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海省组织的地震工作队、工程救援队、医疗救护队、电力抢险队、特警队等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冒着千百次余震危险,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出色完成了救治伤残人员、安置受灾群众、加强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抢修基础设施等各项救援任务,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介绍了在灾区工作的亲身经历,事迹感人,催人奋进。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后,灾情牵动着青海省科技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厅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全体党员传达学习省委组织部转发的中组部《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精神,厅系统全体党员积极主动交纳"特殊党费",厅领导带头,广大党员积极响应,踊跃交纳赈灾"特殊党费",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许多党员说,交纳"特殊党费"意义重大,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份责任与义务。为灾区早日重建家园作贡献,青海省科技厅共收到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5 935元。
宁夏: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自治区采取强有力措施支援灾区,创五个"第一":第一时间紧急动员,统一思想和认识,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发往汶川;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收养百名孤儿;第一个提出接收百名高中生孤儿到宁夏就读;第一个提议在宁夏救治灾区伤员。2008年5月19日,自治区政府召开抗震救灾专题会议,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抗震救灾总指挥李锐受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委托,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决定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支援灾区。有关部门继续抽调人员组建救援队,随时准备开赴灾区;卫生厅准备100个以上的床位用以接收灾区伤员;民政厅做好百名孤儿的接收工作;教育厅和六盘山高中、育才中学联系,做好接收百名高中生孤儿来宁就读的准备工作;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做好捐助工作;继续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工作;继续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新疆:新疆科技厅系统各族干部职工十分关注灾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2008年5月15日首批捐款11万多元,其中657名职工捐款8.2万多元,直属事业单位捐款3万元。当日全部救灾善款就送到自治区救灾捐款办公室。2008年5月20日-22日,科技厅系统360多名党员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再次向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达8.4万多元。科技厅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价值近20万元的1 000套太阳能照明灯,首批800套于22日运往灾区。同时,科技厅组织自治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2008年5月19日,科技厅网站及所属的中亚科技经济信息网、科技兴新网等主要网站在首页打出"向汶川大地震中遇难者致哀"、"沉痛悼念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等标语。办公楼前悬挂的国旗下半旗志哀。14时28分,科技厅系统干部职工50多人身着素装,向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3分钟。
港澳台地区:汶川地震发生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对灾区表达慰问并捐赠了大批赈灾款。灾情发生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分别致电国务院港澳办,对受灾同胞表示慰问,对遇难者表示哀悼。13日,澳门特区政府决定拨款1亿元人民币、澳门基金会拨款1 000万元人民币支援抗震救灾。14日上午,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一致通过了特区政府拨款3.5亿港元救灾款的申请,并表示如有需要可以追加拨款额。港澳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也纷纷慷慨解囊,捐赠出大笔善款支援灾区。另外,香港特区政府还组织了一支专业救援队伍,启程奔赴灾区。据悉,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首次派遣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内地救灾工作。
汶川地震发生后,台湾同胞高度关注灾情,各界和岛内著名企业及大陆台资企业、台商纷纷向灾区民众表达关切、慰问,并慷慨解囊,捐资捐物。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杨毅2008年5月1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体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同胞爱、手足情。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灾区表达关切和慰问;马英九先生、连战先生、宋楚瑜先生、郁慕明先生也分别表达关切和慰问;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两次致函海协,向受灾地区民众表达慰问之意,并表示愿意组织具备特种专业救援能力的搜救队赴大陆提供救援;台湾红十字组织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灾区民众表达慰问之意,并捐款30万美元,另与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和台湾法鼓山协会以货运包机方式向四川运送食品、药品、毛毯、医疗器械等物资共计110 t......2008年7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北京举行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香港特区红十字会,澳门特区红十字会和台湾红十字组织被授予"抗震救灾特别贡献奖"。
4.1.2发挥社会各界的协同作用
科技赈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果沿袭计划经济体制全部由政府依靠行政手段来加以实现往往还有遗漏。根据我国灾害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明晰社会各方面在地质灾害减灾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各界自觉投身于地质灾害减灾行动,建立由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众组成的社会化减灾系统(如图4-1),实现减灾投入的多元化,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减灾能力。
4.1.2.1配合党委政府开展科技赈灾
政府部门在科技赈灾中是主体,但科技赈灾所需的科技专家往往并不直接隶属于政府部门。这就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开展科技赈灾行动。在"5·12"地震发生的一周内,成都市科技局即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一系列抗震救灾活动:
一是配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孙学礼教授组织了600人的"心理危机干预队",分8个分队到灾区进行心理安抚。
二是与周锡元、陈运泰两位院士取得了联系,通过邮件将成都的地震灾害情况发给他们,请他们为抗震救灾提供建议。
三是组织了20名建筑、水利、路桥、地质的专家队伍,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建筑物损毁鉴定和水质鉴定。
四是组织专家编写抗震救灾科普系列手册(一、二)。首批赶印的5万份手册第一时间送到都江堰、彭州、大邑、崇州等受灾严重地区,分发到灾区居民集中安置区和中心广场等区域。同时,在成都市主城区加大了学校、社区和机关等需求点的发放力度,受到灾区群众和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应灾区和广大市民要求,《抗震救灾科普知识手册》已多次再版,共计发放10万册。
五是通过海外顾问蓝志勇将成都灾情通报给危机处理经验丰富的国际专家,寻求国际专家的援助和建议。
通过政府的有效组织,可以最大可能地集团作战,发挥专家的优势。"5·12"大地震发生后,成都理工大学依托地学优势,根据多年对西南地区地质环境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的研究成果,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各级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全方位投入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该校拥有一大批地学和相关领域专家。地震发生后,倪师军、朱介寿、王绪本、郭勇、曹俊兴、刘家铎、李勇、刘树根、朱创业、庹先国、覃建雄等专家有的深入一线直接指导和参与灾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大量应急避难点的评估监测,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的进行实时分析和研究,获取和翻译了大量遥感数据,实现对地震与余震的震级、深度、时序分布等的动态分析和了解;有的迅速对成都平原及余震区核设施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通过地震知识学术报告等,极大地稳定了人心;有的为新城镇的选址及灾后旅游业重建等作科学规划。学校还先后组织了千余名青年志愿者赴灾区及成都市内各灾民安置点参与搬运物资、心理救助等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该领域内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教授就没有真正休息过。2008年5月13日一大早,黄润秋教授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抗震救灾专家会商会议,为紧急应对灾情提出建议,表示将随时待命,发挥专业优势支持抢险救灾工作。在做好校园稳定工作的同时,他一方面组织实验室力量奔赴灾区一线进行抢险救灾指导和地质灾害调查;另一方面,亲自深入北川、什邡、绵竹、青川等重灾区调查灾情。
在余震频发的情况下,黄润秋教授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工作人员穿行于严重破损的街道、河岸与摇摇欲坠的建筑物之间,核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协助地方政府抢险救灾,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不遗余力为救灾工作献计献策,同时向上级部门提交多项抗震救灾专项规划。"地震是不可抗拒的,但地质灾害却是可以控制的。"秉持这样的观念,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第一时间赶赴各重灾区。
2008年5月13日凌晨2:00左右,实验室副主任许强教授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派,作为地质灾害专家组成员第一批赶赴极重灾区绵阳北川县;随后,唐川、赵其华等多名专家分赴灾区查看震后灾情;2008年5月14日,李天斌教授赶赴崇州,次日又乘坐陆航直升机对彭州市的滑坡地质灾害情况,特别是银厂沟景区的滑坡灾害情况进行空中察看......实验室先后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分批分组奔赴一线重灾区,对震后直接危害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以及堰塞湖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现场核查,避免灾区人民的二次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