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00000003

第3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3)

这种以颂扬为基调的对话多次出现在小说里,人物虽然说的是乡土俗语"老榆木头"、"不开窍",却也不时跳出"感化"这样不符合说话人文化身份的他者话语。尽管浩然小说中大部分人物对话,被作者用深厚的农村生活语言积累经验改换成了乡土十足、反映农民思想的语言,但其间无法用乡间语言表达的政治性语言,仍不时在小说中显现。

从大致提及的《艳阳天》的特点,可以感受到,不论是从反映农村新变革的时代意义上讲,或是从小说文艺特色上考究,"《艳阳天》是个奇妙的混合体,既真切又浮虚,既悖理又合情"。它完全有资格堪称中国当代宏大叙事中的鸿篇巨制,它不仅在文学荒漠的"文化大革命"年代给"知青"、泥腿子农夫带来故事享受,也成为当今众多作家最初的文学启蒙读物,甚至至今农村中老年一辈人仍依稀记得这样一部作品。试问,中国当代有几部文学作品可在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中产生如此效应?所以,浩然说:"我认为《艳阳天》应该活下,有权活下去。我相信未来的读者在读过《艳阳天》之后,会得到一些历史的知识,会得到一些美的艺术享受,会对已经化作一堆尸骨的作者发出一定的好感和敬意。"应该说,《艳阳天》有存活的理由,这个话是有力的。

(三)1967-1976年文学事业上的"一枝独秀"时期

浩然在1972-1976年迎来文学事业高峰,如《金光大道》第一部(1972年)、短篇集《杨柳风》(1973年)、儿童文学集《七月槐花香》(1973年)、《金光大道》第二部(1974年)、《西沙儿女》正气篇与奇志篇(1974年)、散文集《火红的战旗》(1975年)、《百花川》(1976年)、散文集《大地的翅膀》(1976年),此外还有大量讲话等文字资料发表。在众多作家无法正常创作的时期,浩然不仅硕果累累,还在政治霸权操控下,不断被文学舆论传媒机构抬高文学地位,甚至成为"样板"和"范例",成为"一枝独秀"。

若说《艳阳天》可称为五六十年代农村合作化小说的佼佼者,"文化大革命"时期《金光大道》的出场则将浩然创作推向时代高峰,同时也开启了其毁誉参半的文学评价境遇。1971年,在房山周口店公社下放劳动一年的浩然返京重新开始创作,进入市委农村组,为当时大兴县大白楼已故队长王国福写传记。后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不准写真人真事。市委书记吴德怕惹事,《王国福的故事》没有发表,然而却促成了更长篇的《金光大道》的问世,浩然写了这篇传记,于是有了创作的冲动,把搜集到的资料用进了《金光大道》中。《金光大道》是一部更加集中地用阶级斗争思想演绎故事情节的创作,197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金光大道》在小说内容提要里介绍道,《金光大道》的作者通过新中国成立后华北一个农村的革命演变,描绘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生活。

小说形象地描写了广大贫下中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党的正确路线领导下,在与资本主义势力、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以及种种困难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从而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组织起来的金光大道。小说中扑面而来的是当时时代下浓重的政治火药气息。按照当时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塑造典型人物、三突出等手法创作出的《金光大道》更符合意识形态诉求,浩然本人也多次在不同时期提及自己更偏爱《金光大道》。相比《艳阳天》,"文化大革命"时期创作出的《金光大道》从整体上说是政治斗争意义更浓而人物塑造更阶级化。众多读者共识性地认为浓厚的政治意味严重遮蔽了这部小说的文学艺术韵味。究竟怎样看待这部集作家更大心血却事与愿违的长篇著作,是一件比评价《艳阳天》更难的事情。它的难在于如此紧密配合政治话语、事件的创作根本无法像《艳阳天》或之前浩然其他小说那样,可以剥离政治层面谈艺术特质,作品本身毫不避讳地表明此作就是中国农村政治运动的"模拟品",而且作家本人时隔久远仍坚定地忠爱这部让他毁誉参半、争论不休的创作。

我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和角度,如何去解读这部至今无法定论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政治性解读或是"去政治化"解读,都只能单方面地说到《金光大道》的某一部分问题。纠结于政治化或非政治化的研究方法只能让我们仍陷在搞不清究竟该用什么尺度去衡量它的泥潭里,甚至至今我们对小说中让人向往却明显与现实不符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究竟"真实"与否,都尚未有定述。因此,我认为,排除《金光大道》里因政治写作目的带来的明显艺术缺陷,我们最终须从文学阅读本身进入小说。

而事实上参与争议的读者或评论家,大部分尚未认真、完整地阅读完作品,或者是根据多年前模糊的阅读体会来谈及这部小说的。倘若我们静下心来,真正进入小说的阅读,会或多或少读出不同于当下争论话语中的感受。抛开是是非非的评价,最起码小说中高大泉式的农村带头人仍然可以给今天的读者带来感触,甚至会被心怀集体的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所激动。进入文学,文字、情节、人物本身所带给我们的阅读气息比外在一切附加的信息更重要,它们才是解开作品的关键钥匙,什么尺度、标准都不如发自内心的个人真切感受重要,文学作品就是用来读,用来感受,用来共鸣的,而不是拿来讲解的。鉴于本节是对浩然几个阶段创作的概述,所以不打算在本节具体展开对作品的评论,这个任务将放到以下篇章具体谈及。

由于时代的大氛围,浩然不得不选择屈从于政治权威,但更关键的是,面对大是大非的政治运动时,出于个人性格、经历以及文学理念的追求,浩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选择了按照政治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创作,如果说《艳阳天》尚有较强的艺术性,从《西沙儿女》到《百花川》则是浩然远离正常文学创作的开端和极致,完全按照政治话语编造"文学"。

《百花川》是一部写农业学大寨的中篇小说。小说套用阶级斗争路线,按照当时通行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革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命,在无产阶级英雄与资产阶级激烈的斗争中,显示英雄主人公的气质。由于之前浩然的创作就是贴近政治话语、党政文艺政策的,文革时期创作转型对他而言是顺水推舟。较之以前的创作,《百花川》更观念化,完全就是阶级路线的归类演绎。浩然塑造了英雄人物杨国珍和反面人物常自得,并在两人的矛盾对立中编排政治路线。此时浩然书写的主人公在行为、语言上都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进行了充分的演绎,我们来看小说里的人物描写:

杨国珍接过那个落了一层灰土的硬皮本子,使劲儿吹了几口,就翻开了第一页。她说:"我们的权力是贫下中农给的。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我们的班子,要把百花川的阶级斗争的盖子揭开,把资本主义的路堵住,迈上社会主义大道,快步赶上去,光靠我们几个,力量是不够的。要发动群众一起揭,一起抓。在这个过程中,扩大骨干队伍,把这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一块齐心合力地在百花川战斗。"

女队长不仅有着他们同样的欢乐,更重要的是用理想的心境、发展的眼光看待这里条件优越的大自然。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靠人民群众的斗争取得的,要使它变化得更美好,就需要发动和带领群众,不断地进行斗争。这个斗争,最根本的是阶级斗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堵住资本主义的邪路,百花川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迅速地变化,变化得更美好,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新的贡献!女队长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揭示百花川的矛盾,端正百花川的方向,促进百花川的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这种句句不离革命意识、直接体现阶级斗争路线思想的话语方式成为浩然文革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较之作者以往作品里可取的人物心理、行为等侧面、细节描摹手法,即使抛开政治层面,我们都很难在艺术层面肯定《百花川》这样的创作。作为文学创作最能打动读者的人物塑造都已如此,还能期待人物之余的情节、语言有可读性吗?

再看《西沙儿女》,它是诗歌和小说两种文体的结合,当时的浩然颇得意于这种在政治高压下即兴创作的"文体"。《西沙儿女》是革命史高度浓缩的故事,也是在短短的篇幅和有限的创作时间里"酝酿"出的"遵命文学"。作品对当下政治话语的模拟,在今天读来是极为枯燥的。首先是人物塑造。在阶级背景下,各色人物已按照阶级身份预定了人物性格,类型化的塑形已使作家的主观作用消退,浩然在此创作中也说不上体现什么个人才华,完全就是遵照当时的政治政策编排故事、填充人物,充当一个传声筒而已。《西沙儿女》里的人物,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只要一出场就带着阶级脸谱和一成不变的性格。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沙儿女》的叙事语言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政治化,现在的读者很难想象为何一个有着极强语言天赋的作家,可以弃置人性语言,让笔下人物口吐非日常化的政论话语,仿佛这些人物几乎不吃不喝,只谈政治,堪比政治家。比如《奇志篇》里的人物对话:

符海龙说:"你也幸福,我向毛主席问好的时候,也代表了你,还有咱们南海西沙的新一代。毛主席在一九五三年视察海军舰艇,亲笔题词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

阿宝点点头说:"毛主席还指示:'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时候,就会使她们寸步难行。'我正在照这个指示做,也要做一辈子!"

除了人物对话全面政治化,故事安排照搬政策以外,小说还对政治事件进行极端的寓意化,比如采用劲松、大海等自然物暗示现实政治人物的功德。无论从反映生活的真实和力度,或是语言、人物等艺术层面看,"文化大革命"后期浩然的创作都是大退步。新时期后,评论者乃至作者本人,都因艺术的粗糙与政治的尴尬而少有提及这些作品。不过,要研究浩然和这段历史,我们就不能忽略它们,问题不在于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如何定位,而在于透过个体写作的变化,可以探寻作家的创作轨迹以及在此种变化中,作家的"变"与"不变"间所透露的问题意识。

简单概述浩然1956-1976年,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创作情况后,本书将会把研究重点放在与同类农村小说题材创作相比,浩然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独特性何在?

第二节 浩然的独特性何在? (1)

在上文里,我提到当代文学五十年以来,针对浩然只有两种态度,要么极力否定,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肯定,但全都是围绕政治话语展开论说。作为一个具有"样本"意义的作家,浩然在文学上究竟应该怎么认定?在每一个文学事件的转折尖口上,浩然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这些问题至今仍是疑团。在整个十七年文学时期,在对比性的视野中,本节将细致解析浩然为何能成为从十七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小说创作的一面旗帜;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他,为何能成为赢得广大读者和主流政策支持的有名作家;和同期有着文学成就的柳青、周立波、马烽、王汶石、赵树理、陈登科等相比,他的独特性何在。在同一个历史屏幕上,拓展视野,探究在相同的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题材下,在共同的外界创作背景、政策规约下,浩然为何能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标杆"?而这一地位的形成,和"文化大革命"后浩然作品被迅速遗忘以及目前引人争议有什么关联?这些问题都期待能在本节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析。

同类推荐
  • 这世界唯一的你

    这世界唯一的你

    我们已不再年轻,终于可以一意孤行。这是自由极光的第九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么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声色犬马,流光溢彩;惊为天人的先生与小姐,奇诡美丽,人生离奇。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还羡慕他们,但其实我们都做过他们。其实,那些后来被称为“奇葩”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你我、不同的回忆,送给你,迷恋过去的你、假装坚强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天道酬民

    天道酬民

    5000多万元就放在面前,而且明确告诉你:这已经属于你了。你将如何?如此巨额财富面前,它的诱惑力足可以让一个高贵的人丧失高贵,而他却淡然一笑:“我不要。”……伟大的时代,创作着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热门推荐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1950年代初期,台湾特务机关窃取了我正在研制的导弹。市公安局二处反间谍人员复晴以敏锐的直觉和超凡的勇气,识破敌特的一个又一个圈套。  当她就要接近敌特组织的核心秘密时,她遇上了一个不仅涉及到与她自己的感情和命运相关,更与国民党军统机关十多年策划的恶毒阴险相关的难题……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谁咬了朕的皇后

    谁咬了朕的皇后

    一觉醒来,被皇帝指着鼻子骂。“江海菱,你身为皇后,不思贤德,善妒,打骂妃嫔,挑衅太后,现在还红杏出墙,朕要废——”皇帝的话还没有说完,某女飞快的跪下,眼瞳中栩栩神彩,一闪而过的暗芒,脸上却楚楚可怜,凄惨的哀求:“皇上,你饶过臣妾一次吧,臣妾下次再也不敢了,你千万别把臣妾撵出宫,千万别把臣妾撵出去啊。”“来人,皇后无德,撵出宫去,从此后不许再踏进皇宫一步,”某皇帝气急中了圈套而不自知,顺口下达了命令。皇后满脸伤心,哽咽不已,可是转过身后,唇角的笑意拉开,眉飞色舞,这种种猪男送她她都不要,真是自作多情,现在总算顺利离开皇宫了,当真是帮了她的大忙!再次相见,她是名动天下俊美无俦,权势霸道集一身的燮帝宠后,惊才艳艳,光华万丈......天下奇闻:“知道吗?北鲁国美得人神共愤,邪魅冷血的新皇燮帝有了一名宠后。”“听说天下第一美人静月公主用手指了燮帝的这位宠后,一只手被当场斩掉了。”“传闻护国夫人骂了这位宠后,嘴巴被燮帝命人缝了起来。”“还听说燮帝把冷魔宫拿下了,送给这位宠后做生日礼貌。”“知道吗?知道吗?这位宠后怀孕了,想吃风雾城的青猴桃,皇帝命人八百里的快马,马不停蹄的送进宫里。”关于传闻还有很多,不过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宠后是燮帝心尖上的人,所以人人好奇,她究竟是何方神圣?精彩片段:豪华的宫殿内,一大一小两个人窝在一起聊天,小孩子雪白粉嫩,大眼睛好似珍珠般耀眼,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了月牙状:“母后,你有没有不自由的感觉,整天跟父皇呆在一起,有没有审美疲劳了,外面的美男可是很多的,你不想出去看看?”某粉嫩的小孩一脸的诱拐,就想拐了美美的母后出宫去,这样他就可以一个人霸占着母后了,不过眼见母后懒懒的没什么反应,再激再励。“母后,我偷偷的告诉你,父皇昨天看美女了,他看呆了,很可能是对你审美疲劳了,你要不要离宫出去,距离可以存生美。”果然,他的这话一落,母后的脸变了,某小孩得意啊,还想说什么,谁知道下一刻,一道飙风刮进来,随之一声冷喝:“旭睿,你个混小子又干这事。”一团粉嫩的小身影像球般被直线抛了出去......推荐老文:<宠溺王牌太子妃>
  • 庶女传

    庶女传

    【励志版】从被冤入狱的庶出小姐,到侯府表小姐,再到权倾天下的至尊女太傅,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虽艰难,却从不言弃,她始终浅笑着,用属于她的坚韧面对一切磨难。【通俗版】诸葛慕清诸葛家的三小姐——庶出。自两年她老爹去世后,就一直备受家中嫡母暗算。先是被诬与下人偷情,后是被告杀人性命。清白,名声,在她被抓进大牢的一夕之间,全都成了浮云。“靠,这破落的人生还能更破落吗?”大牢中,传来某女的一声大吼。能吗?她这破落的人生,还能更破落吗?本文励志。玉玉新浪微博地址:http://m.pgsk.com/1939761602亲爱的,如果你们不想在留言区留言,而又很喜欢刷微博的话,就到这里跟玉玉一起话痨吧。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藏地情人

    藏地情人

    在古老藏地,明妙被一把锋利的腰刀拦住,挥刀人是木雅藏人桑青,他们成为情人。深爱过,猜忌过,委屈过,放弃过,这烈火般的男子,让她吃尽苦头,却是世间最好的情人。有一天,他突然神秘消失。她写下这故事:桑青,我在找你,请联系我。
  • 至尊主宰

    至尊主宰

    遂古问道,谁传道之?小千世界,吾为至尊,背负使命,凤氏觉醒。大千世界,主宰沉浮,神威浩荡,万寿齐鸣。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
  • 弃妃问情

    弃妃问情

    前世的弃妇,今世的弃妃是不是总也逃不脱被弃的命运赖雅穿越成宰相的傻女成亲之日成为弃妇美男连连出现,好戏连番上演,情归何处且看命运车轮如何旋转
  • 骷髅变

    骷髅变

    快刀,喜欢神秘和富有想象力的事物,喜欢看恐怖悬疑类的东西。写作是他最重要的消遣,崇尚没有压力的自由式写作。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创作,最擅长写恐怖悬疑短篇,以快刀为笔名在多家杂志发表作品30余万字,并被多家杂志专题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