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怎样才能引起国王的注意呢?青年的眼睛一亮:“对呀!国王原来是法国人,那么如果我在瑞典建造一座类似法国凯旋门的建筑物,一定能引起他的注意。”有了这个想法,于是青年四处奔走,争取几位过去和他有生意往来的企业家的支持,不久之后就在一座瑞典小城内盖起了一座体现法国凯旋门神韵的建筑物。当国王经过小城,看到这个建筑物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睹物思情,缅怀过往,引发了许多感慨。事后国王特别召见青年,夸赞他的建筑技术。
受到国王赞赏的青年,忽然之间名声大噪,各种媒体争相报导有关他和他的建筑作品。从此,他不但挤进了上流社会,更一跃成为瑞典建筑界的大师。
当我们处处受不到别人重用时,不要急于埋怨环境,埋怨别人,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想想别人如果是自己的话会怎么样做。很可能你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重视,却没能给出别人心里想要的东西,心目中只有“我”要如何赚钱、如何发达,这是不可能拥有完美交际的,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任何说教和理论都是空洞的,别人也不喜欢听你长篇大论的教导。卡耐基说过,世界上有一种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而且屡试不爽,那就是关心对方的需要,并想方设法去满足他的需要。想要获得自己需要的,就要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他人的观点出发,洞察别人的内心。只要有了这种想着对方的意识,那么你就会获得成功。
就算是站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去做了,没有得到回报,你也一定能为自己积累了人脉。为对方着想,这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只要你肯这样去做,永远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
同情与爱,人际的万能黏合剂
同情心是人类永恒的生命之谜,这种美德屡屡战胜潜伏在人类心中难以驱除的邪灵。哪怕是世界上最丑陋可憎的人,也会因为爱而解除武器,因为同情而融化顽固的种族偏见。
常言说:“恨是离心药,爱是黏合剂。”人生在世间,充满了利益的争斗,无论在商场、职场还是生活中,嫉妒、怨恨、矛盾是常常发生的,当我们遭遇到这些时,能够以德报怨,用爱心去感化嫉妒者,恩怨自然也就化解了,不断地化敌为友,使我们在世间不再有敌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记载了一段化解同事恩怨的故事。蔺相如与廉颇同是赵国优秀的将领,一文一武。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各诸侯国,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和门客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儿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忌恨,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同情的态度来对待,处处忍让回避。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与莽夫争一时之短长,因为心中有囊括天下的气量。蔺相如能够对廉颇宽容是因为他理解和同情他性格中的弱点,而为了一个共同的大目标,他采用这种方式等待对方想通,最终不但化解了恩怨,还使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同情与爱是化解人际问题的最好解药,有一句话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与人之间原本并不存在你死我活、不能共存的利害和不能化解的仇隙。也许正是因为相互之间不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越不主动沟通、不予和解,越是容易造成“妖魔化”的负面印象。1993年,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八年后才引起全世界注意的文章——《文明的冲突》,他的备受争议的论点是: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引起了人们的各种反应:新奇、义愤、恐惧和困惑。白人对黑人的掠夺与屠杀的历史,正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可惜的是那个世界的人选择了用暴力和奴役去消灭另一个不熟悉的文明。如果能够像现在用爱与同情来对话,那历史将是另一番模样。
渠海林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贫穷农民家庭里,在高三那年父亲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离去,考上包头师范的他不得不靠拣垃圾开始大学生涯。为了攒够生活费,每天晚上熄灯之前,他就背着书包悄悄跑到学校篮球场、图书馆、食堂等等地方拣空塑料瓶,第二天到学校后面的废品收购站卖,这样算起来每天也有三元、五元、八元不等的收入。
但他卖废品的事却不被人认可,室友们发现他天天背这些垃圾回来,埋怨他把宿舍搞得臭烘烘的;管理宿舍的阿姨也让他快些把拣的垃圾处理掉;学校的清洁工发现他抢“外快”,竭力阻止他;连大街上的老头老太太们也怪他抢生意,几乎成了众矢之的。但后来,班干部得知了他家庭困难的事情,来到门卫室把他拿国家助学金和学习成绩优异的情况告诉给楼长,恳求楼长给予照顾。楼长破例找了一间旧物室给他放垃圾,而宿舍的同学们也开始接纳他了。
由开始的排斥到后来的融入,扭转这个局面的主要就是人的同情心。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关心着自己的未来,对身边的事先入为主地从个人经验出发,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所以很容易对异类表示直觉的愤怒。而一旦人们了解彼此的处境,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那样不幸的家庭,有那么多不幸的人时,可能误解与隔阂就会消失,交往就会平和、快乐许多。
人活在这个世上需要同情和爱。也许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变得僵硬而漠然了,但一旦有人施展同情的力量时,这种力量是格外巨大的。因为爱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相信同情与爱的力量,能跨越不同民族、种族、国界、地域的限制。
敢于挑战,从不畏惧困难
对英雄的崇拜来自人类的血液之中,历史上存在很多铁血的政治家、军事家,比如写下豪迈诗篇充满革命激情的领袖毛泽东、吸着古巴雪茄的浪漫主义革命家格瓦拉等等,这些人都有着强大的群众号召力,受到众人神明一般的崇拜。他们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都拥有着火一般的激情,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勇气,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超人意志”令人群沸腾,人们甚至愿意用血来捍卫这种硬汉荣誉。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福特便是一个坚强而有毅力的人,在创建一家自己的公司的道路上历尽曲折艰辛,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从未放弃。
1892年,年轻的福特携妻子来到底特律一家工厂打工,微薄的月薪使他长期过着拮据的生活,但他始终未放弃过制造汽车的梦想,甚至不惜花掉不多的积蓄租了一间房子做汽车制造实验。1896年,福特汽车研制进入最后阶段,福特常常连续几天熬夜工作,胡子与头发因为没空梳理乱得像个草堆。付出总有回报,就在6月4日,福特的第一辆汽车终于制造出来,从而创造了一个超级企业——福特汽车公司。
成功与压力是成正比的,想取得的成功越辉煌,同时将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越巨大。压力是每个成功者必须面对的一道门槛,而在这道门槛前许多弱者都不堪重负而选择逃避或者倒下了,只有那些敢于接受挑战的强者,不畏惧困难,而且战胜了困难,最终赢得了鲜花与掌声。
一个普通人的愿望往往是这样的,在年轻时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有着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等等理想,等到中年时却在想如何才能换一所大房子、生几个孩子、养条狗。人年龄越大,眼界越狭窄也越现实,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受制于现实因素。也因此,能够成就大事业者寥寥无几,因为即使要拥有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而摆脱给别人打工的命运,都是很辛苦的。但也正是人生之难,才锻造了成功者超人的勇气和意志,这些能为人所不能为的事迹才值得被人崇拜。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河之间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工程奇迹。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设计这座雄伟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他确信大桥是可以建成的。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不可遏止的激情组织工程队,开始建造他们梦想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灾难性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罗布林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身受重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虽然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
他唯一能动的就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罗布林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其实面临着这样的灾难与打击,选择放弃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责怪他。但华盛顿·罗布林却没有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逃走、垮掉,他坚毅而乐观地正视着人生中的苦难。他说:“你必须正视它,才能战胜它!”人生中从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决心,便会一个一个攻克,最终迎来辉煌与荣耀。
无论文中的福特抑或罗布林,他们都经受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艰难挑战,但困难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机遇,战胜困难就等于抓住了机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要成功就要靠自己一步步的努力。在奋斗过程中,面对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一个人要想成功,便需要有超人的意志。只有敢于挑战,才能铸就新的辉煌,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追随你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