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400000057

第57章 王建艳史

王建,河南武阳人,流氓出身,年轻时以屠牛、盗驴、贩卖私盐、诈骗为业,人称"贼王八"。公元874年,四川百姓起义,王建参加镇压武装,凭着"机略权通,出于流辈"的本事,在平定农民起义中有功,取得了唐僖宗的信任,唐僖宗封他为璧州(今通江)刺史。当上刺史以后,他野心膨胀,拥兵自重,夺取利州(今广元)、阆州(今阆中),进军西川、东川,占有三川之地。

王建初入川时对巴蜀劳动群众很有同情心。早在先秦时期从成都到云南至缅甸八莫再到印度的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已经开通。到五代时巴蜀丝纺业得到充分发展,锦江河畔不仅有私人丝织厂,而且有五百人以上、专为朝廷织锦的大厂。王建来川后很同情织锦妇女,写下了一些诗歌: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头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着。

当窗却慕青楼娼,十指不动衣盈箱。(《当窗织》)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里供进薄。

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申苦难。

回家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干。

红叶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婉转。

一梭声重尽一梭,玉腕不停罗里卷。

窗中夜夜睡髻偏,横钗欲堕垂着肩。

和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

一疋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官里怪

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着单丝罗。

莫言山积无尽日,百尺高楼一曲歌。(《织锦曲》)

他用两首诗真实而形象地描述出那时女工的痛苦生活。

公元897年,王建夺取三川,在成都设郡控制整个巴蜀地区。他东奔西杀,苦斗一生,年近花甲还没有老婆,入住成都后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选老婆。他先派手下给他打听哪家有最漂亮的姑娘,然后再亲自上门去看。

成都寒儒徐耕生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两个女儿从小聪明伶俐,天真活泼。徐耕十分宠爱。他费尽心血,教女儿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后来两个女儿果然能歌善舞,各具辞采。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徐耕在大街上被一个从青城山下来的道士拦住说:"先生,我观你的面像,不久将大富大贵。"

徐耕拉住道士问:"道长何出此言!"

道士说:"青城山有帝王之气,每夜直冲云天,也达十二年之久。近十年内将有真龙天子出现成都,你的两个女儿定成后妃,你的荣华富贵由此而来。"。

正在这时,王建的侍卫打听到徐耕有两个能歌善舞的女儿,对王建说:"主公,徐耕有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人见人爱的极品。而且精通诗词歌赋、音乐舞蹈。"

"是真的吗?让我去看看!"王建说。

"你刚来成都,进入民宅恐怕不妥!"侍卫说。

"那怎样才能让我看到那两个姑娘呢?"王建问。

"这样吧,我去把她们传进府来!"侍卫说。

"她们若不来呢?"王建说。

"你现在是成都郡王,谁敢不听你的话!"侍卫说。

王建一听:"是呀,整个三川都是我的,还有谁敢不听我的呢!"于是他说:"那就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侍卫顾了两乘大轿,领着一队人马前往徐家。侍卫说明来意后,徐耕大喜。他认为道士的话应验了,成都郡王看上了他的女儿。他不管女儿们同意还是不同意,跑进屋去就强迫女儿梳妆上轿。

当时王建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头顶光秃,为了遮丑,夏天他用既有硬度,通风又好的生丝织成的白绸,包裹头的周围,使人看不到头顶;冬天他用十余尺较厚的有色布,将布的一头盖在头顶,另一头环绕头的周围,这样既能遮丑、防寒,还能美化自己。王建体格粗壮,圆脸已经下陷,眉毛粗黑,眼光仍炯炯有神,但有点驼背。他笑起来脸上会布满衰老的、死气沉沉的皱纹,所以,他在人前不苟言笑,常显出一副威严的样子。徐家二女进得郡府,王建抬头一看简直惊呆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美的两个女子。不管两个少女是否愿意,王建就将她们留了下来。公元898年王建大办喜事正式与两个姑娘结婚。公元899年大姐生下王彭,妹妹生下王衍。

唐天祐四年(907)三月,"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九月王建乘机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蜀。王建称帝时年已61岁。他要求成都百姓都学他,用六至十尺长的布缠在头上,不准用唐巾。从此以后这种头饰就在巴蜀传播开来,并传遍西南地区,后来百姓称为"包帕子"。王建称帝后,封徐家大姐为皇后,史称徐淑妃;封妹妹为贵妃,史称徐贵妃。徐家姐妹接连为王建生了三个儿子,王建十分高兴,又封岳父徐耕为骠骑大将军。

开始王建对徐淑妃和徐贵妃十分宠爱,经常带着二后妃,游览青城、阆中、峨眉等巴蜀名胜。两宫皇后生儿子后姿色渐衰,王建又开始另寻新欢。

王建的枢密使潘炕也是一个酷爱美女的官员,他见到美女就会千方百计弄进府藏起来,或作为妻妾或作为丫鬟。

成都城内有个姓赵的市民,家境贫寒,成天想着如何发财。一天晚上,妻子一觉醒来摇着丈夫说:"我们要发财了!我刚才梦到吞食海棠花蕊而怀孕,生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儿,女儿后来当了皇后。"

"你真是痴人说梦,肚子扁平平的,就想到女儿当皇后。快睡吧,不要做美梦了。"丈夫说。

说也奇怪,不久妻子怀孕,果然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夫妻俩给女儿取名赵如花。赵如花长大以后,不仅美若天仙,而且聪明好学,能歌善舞,引得成都的少爷公子争相追求。这事很快就传到潘炕耳里,潘炕花重金将她聘做小妾。

王建当上皇帝以后,仍未改年轻时的偷鸡摸狗脾气。他到哪里从不事先通知别人,总是突然撞入。王建听说潘炕刚娶了有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貌的小妾,就穿着微服,带着太监和贴身士卫,突然撞到潘炕家去。王建怕潘炕把小妾藏起来不让他看到,走到潘炕门前他不让门人通报,直接撞入潘炕内堂。潘炕正和小妾赵如花嬉戏,听到脚步声闯入,头也不抬地说:"出去!谁让你进来的!"

王建一见赵如花,两眼发直,目瞪口呆。他觉得那赵如花比起后宫的徐氏姐妹来不知要美多少倍,潘炕说了什么,他也没注意到。还是太监大叫道:"枢密使,还不赶快接驾!"

潘炕猝不及防,抬头见是皇上,吓得战战兢兢地拉着赵如花双膝跪拜。

王建说:"快快起来,我只是顺道来看看,不必拘礼,都坐下!"

王建坐下来,潘炕命人上茶上酒,自己却不断给王建赔礼道歉作解释。可是王建根本不知道潘炕在说什么,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赵如花。

赵如花从小听母亲说过她将来要当皇后的梦,以为时机到了,她也向王建暗送秋波,频频媚眼,引得王建色心动荡,不能自控。

潘炕见此情景,对赵如花说道:"爱妾何不为皇上献上一曲!"

潘炕的话一完,赵如花就用她那清脆的歌喉,边唱边翩翩起舞。

舞毕,王建不顾君臣礼节,一把将赵如花拉到身边,问这问那。

潘炕明知"拍马屁"拍到点子上了,又担心赔上美妾。但一想保命要紧,只得知趣地退出内堂,任他们去亲热。

过了两个多小时,潘炕请皇上赴宴。王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赵如花进入筵席厅。此时他的心不在吃上,而在赵如花身上。他坐在筵席厅里,不时向门外张望,希望看到赵如花进来陪他。

封建社会,男女不能同席吃饭,所以赵如花没有进来,王建也不便传她上桌一起吃饭。酒间他对潘炕说:"叹!可惜我后宫三千嫔妃,却找不出一个像夫人那样的美女!"

潘炕明白王建的心意,立刻赔着笑脸说:"皇上过谦了,臣那贱人技拙貌丑,哪能与皇妃们相提并论呢!"

王建碰了个"软钉子",心想:"这潘炕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不懂孤王的心,竟敢当面拒绝我的要求。"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即命令侍卫道:"这酒我不想喝了,回朝!"

送走王建后,潘炕的弟弟潘蜎对他说:"哥,你还记得绿珠之祸吗?你要引以为戒啊!"

潘炕回到房中对赵如花说:"看样子皇上喜欢上你了,你说该怎么办呢?"

"那就看你要官还是要老婆!"赵如花回答。

"你的话是什么意思?"潘炕问。

"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如果你将我留下来,皇上必定会找借口办你的罪,不用说当官,连你的命都难保;如果你把我献给皇上,皇上一高兴,说不定还会升你的官!"赵如花说。

潘炕说:"君抢臣妾,何以为君,做人要有点骨气,我宁死也不会把你送给他!"

却说那王建回宫后十分生气,徐淑妃问明情况后说:"皇上!成都街上那么多美女你不爱,却偏偏要去爱臣子的老婆。这事要传出去了,你的君威何在?面子何在?"

听了皇后的话,王建不便到潘炕家硬强赵如花,只是闷闷不乐了一阵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在臣民中传开了。拍马屁的官员说:"皇上识大体,知礼仪,是个好皇上。"

市民们却赞扬说:"潘枢密是个不畏强权,珍惜爱情的'伟丈夫'。"

公元901年,唐代著名诗人韦庄担任西川节度副使。王建在巴蜀称帝以后,任命韦庄为吏部尚书。韦庄有位宠妾不仅貌美如花,婀娜多姿,而且能诗会文,辞翰极佳,王建听到后垂涎三尺。

有一天早朝完后,王建说:"众爱卿退朝,韦尚书留下来!"

众人走后,他对韦庄说:"你随我到书房!"

韦庄随王建进入书房。王建说:"你先坐下!"

"谢皇上!"韦庄双手握拳说。

韦庄坐下后,王建说:"我后宫三千,没有一个能诗会文的,朕听说你有位小妾诗词歌赋极佳,我想请她进宫来教嫔妃们写诗作赋。"

韦庄知道王建企图,但又不敢违抗圣命,只好回答:"遵旨!"

韦庄忐忑不安地回到家,小妾上前接过朝服问:"老爷为何忧心忡忡?"

韦庄叹口气说:"遇上这个流氓皇上,我们倒霉了!"

小妾听到后吓了一大跳,心急火燎地问:"出了什么事?"

韦庄踌躇不说,小妾又催促道:"你快说呀!"

韦庄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小妾看到更加着急,摇动韦庄的双手,撒娇地说:"你快说呀,要急死我了!"

"我无能力保住你了!"说完他的泪水就扑簌簌向下流。

"为什么?"小妾急忙追问。

"皇上下旨要你进宫教嫔妃诗词歌赋!"韦庄回答。

"那有什么可愁的,我当是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呢!去就去吧,这么好的事还愁什么,我好好地教那些嫔妃,她们一高兴,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说不定还能讨到封赏呢!"小妾说完又摇动着韦庄的手撒娇地说:"韦郎,你放心。我晚上还是会回来陪你的!"

"你这个傻瓜!"韦庄用手指戳了一下小妾的前额,接着又说:"你以为皇宫像你的家门那样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进去就回不来了,你知道吗?"韦庄哭笑不得。

"为什么?"小妾不解地问。

"那流氓皇上是要抢你进宫去服侍他,哪是要你去教嫔妃诗词歌赋嘛!你真傻得可爱。"韦庄挑明了说。

"我不去!"小妾撅着嘴说。

"你敢不去?"韦庄问。

"我就敢!大不了一死。"小妾倔强地说。

"我也舍不得你离开我。但是人在矮檐下,只好把头低。他是皇上,违背他的旨意只有死路一条。我死了不要紧,你还年轻,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死了太可惜。我想来想去,要想活命,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让你进宫......"韦庄说不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一个太监领着侍卫,抬一乘大轿来韦庄家门前接小妾入宫。韦庄和小妾情切切意绵绵,挥泪而别。

果然,这个美丽的小妾一进宫就被王建占有,从那以后再也不准她回到韦庄身边,更不让韦庄见到她。韦庄思念小妾时写了: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

天上姮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身无力,不忍看伊书迹。

满院落花春寂寞,

断肠芳草碧。(《谒金门》)

那小妾在宫中看到这首词后,肝肠寸断,悲痛欲绝,茶饭不思。她要求见韦庄一面,王建不准,她就绝食而亡。

有一年,王建出巡阆州,走过市民何康家门前偶见何康的女儿容貌秀丽,肌肤雪白,美艳动人。王建站在门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姑娘不想离去。贴身太监怕有失君威,提醒他说:"皇上,该回州衙了。"回到州衙,他对阆州刺史说:"你立刻去将刚才我看上的那位姑娘接来,孤王要带她回宫!"

刺史领着大队人马,抬着大轿到何家接人。走到何康门口,衙役高叫:"圣旨到!"何家人全部出来跪在地上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市民何康小女入宫侍驾,即刻启程。钦此!"

刺史念完圣旨后说:"何康,还不赶快谢恩!"

那何康乃是一介草民,懂得什么朝廷规矩,他并不伸手接旨,只顾跪在地上叩头说:"老爷,我的女儿已经许配人家,明天就要出嫁!求你给皇上说一声,他有那么多的女人,多我女儿一个不多,少我女儿一个不少,就放过我们这些百姓吧!......不然我如何向她婆家的人交代呢?"

阆州刺史是个讲道理的好官,他听了何康的话后,立即回去向王建禀报说:"启奏圣上,那何康的女儿已经订婚,明天就要成亲。因此,她不能来侍驾,请皇上明断!"

"你这刺史是咋个当的,这点事都办不好!传旨下去,赐她的未婚夫绸缎百匹,把婚退了,把何姑娘给我抬来!"刺史被他一顿批评,哪里还敢为何家说理,只得回头照办。

何姑娘与她的未婚夫本是青梅竹马,自由恋爱。未婚夫奉旨退婚时昏死过去,随即就卧床不起,茶饭不思,不到半年,就悲伤而死。

(史料出自《五代花月》、《古今情海》、民间传说等。)

同类推荐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热门推荐
  • 雨杀芭蕉

    雨杀芭蕉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老子不怕你

    老子不怕你

    她的名字叫甄无情,而她这个人也绝对对得起她的名字,无情何止无情,还无欲无求,软硬不吃,厄。。。还有那么点粗鲁她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搞的女人了父母携手去天堂报道那年,她刚好满十八岁拒绝了‘好心’亲人的照顾,毅然决然的带着足够她吃喝几辈子的遗产辗转到了外地她是个小富婆,可是她却从不买名牌,从不吃饭店她小气?NONO,她是想,钱还是省着花的好,这样就算不工作,也能活一辈子她无情,所以她无心、,几个贱男人被她迷的神魂颠倒之后,她却拍拍屁股走人她说,‘老子最讨厌占有欲强、爱吃醋的男人’片段:某扬,用力将手里大半截的烟头扔到地上,又上脚狠狠一碾,大吼道“带人去她公司,砸,砸到她老板开除她!”半个小时后,手下来电话说,某女被开除了,某扬乐了,小样的,看你没了工作还敢拒绝爷?一个月之后,某扬推桌子砸椅子,恨不得掏枪毙了眼前这些废物“废物!一群废物!”“老。。老大。。。她其实是个小富婆。”某硕美滋滋的买了美味早餐给‘女友’送来,可是开门的却是一个只穿了个小裤头的男人“呀,对不起,敲错门了。”退回,仔细看了看门牌号,1001,没错啊,“那个,请问一下,这是无情的家吗?”某央揉了揉一头乱发,慵懒的转身去问那个同样一脸惺忪的某女,“喂,你是叫无情吗?”某硕跳进屋子,指着穿着暴露的某女大叫,“你你你。。。你对得起我吗?”某女揉揉额角,不耐烦的道,“闭嘴!”甄无情老子的人生才刚开始,没空跟你们缠绵,想要孩子?出了大门左转再右转(那里是婚介所哦)米硕情情,咱俩好些年没见了,来,上床聊聊天(注:他们俩是青梅竹马)墨央我的命是你救的,那我的人便是你的了,别激动,没人跟你抢宗政扬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女人,你成功了一无情女游荡在三个男人之间,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宝们,想知道就收藏吧※下面是领养名单米硕被fygutj领养墨央被夏天的墨迹领养无情被冰灵沫沫领养宗政扬被鱼缸里的宝宝领养战青被骨哒领养吴玉娇被小亞子领养友情链接《总裁的迷糊妻》雨落清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上神魔

    无上神魔

    当他一次意外发现火云戒的秘密时,他慢慢的解开了自己真正身世。读者QQ群:185290843王辰,一个被遗落在人间界的少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两更:12:00/20:00][三更:12:00/20:00/00:00]
  • 星战文明

    星战文明

    沈征,繁华都市中一个受人轻视的打工仔,为了亲人踏上了强者之路,以一种令人惊惧的速度,崛起于白狼星,终将书写位面王者的传奇。
  • 贵族:野蛮丫头VS恶魔美男团

    贵族:野蛮丫头VS恶魔美男团

    【雪熠宫出品】什么?要我去‘特等班’?那个‘恶魔美男团’?全班都是美男子没有一个女生的班级?只要有女生去就会被捉弄到再也不想回去的班级?算了,豁出去了。什么?房子被银行抵押贷款收走了?马上就要流浪街头了?什么?要跟三个恶魔美男同居?还要当他们的专属女佣?然而微凉因一次意外失去了全部记忆,面对她失忆前来之不易的真爱,微凉将要如何抉择?!
  • 男儿国历险记

    男儿国历险记

    一个都市大龄单身女青年,突然间走进了另一个充满绝色帅哥的世界里,多少有点让人羡慕嫉妒恨!平日里被人不喜欢的一面,却得到了天生的解放与理解,让她有点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快感!到底她此次来所谓何事?这段时间让她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观念

    观念

    全球最畅销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继《自动自发》之后的又一颠峰力作。一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必读书。 《观念》一书是从阿尔伯特·哈伯德众多著作中浓缩出来的商业思想的精华,书中洋溢着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罗文精神”,强调转变观念才能改变一生,是继《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之后所有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又一必读之书。
  • 妃常选择

    妃常选择

    穿越到陌生的朝代,初见他的那天,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心不知不觉遗落,为了他,她历尽千辛,几世轮回,只为寻求当初的承诺!他说:我爱你,我想娶你,可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那道看不见的鸿沟要怎样跨越!她回复:不管多艰辛,我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等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只有找到它才能思考谋划进而解决它。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高效迅捷地解决它,以达到成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