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30

第30章 田野实证 (9)

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即是族群传统整体的"去圣化"过程所带来的问题。人们被教导在他自己和世界的去圣化过程中,"神圣"是他通往自由之路的主要障碍,唯有去圣化,他才能获得真正的主体"自由"。嘉绒是一个拥有全民性宗教信仰的族群,当其被吸纳入现代化进程之中,"去圣化"所带来的挑战可能是根本性的。在今天嘉绒族群文化遗产的变迁过程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信仰价值和行为方式中的神圣衰减(degradation)和去圣化趋势。而且这种神圣性衰减同时在多个层面上得以反映,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首先,最为直观的是族群遗产实践层面的神圣性衰减。

通过对今天嘉绒人跳锅庄的时空框架进行细致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系列世俗性事件开始渗入这一传统仪式性操演的神圣时空框架之中--诸如"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招徕游客的"丹巴嘉戎藏族风情节"等。在这些场景中,政治、经济、国家、民间等多重力量交织,嘉绒跳锅庄面向神圣信仰世界的仪式性指向往往被改写为面向民族国家表达认同的政治性指向,或者改写为为争夺客源、拉动地方GDP增长作出贡献的经济指向。与此同时,嘉绒跳锅庄场景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仪式符号,包括服饰、陈设、器具等。这些仪式符号的细微变化也处处显露出世俗生活进程对信仰传统的渗透和影响。在此试以"酒"的仪式符号为例进行探讨。

酒,对于嘉绒跳锅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地人说,不喝咂酒就跳不了锅庄。跳锅庄在开场时保留着庄严的仪式:将酒和供祭用的茶盘、焚香、五谷、格桑花等一起摆在跳锅庄场地的圆心处,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祝颂,每颂一段便用麦秆从坛中沾少许青稞酒和青稞粒洒向空中,祭祀神灵。按传统,喝酒的程序颇有讲究,如于式玉在民国年间的嘉绒人中所见:

备好特制的咂酒后,需要烧好一大锅水,在酒坛上插上竹管,先请一位年齿最长者到酒坛前坐下诵经,洒酒祭祀四方神祇。此程序完后,另请一位年齿相等的老者,与诵经老者一人一根竹管同饮。另有一人在旁专伺往酒坛中倒开水,每二人饮罢,往坛里加开水一勺。二人的饮量也以一勺水为限,饮罢再换一对,如此以年齿的长幼为序,先男后女,以及于两三岁的小孩。

第四节 族群遗产的现代变迁:基于嘉绒跳锅庄的田野考察 (2)

作为包含地方性民俗知识和物质技术的"酒",在嘉绒传统中需要区分开"咂酒"和"烤酒"。从前嘉绒人会在夏季采集当地一种名为"吾俄基麦朵"的花草,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以作酒曲。所谓"咂酒"即是将煮至半生熟的青稞、玉米、小麦等酿酒原料与酒曲"吾俄基"混合发酵后获取的"生酒""嘉绒藏族酿酒法",而"烤酒"则是内地酿造技术传入后,嘉绒人在咂酒基础上以蒸馏法获取的纯度更高的"熟酒",由于造价较高,旧时在民间也并不普及。依照传统,嘉绒跳锅庄时所用的酒应该是咂酒。洒酒诵经只能以头道咂酒祀天神、山神,在神享用之后才能由凡人享用。在这里,"酒"作为特定的仪式符号至少包含以下几种指向:一是作为献祭的祭品;二是作为参加者的饮品,同时作为莫斯所谓"总体呈现体系"中的特殊"物",体现着特定社会传统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酒"由于承担了人神间的重要中介而同时兼有神圣和世俗的意味。

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笔者所见已经颇有不同。首先,跳锅庄场合中饮用咂酒的传统规定性被打破。除传统必备的自家酿制的咂酒以外,还有烤酒,以及直接从商店里买来的桶装粮食酒,甚至是瓶装白酒。仪式中酒的种类增多。其次,敬神的酒与人们饮用的酒发生分离,从而导致仪式中"酒"这一符号的双重指向--作为神圣祭品与作为世俗关系表征的"物"--发生分离。旧时跳锅庄只有一种咂酒,神人共饮一种酒,酒也因为神的享用而从日常饮品变为仪式符号。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比如,2008年8月8日在丹巴县城举行的一次婚礼跳锅庄现场出现了三种酒:青稞咂酒、烤酒和瓶装白酒。其中,青稞咂酒作为跳锅庄的传统必备酒盛在特地从亲友处借来的一件古董礼器中。从当地苯教寺庙黑经寺请来的苯教喇嘛洒酒诵经沾取的是青稞咂酒和青稞粒,在跳锅庄的间隙人们也可自行到场地中央用麦秆吸饮。桶装烤酒和瓶装白酒只供跳锅庄的人们饮用,但它们的进入将世俗消费变化的信息植入到跳锅庄的过程之中,弱化了人神共饮的图景。最后,在某些情况下,新的价值评判标准的导入也对使用何种酒产生了影响。笔者在丹巴县三岔沟考察撒拉拉空寺跳"枪锅庄"时,曾对摆在供案上的两瓶以哈达缠绕的瓶装白酒产生了好奇心,不料一位寺庙喇嘛笑谈说,瓶装白酒价格更贵,敬神也要更好些。

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使嘉绒人传统观念中"酒"的种类和意义均发生了变化,但其影响却无法只限于嘉绒人饮食起居的世俗生活。作为跳锅庄场景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符号,嘉绒人传统观念中具有特殊规定性的"酒"从头道咂酒逐渐被更为便利的瓶装/散装白酒所取代。诸如此类,种种物质符号的细微变化,处处显露出日益"现代化"的世俗生活进程对族群传统的影响,从边缘到内部,如印渍斑痕一样侵蚀着嘉绒跳锅庄的神圣图景。

在与实践相对应的另一层面,是族群遗产观念与阐释层面的神圣性衰减。体悟、理解、认知、感受层面的"去圣化"并非可直观的外显性过程,却是更为根本性的,因而也更不容忽视。

在涂尔干看来,如果一种仪式行为成功地保存了自己而它所属的崇拜体系却消失了,那么这个仪式就只能以零碎的形式残留下来。事实上,今天的许多"民俗"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这种状况。嘉绒跳锅庄也面临这一问题。作为一种族群遗产实践,嘉绒跳锅庄本身就是一套知识传承系统和传统观念的解释系统。从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的内部眼光来看,这套传承和解释系统依然有效,古老的跳锅庄仪式中所蕴含的神圣观念今天仍烙在嘉绒人头脑之中不可剥离。但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和新一代的成长,这种将跳锅庄与神圣观念相联系的意识正面临着日益淡化的危机。

如今,嘉绒民间的房屋竣工仪式上依然保留着跳锅庄的习俗。"丁贝绒布"即是一支专门为房屋竣工而跳的仪式性大锅庄,唱词大意如下:

最初先有茫茫大海,海上生出了高山和大地,然后才有了地上的人。

吉祥的房子修好了,人可以安心地住进去了。

各种宝物从大门涌进来。敞开金门、银门、海螺门,我们进到新房里。

进了大门爬上梯子。搭起金梯、银梯、海螺梯,我们来到楼上面。

同类推荐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热门推荐
  •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乐嘉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每种性格,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是分则。总论部分主要从一个作者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的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分则部分则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过当。同时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第三部分作者首次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案的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 小投资大回报

    小投资大回报

    本书以一个规模不大的商场为场景,以12个自我创业者为主角,向人们讲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创业的艰辛、创业的痛苦、创业的成功、创业的快乐。书中的创业者每人独立成篇,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绝色锋华:邪妃

    绝色锋华:邪妃

    她本是现代的半吊子挂鬼天师,因为抓错鬼搞乱了地府的人员流动,被丢去穿越。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将门世家的废物三小姐惹是生非,不学无术,逃学爬墙摔死,再次醒来,她将彻底改变。什么惹是生非,都是被人陷害的。什么不学无术,纯粹是没有天赋。不过现在都不一样了,她要改变过去,做万人瞩目的天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惜这个世界上得罪她的人太多,那么就一一的讨回吧!她有个护短的爷爷,有个聪明的弟弟,有只自卑的魔兽,有个威武的心上人。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各九卷。《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很少有人想到黄帝。灵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就是说神灵的关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事实上。《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生命的枢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作为享誉百年的世界名校,北京大学获得了世人的一致赞誉,能够参加北大的课程学习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99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在管理上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正因如此,学习一下北大的管理课,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大有裨益。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做个腹黑的女主

    做个腹黑的女主

    为了偿还爹地欠下的六百万巨额债务,她把自己卖给了赌场老板。原本以为一切不会再糟糕了。但想不到的是,倒霉的她喝醉了酒,没去指定房间,而是意外地非礼了TLB总裁宫三少。“杜小姐,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男人吗?”“温柔、阳光、乐观、大度、最好会做菜,而且疼我。”“温柔的男人没男人味,乐观的男人缺心眼,会做菜的男人没出息!”“……”“杜若熙,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男人吗?”“不知道。”“那好好看看我吧。”
  • 草原斗士

    草原斗士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斗争与厮杀。在《草原斗士》中,看狼族斗士如何集群狩猎,看“短跑健将”猎豹如何短距离捕捉猎物,看与狮争锋的斑鬣狗如何对抗狮群……《草原斗士》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