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38

第38章 论当代生态诗歌的传播策略 (2)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出现在1983年。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一方面,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指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另一方面,它也是保证当地人民生活特别是提高经济生活水平的一项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商业策划行为。从首要旨归上,生态旅游与生态诗歌始终保持着高度一致,生命共同体的极致追求是二者共同的心声。纵观当代生态诗歌传播的各种传播形态,我们可喜地发现,生态诗歌正积极地与生态旅游靠拢。它正以生态旅游节诗歌征文活动、生态诗歌采风活动、生态旅游广告诗歌等传播形式,与生态旅游实行着"互惠互利"地结合发展。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风行于世,生态诗歌融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之中,无疑是为自身发展发掘了一条蓬勃的旅途。

1.以生态旅游景观特色为主题的生态诗歌征文活动。

21世纪以来, "工业化巨人"正大踏步向前迈进。人类与自然仿佛磁极相同的两块"大磁铁",愈发不断地相互远离。大自然在商业化快速进程中萎靡,甚至遭到了人类的残忍蹂躏。随着人类与冰冷的工业化机器不停地并肩同行,人们的情感日益麻木,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日益钝化。于是,一些先行者们恍然觉醒,并试图呼唤更多的人从梦魇中醒来。生态主旨的理性回归,成为了当代社会各个领域最强烈的渴望与诉求。鉴于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一些特别是以自然美景为主的旅游景点,积极发展以"走近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景区。一方面挽救不断下滑的自然生态状态,另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审美愿望及回归自然的呼唤。景区往往与当地政府机关合作,创办以当地景色特色为主题的生态诗歌征文比赛或活动。

2011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秦岭最美是商洛"诗词歌赋有奖征文活动,意在诠释山水商洛和人文商洛魅力,用诗词曲赋的形式吟诵商洛的风土民俗、社会经济以及新世纪、新商洛的新形象。将文学文化升华为生态旅游的精髓,无疑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将生态诗歌结合生态旅游融汇发展,展现生态诗歌除了文学自身价值以外的商业价值,双重价值作用下为生态诗歌提供了一条葱郁的生命之径。

2.生态诗歌与生态旅游结合的新型方式--诗歌采风活动。

"采风"源于《诗经》中的"风"、"雅"、"颂"中的"风",本意是指宫廷乐府至民间搜集各种口头创作。这一概念发展至今,其内容主要是让人类主动贴近自然万物,与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进行平等的对话,从中汲取与"工业化"背道而驰的审美感受与艺术灵感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更多地追求实用性和物质性,在这些因素不断交织与演化下,个体的精神与思想也被不断地遮蔽,物质的享乐让个体灵魂行走在"空虚之境"。纯粹的精神质素被遗忘甚至抛弃,海德格尔也曾不禁地概叹道,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如何还能有家园。诗歌采风活动的逐渐兴起,为人类个体在喧嚣的世界之外预留了一席之地,沉浸在自然美景的静谧之中,呼唤人类的自然性的回归。在这类创作心理预设下,生态诗歌创作就成为了当代采风活动最好的成果之一。

例如,2011年6月宁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诗刊》社、文联等联合举办的"诗意宁夏?感恩黄河"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采风活动,意在以诗的感觉歌颂黄河金岸的自然风光和建设成就等。同月,由福建省作协、仙游县联合举办的"映像?仙游"诗歌散文采风创作活动,歌颂"仙景?仙梦?仙作",也为今后举办"映像?仙游大型实景诗歌朗诵音乐会"提供创作文本。再如,2008年9月,首届焦作旅游诗歌节将在焦作市举办,中国诗歌学会将此次采风活动中诗人们的优秀诗篇结集成册,以中英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神农山、青天河、云台山、红石峡等焦作著名景点在诗人们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人类与自然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贴近与心灵碰撞。这类采风活动的举办,为生态诗歌提供着源源不绝的文本素材与激情灵感,更从另一角度刺激着人类个体精神的空乏虚浮,为喧杂的生活给予了一方净土。

(二)边走边唱:生态视角的摄影诗歌

摄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将物体的光线、造型以另一种方式重现于各类视觉媒介,从物体的各个切面作为摄影艺术展示光点,匠心独运地表现作者的情感色彩及艺术主张。而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且"诗是有节奏的语言" 。它通过想象的艺术手段,运用文字的排列组合表现出独特的韵味,表达真情实感。如王向峰曾在《摄影文学的诗性创造》一文中提到,"从摄影文学的构成因素来说是诗画结合,它的可视性表现媒介是画面,但画面中的本质性、主导性的因素却是诗的。并且,在画面中摄影语言有线、形、光、影的可视性,其中包含着文学的诗性,同时也是活脱脱的诗的语言存在,这才有了摄影文学的体类语。" 摄影诗歌作为摄影文学的集中体现,凝聚了摄影与诗歌两类艺术"影"与"诗"交相辉映的"交集"效果。

美国著名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的一句名言:"我书写我不能拍摄的,我拍摄我无法书写的。"摄影诗歌无疑在书写与拍摄这两根平衡木交叉处找到了平衡点,这种"书写的图像"在当下社会文化中也成为了极富冲击力的新兴文化力量。"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传承驱使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在人类日益觉醒与自然的距离之余,愈显兴盛。生态主题的摄影诗歌在如上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了生态诗歌又一特殊传播策略。例如,金殿国的摄影诗集《走过一百座城市》,其中不少著作不失为生态摄影诗歌的典型代表。诗人运用清丽脱俗的光影线条及凝练有力的语言文字共同"书写"下世界上一百座城市的自然美景与民俗文化。诗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艺术的视角审视每一个走过的城市,充分运用想象,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并直接转化为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字--诗句。它不是诗歌与摄影的简单相加,而是诗人运用独特的视角记录自己环游的步履,通过影的艺术还原自然客观存在的本真,并用诗的语言巧妙地表现出诗人对这些景观独有的审美感受。

《冰城》(摄影诗)

绘飞腾的舞姿,

砌优雅的造型,

组成剔透晶莹的琼宇玉宫;

映天光云影,

牧莽莽大川,

浑然若大自然的屏风

--你壮阔旷达,气贯长空!

滴缕缕情丝,

诉绵绵衷情;

说不尽凝而又化,

化而又凝的心曲,

道不完得而复失,

失而复得的心灵

--冰啊,你历经寒风冷雨中的会聚,

终于在煦日下升腾!

在《走过一百座城市》中我们发现,有着不少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体验与感悟,诗人更是将简单情感升华为理性反思。商业化在当代社会文化中进行着无孔不入地渗透,各个城市的自然景观被破坏,并渐渐被商业气息所侵蚀,诗人不禁担忧并叩问道:"一部电影搅破'第一名刹'的平淡与清静,成就热闹非凡、源源不断的功夫经济。......少林寺会如何排除纷扰、坚守自己?" "风景旧曾谙的江南,在流淌的诗韵里,在喧嚣的叫卖声里,是否还能保持往日的矜持与恬淡?" 诗人的"体验"与"忧虑"成为了本部摄影诗集的两大关键词。他以城市为基本单位,将其最原始的风貌展示出来并生成此部摄影诗集的系统。在踽踽而行的路途中,体验自然风光的其中美好,却也在现代化商业化快速的进程中忧虑着大自然的原始本真将何去何从。随着人类回归自然审美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以及当下生态问题的逐步显露,特别是摄影诗歌作为新兴事物,具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发展前景,生态诗歌通过摄影诗歌的形式见诸于各类媒介也成为了其传播方式的又一有力补充。

除了金殿国《走过一百座城市》外,张林桂2008年8月出版的摄影诗歌100组《鹤立群山》也可以称为生态摄影诗歌的代表之一。此部诗集主要从季节、植物、动物等角度进行创作,作者将自己置身于与自然万物对等的地位,以诚恳的态度与它们对话,从平凡景物摄取不平凡拍摄视角,以平凡语言表达不平凡感悟。如《秋园晨光》、《春日木棉树》、《排山倒海月季开》等。2006年11月,边强出版的摄影诗集《白银风光》,图文并茂地记述了甘肃省白银市的生态风光,用诗的语言引人进入想象的空间,试图激发与读者的强烈共鸣。

(三)绿装的呐喊:生态公益广告的诗性探索

广告跻身于当代文化空间,成为最为强大的符号系统之一。由于广告往往与商业销售直接对接,为此,基于各类消费心理的各式广告在各类媒介上各展风姿,无时不刻地充斥着人们的五官。但公益广告作为广告中的特殊形式,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多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直击当下具体的环境恶化问题,往往采取诗意营造或数据揭露的两种方式进行。鉴于广告词的简短凝练及生态公益广告特意的诗意营造,这与诗歌本身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时作为社会传媒文化重要形态的公益广告往往借助于电视、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进行传播,这种方式无疑是与新媒介力量的有力"握手"。由此,生态公益诗性广告,便成为了生态诗歌传播的又一新颖且具有着强烈生命力的传播方式。

例如,2011年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同种一棵绿树,共建生态中国"的公益广告活动,与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北京音乐广播、蒙牛生态草原基金共同主办的2011"生态行动,助力中国"大型公益绿色活动联手,创作了不少具有着诗性意义的生态公益广告。从诗意的氛围中与直观的动态视频结合,揭示当下生态环境的恶劣状态及每一个人为挽救赖以生存的家园身体力行的方法,试图将"人人皆可生态"的理念推近大众身边。在这系列作品中我们发现,一些生态公益广告有着明显的诗美特性,同时体现着强烈的情感诉求及丰富的内蕴。

这是自然的生态,也是人类生存的源泉。

这是哺育大地的母亲,也是万物生长的摇篮。

这是引人入胜的美景,也是情牵梦系的家园。

珍爱中国生态草原,我们生长的天与地,演绎和谐的大自然。

如果摈弃影视媒介的表现形式,单纯从文本来解读这段文字。我们发现它是一组"这是......,也是......"的排比句式,并从结构上完成了诗歌要求的语言文字的基本组合排列。吕进曾说过,"诗是气体"。 因为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它回避精确描绘,客观事物的表现是由诗中所抒之情暗示、折射出来的" 。"源泉"、"摇篮"、"家园"这些意象都是抽象的概念,而非具体时间的具体细节,是"虚"的。此外,它还有具有着强烈的生态情感诉求,在优美的文字表达下,掩埋着对保护草原资源及人类生态道德回归的强烈呼吁。所以,这段文字不失为一首较好的关于保护草原的生态诗歌。

如果将这个生态公益广告换从媒介方式方面来分析,这种影像形式通过网络、电视等电子媒介传播与图像为主导地位的视觉时代相互吻合。影像符号直观精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它"不把言语作为自己的内容,而是把外部世界作为内容。换言之,就是把言语和思维表现的东西作为内容。......不用词语,胜似词语。" 通过与实物最为接近的符号系统即影像来再现中国生态草原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但是影像却又不得不被镜头所限制,镜头之外的空白就很自然而然地被文字所填补。文字的描述性及表现张力直接提供影像之外的情感空间并引发思索。生态公益广告以其特有的诗意氛围的营造,引领人们通过直观视界与想象进入大自然的美好世界,从而引导人们重视身边的有限的自然资源,一同保护大家赖以生存的家园,影像与文字结合来激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在本诗的最后一句说道,"珍爱中国生态草原,我们生长的天与地,演绎和谐的大自然!"直接表明天人和谐、珍爱与人类平等的微小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强烈生态诉求,进一步强化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公益广告的诗性探索,不仅仅为生态诗歌的发展路途另辟了一条蹊径,同时也为在这被工业化机器化麻痹了人们审美神经的"非诗时代"或"缺诗时代",在先进的传媒技术之下为生态公益广告策划提供了一种思维启发。生态诗歌只有同先进的电子传媒力量有力结合,才能在新型的文化格局下绽放出独特的"时代之花"。

(指导教师: 梁笑梅 教授)

同类推荐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热门推荐
  •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继第一部鬼妃完后,颜兰又为大家推出一部有关鬼妃的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苏小暖,阴曹地府里的一女鬼,将地府搞得鸡飞狗跳,一个头两个大的阎王只好让黑白无常将此妞丢到阳间去。南若轩,南月国的太子,表面斯文如绵羊,内心腹黑如灰太狼,但是,他有一只天眼,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哪来的刁女?拖出去斩咯!”“你说你是鬼,那好,你把你的头摘下来给我踢!”……“你丫的,老娘好不容易找了个身体做人,你丫的一句话就想把老娘打回原形,老娘跟你拼了……”苏小暖讲某人扑倒。“我真的是鬼,你信我啊!”……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泪流满面,男女主角演绎一段不同寻常的人鬼恋。
  •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陶尚芸编著的这本《静下来一切都会好》从静下 来生活、静下来感受、静下来工作、静下来积 累、静下来思考、静下来计划、静下来反省、静下来 疗伤八个方 面进行阐述,用优美的文字带给人们一份安静的阅读 体验,帮助 人们在忙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收获人生的幸福。
  • 内心修炼气质女人

    内心修炼气质女人

    英国作家毛姆说:“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些不懂得如何使自己看起来美丽的女人。”现代女性早已抛弃了旧观念,学会了在忙碌与优雅中积极地生活。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时髦,而是内在修养。通过修养打造一个气质不凡的自我,通过读书学习培养一种远离庸俗的品位,因为气质修养才是女人永恒的化妆品。内涵是现代女性最应该具有的品质。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美容健身和着装打扮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外貌,外表美丽已不再是梦想。现代社会中,人们欣赏女人的角度也已经从外表的美丽转向知性美和内在美。这告诉女性:想拥有丰富的内涵就必须读书学习,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实起来。
  • 异界英雄

    异界英雄

    旧的世界勇者转生体在新世界中与新的世界勇者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冒牌女友从天降

    冒牌女友从天降

    她是学校出了名的坏女孩,有着淑女的名字却是一个女汉子,他是万众瞩目的校草,一日偶然,他在校园里走着,她像只八爪章鱼一样从天上掉下来,这邂逅,好奇葩!他居然还是她的同桌,更可恶的是,他太过自信,居然和她赌她一定会爱上他,太自恋了吧!可是往后的生活谁也料不到。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村头狮吼农家夫

    村头狮吼农家夫

    人生何处不悲催。好不容易把农场弄到百级,不料却穿越了!穿越归穿越,别人锦衣玉食,美男后宫…可她呢?居然一来就被拉去濅猪笼!尼玛,说她不知廉耻,伤风败俗?靠,她哪里伤风败俗了?啥,就因为她穿着吊带!可是脱困在即,却又从天上掉下个孩子将她砸回河底…原本想要平平淡淡的过着小日子,却被某奶娃赖上。买地种粮,娶夫生娃,这都需要银子。因此她还要为了富婆生活而奋斗。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 却风归之凤皇于飞

    却风归之凤皇于飞

    时值乱世,晋朝南迁,北方群雄并起,几大势力分别有慕容氏燕、苻氏秦、拓跋氏代、姚氏羌。秦天王苻坚在国相王猛的辅佐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在收服了姚氏一族后,打起慕容燕国的主意。慕容一族满门才俊,除去燕主慕容俊,尚有太原王慕容恪、吴王慕容垂、范阳王慕容德等兄弟。慕容俊早死,大权落入太后可足浑氏手中,可足浑与吴王不合,幸慕容恪从中周旋,吴王才免受非难。然慕容恪在攻打洛阳时亦染病死去,燕国内部顿时风云诡谲,而外部同时遭到秦国袭击,节节败退。慕容垂挂帅出征,一举得胜,有功高盖主之嫌。可足浑不能忍耐,决计害之,慕容垂被迫逃亡秦国,得到苻坚优待。燕国丧失能将,狂澜不能挽,终至灭国。是时,凤皇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