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号器物坑
1986年7月18日。
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四川考古甚至中国考古的史册。
大约下午5点,三星堆遗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乡镇的砖瓦厂在三星堆土堆取土时,发现了一个器物坑。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和广汉文管会人员随即赶到,将器物坑严密保护起来。
这个器物坑,后来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德安、陈显丹两位专家定名为“一号祭祀坑”。此是后话。
对已经暴露的器物坑的发掘,已是刻不容缓。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汉县文管会迅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做好发掘的各项工作准备。
1986年7月21日上午8点,对四川考古而言,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和时辰——三星堆遗址的土堆即第二发掘区,联合考古队展开了正式的发掘。
7月21日至25日,考古队在距地表深50~80厘米清理出了祭祀坑的大体开口。
7月26日,考古队弄清了整个祭祀坑的布局:它的平面结构是一个长方形,中间有一条主道,两侧各有一条边道。祭祀坑的面积约为15平方米。
发掘清理工作依次继续着。
首先,是将坑里堆放的大量骨渣清理掉,其量有2立方米左右。
骨渣清理快到坑底的时候,此时在坑的中部看到有一堆牙齿堆放在一起,考古工作者把上面的灰烬拨开,识别出它是大象的臼齿,并推测这里可能是大象的头部。
在大象头部的周围,有许多石器。直到此时,坑里似乎依然显得很普通。
突然,考古人员发现附近露出一件被打破了的青铜龙虎尊,大家一下兴奋起来。要知道,在此之前,三星堆尽管出土了不少的玉器石器,但还很少出现过青铜器!
在喜悦还未褪尽时,更大的喜悦又接踵而至——在这件残破的青铜龙虎尊中,发现了一个重170.44克的金料;同时又在尊旁的灰烬中清理出一件“金面罩”,这件金面罩除眼部镂空外,其他部分都是实体的。
紧接着,珍稀罕见的宝物开始一件一件陆续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有玉石器和象牙,它们是这个祭祀坑所发现最多的文物,其种类有玉佩饰、玉牙璋、玉戈、玉斤等;在古代,它们主要是作为礼器使用。
有铜瑗、铜尊等礼器;有许多的青铜人头像、跪坐人像等。
这些青铜头像和青铜人像以前没有见过的。
人头像的造型非常独特:他们的眼睛都是呈杏叶状,眼球都有点微凸,耳朵穿孔,似有耳环,脸部为方颐形,颈部呈倒三角形。
这些人像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代表的是哪一个阶层的人物呢?
……
发掘工作历经一个月,结果让人非常满意,出土文物有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琥珀等400多件。
发现二号器物坑
对联合考古队来说,更大的喜悦还在后头。
1986年8月14日,一个让四川考古界轰动的日子。
三星堆遗址又传来发现二号器物坑的消息。
二号坑口刚刚露头,当天下午联合考古队就雷厉风行,组织人力开始发掘。
考古人员探查发现,二号祭祀坑的整个平面布局属一个长方形的土坑,没有坑道,方向为北偏东35度,坑长530厘米、宽220厘米。
在持续了一周的清理后,二号坑终于进入实质性发掘。
最初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满坑的象牙,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发现在象牙的下面有着大量的青铜器,能够看见的有青铜人头像等。
当上层象牙取完后,展现出来的是满坑大大小小的青铜器,而且许多青铜器上都有明显的朱砂色。
8月26日上午,关键性地考古发掘开始了。
在坑的中部发现青铜大立人像。大立人像的上半身位于二号坑的“中部”,面部向上,头部戴有花冠,但在入坑前腰部以下已被砸坏。背部被砸后的四块碎片离人像身躯较远,腰部的残片不齐全。下半身部分紧靠二号坑的东南,也是面向上,其方座座子的四面被砸瘪,下半身的座子正好与上半身残端的裙子相交。
青铜大立人像在埋入坑之前已被有意识的砸成两段,分置于坑中的不同位置,这或许反映出三星堆古蜀人在举行某种仪式后,有意识地将青铜立人像进行了处理。
在二号坑的中部和东南部,均发现有小青铜人像。坑中部的小铜人高仅两三厘米,手中还握有一璋形器作供奉状。而在坑东南部发现的一个顶尊跪坐小铜人,高15.6厘米,上身赤裸,双乳突出,下身穿一条“迷你短裙”,双膝下跪在一座“山顶上”,双手奉着一件青铜尊,高高举过头顶,作供奉之状。
二号坑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青铜面具,其造型可用奇谲怪异来形容:人形面具为立体状,体量大,分为纵目面具和普通人像面具。纵目面具有的头戴一龙形鸟羽形长冠,有的额头上有方孔,但它们都有相似处:两眼柱状凸起,两耳外侈,如青铜兵器戈戟;鼻子似鹰隼钩嘴形,阔嘴。铜人面具为平顶,宽眉,鼓棱眼,直鼻,阔嘴。兽形面具为平面状,有头饰,圆眼,双外勾耳,嘴侈大,露齿,呈咬牙咧嘴状。
在后来的发掘中,又有令人兴奋的发现:
几件 神坛陆续出土。其中一件神坛相对齐全,器形自上而下由兽形座、立人座、山形座和盝顶建筑四大部分组成。兽形座是由一个圆盘和一头怪兽组成,圆盘的周边是一圈云纹。在怪兽的角和上尾上又是一个圆盘座,在座子上站立了四个身着短裙,背、腿文身,头戴“花帽”的“壮士”。
在四个壮士的头上顶着四座大山,山谷中又从立人的帽子中间伸出一个人头,分别面向四方。四座大山的周边都饰满三角形的云雷纹,山体的中央饰以眼形纹和云气纹。
四座山的顶部是一座呈梯形的盝顶建筑,在建筑的四方体的中央每一面都有五个人,他们头上“盘辫”,手拿牙璋,身着短裙,双膝下跪,恭恭敬敬的面向四方作祭拜状。在盝顶上方的正中,铸有一个人首鸟身的雕像。在人首的头顶上长有双角,鸟身双翅展开。在盝顶的四角,各有一只鸟站在上面。
虽然对此神坛还有许多疑问,但将这件器物定名为神坛,考古学家似乎都无异议。因为它将人、山、鸟、兽等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观念,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天、地、人、神之间关系的认识。可以说,充分反映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和对诸神的崇拜,是天、地、人之间的一个完美结合。
二号坑中,除了发现大量的青铜人头像、面具、大小青铜人像等外,坑里还发现了许多的青铜树枝。这是以前中国商周考古所未曾见到过的。
在出土的青铜神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棵高达近4米的巨树(这棵树的残高达396厘米,如果完整的话,它的高度可能在4米之上)。
这棵树是由树座、树身(干)、树枝和龙四大部分组成。
底座最下为一直径92.4~93.5厘米的圆形圈,圈上有三个“足”,座子由下至上逐渐收成“山”形的树根。圈足和三足上面分别饰有两组窃曲纹,三足之间相互通透。
山形的座子上是树身,主干挺直向上直到树顶。
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三枝,每一枝的枝头上都站有一鸟。第一层树枝靠近根部,第二层树枝在树干的中段,第三层树枝靠近树尖,其中第二、三层树枝下树干上铸有镂空的云纹圆环。遗憾的是,树的顶端因为残缺,不知受损前的具体情况。
不过,从残缺的顶部仍能看见,树尖在一圆环之上有一个巨大的“果实”,推测树的顶部也应该有一只鸟站立其上——因为树尖的结构与其他枝头的结构是一样的。
大铜树的侧边铸有一条巨龙,身形弯曲,呈绳索状的波浪形起伏;龙的胸、腹、尾各有一枚钉与树干相连;龙的前足落于底座的圆圈上,龙头的鼻、额部各长一弯角,长短不一,耳残断;龙背上有爪,呈人手掌状,手指很长;龙的尾部已经残缺。龙的整个架势为高昂龙头,由天而降,给人以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感觉。
这几棵青铜神树,是否就是古籍上记载的那奇特的“若木”“建木”?由天而降的巨龙是否预示着它是神树的守护神?
在二号祭祀坑中,散落的青铜物件还有不少:
考古人员在坑中还发现了许多青铜挂饰,这些挂饰都呈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大小形状不同的小铃,有的是不同形状的“昆虫”,有的是鱼,还有的就是树叶。从出土情况来看,它们很可能就是挂在青铜神树上的“装饰品”。
既然是神树,是连接天地的通路,那就不能缺少人世间的动物和植物。三星堆古蜀人一定是这样思考的。要不,一棵神树上为何要承载如此种类丰富的物件?
其他出土的,还有不同形式的青铜动物,有鸟、鸡、怪兽、水牛头、龙之类的动物。
另外还发现一个枝头上有两个小果实的青铜树枝,在枝接近果实的地方还包有金皮。
它们是否也是神树上的承载物呢?
在坑的东北端,最下面有一层厚5~10 厘米的海贝堆积,在海贝当中夹杂有不少的碎金皮或金皮鱼、铜饰件。
在当时全世界都作为货币使用的海贝,三星堆器物坑里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抛洒,而且贵重金属黄金也被抛弃在此坑里,这真令人匪夷所思。
是三星堆古蜀人随意丢弃的?抑或是三星堆人遭遇重大变故?
考古人员都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