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03

第3章 专论 (3)

"建构"是使文化的事像从无到有,并在共时的关系中协调有序;"续构"是通过集体的认同行为让这样的事像和秩序在时空中完善和持续;而"解构"则是采取各种(每每是暴烈的)手段将此结构破除和销毁。相对于创立和发明而言,守成与革命都属于后起现象,都是末而不是本。远离本而议论或进行的守成与革命都不实在,都会悬空。因此,任何有关遗产问题的论争及处置都必须回到事像本原,也就是回到该事物的元话语和原结构。此可谓遗产问题的历史逻辑。

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来看,这一逻辑表现为从革命到守成的世纪转变。我以为,虽然在如今的遗产热潮中混杂着不少借名获利的现象,各界对遗产的划定还多限于物质性的文物古迹或边缘性的民间技艺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四川大学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相关学者在2008年组织的"首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论坛"上有过讨论,"孔子学院"注重的还只是汉语的推广;但总体而论,全民从观念到实践上对遗产的关注,即已显示出对传统--亦即"立"的尊重和对"破"的告别。这使百年动荡的社会人心有可能重新趋向平和、返本,同时也可望使中国自近代以来在进化主义影响下一味向前的目光由此回转,转向前人业已留下的开启和发明。

毫无疑问,这样的选择也会付出代价。未来的历史照样要对今日的转向作出审评。一组绕不开的问题将是--是否凡是历史的都要守成?守成是否应立标准?如要立标准,如今当以先圣之礼还是联合国公约为定?历史是否已经终结?文化是否仍需维新?

第二节 遗产的崛起

英国伯利茅斯大学 彼得·霍华德(Peter Howard)

四川大学 赵靓译 刘曼 校

香港中文大学 吕烈丹 复

摘要:本文讨论遗产研究日益提升的学术重要性,指出四个分析遗产问题的新切入点:遗产的领域、遗产的市场、遗产在不同层次身份认同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遗产管理的多个环节。文章结尾指出了21世纪遗产问题的主要趋势,并通过对英国、香港两个遗产个案的剖析,分析了遗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遗产研究人类学英国香港

引言:遗产的崛起

过去20年间,遗产研究在欧洲学术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仅英国的大学中就有30多门相关课程,其中大部分是硕士课程,也有一部分为本科课程。开课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开设的课程也分属不同的学院,尽管使用的资料大同小异。遗产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们想要保存到将来的东西。显然这种定义强调了人,强调了目前应该采取的行动。遗产通常可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保护的对象可能是寺庙也可能是老虎。美国的课程倾向于根据这种划分开设两个学科,然而在澳大利亚,还有在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两方面的研究划归为同一个学科。这不仅是因为一方的保护会对另一方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因为遗产管理的原则早已跨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界限。与此同时,遗产管理人这个职业也在不断演变,其工作场所可能是博物馆,可能是国家公园,可能是公共建筑,也可能是致力于遗产工作的政府办公室。

本文的目的是试图提供遗产问题的研究范式,其中大部分已经发表在《国际遗产研究》和类似刊物上。如果把遗产研究比作一间会议室,那么目前学者至少是通过四扇不同的门进入该领域并参与讨论的。只要涉及一个国家或社区的遗产,和家族遗产继承一样,难免会有争论。保护一种遗产总会牺牲其他遗产,或是会损害他人利益。

一、遗产的领域

通往遗产会议室的第一扇门,也是最常见的门,是对遗产领域的划分。很多研究工作起源于一些学者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认为这种事物应该受到保护并且传至后代。许多论文引用具体个案,继而讨论保护这些遗产需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物质遗产也好,非物质遗产也好,不同群体所感兴趣的事物各不相同,然而这种划分无所不包,范围太广,无益于对遗产的界定。下文中笔者试图对人们认为是遗产的事物进行类型划分,以便展示目前遗产研究发展的清晰图景。

自然。此类遗产主要涉及数量众多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标本和地质地貌等,这些通常出现在动物园、植物园、生物圈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科学的假设是我们应当维护和增强生物的多样性,然而所有物种并不是绝对平等的,有的种类已经被偶像化,如北极熊和大熊猫。

景观。尽管与上一分类"自然"有重复,很多人认为景观应该分属一类。比如在英国,景观包括国家公园和自然风景名胜区。对这些区域的保护更多是为了美学价值而不是生物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目录中增加了"文化景观"分类,强调了此种遗产的重要性。文化景观包括那些具有人文意义的景观,并逐渐开始包括一些历史景观和设计园林。目前欧洲景观保护公约组织甚至开始强调个人景观的重要意义。

遗迹。这一分类指的是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物,属于建筑史学家或考古学家的研究范畴。起初,被保护的通常是那些象征权力的建筑,如教堂、城堡和宫殿;现在,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现代建筑物,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舍和谷仓也可能被列入保护范围。对如巨石阵这种著名遗迹的保护,不仅延伸到该遗迹周边地区,而且包括地表没有可见的遗迹而地下可能埋藏有文物的地区。

遗址。很多地方,无论在地表、地下还是海上,可能并没有发现重要的文物,但对某个族群、团体或个人而言,却具有一定意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战场。诺拉描述过种种承载记忆的场所,包括那些对每个人都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那通常是我们生命中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的确,遗产管理人和开发商应该意识到,几乎每一个地方对某个人来说都可能有深远的意义。

文物。这一类指的是博物馆中收藏的物品。有别于在原地保存的建筑物,文物是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不过,我们还要考虑介乎两者之间的遗产,如通常在露天保存的轮船或工厂。"垃圾循环"现象在文物这一大类中尤为明显。此刻在我的桌子底下积满灰尘的打字机,说不定哪天就变成了遗产,正如最早的计算机已经变成了收藏家的珍品一样。很多博物馆分为不同的展厅,每一个展厅又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来管理。不管看起来有多么合理,这种做法很容易只赋予一件物品一个含义,把该物品的意义局限于单一学科;而事实上每一件物品都是很多故事的一部分。跟其他类别相似,文物既有属于私人的一面,也有属于公众的一面--古董市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一些私人藏品,最明显的比如家庭相簿,对其主人来说极其重要。

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该类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之为"文化多样性的推动力"。我选择"活动"来命名,因为举个例子,食物和饮料是非常"物质"的,尽管不大容易保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寻求的就是饮食活动的持续。语言和运动不可能保存在博物馆里,必须有人来说,有人来玩。我们希望称之为遗产的活动包括饮食、语言、宗教信仰、运动、艺术,甚至还包括历法和姓名。在很多国家,保存和使用本国语言是遗产中最重要的要素;相应地,很多家庭宗教节日及其他节日仪式,在家庭遗产中最重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格兰西南部的格拉斯顿堡镇,这里的"官方"遗产是宏伟的大修道院废墟,除此之外还有三项遗产:其一是与亚瑟王有关的神话史,其二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年度流行音乐节,其三是每年的狂欢节,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的一大盛事。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有很多此类遗产,分属不同的群体。

人。也许所有的遗产都是为了对抗人类必死的命运,使我们可以继续"活着"。日本有活国宝--享受政府津贴的伟大艺术家。英国和法国会把荣誉授予杰出的市民,其过程相当于遗产的确认。我们的家族谱系曾经是最为重要的遗产。人们以其门第为荣,这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有一本基督教福音书极度希望把耶稣当做亚当的儿子。近年来随着基因重要性的发现,人们对家族谱系遗产的兴趣又逐渐复苏。一家英国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你知道你是谁吗?》,其内容是追寻社会名流几百年来的族谱,但节目中没有提到家族其他成员是否同意曝光自己的家族谱系。秘密本身也许就是重要的遗产。

二、遗产的市场

通向遗产会议室的第二扇门,按通俗说法,是市场及其利益持份者(stakeholder),尽管"市场"这个词提醒我们大部分的遗产是可以买卖的。人类学家大概更倾向于用"行动者"(actor)一词,但"行动者"往往不仅仅指人。对于许多遗址而言,海平面是一个关键的行动者,尽管不能称为利益持份者。

所有者。大部分遗产都是有归属的,无论归属的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在很多案例中,遗产的唯一功能似乎就是作为财产,但很多情况下这些遗产还有其他功能。有些重要的遗址至今还用于农业耕作。很多西式教堂至今还用于礼拜活动,在游客群中还能做到这一点殊不容易。很多历史建筑如今是商业经营场所或是私人住宅。不论是一组家具、一件艺术品,还是一座著名的古老住宅,遗产通常是由富人购买的。特别是在欧洲,在一所被确认为文化遗产的房屋中居住,意味着地位和尊贵。仅在英国就有五十多万处建筑被列入遗产名录,而这种房子要比现代设施齐全的新房子贵很多。维修这些古建筑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其所有者。所以在其他社会,如果那里的富人们对老房子没什么兴趣,那么政府必须努力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保养、修护老房子的费用。

政府。"政府"的形式不一,大小各异。小至乡村委员会,大至民族国家政府和超国家团体。政府不仅仅享受拥有遗产带来的荣誉--这一点看看那些争相申请世界遗产的国家就知道了,而且想要通过遗产证明其政权合法性。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都没有损毁皇家祖先的宫殿,而是将其取而用之。遗产也可用来划分疆界,把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区分开来。语言和宗教尤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当然还有景观遗产。有的历史遗迹成了国家的象征(比如在电视频道上埃菲尔铁塔代表法国),而每个国家都会对某些景观进行特殊保护。尽管地方政府和城镇议会热心支持博物馆或遗产保护区,但只有国家政府才能通过确认程序来制造遗产。国家政府可以采取实际行动为国家博物馆购置文物,或者购买古老建筑。然而更省钱的办法是政府把某一物品指定为遗产,这样该物品的所有者需要继续支付费用,但处置和改动该物品的权利却备受限制。只有国家组织才拥有世界遗产的提名权,这样在提名上不可避免会引起全国上下的讨论。

参观者。公共遗产吸引参观者,许多私有房产和私人收藏也对公众开放,因此人们通常认为遗产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某些有关遗产的学位课程也是由旅游学系开设的。然而,正如想拥有遗产的并非只有一种人,参观者中除了游客之外还有各种对公共遗产感兴趣的人。所以,致力于遗产保护的团体和有意于遗产开发的旅游公司很难达成共识。在许多遗址(通常指对参观者开放的公共遗产),游客的数量远远不及由学童和学生组成的教育团体,这些人大部分是被要求参观而非自愿来访。在宗教遗址中,会有朝圣或做礼拜的人,尽管很难把这些人和游客区分开来。许多管理得当的遗址也照顾到当地人的需求,几乎成为当地的公园。

同类推荐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热门推荐
  • 豪门千金奉旨穿越:四嫁酷王爷

    豪门千金奉旨穿越:四嫁酷王爷

    豪门千金乔云裳被后妈设计穿越到古代西寒国一罪女身上后,又遭邪恶法师暗算,她成为一根“刺”,一种用女子身子做成的销魂刺!奉旨再次穿越后遇到了冷擎宇,传闻里的冷酷王爷。于是,恩恩怨怨,曲曲折折,真情谁付出?假意谁识别?谁知道翻云覆雨后,究竟那销魂刺是谁的祸伤?幽声叹,真真是一曲情殇凄婉唱,万般缠绵最心伤!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旧爱半醒

    旧爱半醒

    这是每个人求而不得的爱,幸好我始终相信,还有你的爱,值得过沧海。她曾经为了一个人,褪尽繁华,世界逃亡。她去过那么多地方,看过几千次黎明,再也没能遇到熟悉的温柔。他是她猜不透、悟不穿的谜。他温文尔雅,几乎成为所有女人的一场梦,却独独甘愿为她倾尽温柔,预谋一场旷日持久的私奔。大雨倾盆,他们在最坏的时间相遇,她是劫犯,而他却是人质。她努力为他重新开始新生活,一座城,一个人,一颗钻石,串联起无数记忆碎片,阴谋与冲突接踵而至,两个人平静的生活再度被打破。他看似无害,却手握她不知道的秘密,他……究竟是谁?这一生,旧爱太美,只能半醒。原来她所有困苦的岁月,竟都是为了遇见他。
  • 藏地密码7

    藏地密码7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揭开藏传佛教谜团: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5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探险记系列3

    探险记系列3

    罗布泊、楼兰、百慕大……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女人,谁给你的胆子设计我!”他霸道残忍,扬言要杀人灭口。她千方百计的跑路,却根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你到底想怎么样?”“和我结婚,或者去死,自己选!”她鼓起嘴巴:“我能不能选第三样?”“哦,”他拖长语音,意味深长,“原来你喜欢先……死再婚,你放心吧,我一定不负重任……”……她是他黑夜中唯一能安心睡眠的抱枕,更是梦中难忘的初恋,如今自投罗网……他怎能不抱得美人归?
  • 成功启迪

    成功启迪

    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重大的财宝,它们是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巨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作为成功的追求者,获取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成长智慧书

    成长智慧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中学生阅读的选编类读物,共收录141篇文章。选文按历史、生命、生活、自然、灵魂等五个角度进行分类,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 重生宅男的末世守则

    重生宅男的末世守则

    接到入月四日、也就是本周四本文入V!无空间、无异能、无大腿可抱的三无男主,小心谨慎的在末世生活了足足十年,没落进丧尸口中,却倒霉地死在两拨势力火并之中,实在有些让人怅然若失。可一睁眼,他竟回到了十年前、末世前三个月!他依旧是那个没有异能、没有空间的普通人,但他拥有足足十年的末世生活经验!即使不去打丧尸、不去猎异兽,他也能在安全区小心谨慎的种田为生。找个安全的房子、利用种种前世归结出来的技巧种田持家换肉吃,如果可以,再找个能安心和自己搭伙过日子的人共度余生,普通人自有普通人的小小幸福。可原本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