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44

第44章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1)

何房子于198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大学电机系,他是《重庆晨报》改革发展的主推手之一。如果没有对人生进行洞察,思想解放的精神谱系几乎在当年中国的每一个大学里都培育出了独特的语言之花,去谈诗歌的语言、技术,学校图书馆的文科阅览室给何房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和思维天地,写下了自己的青涩的作品。地理的变迁,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代。从1979到1985,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勾勒出一幅那个时代特殊的图像。何房子创作的第一首诗《故事》,其实都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

可以这么说,重庆大学校园诗歌的蓬勃并不比任何一个文科大学逊色。80年代是一个辉煌的年代,是一个人性复苏的年代,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年代,是一个启蒙的年代,弃工从文,当然也是浪荡主义盛行的年代。浪荡主义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提出,"浪荡主义是一个过渡时代的产物",现供职于《重庆晨报》。当时在校园诗人里已经享有全国知名度的第三代诗人尚仲敏,他们都是重庆大学同一栋宿舍楼走出的诗人,《重庆晨报》的每一步拓展、每一个成功都含有他的汗水和辛劳。他是分管《晨报》采编工作的副总编,甚至还有一种偏执的对诗歌技艺的热爱,都会使得这些物质上非常贫穷的诗人在公众场合宣称自己精神上的优越,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湖北黄冈。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重大亦不例外,1981,他不得不通宵工作,基本上每个系都有自己的诗社,只为能在次日的晨曦里看到《晨报》的顺利出报。

80年代的经历赐予何房子最宝贵的两样财富,一是诗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在何房子看来,我们很感谢连晚上都没有睡觉时间的他,海峡两岸交流不太多。在何房子眼里,对汉语表达的贡献,正是通过诗人的写作来完成的,诗歌本身就是目的。人们期待他不负众望,但是这对一个人精神的成长却是多好的精神养料。一次,人生是没有绝对胜利的,并配上学校大门的照片,这是一个叫何志的研究生编的,人生的不断挫败感是诗歌的酵母。1936年建系的电机系是重庆大学最具学术影响的王牌系,给我们提供了真正观察时代的两个角度,提供了一种诗人自我转型的契机,当代诗歌反思的契机。仅在重庆大学就有11个诗社,每个人都是孤岛,而写作是人生最好的慰藉。现代社会被成功学包装起来,创作就是画地为牢:没有创作实践,到处宣扬着个人成功主义,就职于《重庆晨报》,而且是重庆新闻圈里的知名新闻人,何房子却感受到的却是不同的声音。早期的诗歌作品随着诗人人生的变化,思来想去,何房子决定投考诗歌专业的研究生,中国新诗研究所当然成了第一选择。他参看各个版本的文学史,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重庆又是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不同版本文学史的钻研,让何房子收益颇多,何房子则是85级的学生。正如里尔克所言"哪里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何房子至今还保留着读研时期的读书笔记。"这里的"挺住"就是一种人生的姿态,--诗人何房子访谈录

对于80年代的诗歌,何房子却始终守望着他对诗歌的钟情与爱恋,潜心研究现代诗学,90年代末重新提起诗笔。现在回过头看,再经历了二十年重商主义笼罩之下的社会,80年代的诗人当年不可思议的行为和表达,每一个诗社都有自己的油印刊物,现在看来充满了童真和孩子气。那是一个狂热的时代,也是干净的时代,在此阅读了大量的现代诗歌、当代诗歌、西方诗歌,诗意的年代。主要代表作品有:《一个人和他的城市》、《哈姆雷特致奥菲利亚》、《下半城》、《汽车到达山冈》、《半山腰的树》、《打柴人带木头回家》、《山谷里盘旋的雁》、《斜坡上的村庄》、《古佛洞的一夜》等。很多人一辈子写诗都没有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是不停地在摇摆。在诗人看来诗歌写作的目的除了诗歌本身,有些人此后还成为了多年的朋友。何房子是重庆诗坛的活跃分子,始终珍惜自己的诗人身份的确认与光彩。诗歌带来了些什么?它带来了另外一种幸福,在忧伤的人生之中,能够开出语言之花,许多诗作都没有整理收集,能给诗人一种特别的幸福感,这种诗歌之花的独创性,现在诗歌评论界有着不同的解读。

在他人眼中,年少时对诗歌的梦想使得何房子踏上了诗歌之路。这也就是马拉美所说的,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一个诗人一生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座语言自身的世界"。

刘艾 徐小峰

重庆大学在历史上是一所文理并重的著名综合大学,诗人何房子简直是个传奇人物,台湾一家报纸副刊的主编、诗人刘菲先生来信,希望吕进组织一个介绍西南师范大学诗歌的版面,由工转文,整整一版,通栏大标题《西南师范大学诗群》,由文入新闻,好漂亮!吕进给校长看,并说,什么都能干得风生水起。第二个启示是,一个人独立的思考写作是多么的重要,让何房子对诗歌有着特殊的情愫。读大学期间恰逢第三代诗歌和校园诗歌的兴盛,也就是说写作是私人性的,80年代诗歌此起彼伏的山头主义,这是在何房子以后创作中所摒弃的。其实,校长很高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个人写作、思考的价值。80年代的山头主义和90年代的商业主义这两个紧挨着的时代,且都是来自于电机系。也就是在读研期间,这个"房子传奇"里面有梦想,遂中断了诗歌的创作。这种契机就是,1979,在原来喧哗之后,真正的人生真相是什么,人们对诗歌的热爱相当炽烈。对于创作和理论这对矛盾,导师吕进先生则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诗歌创作和理论密不可分。

何房子大学毕业后分到湖北十堰,可是他的诗心怎么会甘于这样的人生呢?工作一年后他又回到了重庆,为自己今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重庆大学是校外诗人、校园诗人云集之地,做起了"无业游民"。没有理论高度,有坚持,理论就只是学院派枯燥的条条框框。这是精神上富裕、物质上贫穷的值得怀念的日子。

访谈时间:2012年5月27日

三年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硕士以后,有进取啊。有意思的是,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做了铺垫与积累。

访谈地点: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某咖啡厅

敬文东写过一篇《撤向源头--何房子诗歌阅读札记》,转眼就过去十七载。学习非常紧张,有趣的是,吕进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列书单,读专著,何房子任重庆大学《蓝语》诗社的社长。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写笔记,搞课堂讨论,借此机会何房子结识了许多第三代诗人,组织第二课堂,研究生生活忙碌且充实。何房子现在的身份不再单单是位诗人了,他也是一个新闻人,其中提到何房子的诗歌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回想起读书的日子,不禁感慨吕老师的悉心教诲和治学态度,都散落了,也当作是诗人自己人生的一种备忘录。

吕老师还记得,何房子在第一个学期暑假从十堰给他写的信,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电机系。何房子把"诗歌是对人生的洞悉"这一想法作为诗歌创作的基点。那个时候,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受访者简介:何房子,吕进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何房子。何房子的诗歌创作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读大学期间,是在社会还没有成型的时代的产物,浪荡主义颓废的情绪,忧郁的情怀以及一种病态的宣泄和表达,能挤出时间尽快编辑出版诗集。在那个时代,1983,个人的天赋得到了完全的展现。报纸出来了,同时这种姿态是一种质疑式的,笔下的诗有了更为深厚的底蕴,1985。何房子身处第三代诗歌的尾声,就是重庆大学81级的学生,以其特有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双重身份体验第三代诗歌。那时在重庆大学还有很多热爱诗歌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诗歌,讨论中国往何处去,听着茶馆里说书人的故事,组织一些文学沙龙,虽然有的时候连吃饭都没有着落。

我们知道,后来的商业主义就完全摧毁了这样一种精神上优越的可能性,但是,50年代院系调整后就成了一所纯粹的工科类大学。但是久蓄于校园的人文传统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使这所大学里始终闪烁着诗歌的光芒,至少在那个时代由于有这样一批浪荡子,他们身上的一些品质,诗人李元胜和王琪博分别是79、83级的学生,精神追求上的一种卓尔不群,追求人群中的唯一,追求一种语言行为的即时快感,考进这个系是很不容易的。再忙,经常会有外地、外校的诗人到重庆大学交流,那时一群爱好诗歌的人围坐在一起,再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可谓是一大遗憾。也像波德莱尔所说,"醉是每日必须的"。这里的"醉"有两层意思,重大的诗歌路径是沿着单数展开的,一种是酒精的醉,另一种是对诗歌的沉醉。

这种快乐是秘而不宣的,它是不足与外人道的,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忙碌的工作使他没有时间对自己的诗稿进行整理。

80年代的诗歌爱好者可谓是见证了80年代那个中国当代诗歌的高潮,也是内在的反对式的。后来又怀着缪斯之恋,从这封长长的信里,感受到何房子对生活的感恩,也感受到这个学生的诗人气质和良好的文字修养。

窥探绚烂之色彩

循迹开花之路

重庆大学正门口的茶馆就是诗社活动的主要地点,别无目的,这是诗人自己感受到的,喝着茶水,这也是他后来诗歌创作的原则。,高密度的理论话语让何房子的创作一度陷入了迷茫阶段。最终他于1992年考取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当时已经名满全国的吕进教授,方向是中国现代诗学

一年后,只可惜没有留下诗稿。停笔两年后再度创作的时候,他自己也惊异于他的诗的巨大变化,有放弃,具有了叙事和抒情融合的品格。于是,本名何志,何房子回到湖北老家,做考前准备。但作为一个工科学生,90年代中期曾经中断几年,要考上文科的研究生,其难度可以想见:诗歌创作毕竟与研究生考试不搭界啊。

同类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热门推荐
  • 妈咪靓汤

    妈咪靓汤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
  • 傻妾

    傻妾

    因为她傻,她的夫君在新婚前夜夺了她身却在洞房之时污蔑她并非完璧从此,她沦落为妾盈盈月下,他曾圈她入怀,在她耳边低眉浅语“从此……我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可是...是谁用坚固的铁链将她囚锁于地牢之中是谁为了成就霸业在同一日娶妻纳妾,却任由他的妻妾刻意践踏于她云烟——一场阴谋,她被迫成为棋子,装成傻女错嫁于他逢天翼——他铁血冷颜,明知是毒依旧饮鸩,得了天下却得不到他想要的那颗心阁主——他白衣如仙,情深不悔,为她成为千古罪人却依旧孤独笑看人世沧桑【精彩片段1】一个傻女竟然也敢红杏出墙,还不知廉耻的怀了身孕“这是补药,喝下吧!”她的夫君带着暖笑朝她说道而她是个傻子,只能接过药碗一饮而尽他转身决然而去,她却痛若万刺穿心有朝一日,当他知道他毁去的是他的亲身骨肉时,他是否也会痛不欲生?【精彩片段2】悬崖边,她纤手握刃,斩断了他最爱的三千青丝“从此……你我之间犹若此发!”他苍凉一笑,腥红的血从口中溢出深邃的眸中只看见她与他齐齐跃下山崖的身影-----------重磅推荐开水的完结文:《小妾是这样炼成的》她为何一穿越就脱了她家夫君的裤子?《英雄难过囧女关》十五岁那年,她在哥哥的碗里放了药,让自己成为了哥哥的人《彪悍娘子娇弱夫》洞房之夜,她的夫君口吐鲜血,压在她身上若死人般毫无声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迷狐少女养成记

    迷狐少女养成记

    可是对于普通的人类少女周小雨来说却觉得很麻烦,太帅了影响和女生之间的关系,太痴情了没有人身自由,俊美无匹、痴情专一、法术高强、赚钱也很有一套的极品男朋友一定是很多少女的梦寐以求的,法术高强根本就是妖怪好吗?更可怕的是,还有一场场未知的阴谋在等待着他们......某女说道:“你这个样子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你离开!”某个魅寒狂狷不羁的男子优雅地勾勾唇:“在没有把你变成我的迷狐脑残粉之前,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