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王高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山西人,如果金兵不来,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山西。
金兵围攻太原那年,王高十二岁,正一门心思念书。听说来了金兵,父母本不打算走。金兵来之前,辽国的骑兵常来袭扰,早就习惯了。但金兵呼啸而来,从太原逃下来的人说:"金兵太凶了,宋兵和 辽兵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父亲思前想后,觉得太原迟早要被金兵攻下,便带着一家人逃到陕西,在富平安了新家。
金兵破了太原,消息传来,富平人心也有些不稳。王高开始觉得念书没啥用。他对父亲说:"国难当头,我想弃文从武。"父亲却要王高安心念书,王高问:"读书能把金兵赶走吗?"父亲说:"舞枪 弄棍,你不是这块料。打金兵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你万事莫问,只管念书。"
父亲说一不二,王高只好埋头念书。他记性好、悟性强,十七岁就中了秀才。
父亲喜上眉梢,摆了二十桌请客。乡亲们正吃得高兴,一个外乡人骑着一头大青骡跑到村东头,高喊:"快跑呀,金兵来了。"
众乡亲一哄而散,王高掉头就跑,跟着父母一溜烟翻过秦岭,跑到四川绵竹。
父母惊魂未定,日夜打听陕西的战况。好在陕西的兵不孬,朝廷也铁了心要守住秦岭,派了枢密院的大官张浚到陕西督战。一场恶战后,宋兵竟在富平大败金兵,消息传来,一家人提着的心才放下来, 决定留在绵竹。
秦岭以北杀声震天,秦岭以南王高读书不辍。五年过去,陕西的金兵终于被赶跑了,王高也考中了举人。
父亲老泪纵横,说:"儿子,金兵被赶走了,你也出息了,真是双喜临门,你的一位老祖宗要是知道了,在天之灵也会开口笑呢。"王高问:"哪一位老祖宗?"父亲说:"说出来吓你一跳,就是北宋 大文豪王安石。"
王高大吃一惊,将信将疑。父亲又说:"千真万确,你我都是王安石的后人。"
王高说:"爹,咱祖宗如此显赫,为啥不早点告诉我,让我高兴高兴呢?"父亲说:"爹不说,是怕你打小自以为是名门之后,骄傲自满,不好好念书。再说曾祖父小时候家穷,没念上书,爷爷也没念 书,爹也没念书,王家连续三代断了书香,不好意思提起老祖宗啊。"
父亲又说:"你中了举人,王家书香又续上了,爹总算松了口气。"
父亲这次没有请客,他在家里摆上先祖王安石的灵位,带着王高磕了三个响头,祈求文豪在天之灵保佑王高考中进士。
王高去杭州赴考,父亲把他送到了长江边。王高踏上小舟,父亲站在码头上说:"儿,爹也不指望你一步登天,但如果你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中了进士,朝廷重用你,你只管去效力,家里的事不用 管。"
江风吹拂着父亲斑白的头发,王高似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他鼻子一酸。
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高来到杭州。
赶走了金兵,川陕宣抚使张浚,也从陕西悄悄回到了杭州,并被任命为大宋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这是1135年,也就是南宋绍兴五年的同一天。
鸿运高照,王高顺利考取进士。张浚正在物色人才,宴请新科进士,想趁机看看有没有立马可用之人。席间听说王高是四川绵竹人,便问他住哪个村,王高说住桥西村,张浚说,我也是绵竹人,小时就 住在桥东村,和你家仅一桥之隔。
原来和枢密使大人是老乡,喝过同一条河的水,缘分哪。不仅如此,王高知道过去五年,张浚都在陕西督战,而富平大捷使他名扬天下。王高便说,曾在富平住过五年,还在富平考取了秀才,金兵来了 ,才离开富平,自己前脚刚走,大人后脚就去了,竟与大人擦肩而过。
张浚越听越吃惊,心里渐渐有了想法:这个年轻人不同寻常,是个人才,我得重用。
在张浚的关照下,王高在官场如鱼得水。他先在枢密院历练了几个月,又转入鸿胪寺专门打点和金国人的往来文书,他很快就会认女真字,会说女真话,他的悟性令张浚都暗暗称奇。
和张浚混熟了,他又有意无意地透露,王安石是他的先祖,说自己要以先祖为榜样,效忠朝廷。张浚听了,不由对他这个名门之后刮目相看,很快就把这桩事儿禀报了皇上赵构。
赵构二话不说将王高点进了翰林院。
王高便在大宋皇帝的直接领导下干活了。他白天在翰林院上班,晚上在西湖边读书。
三月的夜晚,微风习习,月亮倒映湖水,被风吹得如梦如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高又想起了父亲。
离家三年了,战事已经缓和下来,他很想衣锦还家,让父亲知道,儿子真的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