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14

第14章 世界眼光 (5)

种族化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国际斗争的学说,使中国知识精英认可了中国当时的劣势地位,并给他们指出了某种奋斗方向;更重要的是,这种学说为他们当中的革命派在国内推翻清廷、建立共和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刘师培在《白种之侵入》一文中,不仅视满族为异族,更贬之为劣族,进而把危及中华的"白祸"归咎于劣族统治,说"无满族入侵之因,即无白种内侵之果";甚而得出要救中华"亦惟有保同种排异族而已"。同样,章太炎也是在"为中华种族请命"的号召下,写出慷慨激昂的讨满檄文的。显然,在此类种族-民族言说中,我们今天通常加以区别的种族(race)、国族(nation)、民族(ethnie)等概念被搅混在一起。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由于当时中国思想界还无法提供一个成熟的本土民族主义理论;但也不能否认,这种概念混乱的理论之所以在当时盛行,也是因为它可以被用来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学界对此已有深入研究。

把种族用作主要思想范畴来构建国族理论,也改变了知识分子对国家本质的理解:过去,对士大夫们来说,华夏之为文明帝国的基础在其文化道统,而现在知识分子却开始将种系血统视为中华之为民族国家的基石。虽然文化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并非不重要,但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文化已退居次席,过去被视为维系华夏命脉的文化传统让位于凝聚中华民族意志的种系血统。1907年,章太炎痛斥杨度的金铁主义,正是从血缘切入,着重点有二:一是杨度说"中华"是"文化之族名",与血统无关,而章却认为"文化相同自同一血统而起";二是杨度主张满汉调和,而章则声称"若两血统立于对峙之地者,虽欲同化莫由",彻底否定了满汉融合的可能。众所周知,血统论也是孙中山早期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调。即便孙中山后期的民族主义理论有所修正,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但就在他逝世前一年的一场演讲中,他仍坚持血统决定论,说:"中国人黄色的原因,是由于根源黄色血统而成。祖先是什么血统,便永远遗传成一族的人民,所以血统的力是很大的。"

上述各家理论,不管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虽政纲各异,但在以种性确定国家身份并从生存竞争的进化论角度诠释人类历史这一点上却是基本相同的。在清末民初大致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二十几年间,这种关于国家和世界的种族化民族主义学说,一直主导着中国的舆论论坛。并且,对于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城市抑或乡村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这种学说也通过国家无孔不入的文化和教育机器植入他们的脑子里。而于1910年到1930年之间被囚禁在天使岛上的华工诗人,正好属于这一代人。也就是说,这群人是带着种族化的民族主义世界观漂洋过海的。这种世界观不仅有助于他们直面在异邦所经历的磨难,而且在有关个人身份、祖国以及华人和异族"他者"的关系等问题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解释框架。

三、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华工,当他们在海外受到虐待时,便首先会把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归于种族问题。如有位华工在墨西哥遭白人暴徒抢劫后,仰天哀鸣:"番奴掠劫屡行凶。/问天何事厌黄种?"同样,在天使岛上,华人移民也是从种族冲突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遭遇,如一首遗诗说:"伤我华侨留木屋,/实因种界厄瀛台。"(#47)"瀛台"乃戊戌变法失败后软禁光绪之地,诗中喻移民拘留所。而"种界"则是种族化民族主义的关键词,用来确定种族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天使岛囚禁叙事中,"白种"对"黄种"的迫害以及后者的抗议,构成了诗歌的主要张力:

呜呼!白种强权,黄魂受惨。

叱丧家之狗,强入牢笼;

追入笠之豚,严加锁钥。

魂消雪窖,真牛马不如也,

泪洒水天,洵禽鸟之不若也

这些诗歌中禽兽形象的频频出现,突出了白人官员与华人移民之间犹如虎狼与羔羊似的关系,活脱脱画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视野下的丛林景象。与此同时,这种描写也道出了诗人们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无可奈何,只能满腔悲愤地面对"强权废约例,/弱种受他掣"的现实。

通过种族化的国族想象,华人移民确立了他们的共同身份,以对抗白种"他者"。天使岛诗人常用具有鲜明排他性的"同胞"一词指称"我们唐人"。有时甚至将"同胞"等同"黄种",如说"同胞数百,黄种半千"(#70)。尽管汉语中强调手足之情的"同胞"一词古已有之,但作为一个以血缘为基础来确立国族认同的重要词汇,其在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流行,却是19、20世纪之交种族化民族主义的杰作。在天使岛诗歌中,"同胞"一词除了用来团结我方力量、凝聚我方共识以外,也是将"我们"华人被压迫者与"他们"白人压迫者区别开来的修辞标识:

番奴狠毒不可当,

依仗蛮强虐我唐。

大众同胞遭至此,

种族化民族主义将所有天使岛诗歌在意识形态上统一起来,构成一部囚禁叙事的鸿篇巨制,并由此规范了诗篇的整体艺术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诗篇的"集体主体性"(collective agency),体现在三方面:集体创作、互动唱和以及读者预设。

第二方面,天使岛诗人们相互模仿、你唱我和的创作方式也非常有意思。看来,当时在拘留所里,华人移民随处题诗极为普遍。一位移民后来回忆:"在天使岛大家到处在墙上涂满诗句,只要是手伸得到的地方,连洗手间都有。"大部分"诗人"都很年轻,而且并没有念过多少书。因此,模仿他人的诗作,学会运用文学语言、表情达意,这实际上成为他们一个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些诗中相互效仿的痕迹不难发现。一是雷同的主题(如颂扬民族英雄);再就是相似或近似的语词(如"满腹牢骚"、"牢骚满腹"或"冤情满腹");此外还有重复出现的意象与典故(如周文王的囚禁之地"羑里")。有的仿作已到了近乎照抄的地步。如下面两首,各引前四行:

林到美洲,新客到美洲,

逮入木楼。必逮入木楼。

成为囚犯,俨如大犯样,

由于天使岛诗歌是集体书写的结果,是在创作、模仿、阅读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因此诗歌的形式、语言和修辞手段等,显然都应该是适合于这个华人囚民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趣味的。《埃仑诗集》中所收诗歌除了一篇铭文、一篇骈文和几首对联以外,其余是旧体格律诗,多为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也有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成长于清末民初之人,哪怕是在农村,但凡受过一点点教育,想来也是读过如《唐诗三百首》这种最基本的诗歌读本,对旧体诗应该不会陌生。换言之,对天使岛华人移民来说,旧体诗是一种可接受并且可用的文学样式。因此,若想言志,他们也只能借助这种旧体诗,尽管通常写不出严谨工整的格律和华美精致的辞藻。

而且,他们作诗几乎都用文言文。这似乎跟与他们大致同代(1920年前后)的中国新诗运动提倡白话文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反差也引起了论家注意。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Steven Yao的论点。在他的分析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实践反映了对现代化的两种不同态度,而天使岛诗人的语言实践则代表了落后的文化价值观,是"落后美学的产物";但他也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移民政策时,天使岛诗人们采取了"用保守文化进行回应"。Yao的分析的确点出了跨国文化生产的复杂性,但"保守"一说有失偏颇。首先,"保守"意味着在先进与倒退之间选择了后者。

可事实是,天使岛诗歌始于1910年,而新诗正统地位的确立,若以胡适的《尝试集》(1920)和郭沫若的《女神》(1921)为标志的话,已是十年以后的事了。即是说,在天使岛诗歌成长和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白话文自由诗尚未出现或未成气候。其次,当时中国知识精英提倡的白话,实乃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官话",而天使岛移民都来自远离中国文化与政治中心的广东农村,说的是粤语,而非这种"白话"。再者,即便来自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有所不同,如隆都地区来的移民就听不懂来自四邑的移民的话。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言文反而成了天使岛华人移民的"书面通用语",起着增进群体交流和团结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五四"时期的新诗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始作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激进的否定态度。而天使岛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当他们远离亲人故土,置身于充满敌意的异国他乡,使他们觉得仍然保留着做人的根本和尊严的就是这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给他们以生命的意义、希望和力量,抵抗歧视与迫害。他们之所以选择旧体格律诗,除了这是他们所知的文学样式以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格律诗代表着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学,而古典文学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奇妙的是,用古典诗体裁进行文学创作,等于是让这些穷打工仔进入一个不曾向他们开放过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们重新唤起中华种族--民族的历史记忆,从他们的视角将其重新整理,再用他们认为庄重雄浑的文学形式将其重新编织起来。通过这种书写方式,离散在外的天使岛华工们参与了中华民族的构建,对这一宏大工程作出了贡献。

寄语同胞勿过忧,

苛待吾侪毋庸愁。

韩信受袴为大将,

勾践忍辱终报仇。

文王囚羑而灭纣,

姜公运舛亦封侯。

自古英雄多如是,

否极泰来待复仇。(#59)

这一英雄谱系对天使岛诗歌极其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它,这些诗歌就会缺少一个主题基调和统一的结构,也就无从将诗人们零散的情感经验整合成一篇富于集体主体意识的现代华人囚禁叙事。更为要紧的是,通过对民族英雄史的再想象,诗人们赋予天使岛囚禁叙事一个具有深刻目的论意义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在这种时间背景下,华人移民的囹圄之陷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解释。首先,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历程重合了。我们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所以,天使岛诗人所说的"潜龙"不光指个人,实际上也是对处于历史低潮的近代中国的隐喻。其次,天使岛华工们的困境,进而整个近代华人移民的流散运动,再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被视为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些民族英雄的事迹反复讲述着同一个寓言:逆境是修得正果的必由之途。同理,华人移民们的磨难,也就成了整个民族复兴的前奏仪式的一部分,具有了一种光荣的献祭性质。

在空间层面上,天使岛移民拘留所也具有了非凡的象征意义。有诗人这样描写这座牢房:"莫道其间皆西式,/设成玉砌变如笼。"(#69)对于被迫走向世界、参与现代化进程的中国,这栋白色木楼成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象征:外表充满诱惑而里面布满陷阱。在一篇谈跨国流浪的文章中,孟悦也从这两句诗中读出天使岛所透露出的历史反讽意味。但孟悦的解读却过于悲观消极,即认为天使岛监舍象征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死路。这种解读显然有悖于天使岛诗人力图表达的积极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诗人们眼里,中国这条"潜龙"只是暂时受困而已;天使岛牢狱所代表的并非绝境,而是这条龙不得不经过并跨越的中转地,尽管此地暗藏凶险。既是龙,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它最终重新腾飞。

最后,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天使岛诗歌作为华人囚禁叙事跟美国囚禁叙事的主流作品有着根本的不同。囚禁叙事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代表作是17世纪美国的清教移民Mary Rowlandson的散文体自传,记录她被印第安人俘虏、囚拘的经历。书名其实已点明作者的中心意思,即上帝的神力和她对上帝的信仰帮助她渡过劫难,获得拯救。这是典型的基督教文化中的囚禁叙事,它跟华人移民囚禁叙事的唯一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把牢狱之灾视为获得某种终极意义上的救赎所必须经历的磨难和考验。不同之处是,天使岛华人囚禁叙事表明:救赎不是个人之事;而且,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群体,救赎靠的不是一己之力,亦非借助外在神力,而是有赖于整个族群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一首天使岛诗歌说:"国弱亟当齐努力,/狂澜待挽仗同群。"(#39)这种彰显集体奋斗和人类自身之力的人文主义解放哲学,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天使岛诗歌唱出的是真正的华人囚禁叙事,而非美国移民的囚禁叙事。

同类推荐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热门推荐
  • 无良儿子邪魅爹:盛宠惹火妖妃

    无良儿子邪魅爹:盛宠惹火妖妃

    !穿越了!穿就穿呗,还被某黑衣男给强了,强就强呗,还怀上了一个囧宝,囧就囧呗--还是个超能囧宝!初吻没有了,初¥也没有了,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美男!权势,古武学的最高境界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个囧宝。为娘的欺负老爹,脾气火爆,超级极品,作为儿子的囧宝,更是节操碎了一地,节操无下限!-----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洪荒之魔族争霸

    洪荒之魔族争霸

    一只身形巨大的双翼飞龙盘旋上空,两只猩红的眼睛盯着数千里之外的神仙府邸,双目中透出嗜血的贪婪。他的背后,卷起滚滚尘烟,数十万的土地上各类妖族魔族横行无忌,攻向神仙府邸……魔龙抬起傲骨,双目凛冽的看向苍穹:今日,我涅槃再生,堕入魔族,依旧执掌刑罚,则,我为天道!我以道起誓,魔族争霸,戮尽神族!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踢踢兜丽江之恋

    踢踢兜丽江之恋

    两个在丽江相遇的年轻人,踢踢兜和点炕木,背负着各自的秘密,绝望地爱上了对方,渴望在短短的十天里,耗尽一生的爱。相爱不逢时,刻骨亦枉然。此去与君别,生死两不知。当他们的旅行结束,各自离开丽江,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因为留下了他们相爱过的痕迹,而变得更加令人神往。你说情色,她说忧伤。趁年轻,去丽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夜妆

    夜妆

    美丽女子,缘何孤身一人。纤弱女子,诡异画尸,道不尽离愁。孽缘纠葛,千世不忘。情结今世,是谁,最终能够相伴,抑或是曲终人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伊藤考试培训学校,有人从60岁后开始司法考试学习,每天记诵海量法规条文;有人从公司退休后参加学校的短期培训,并且一次通过成功率只有2%的高难度考试。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考试之神”伊藤校长首次公开其独创的记忆法,揭示高速记忆的终极秘密。现在,无论你是参加升学、证照还是公职考试,都可以依循“伊藤记忆术”备考,你会发现提高10倍记忆力一点也不难。
  • 天地人间

    天地人间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