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00000033

第33章 分离与融合 (1)

--莱辛、苏轼诗画观比较研究

徐若冰

莱辛与苏轼的诗画观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图像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差异,是形成莱辛与苏轼诗画观差异的深层原因,正是这诸多方面的差异致使莱辛主张诗画分离,而苏轼却主张"诗画一律"。

莱辛、苏轼诗画观差异形成之语言原因

西方的拼音语言是对声音的记录,抽象的语言媒介使得诗歌与绘画的联系失去了内在必然性,从而使两者关系相分离。中国的语言是对形象的记录,属于象形文字,相对形象的语言媒介使得诗歌与绘画之间存有天然的联系。因此,语言是导致莱辛与苏轼诗画观差异的重要原因。

西方语言文字的特性与莱辛诗画观中诗画异质的论点密切相连。西方文字的抽象性、重形式、聚焦性等特征与莱辛对于诗画异质的主张相一致。

(一)

首先,西方的语言是拼音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西方的语言载体失却了原始的形象性,这使得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断裂的。符号与对象之间没有特定的联系,或者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相互游离的,这也使得语言的抽象性进一步加强。西方文字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中国的汉字风格迥然相异的拼音文字。从字体的造形上说,西方文字已由原初时期的图画文字发展成了表音的线性文字,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加强符号的抽象性,最终它成了几乎是纯粹的符号。西方文字的符号性和抽象性都比汉字强。从字义来说,西方文字也远比汉字抽象。人们几乎看不出拼音文字符号与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它的意义主要是受到理性的规定。 不仅如此,"声音语言显示了主客关系的断裂,并且保持着远距离的作用。主客体对立使得主体感到悬虚在外,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产生了理性。"

其次,西方的语言具有重形式,有严格的形态、格、位等变化规则。例如在德语中就有性、数、格的形态变化。德语的名词均分为三个属性:阳性、阴性和中性。西方语言的形式具有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换言之,形式在西方的语言中具有统领意义的作用。

再次,西方语言的句子构成逻辑体现了特有的"聚焦"法则,有着与绘画相似的异质同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语言的句子是一种"焦点透视"式的语言,这种现象可以从句子的形态变化清晰地反映出来。通常来说,西方语言句子的谓语必然是由限定动词来充当的。句子中的限定动词又在人称、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句子中如果出现另外的动词,那么它一定会采取非限定形式以显示出它与其他动词的区别。也就是说,在西方的语言体系中,如果我们抓住句子的限定动词,就等于是抓住了句子的骨干。理解和把握西方语言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也就是就抓住了全句的灵魂,整个句子格局也就纲举目张了。

西方的语言组织方式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法则也是一致的。整个画面如同句子一样,只有一个"中心"。在西方绘画中,一般从固定的某个视点进行构图,所有的物体遵循"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法则去描绘,画面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灭点"。这样在西方的绘画中,远景、中景、近景次第呈现,井然有序,整个画面的每一件物体都得到明晰的确定。汉语言则不然,它在绘画上类似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这也难怪有人把西方的语言比作是一串珍珠,而"汉语却像一盘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灿烂夺目。" 汉语言的特质决定了汉民族的思维,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绘画,同时也是导致苏轼诗画观有别于莱辛的重要原因。

(二)

苏轼诗画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国语言的土壤。中国语言的"散点"性及汉语言形象性,是苏轼提出诗画一律的重要基础。

首先,中国语言具有"散点"特质。在汉语言中,句子是流动的,不受某个视点的限制,句子中的每一个语词都可以成为"焦点",例如马致远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个小令中,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个的名词构成,甚至是没有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松散,其间可断可连,没有固定的焦点,这与中国画的透视法极为相似。中国画的透视法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是游神太虚,如同是一个人从世外鸟瞰的视角出发,去关照全局整体,体察整个大自然的律动,观者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不断地游弋、徘徊,游目而周览,把多方位的视点、多层次的视像谱成一幅超越现实之物象的虚灵诗情画境。......中国画因为是所谓的"散点透视",它能够移步换景,故多写长方立轴自上至下以揽全景。

其次,中国语言的所指和能指的结合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语言具有特别发达的"语象"。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不乏抽象的概念,但却也到处都有"象"的痕迹,"无论是哲学思想领域,还是科学技术园地,抑或文学艺术范畴,几乎无处不有'象'的形影。论天体,讲'天象';说人体,讲'脉象';谈思维,则有想象、表象、意象、印象、具象、抽象等等。至于作为民族文化之典型代表的汉字,更是与'象'存在着深厚执着的意绪与难解难分的情缘。"

汉语言的文字具有视知觉意象,这是与拼音文字不同的。如姚淦铭先生在对汉字的心理进行研究时,有一段关于汉字心理的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汉字中的"日"、"月"等字,尽管它们已不再象日形、月形,但在人们的心理中这些字是一种仰视的意象。而"田"、"水"等字,则是一种俯视的意象。但是,同样以"水"作为偏旁,"湖"、"泊"、"江"、"河"等字,在心理上则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横向平面的视知觉。此外,还有一种"水"可以产生由上而下的视知觉心理,如"淋"、"浇"、"泪"、"瀑"等汉字。这种视觉意象的还原,其实暗示出了汉字是由不同的视知觉心理抽象而成的字词。尽管这些还原的意象在人们的心理中存有各种差异。如果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字形上的视知觉的意象心理是很难产生。 中国的文学正是"在这种汉字意象思维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诗、词、曲、赋等。"

中国语言的形象性或意象性对于苏轼提出诗画融合主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形象语言所表达的主客观关系、主客体关系密切相关、没有分开。" 如此以来,在以汉语言为背景的文化中,"意"与"境"、内在与外在、主体与客体、形象与抽象、语言与图像的沟通与融合便成为可能。从宏观的方面来说,汉语言的形象性为苏轼提出诗画一律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另外,从主观方面而言,苏轼不仅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画家,语言的形象性对于苏轼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也就是在苏轼的意识中两者更利于趋向融合和互通,而减少两者的分离、断裂之虞。这亦是苏轼"诗画一律"观之所以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土壤和背景。

莱辛、苏轼诗画观差异形成之绘画原因

中西的图像差异也是造成莱辛和苏轼诗画观差异的重要原因。西方绘画注重焦点透视、比例与解剖,强调的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看物;而中国的绘画则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看世界,这是造成莱辛与苏轼诗画观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

西方绘画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比例、透视与解剖,这三者是西方绘画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不论是哪一种手段都源自于科学的理性分析和观察。科学理性支配下的绘画,重视的是绘画的物理层面,这使其难于与诗歌融合。

首先,西方绘画讲究焦点透视。西方绘画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观物,称之为"焦点透视",以第三人称观物势必强调客观与外在。莱辛正是在诗歌与绘画的客观层面上来探讨绘画和诗歌的差异的。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基本原理就是,物体在我之外,就像是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客观世界的物体和景象,玻璃板后面的物象无论是远、近都映现在玻璃平面上,如果设法将景象在玻璃板上勾画出来,就是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画。焦点透视是在二维的平面上造成三维空间感觉的主要手段,而这种透视法恰是一种科学的运用。这也使西方的绘画作品图布局合理,细部写实、严谨,体面关系清晰准确,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更是比例恰当、精细入微,整个画面呈现着一种科学与理性的光辉。

其次,西方绘画注重比例、解剖。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物象比例关系的研究十分深入。达?芬奇认为:"整体的每一部分必与整体成比例。......我希望人们了解这条定律适用于一切动物与植物。" 解剖对于绘画而言也同样重要。1517年,一位访问达?芬奇画室的人曾写道:"这位绅士有关于解剖学的详细著述,用图形描画出四肢、血管、筋腱、肠子,以及男人女人身上可资讨论的一切,其详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说他曾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男人与女人的尸体。"

同类推荐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芒果城

    芒果城

    讲述了一个女人夏云仙及其子孙以异乡流浪者的身份,对抗传统、习俗和权威,为了土地生存权而苦苦拼斗的故事。其中有欺骗、背叛、疯狂、梦呓、谋杀、自杀。光怪陆离,惊心动魄。这是一个灵魂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这是一个拷问人性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爱情的故事,这还是一个称得上深沉的故事……本书是一道夺目的光芒,深层揭示了漂泊与定居、传统与对抗、迷醉与清醒的人生状态。
  •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一本幽默的教育诗,辞藻和内容是非常淫艳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渊博的知识和精细的迟到是学。
  • 打怪升级在都市

    打怪升级在都市

    新书《随身带着地狱》已经上传,书页中间有直通车,恳请兄弟姐妹们多去投几张推荐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剑气凝神

    剑气凝神

    浩瀚无边的神秘大陆,衍生出万千武道,千变万化,武者焚江倒海,飞天入地,无所不能。 一个沉寂了五年的平庸少年,在十五岁之前一直都无法突破内气境第一层境界,只能混吃等死,自我放逐,在家族中更是形如透明,受尽奚落。 但是一场变故,却让少年拥有了妖孽一般的领悟力,过目不忘,悟性直上云霄,任何武技到手,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炼到圆满境界,战斗力更是冠盖同辈,力压一代。 天才碰撞,热血对决,只凭我三尺剑芒,独步天下。 寂寞第三本新书《超凡寄生》正在连载,欢迎入坑。
  • 不等到泪倾成海

    不等到泪倾成海

    —☆—爱情有两种,一种是你想牵他手,在街上,超市里走,你们做.爱,做饭,你们看电视给对方夹菜,你们在一起,像头驴子,转啊转,把时间磨成粉末,然后用粉末揉面,做包子饺子面条,吃下去心满意足,还有一种,是远远的,用一点微弱的想象,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她实在是有够衰,男朋友前脚劈腿,后脚父亲就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被诊断成了植物人。为了医药费,一纸契约把他和她绑在一起,本来是各取所需,谁知道前男友携未婚妻重新出现在她面前,她无意拉他入戏,他却将她狠狠压在身下,告诉她作戏要做全套。她其实不太敢爱他,他太优秀,太耀眼,于她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她怕一切不过是他的一时兴起,怕成为他的弃如敝屣,所以,假装不爱他,假装不在乎。忘记有人曾说过的,不要因为害怕受伤害,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因为,在这场爱情里,用情深的那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她。—☆—ps:如喜欢本文,请【动动】小指头让言的文进入你的【书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