回家炒菜。菜摊大妈找钱后我理所当然地转身离开。可就在转身这一念的时间里,我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大地。眼前只有一个巨人,像翻身的乌龟用四肢支撑着天地。他吃力的不让天地相合,看见意外闯入的我兴高采烈地打招呼:“哎呀终于见到其他东西了,我叫盘古,怎么称呼?”待我真正想通后,手里蒜头和姜不受控制的掉落在地。这穿得……也太早了吧……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为你介绍了100种常见的疾病以及针对疾病的营养处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心甄选了安徒生最为经典的童话,以期引领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进入奇幻有趣的童话世界;使现实压力与日俱增的成人们,重温人鱼公主、丑小鸭、拇指姑娘的快乐记忆,回归天真、宽容的快乐心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