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30

第30章 田野实证 (9)

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即是族群传统整体的"去圣化"过程所带来的问题。人们被教导在他自己和世界的去圣化过程中,"神圣"是他通往自由之路的主要障碍,唯有去圣化,他才能获得真正的主体"自由"。嘉绒是一个拥有全民性宗教信仰的族群,当其被吸纳入现代化进程之中,"去圣化"所带来的挑战可能是根本性的。在今天嘉绒族群文化遗产的变迁过程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信仰价值和行为方式中的神圣衰减(degradation)和去圣化趋势。而且这种神圣性衰减同时在多个层面上得以反映,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首先,最为直观的是族群遗产实践层面的神圣性衰减。

通过对今天嘉绒人跳锅庄的时空框架进行细致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系列世俗性事件开始渗入这一传统仪式性操演的神圣时空框架之中--诸如"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招徕游客的"丹巴嘉戎藏族风情节"等。在这些场景中,政治、经济、国家、民间等多重力量交织,嘉绒跳锅庄面向神圣信仰世界的仪式性指向往往被改写为面向民族国家表达认同的政治性指向,或者改写为为争夺客源、拉动地方GDP增长作出贡献的经济指向。与此同时,嘉绒跳锅庄场景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仪式符号,包括服饰、陈设、器具等。这些仪式符号的细微变化也处处显露出世俗生活进程对信仰传统的渗透和影响。在此试以"酒"的仪式符号为例进行探讨。

酒,对于嘉绒跳锅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地人说,不喝咂酒就跳不了锅庄。跳锅庄在开场时保留着庄严的仪式:将酒和供祭用的茶盘、焚香、五谷、格桑花等一起摆在跳锅庄场地的圆心处,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祝颂,每颂一段便用麦秆从坛中沾少许青稞酒和青稞粒洒向空中,祭祀神灵。按传统,喝酒的程序颇有讲究,如于式玉在民国年间的嘉绒人中所见:

备好特制的咂酒后,需要烧好一大锅水,在酒坛上插上竹管,先请一位年齿最长者到酒坛前坐下诵经,洒酒祭祀四方神祇。此程序完后,另请一位年齿相等的老者,与诵经老者一人一根竹管同饮。另有一人在旁专伺往酒坛中倒开水,每二人饮罢,往坛里加开水一勺。二人的饮量也以一勺水为限,饮罢再换一对,如此以年齿的长幼为序,先男后女,以及于两三岁的小孩。

第四节 族群遗产的现代变迁:基于嘉绒跳锅庄的田野考察 (2)

作为包含地方性民俗知识和物质技术的"酒",在嘉绒传统中需要区分开"咂酒"和"烤酒"。从前嘉绒人会在夏季采集当地一种名为"吾俄基麦朵"的花草,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以作酒曲。所谓"咂酒"即是将煮至半生熟的青稞、玉米、小麦等酿酒原料与酒曲"吾俄基"混合发酵后获取的"生酒""嘉绒藏族酿酒法",而"烤酒"则是内地酿造技术传入后,嘉绒人在咂酒基础上以蒸馏法获取的纯度更高的"熟酒",由于造价较高,旧时在民间也并不普及。依照传统,嘉绒跳锅庄时所用的酒应该是咂酒。洒酒诵经只能以头道咂酒祀天神、山神,在神享用之后才能由凡人享用。在这里,"酒"作为特定的仪式符号至少包含以下几种指向:一是作为献祭的祭品;二是作为参加者的饮品,同时作为莫斯所谓"总体呈现体系"中的特殊"物",体现着特定社会传统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酒"由于承担了人神间的重要中介而同时兼有神圣和世俗的意味。

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笔者所见已经颇有不同。首先,跳锅庄场合中饮用咂酒的传统规定性被打破。除传统必备的自家酿制的咂酒以外,还有烤酒,以及直接从商店里买来的桶装粮食酒,甚至是瓶装白酒。仪式中酒的种类增多。其次,敬神的酒与人们饮用的酒发生分离,从而导致仪式中"酒"这一符号的双重指向--作为神圣祭品与作为世俗关系表征的"物"--发生分离。旧时跳锅庄只有一种咂酒,神人共饮一种酒,酒也因为神的享用而从日常饮品变为仪式符号。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比如,2008年8月8日在丹巴县城举行的一次婚礼跳锅庄现场出现了三种酒:青稞咂酒、烤酒和瓶装白酒。其中,青稞咂酒作为跳锅庄的传统必备酒盛在特地从亲友处借来的一件古董礼器中。从当地苯教寺庙黑经寺请来的苯教喇嘛洒酒诵经沾取的是青稞咂酒和青稞粒,在跳锅庄的间隙人们也可自行到场地中央用麦秆吸饮。桶装烤酒和瓶装白酒只供跳锅庄的人们饮用,但它们的进入将世俗消费变化的信息植入到跳锅庄的过程之中,弱化了人神共饮的图景。最后,在某些情况下,新的价值评判标准的导入也对使用何种酒产生了影响。笔者在丹巴县三岔沟考察撒拉拉空寺跳"枪锅庄"时,曾对摆在供案上的两瓶以哈达缠绕的瓶装白酒产生了好奇心,不料一位寺庙喇嘛笑谈说,瓶装白酒价格更贵,敬神也要更好些。

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使嘉绒人传统观念中"酒"的种类和意义均发生了变化,但其影响却无法只限于嘉绒人饮食起居的世俗生活。作为跳锅庄场景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符号,嘉绒人传统观念中具有特殊规定性的"酒"从头道咂酒逐渐被更为便利的瓶装/散装白酒所取代。诸如此类,种种物质符号的细微变化,处处显露出日益"现代化"的世俗生活进程对族群传统的影响,从边缘到内部,如印渍斑痕一样侵蚀着嘉绒跳锅庄的神圣图景。

在与实践相对应的另一层面,是族群遗产观念与阐释层面的神圣性衰减。体悟、理解、认知、感受层面的"去圣化"并非可直观的外显性过程,却是更为根本性的,因而也更不容忽视。

在涂尔干看来,如果一种仪式行为成功地保存了自己而它所属的崇拜体系却消失了,那么这个仪式就只能以零碎的形式残留下来。事实上,今天的许多"民俗"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这种状况。嘉绒跳锅庄也面临这一问题。作为一种族群遗产实践,嘉绒跳锅庄本身就是一套知识传承系统和传统观念的解释系统。从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的内部眼光来看,这套传承和解释系统依然有效,古老的跳锅庄仪式中所蕴含的神圣观念今天仍烙在嘉绒人头脑之中不可剥离。但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和新一代的成长,这种将跳锅庄与神圣观念相联系的意识正面临着日益淡化的危机。

如今,嘉绒民间的房屋竣工仪式上依然保留着跳锅庄的习俗。"丁贝绒布"即是一支专门为房屋竣工而跳的仪式性大锅庄,唱词大意如下:

最初先有茫茫大海,海上生出了高山和大地,然后才有了地上的人。

吉祥的房子修好了,人可以安心地住进去了。

各种宝物从大门涌进来。敞开金门、银门、海螺门,我们进到新房里。

进了大门爬上梯子。搭起金梯、银梯、海螺梯,我们来到楼上面。

同类推荐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修罗将军本无心

    修罗将军本无心

    要问皇城中最著名的是谁,那莫过于蓝家的废材花痴女蓝戎尘,年仅七岁的废材花痴,成为皇城中人不耻的对象;七年之后皇城中最著名的是谁?依旧是蓝戎尘,只是冠上了一个修罗将军的称号,让人们不寒而栗的名字充斥整个时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宁惹地府死阎王,不惹笑面活修罗。
  • 高超推理的故事

    高超推理的故事

    探案故事是一种通俗文学体裁,主要描写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破案过程。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9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VIP作品完结!】谭小晗知道自己不是美女,但是运气也不用这么背吧!开学前几天晚上出去摆摊被城管追这也就算了,不小心偷听到一个霸道帅哥和别人的对话被发现这也就算了!但是来到学院却发现那天的帅哥竟然是自己同校的同学!纳尼,更过分的是遭到帅哥的威胁……(推荐《纯金校草的完美初恋》)
  • 间谍先生:豺狼的日子

    间谍先生:豺狼的日子

    惊动世界四大情报组织的间谍小说大师福赛斯!福赛斯在英国军情六处秘密工作二十多年,6岁开坦克,19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他对世界各国的间谍手法了如指掌,是美国中情局、以色列摩萨德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他也是爱·伦坡奖得主,8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累计销量超7000万册! 间谍的世界,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1963年8月25日,星期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不顾劝阻,出席一场声势浩大的公众聚会。豺狼,受雇在这一天刺杀总统戴高乐。强大的法国警方对此一筹莫展。因为没人知道豺狼在哪儿,更没人知道该如何确保那位固执的总统的安全。此刻,豺狼的枪已远远架好。他能清楚地看见目标的五官:隐在平顶军帽下的眉毛,凝视着的双眼以及法国人那高耸的鼻子。这一次,戴高乐总统比他生命中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死亡……
  • 不如不遇倾城色

    不如不遇倾城色

    她是一个受尽宠爱却又极其冷漠的女子。她看尽悲欢,看尽离合。却始终没有摆脱命运的纠缠。她爱那个男子,可是那个男子,怎么可以连承诺都不肯给她。一场邂逅,一树桃花,一眼回眸。究竟,谁是谁的劫。告诉她,你会记得她。因为,她心底曾有过你的伤。
  • 故事里的事

    故事里的事

    《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故事里的事》收录了作者田洪波写就的六十则小小说,共分为六辑-彩云追月、天空之城、泪光翅膀、带刺玫瑰、烟雨凤凰、断桥残雪。作品大多弃绝修饰,力避娇作,直面人性。在叙述故事时,作者故意弱化写作技巧的运用,敞开心扉,或幽怨倾诉,或直面人生百态,以平实追求自然逼真的艺术效果,读后引人深思。作者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善,能够以小见大,于尺寸篇幅中彰显人生况味。这与当代中学生甚至成年者所需要的精神补给是相契合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暖暖

    暖暖

    台湾男孩凉凉和东北女孩暖暖相识于北京,他们相约不管现实如何,都要努力生活。重逢时,他们已经分别在台湾和北京工作,默契还在、感觉依旧,却不敢用力去给对方感情,因为彼此知道,此时感情越多越弥补不了再次分别带来的伤感。相隔台湾海峡,是被现实距离冲散到看不见彼此,还是鼓足勇气不顾一切相依相守?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男女情感,有些东西,与是否爱无关,与爱多少无关。
  • 祸国·图壁(上)

    祸国·图壁(上)

    以线为绣,可织岁月;以心为绣,可织江山。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唯方大地,燕璧宜程四分天下。璧国右相的小女沉鱼,贤淑温婉,倾慕四大世家姬氏的公子姬婴,两家预备联姻之际,却被君王昭尹横加破坏,一道圣旨,择伊入宫。姜沉鱼万般无奈,领旨进宫。但她不愿成为妃子,便自荐为昭尹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