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300000016

第16章 《洛阳伽蓝记》中的咏物文学(4)

(三)卷五宋云等西行西域、天竺取经中的佛教圣物、圣迹

卷五细致叙写异国他乡,形成复合型主题:一方面表现对佛教的崇敬,对异国他乡的一切好奇与渴望了解;另一方面则表现对祖国的爱,对故乡的思念。宗教情意与爱祖国爱故乡成为卷五抒情的主旋律,直贯全文。

卷五写异国他乡的佛教圣迹圣物、风俗、经济、地理、历史等丰富内容,以开放的胸襟,真切记录西域、天竺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成为后代研究西域、印度的历史文化、佛教等的珍贵史料,至今仍赢得国际汉学界高度推崇。而如果我们以南朝此时文学加以对照的话,更能看出元魏时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可贵。台湾学者林文月在《梁简文帝与宫体诗》一文中指出:"齐梁以后,诗人们的兴趣和写作的对象却由室外的大自然而转入室内,于是景象变小了,视野缩短了。庭园花木和室内陈设取代了巍峨的山水和浩瀚的水。"而据何诗海《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的研究,梳理出整个南朝咏物诗的题材有:一、器物:琴、箫、琵琶、箜篌、篪、笙、笛、烛、灯、镜、镜台、灯檠、床、火笼、帐、帘、席、画扇、领边绣、履、钗、剪采花、弓、笔、博山香炉、乌皮隐几、楠榴枕等。

二、人事:舞、愁、卦名、药名、歌曲名、姓名、针穴名、大、小、相名、将军名等。

三、自然界事物:风、雪、雨、雾、冬、荔枝、女萝、桐、梨花、柳、杜若、甘蔗、兔丝、柿、竹、桔、枣、梅花、桃、香茅、芙蓉、蔷薇、栀子花、石莲、笋、桂树、荻、荷、兰、蒲、萍、枫、藤、百舌、蝶、雁、鸭、鹊、马、蝉、萤、凫、蜂、燕、雀、螺蚌等。从这些题材我们可以看出,虽比较琐细,但富于生活气息,充满游戏的趣味。

所以,卷五宋云惠生使西域、天竺,写了广大而奇异的域外世界,强烈吸引读者,能开阔眼界,增进对佛祖的崇敬,关注佛教的前身今世以及对异国他乡的了解;又能增进对祖国、对华夏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宋云于是与惠生出城外,寻如来教迹。水东有佛晒衣处。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嗔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坐,晒袈裟。年岁虽久,彪炳若新;非直条缝明见,至于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佛坐处及晒衣所,并有塔记。写释迦牟尼的圣迹:佛晒衣处。交代佛教故事传说的原委,着力于细节描写:"年岁虽久,彪炳若新。

非直条缝明见,至于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宋云亲自来到现场,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崇敬之情自在言外,尤其作为僧侣,叙述平实、细腻、动人,带着浓厚的宗教崇敬之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雀离浮图)塔内佛事,悉是金玉,千变万化,难得而称。旭日始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西域浮图,最为第一。骈散结合,以散文体为主,展现塔内佛事的华丽崇高,为西域佛塔第一;再用"旭日始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尽显其色彩之华美与音响之动人,对仗工整。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整部《洛阳伽蓝记》中,散文句用于叙述、说明;骈文句则主要用于描述。

善于用点染方法:寺前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借白象树,写佛教民间故事传说"此树灭,佛法亦灭"。一句"胡人见之,莫不悲泣",既是为释迦牟尼施舍儿女而感动,更是为佛法灭而惶恐不安,佛教有"末法"之说,作者一笔点染"莫不悲泣",在不露声色中深深打动读者。雀离浮图南五十步,有一石塔,其形正圆,高二丈,甚有神变,能与世人表吉凶。以指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遂礼神塔,乞求一验。于是以指触之,铃即鸣应。得此验,用慰私心。后果得吉反。......于是西北行七日,渡一大水,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彼国人民,须禁日取之。写雀离浮图有石塔,其神异在于"能与世人表吉凶。以指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

这里将惠生的宗教虔诚、崇敬之情与其对故国、故乡、亲人的思念融合在一起,特别富于人情味,把佛教情意与尘世情意合在一起,两种不同的情意,在平时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但是,"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写微妙真切的心理活动,带着矛盾、将信将疑、惶恐、期盼等,"以指触之,铃即鸣应"这一段文字,应该说包含了深刻、鲜活、婉转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读来极富感染力。

语言上的特色:用流畅、清丽、简明的白描散文句式,表达无限崇敬的宗教情意。

卷五多次渲染在佛国、在虔诚的宗教情意中对祖国、故乡的热爱与思念。所以,宋云惠生等西行部分把宗教的崇高神圣与热爱故乡、祖国的情意交织在一起,构成卷五宏大叙事中的抒情主旋律。比如详写乌场国:国王见宋云,云:"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闻太后崇奉佛法,即面东合掌,遥心顶礼。遣解魏语人问宋云曰:"卿是日出人也?"宋云答曰:"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王又问曰:"彼国出圣人否?"宋云具说周、孔、庄、老之德;次序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说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国;我当命终,愿生彼国。

"国王与宋云的问答,显示宋云对祖国之爱及民族的自尊自信,以辞赋的手法多方颂赞华夏文化:周、孔、庄、老之德;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等等,这既是在展现元魏国力和文化自信,也是展开中外文化交流的对话。王城西南五百里,有善持山,甘泉美果,见于经记。山谷和暖,草木冬青。当时太簇御辰,温风己扇,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绝域,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善特山景物优美,近乎祖国风光,自然引发宋云对祖国、故乡的思念,触景生情,于是"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这段文字优美清丽,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表现出优美之景、深切之情和缠绵的人物内心世界。

《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贴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入山窟十五步,西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却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希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对雀离浮图的详细记录,采用了佛经汉译中的常见的"合本子注"形式,即以"惠生《行记》"为主,为本,又参考"《道荣传》、宋云《家记》",《道荣传》、宋云《家记》为次,为子,为补充;本与子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完备详尽叙述了雀离浮图。

这样的写法有主有次,线索清晰,内容完整,同时又把不同的说法罗列出来,细化宋云、惠生的叙述,求真务实,把丰富、驳杂的内容用简短明晰的语言叙述出来,且十分有趣。

这里我们引用一些西方现代文论来加深对"合本子注"、对《洛阳伽蓝记》正文、注文相互配合的组合型叙述体的认识。克里斯蒂娃说:"任何文本都仿佛是某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布洛克曼指出,一个新的本文就是语言进行再分配的场所,"是用过去语言所完成的'新织体'"。罗兰·巴特也将文本视作"编织物",认为:"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米勒在《作为寄主的批评家》中说,文本中总是"隐居着一条寄生性存在的长长的连锁--先前文本的模仿、借喻、来客、幽灵"。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说:"在书的题目,开头和最后一个句号之外,在书的内部轮廓及其自律的形式之外,书还被置于一个参照其他书籍、其他本文和其他句子的系统中,成为网络中的结。"法国学者洛朗·坚尼说:"互文性的特点在于,它引导我们了解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使得我们不再线形地阅读文本。"互文阅读注重对隐性语境的寻找与勾连,因此它没有顺序可循,而是成为在交错纵横的迷宫里往来反复的行为,无始,无终,"永远也不能接近不断后退的地平线"。对互文性而言,阅读是一种双重或多重的对话活动,它没有时间可循,它参照的不是文本的逻辑顺序,而是自我记忆的顺序。

卷五对雀离浮图这一佛教圣迹、圣地作了详细记录,雀离浮图作为佛教最著名的圣地,有着丰富的宗教意趣,寄托了人们的深厚情感,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宗教旨趣与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符号,是历经漫长岁月浸润的文化宗教遗迹。在她身上,诞生了无数的佛教神话故事传说,凝聚了宗教徒太多的情感与想象,成为"传说的核心、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传说发源的故地",一如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指出的:"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是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冢,宅门户院,总有个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的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

"《道荣传》以散文小品、笔记杂记体的方式灵活叙事,散文小品叙事可详可略,文字可长可短。道荣作为亲自的目睹者,娓娓讲来,亲切婉转,带着宗教徒所特有的崇敬、礼拜之心来瞻仰佛教圣物圣迹,用清丽、自然、畅达的散文句式描述,集中写圣物圣迹:佛顶骨舍利(写其大小、色泽、形状)、佛袈裟、佛锡杖(着力写佛锡杖的神奇:轻重不一)、佛牙佛发、佛影(随着远近、视角视点的不同,有时能见到,有时则不能见到,叙述简明周全)、佛浣衣处、六佛手作浮图(在佛教传播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如果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这里有担忧、祝愿、期盼等丰富情意),再结合叙述其中神秘怪诞的故事传说,为读者展现了一系列富于异域风采、富于宗教意味的佛物佛迹,也展现了异域他国的历史文化遗迹。

这段细节式描述,多为辞赋般的铺陈,把一系列佛教圣物圣迹一一道来,但详略得当,或铺陈细说,或一笔带过,笔触十分灵活。

所以,透过杨衒之的咏物描述及其寄寓的丰富情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他内心世界是细腻、深厚博大的,正如朱自清写他的好友孙福熙"是细针密线的人"、"这种人凡事要问底细......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这本书的长处......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孙先生收藏的本领真好!他收藏着怎样多的虽微末却珍异的材料,就如慈母收藏果饵一样;偶然拈出一两件来,令人惊异他的富有!其实东西本不稀奇,经他一收拾,便觉不凡了。他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他的选择的工夫又高明;那分析的描写与精彩的对话,足以显出他敏锐的观察力。所以他的书既富于自己的个性,一面也富于他人的个性,无怪乎他自己也会觉得他的富有了。他的分析的描写含有论理的美,就是精严与圆密;......总之,我们读这本书,往往能由几个字或一句话里,窥见事的全部,人的全性;......他觉得一切东西里都有些意思。"这些话真像是专为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说的一样。

名物还包含了文化交流的意蕴,《洛阳伽蓝记》记佛教圣物圣迹、记异域名物,都是有中外宗教、文化、社会交流的意趣,专门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有美国爱德华·谢弗,他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就讨论了"外来事物在文学中的反映"话题,值得古典文学研究者参看。写异域名物,成为中国早期地理博物小说的惯有题材与母题,当然,这些异域名物并不完全是写实的,里面也充满着想象,具有"神奇性、奢靡性与趣味性等特点"。

同类推荐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王朝:皇上,请走开!

    穿越王朝:皇上,请走开!

    宫末景每靠进一步心就痛一点,为什么她对其他的男子如此温柔……为什么她的温柔竟然不是对自己,为什么现在的她看上去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她吗?夏七七,你竟然这样对我?自古多情总被伤,痴心男子人间少有……
  • 帅小子别逃:飙车女霸王

    帅小子别逃:飙车女霸王

    “轰!”车摔落地面,爆炸。我抬头,只见他温柔地笑着,紧紧地搂着我。我们终于被拉上了“陆地”,双脚着地的一刻,才感到心脏猛烈的跳动,全身已被冷汗浸渍,四肢颤抖无法克制。“你……输了?”我不安地问。“对,输给你了……”
  • 凤府选婿

    凤府选婿

    什么?与学长阳台接吻,竟然摔回古代?好吧!横竖都是活,那她继续玩强的生存吧!活一次也不容易,据说古代流行三妻四妾。那。。。那她一女多夫可不可以啊!某女一脸色相贪婪的问老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努力就是一定有收获,事实证明这句话是真理,通过吭蒙拐骗色诱俱全,加上软磨硬泡带粘性,美男是一定逃不掉的。。。不管你是王室贵族,还是江湖杀手,管你是黑白两道,或是武林剑客,她通杀。吃干抹尽的下场一般很惨,当九个出色男人摸上她家时,只有一个要求,负责。可怜的她只有泪流满面,乖乖将九男送入后宫,今后,慢慢侍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 萝莉校花不好惹

    萝莉校花不好惹

    “坐近点。”恶魔不要脸地笑了笑。“怕坐近,干扰了您的贵体。”本公主都自贬身价了,你怎么还一副痞子样!“女人。”我抿抿唇,你丫的,谁是女人,本公主玉女之身,活了两千多岁,最多只能称作清纯的小萝莉。“记住我的名字,狐冥灏。”谁不知道你那破名字啊,化成灰我都记得…
  •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