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33

第33章 分离与融合 (1)

--莱辛、苏轼诗画观比较研究

徐若冰

莱辛与苏轼的诗画观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图像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差异,是形成莱辛与苏轼诗画观差异的深层原因,正是这诸多方面的差异致使莱辛主张诗画分离,而苏轼却主张"诗画一律"。

莱辛、苏轼诗画观差异形成之语言原因

西方的拼音语言是对声音的记录,抽象的语言媒介使得诗歌与绘画的联系失去了内在必然性,从而使两者关系相分离。中国的语言是对形象的记录,属于象形文字,相对形象的语言媒介使得诗歌与绘画之间存有天然的联系。因此,语言是导致莱辛与苏轼诗画观差异的重要原因。

西方语言文字的特性与莱辛诗画观中诗画异质的论点密切相连。西方文字的抽象性、重形式、聚焦性等特征与莱辛对于诗画异质的主张相一致。

(一)

首先,西方的语言是拼音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西方的语言载体失却了原始的形象性,这使得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断裂的。符号与对象之间没有特定的联系,或者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相互游离的,这也使得语言的抽象性进一步加强。西方文字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中国的汉字风格迥然相异的拼音文字。从字体的造形上说,西方文字已由原初时期的图画文字发展成了表音的线性文字,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加强符号的抽象性,最终它成了几乎是纯粹的符号。西方文字的符号性和抽象性都比汉字强。从字义来说,西方文字也远比汉字抽象。人们几乎看不出拼音文字符号与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它的意义主要是受到理性的规定。 不仅如此,"声音语言显示了主客关系的断裂,并且保持着远距离的作用。主客体对立使得主体感到悬虚在外,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产生了理性。"

其次,西方的语言具有重形式,有严格的形态、格、位等变化规则。例如在德语中就有性、数、格的形态变化。德语的名词均分为三个属性:阳性、阴性和中性。西方语言的形式具有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换言之,形式在西方的语言中具有统领意义的作用。

再次,西方语言的句子构成逻辑体现了特有的"聚焦"法则,有着与绘画相似的异质同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语言的句子是一种"焦点透视"式的语言,这种现象可以从句子的形态变化清晰地反映出来。通常来说,西方语言句子的谓语必然是由限定动词来充当的。句子中的限定动词又在人称、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句子中如果出现另外的动词,那么它一定会采取非限定形式以显示出它与其他动词的区别。也就是说,在西方的语言体系中,如果我们抓住句子的限定动词,就等于是抓住了句子的骨干。理解和把握西方语言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也就是就抓住了全句的灵魂,整个句子格局也就纲举目张了。

西方的语言组织方式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法则也是一致的。整个画面如同句子一样,只有一个"中心"。在西方绘画中,一般从固定的某个视点进行构图,所有的物体遵循"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法则去描绘,画面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灭点"。这样在西方的绘画中,远景、中景、近景次第呈现,井然有序,整个画面的每一件物体都得到明晰的确定。汉语言则不然,它在绘画上类似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这也难怪有人把西方的语言比作是一串珍珠,而"汉语却像一盘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灿烂夺目。" 汉语言的特质决定了汉民族的思维,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绘画,同时也是导致苏轼诗画观有别于莱辛的重要原因。

(二)

苏轼诗画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国语言的土壤。中国语言的"散点"性及汉语言形象性,是苏轼提出诗画一律的重要基础。

首先,中国语言具有"散点"特质。在汉语言中,句子是流动的,不受某个视点的限制,句子中的每一个语词都可以成为"焦点",例如马致远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个小令中,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个的名词构成,甚至是没有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松散,其间可断可连,没有固定的焦点,这与中国画的透视法极为相似。中国画的透视法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是游神太虚,如同是一个人从世外鸟瞰的视角出发,去关照全局整体,体察整个大自然的律动,观者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不断地游弋、徘徊,游目而周览,把多方位的视点、多层次的视像谱成一幅超越现实之物象的虚灵诗情画境。......中国画因为是所谓的"散点透视",它能够移步换景,故多写长方立轴自上至下以揽全景。

其次,中国语言的所指和能指的结合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语言具有特别发达的"语象"。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不乏抽象的概念,但却也到处都有"象"的痕迹,"无论是哲学思想领域,还是科学技术园地,抑或文学艺术范畴,几乎无处不有'象'的形影。论天体,讲'天象';说人体,讲'脉象';谈思维,则有想象、表象、意象、印象、具象、抽象等等。至于作为民族文化之典型代表的汉字,更是与'象'存在着深厚执着的意绪与难解难分的情缘。"

汉语言的文字具有视知觉意象,这是与拼音文字不同的。如姚淦铭先生在对汉字的心理进行研究时,有一段关于汉字心理的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汉字中的"日"、"月"等字,尽管它们已不再象日形、月形,但在人们的心理中这些字是一种仰视的意象。而"田"、"水"等字,则是一种俯视的意象。但是,同样以"水"作为偏旁,"湖"、"泊"、"江"、"河"等字,在心理上则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横向平面的视知觉。此外,还有一种"水"可以产生由上而下的视知觉心理,如"淋"、"浇"、"泪"、"瀑"等汉字。这种视觉意象的还原,其实暗示出了汉字是由不同的视知觉心理抽象而成的字词。尽管这些还原的意象在人们的心理中存有各种差异。如果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字形上的视知觉的意象心理是很难产生。 中国的文学正是"在这种汉字意象思维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诗、词、曲、赋等。"

中国语言的形象性或意象性对于苏轼提出诗画融合主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形象语言所表达的主客观关系、主客体关系密切相关、没有分开。" 如此以来,在以汉语言为背景的文化中,"意"与"境"、内在与外在、主体与客体、形象与抽象、语言与图像的沟通与融合便成为可能。从宏观的方面来说,汉语言的形象性为苏轼提出诗画一律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另外,从主观方面而言,苏轼不仅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画家,语言的形象性对于苏轼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也就是在苏轼的意识中两者更利于趋向融合和互通,而减少两者的分离、断裂之虞。这亦是苏轼"诗画一律"观之所以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土壤和背景。

莱辛、苏轼诗画观差异形成之绘画原因

中西的图像差异也是造成莱辛和苏轼诗画观差异的重要原因。西方绘画注重焦点透视、比例与解剖,强调的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看物;而中国的绘画则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看世界,这是造成莱辛与苏轼诗画观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

西方绘画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比例、透视与解剖,这三者是西方绘画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不论是哪一种手段都源自于科学的理性分析和观察。科学理性支配下的绘画,重视的是绘画的物理层面,这使其难于与诗歌融合。

首先,西方绘画讲究焦点透视。西方绘画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观物,称之为"焦点透视",以第三人称观物势必强调客观与外在。莱辛正是在诗歌与绘画的客观层面上来探讨绘画和诗歌的差异的。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基本原理就是,物体在我之外,就像是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客观世界的物体和景象,玻璃板后面的物象无论是远、近都映现在玻璃平面上,如果设法将景象在玻璃板上勾画出来,就是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画。焦点透视是在二维的平面上造成三维空间感觉的主要手段,而这种透视法恰是一种科学的运用。这也使西方的绘画作品图布局合理,细部写实、严谨,体面关系清晰准确,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更是比例恰当、精细入微,整个画面呈现着一种科学与理性的光辉。

其次,西方绘画注重比例、解剖。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物象比例关系的研究十分深入。达?芬奇认为:"整体的每一部分必与整体成比例。......我希望人们了解这条定律适用于一切动物与植物。" 解剖对于绘画而言也同样重要。1517年,一位访问达?芬奇画室的人曾写道:"这位绅士有关于解剖学的详细著述,用图形描画出四肢、血管、筋腱、肠子,以及男人女人身上可资讨论的一切,其详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说他曾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男人与女人的尸体。"

同类推荐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热门推荐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101℃恶魔美男

    101℃恶魔美男

    在她最爱的樱花树下,男朋友无情的抛弃了她,愤怒之下跑到酒吧买醉,却无意间看到有对男女在角落里舌吻,该死的,姑奶奶今天失恋,这是故意气我吗?大脑瞬间短路,借着酒胆,飞快的飘过去暴打了那男人一顿,灾难来临,从此便惹上了这个恶魔般的美男,甩都甩不掉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武道狂神

    武道狂神

    耿直带着神秘武道之书穿越到异界,从此废物变天才,张狂昂扬,纵横不败!底层功法?刷选最给力神功,完美契合!武技意境领悟起来太困难?进化成盖世神功就不用领悟了!炼丹救命?我炼丹只用来医天疗地!就这样,耿直打碎风云大陆,打破三千世界,打穿十方维度,打遍满天神灵,打出一条金光灿灿的武道之路!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重生之嫡亲贵女

    重生之嫡亲贵女

    前世的丁紫,是文武双全的嫡亲大公主,惊才绝艳不输男儿,和亲路上被刺而亡。今世的丁紫,身为侍郎府嫡长女,被姨娘设计气死。于是她在一群吵闹谩骂指责中重生而来,她,誓要改变现状!!!姨娘各个心肠狠毒想谋害,她见招拆招,手段更为狠毒高超。庶妹虚荣,挑拨离间中想害她清白,她淡手一扬,反击开始。父亲优柔寡断色心不减,她暗中送人,一个个眼线无声置入府内。祖母心思深沉,她小心经营,植下掩人耳目温顺的种子。本以为今生护好嫡亲的弟弟,让他茁壮成长,便知足了,可谁知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她的计划与命运……
  • 做生意要会算计

    做生意要会算计

    很多人总想赚钱,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生章,有些人做生意如鱼得水,可是对另一些人却导致破产、精神崩溃乃至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在做生意之前你必须了解是否具备成功的条件,做生意成功的一般条件包括:自律、自强、识人能力、管理技能、想像力、口才、毅力、乐观、奉献精神、积极人生观、客观、推销产品(服务)的能力、独立作业的能力、追求利润的方法。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无处不在,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慢慢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快乐是人生的主题,理性洒脱地面对生活,只看你心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感受到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感动无处不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而忙碌。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快乐会时刻光顾你。,懂得知足常乐,活着就是一种快乐。所以会感受不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