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多样化意味着城市现代部门的扩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就是城市现代部门对其不断吸纳消化的过程。服务业的分工细化及专业结构层次的多样化过程中,各种资源,如劳动、资本及技术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市场各方都是"帕累托改进"。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城市化推进伴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城乡资源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均衡配置,有利于城市市场的有效运行。②技术积累作用。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实现了不同劳动力个体的专业化,也实现了城市专业的多样化。专业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中,城乡劳动力在分工组织和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能够提高技能,进一步加速专业化深化。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职能分工
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实现农业内部农户职能的分工,增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在我国农村存在劳动力剩余与农户职能多样化的两难冲突。本书以农户生产和经营职能分离为例,通过超边际方法分析指出,①农产品经营商的出现是劳动力转移、社会分工演进的结果,农产品经营商的出现将提高全体劳动力的效用。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产品经营商的转换是其追求更高收入的结果。是经济社会中随着交易效率提高,不同微观个体之间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更大效用的结果。
农户职能分离对技术效率的作用可以体现在,第一,交易成本的节约。通过将职能的细分使得专业化程度加深,由此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第二,农业产业化。农户职能分工从本质而言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户职能分工的作用是以就业为个体目标内生型的需求同以产业化为目标的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综合作用。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链条不断增长,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也需要加深和提高,从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
4.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内分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农户家庭内部农业与非农业的分工,这种分工格局推进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对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通过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得出:①农户家庭分工后,为获得各自稳定的工资收入,劳动者需进行技术积累。技术积累将影响以后的效用。②农户家庭成员根据自身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决定非农就业的劳动供给,这种分工格局将影响后期的效用。
笔者认为,农户家庭内分工的技术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转移劳动力的技术积累。为稳固自身的工作地位,劳动者不得不进行技术积累 ;家庭分工及劳动力转移将会带来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而会通过影响家庭效用边界和谈判能力而影响分工本身。在博弈过程中实现分工效率的改进和技术效率的提升。第二,未转移劳动力对新技术的内生需求。年轻力强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现代部门参与城市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农业由老年人和妇女来完成,必然内生地需求减轻劳动强度的技术的开发。未转移的劳动力的专业化提高更需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现代化的推广,而这种投资和推广的资本可以来源于家庭的非农业收入,这就是经济的迂回效应。
一个展望
发展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一个国家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农村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溢出的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是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分析是本书的一个中心课题。本书主要以分工效率为中间变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效率的关系通过对现实中的四种典型模式的探讨反映出来。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经济增长的源泉,探索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可能性。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诸多模型中,Romer、Lucase等大批经济学家不断研究出了各种"技术"变量如何内生于经济增长模型中,从而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动力。然而,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影响这些"技术"变量的因素也很多。现阶段,我们面临的就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条件下如何有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本书的思考正是源于对我国现行状况下的发展问题。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将劳动力转移变量引入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但是,本书的研究更多的是放在对我国现实的理论解释上,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具有普遍实用意义的内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进步模型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工作。
从斯密到杨格再到杨小凯,历经几个世纪,分工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议题。作者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分工的联系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工效率和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做了理论推导。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论证,还有待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工效率、技术效率及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做出实证研究。在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经济所做出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我们也在本书中给出了论证。但是,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没能得到实证验证。同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分工效率、技术效率的关系论证了家庭内分工、农户之间分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只是做了一点简单的实证检验,今后作者希望能够致力于对这些关系的实证研究。
后记
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十年的学习生涯让我真正懂得经济学之美。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回首当年,速水佑次郎的《发展经济学--从贫穷到富裕》引领我走上了博士论文的写作之路,无数个夜晚被作者的思想所震撼。今天,当完成书稿之时,很想感谢那些影响过我的经济学家们,谢谢他们带给我一生的财富。
此外,我要向我的恩师和母校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感谢在母校的老师们十年的求学道路上所给予的帮助和关怀。要感谢母校的同学们对我本书的关心与帮助。最后,我要将此文献给多年来给予我无私关爱的家人,是你们的爱始终支撑着我无畏前行!
十几年前,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我步入了大学校门,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和憧憬。如今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更多地则带着对太多帮助过我的人的感恩,带着良师益友和父母兄长的祝福。在此,我要将这份承载着我多年心血的礼物送给所有关爱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希望你们的关爱继续伴随我远航!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和爱人!
马捷
2008年12月于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