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16

第16章 《洛阳伽蓝记》中的咏物文学(4)

(三)卷五宋云等西行西域、天竺取经中的佛教圣物、圣迹

卷五细致叙写异国他乡,形成复合型主题:一方面表现对佛教的崇敬,对异国他乡的一切好奇与渴望了解;另一方面则表现对祖国的爱,对故乡的思念。宗教情意与爱祖国爱故乡成为卷五抒情的主旋律,直贯全文。

卷五写异国他乡的佛教圣迹圣物、风俗、经济、地理、历史等丰富内容,以开放的胸襟,真切记录西域、天竺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成为后代研究西域、印度的历史文化、佛教等的珍贵史料,至今仍赢得国际汉学界高度推崇。而如果我们以南朝此时文学加以对照的话,更能看出元魏时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可贵。台湾学者林文月在《梁简文帝与宫体诗》一文中指出:"齐梁以后,诗人们的兴趣和写作的对象却由室外的大自然而转入室内,于是景象变小了,视野缩短了。庭园花木和室内陈设取代了巍峨的山水和浩瀚的水。"而据何诗海《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的研究,梳理出整个南朝咏物诗的题材有:一、器物:琴、箫、琵琶、箜篌、篪、笙、笛、烛、灯、镜、镜台、灯檠、床、火笼、帐、帘、席、画扇、领边绣、履、钗、剪采花、弓、笔、博山香炉、乌皮隐几、楠榴枕等。

二、人事:舞、愁、卦名、药名、歌曲名、姓名、针穴名、大、小、相名、将军名等。

三、自然界事物:风、雪、雨、雾、冬、荔枝、女萝、桐、梨花、柳、杜若、甘蔗、兔丝、柿、竹、桔、枣、梅花、桃、香茅、芙蓉、蔷薇、栀子花、石莲、笋、桂树、荻、荷、兰、蒲、萍、枫、藤、百舌、蝶、雁、鸭、鹊、马、蝉、萤、凫、蜂、燕、雀、螺蚌等。从这些题材我们可以看出,虽比较琐细,但富于生活气息,充满游戏的趣味。

所以,卷五宋云惠生使西域、天竺,写了广大而奇异的域外世界,强烈吸引读者,能开阔眼界,增进对佛祖的崇敬,关注佛教的前身今世以及对异国他乡的了解;又能增进对祖国、对华夏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宋云于是与惠生出城外,寻如来教迹。水东有佛晒衣处。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嗔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坐,晒袈裟。年岁虽久,彪炳若新;非直条缝明见,至于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佛坐处及晒衣所,并有塔记。写释迦牟尼的圣迹:佛晒衣处。交代佛教故事传说的原委,着力于细节描写:"年岁虽久,彪炳若新。

非直条缝明见,至于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宋云亲自来到现场,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崇敬之情自在言外,尤其作为僧侣,叙述平实、细腻、动人,带着浓厚的宗教崇敬之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雀离浮图)塔内佛事,悉是金玉,千变万化,难得而称。旭日始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西域浮图,最为第一。骈散结合,以散文体为主,展现塔内佛事的华丽崇高,为西域佛塔第一;再用"旭日始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尽显其色彩之华美与音响之动人,对仗工整。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整部《洛阳伽蓝记》中,散文句用于叙述、说明;骈文句则主要用于描述。

善于用点染方法:寺前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借白象树,写佛教民间故事传说"此树灭,佛法亦灭"。一句"胡人见之,莫不悲泣",既是为释迦牟尼施舍儿女而感动,更是为佛法灭而惶恐不安,佛教有"末法"之说,作者一笔点染"莫不悲泣",在不露声色中深深打动读者。雀离浮图南五十步,有一石塔,其形正圆,高二丈,甚有神变,能与世人表吉凶。以指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遂礼神塔,乞求一验。于是以指触之,铃即鸣应。得此验,用慰私心。后果得吉反。......于是西北行七日,渡一大水,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彼国人民,须禁日取之。写雀离浮图有石塔,其神异在于"能与世人表吉凶。以指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

这里将惠生的宗教虔诚、崇敬之情与其对故国、故乡、亲人的思念融合在一起,特别富于人情味,把佛教情意与尘世情意合在一起,两种不同的情意,在平时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但是,"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写微妙真切的心理活动,带着矛盾、将信将疑、惶恐、期盼等,"以指触之,铃即鸣应"这一段文字,应该说包含了深刻、鲜活、婉转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读来极富感染力。

语言上的特色:用流畅、清丽、简明的白描散文句式,表达无限崇敬的宗教情意。

卷五多次渲染在佛国、在虔诚的宗教情意中对祖国、故乡的热爱与思念。所以,宋云惠生等西行部分把宗教的崇高神圣与热爱故乡、祖国的情意交织在一起,构成卷五宏大叙事中的抒情主旋律。比如详写乌场国:国王见宋云,云:"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闻太后崇奉佛法,即面东合掌,遥心顶礼。遣解魏语人问宋云曰:"卿是日出人也?"宋云答曰:"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王又问曰:"彼国出圣人否?"宋云具说周、孔、庄、老之德;次序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说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国;我当命终,愿生彼国。

"国王与宋云的问答,显示宋云对祖国之爱及民族的自尊自信,以辞赋的手法多方颂赞华夏文化:周、孔、庄、老之德;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等等,这既是在展现元魏国力和文化自信,也是展开中外文化交流的对话。王城西南五百里,有善持山,甘泉美果,见于经记。山谷和暖,草木冬青。当时太簇御辰,温风己扇,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绝域,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善特山景物优美,近乎祖国风光,自然引发宋云对祖国、故乡的思念,触景生情,于是"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这段文字优美清丽,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表现出优美之景、深切之情和缠绵的人物内心世界。

《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贴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入山窟十五步,西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却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希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对雀离浮图的详细记录,采用了佛经汉译中的常见的"合本子注"形式,即以"惠生《行记》"为主,为本,又参考"《道荣传》、宋云《家记》",《道荣传》、宋云《家记》为次,为子,为补充;本与子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完备详尽叙述了雀离浮图。

这样的写法有主有次,线索清晰,内容完整,同时又把不同的说法罗列出来,细化宋云、惠生的叙述,求真务实,把丰富、驳杂的内容用简短明晰的语言叙述出来,且十分有趣。

这里我们引用一些西方现代文论来加深对"合本子注"、对《洛阳伽蓝记》正文、注文相互配合的组合型叙述体的认识。克里斯蒂娃说:"任何文本都仿佛是某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布洛克曼指出,一个新的本文就是语言进行再分配的场所,"是用过去语言所完成的'新织体'"。罗兰·巴特也将文本视作"编织物",认为:"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米勒在《作为寄主的批评家》中说,文本中总是"隐居着一条寄生性存在的长长的连锁--先前文本的模仿、借喻、来客、幽灵"。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说:"在书的题目,开头和最后一个句号之外,在书的内部轮廓及其自律的形式之外,书还被置于一个参照其他书籍、其他本文和其他句子的系统中,成为网络中的结。"法国学者洛朗·坚尼说:"互文性的特点在于,它引导我们了解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使得我们不再线形地阅读文本。"互文阅读注重对隐性语境的寻找与勾连,因此它没有顺序可循,而是成为在交错纵横的迷宫里往来反复的行为,无始,无终,"永远也不能接近不断后退的地平线"。对互文性而言,阅读是一种双重或多重的对话活动,它没有时间可循,它参照的不是文本的逻辑顺序,而是自我记忆的顺序。

卷五对雀离浮图这一佛教圣迹、圣地作了详细记录,雀离浮图作为佛教最著名的圣地,有着丰富的宗教意趣,寄托了人们的深厚情感,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宗教旨趣与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符号,是历经漫长岁月浸润的文化宗教遗迹。在她身上,诞生了无数的佛教神话故事传说,凝聚了宗教徒太多的情感与想象,成为"传说的核心、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传说发源的故地",一如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指出的:"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是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冢,宅门户院,总有个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的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

"《道荣传》以散文小品、笔记杂记体的方式灵活叙事,散文小品叙事可详可略,文字可长可短。道荣作为亲自的目睹者,娓娓讲来,亲切婉转,带着宗教徒所特有的崇敬、礼拜之心来瞻仰佛教圣物圣迹,用清丽、自然、畅达的散文句式描述,集中写圣物圣迹:佛顶骨舍利(写其大小、色泽、形状)、佛袈裟、佛锡杖(着力写佛锡杖的神奇:轻重不一)、佛牙佛发、佛影(随着远近、视角视点的不同,有时能见到,有时则不能见到,叙述简明周全)、佛浣衣处、六佛手作浮图(在佛教传播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如果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这里有担忧、祝愿、期盼等丰富情意),再结合叙述其中神秘怪诞的故事传说,为读者展现了一系列富于异域风采、富于宗教意味的佛物佛迹,也展现了异域他国的历史文化遗迹。

这段细节式描述,多为辞赋般的铺陈,把一系列佛教圣物圣迹一一道来,但详略得当,或铺陈细说,或一笔带过,笔触十分灵活。

所以,透过杨衒之的咏物描述及其寄寓的丰富情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他内心世界是细腻、深厚博大的,正如朱自清写他的好友孙福熙"是细针密线的人"、"这种人凡事要问底细......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这本书的长处......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孙先生收藏的本领真好!他收藏着怎样多的虽微末却珍异的材料,就如慈母收藏果饵一样;偶然拈出一两件来,令人惊异他的富有!其实东西本不稀奇,经他一收拾,便觉不凡了。他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他的选择的工夫又高明;那分析的描写与精彩的对话,足以显出他敏锐的观察力。所以他的书既富于自己的个性,一面也富于他人的个性,无怪乎他自己也会觉得他的富有了。他的分析的描写含有论理的美,就是精严与圆密;......总之,我们读这本书,往往能由几个字或一句话里,窥见事的全部,人的全性;......他觉得一切东西里都有些意思。"这些话真像是专为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说的一样。

名物还包含了文化交流的意蕴,《洛阳伽蓝记》记佛教圣物圣迹、记异域名物,都是有中外宗教、文化、社会交流的意趣,专门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有美国爱德华·谢弗,他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就讨论了"外来事物在文学中的反映"话题,值得古典文学研究者参看。写异域名物,成为中国早期地理博物小说的惯有题材与母题,当然,这些异域名物并不完全是写实的,里面也充满着想象,具有"神奇性、奢靡性与趣味性等特点"。

同类推荐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热门推荐
  •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大浪淘沙,多少年轻人最终被社会的暗流淘汰出局!大浪淘金,多少年轻人经过社会的历练而绽放光芒!年轻人走上社会,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于掌握了多少社会经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经验”的重要性,但真正懂得学习经验,使用经验的人却很少。因此,年轻人要想取得成功,最缺乏的不是理想,不是激情,而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经验。
  •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为了他,她离开了族门!放弃了身份!无怨的付出!不顾性命!大难临头!毅然守护在他身边!生死与共!无怨无悔!尘埃落定,他登上宝座,却灭她族人!赐她红花一碗!毒酒一杯!鬼谷圣女苏永娇含恨重生,就是要那人血债血偿!备受痛苦!今生她是国公府不得宠的小庶女!灵魂交错,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忍气吞声的四小姐!皇帝怎么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诡计!阴谋!陷害!环环相扣!报仇路上风雨险阻!她不愿拜倒在那黑暗阴险的诡计之下!机敏、心狠、冷血、狠毒的一一还击!重生一世,恶女寻仇,她再也不会对那人心软!欠下的血债,定要他加倍的偿还!她就是那地狱里的嗜血恶女!拉他下那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庶大招风!所向无敌!奈何此女太倾城,吸引的都是人间极品——某男动情,表示做我的王妃吧!某某男吃醋,表示跟我回家吧!有没有搞错?想娶我?得看看你们有没有本事!然后,某男倒霉了,某男心痛了,某某男——呃,大家还是看文吧~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的跳坑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和鱼的秘密

    海和鱼的秘密

    本书为作者一路开花的文集,选取一路开花历年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过的青春校园类文章汇编而成。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情咒:情不可恕

    情咒:情不可恕

    千年的记忆苏醒之际,万年的心痛,卿该如何面对?万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心中的人不在了,不愿面对的人却依旧在身边--迷茫的寻找,无力的挣扎,子矜,你到底在哪?失去记忆的子矜就算找到了会跟卿走吗?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吗?天帝会放过他们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