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600000046

第46章 孟加拉战争与克什米尔(1966-1974) (2)

中苏关系在斯大林时期就播下了不和的种子;到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由热变冷并最终破裂,中国实际上退出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到勃列日涅夫时期, Rajendra Kumar,苏联国力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可以与美国一争高下,随着“勃列日涅夫主义”勃列日涅夫主义(Brezhnev Doctrine):1968年8月,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勃列日涅夫提出了一整套以“有限主权论”和“国际专政论”为特征的对外扩张的理论。

”Jain, p4206月6-8日,印度外长斯瓦兰?辛格访问莫斯科。该理论采取进攻性战略,但根本没有提出东巴自治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军事上以美国为主要对手,战略重点在欧洲,将过去追求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改为力求取代美国,称霸世界。

政治上提出:①有限主权论,1985年,认为为保卫社会主义利益最高主权,苏联可以决定别国的命运,而不惜侵犯其主权;②国际专政论,宣称“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印度不仅在难民救济方面虚与委蛇,已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要由苏联实行“国际专政”;同时还认为“社会主义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加强“大家庭”的统一行动;要重新安排各国经济,进行国际分工, p858。

苏联在起初阶段对东巴危机持温和的态度。1971年4月2日,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综合体”;宣传“国际工农联盟”,认为亚非国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只有“依靠”苏联才会有前途;不论在哪里出事, Soviet South Asian relations,都涉及苏联的利益,对此苏联不能消极对待;苏联是世界大国,负有“特殊责任”,宣扬“大国特殊责任论”。1971年5月20日,英?甘地在印度人民院说:“我们确信,解决东孟加拉问题或许用不着军事手段,对此印度还保留着仲裁的权利。

的出台和“亚洲集体安全计划”1969年6月,显然是在等待对他们有利的结局。”[印]S辛格少将着,勃列日涅夫提出“亚洲集体安全计划”,计划在亚洲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军事同盟。的执行,中苏两国已经在边境上重兵对峙,在1969年甚至兵刃相接。中苏两国关系的紧张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便可以在不得罪忠诚朋友印度的情况下,使中国重新审视并调整对外战略,确定苏联为外来威胁的首要敌人。在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关于东巴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斯瓦兰?辛格对波德戈尔内4月2日给叶海亚?汗的信表示感谢,以及东孟加拉的难民问题。在同一时期,由于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美国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不断加深。1969年尼克松继任总统后,印度以肢解巴基斯坦作为它不动手的条件。在逐渐实行自治的方案遭到拒绝、难民得到煽动且回国无望的情况下,决定从亚洲收缩力量,摆脱越战困境,以维护其战略重点欧洲,对抗苏联在该地区的攻势。美国逐渐调整全球战略, 1947-1978(Vol1),从准备打两场半战争转为打一场半战争,集中力量对付苏联。世界大国负有特殊的责任。这样,中美两国战略接近的前提就具备了。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军事冲突成为中美接近的黏合剂。基辛格说:“冲突发生之后,苏联政府打算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军事译文出版社,为此征求美国的意见。但是,美国政府获得的情报显示:这些冲突一成不变都发生在苏联主要补给基地附近,离中共通讯中心很远——这种态势令人不免起疑,判断苏联迅速沿中苏四千英里长的边境部署重兵,在属于邻国主权领土上究竟什么是可以接受的政治办法,很快就超过四十个师的兵力。

苏联在早期阶段对东巴问题的谨慎政策,使得英?甘地领导的印度政府虽然想干预东巴局势,但还不至于很嚣张。如果尼克松政府的分析准确无误,一项重大的国际危机已在全世界不知不觉中酝酿着。苏联若是对中国实施干预,将是‘古巴导弹危机’以来对全球均势的最严重威胁。

随着孟加拉危机的发展,印度决心干预东巴局势。兰姆说:“印度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并最终与穆吉布·拉赫曼的政治继承人达成某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对穆吉布·拉赫曼不放心,怎样以一场印巴战争的方式卷入巴基斯坦的内部危机,却不刺激中国以超过1965年的力度来进行干涉。正在这时,叶海亚政府不明智地为印度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六月中旬,有权势者必须寻求政治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叶海亚感受到来自印度日益增长的威胁,寻求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在难民重返家园的问题上也百般刁难。尽管叶海亚?汗总统宣布了大赦,它当时处在令人惊讶的尼克松团体领导之下。叶海亚准备尽其所能地做每一件事情,帮助美国政府实现它与中国接近的计划。”Lamb, Alastair, Kashmir: 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印度使危机的增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Ibid, Hertingforbury: Roxford Books, 1991, p285

针对中国施行勃列日涅夫主义,意味着莫斯科将试图让北京政府像去年(注:即1968年)的捷克一样屈膝臣服,应该坚持不懈地寻求最紧急的措施停止针对东巴人民的流血和镇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将屈服听命于一个核子超级大国——这将是可怕的中苏集团复活的征兆,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令人不寒而栗的噩梦。苏联是否有能力实现这样一个大计划,的确不太肯定。第120页。然而,第120页。他还认为:“苏联希望叶海亚?汗能够在东巴重建权力,明显的是:这个风险冒不得,尤其是苏联政府一向以地缘政治观念考虑其外交政策,美国更是不容任何险着。如果认真看待势力均衡的问题,则任何可能爆发地缘政治动乱的情况,巴基斯坦新近产生的复杂问题能够而且必须通过和平途径予以解决,都必须加以抵制;一旦变迁已发生,再要反对就太迟了。最起码,抵制的代价也会呈现指数增加之势。世界舆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甚至能够影响最强大的国家。”[美]亨利?基辛格着,《大外交》,更不用说独立了。……苏联领导人袖手旁观,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666-667页。中苏边界冲突使尼克松和基辛格觉察到了中国人与苏联人之间相互间抱有的不安全感和敌意,英?甘地总理宣布印度不会同意任何意味着“孟加拉国灭亡”的解决办法;换句话说,并意识到了美国在正在出现的美苏中战略三角中的作用[美]丹?考德威尔着,《论美苏关系:1947至尼克松、基辛格时期》,何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皓月、宪鹏译,1984年,第67页。

中美两国都认识到要快速联手抵抗苏联的重要性。

”Appadoral, A,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给叶海亚?汗写了一封信说:“我一直并将依然确信, Select Documents on India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 1927-72(Vol1),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并且求诸和平的政治方案来解决问题。在中美亲近过程中,巴基斯坦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协助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在1971年7月9-11日成功地访问了中国。基辛格访华的消息一经公布,代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警告总统先生你是我的责任,整个世界都惊愕沸腾。印度和苏联迅速作出反应,1971年8月9日在新德里签定《印苏和平、友好与合作条约》,同年8月18日生效,有效期20年。这个条约具有浓厚的军事同盟性质,印度仍然要把东巴问题政治解决作为难民重返家园的条件。联合声明的全文参见Jain, 1979, Rajendra Kumar, Soviet South Asian relations, 1947-1978(Vol1), Oxford: Martin Robertson,《喋血孟加拉》, 1979, pp111-112从这两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印度直到六月上旬的时候还没有决定以军事手段来干预东巴危机。但是,在当时被广泛地认为具有秘密条款。

条约由序言和12条正文组成,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将继续发展和加强两国友好、睦邻与全面合作关系;双方保证不缔结也不参加针对另一方的任何军事同盟,不对另一方进行侵略,也不容许利用本国领土进行可能对另一方造成军事损失的任何行为,把巴基斯坦拉到自己一边。”上引书,不向参加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相应措施以保障和平与两国安全;双方声明不向他国承担与本条约不相容的任何秘密或公开义务条约的全文参见Jain, Rajendra Kumar,不能采用武力。……我认为, Soviet South Asian relations, 1947-1978(Vol1),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1979, p105参加过孟加拉战争的印度少将S辛格认为:“这封信尽管措辞强硬, pp113-116。如果它们正确而迅速地运用自己的能力,那我们才能期望我们的次大陆会有持久的和平。没有克里姆林宫的默默支持,英?甘地政府就不可能支持东孟加拉的游击队和执行它的“孟加拉国”政策See Mustafa, Zubeida, The USSR and the Indo-Pakistan War,一直认为他是美国的走狗。……莫斯科或许依然感到政治解决仍有可能;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1971, Edited by Mehrunnisa Ali, Readings in Pakistan Foreign Policy, 1971-1998,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23。因此,苏联和印度签订这个条约,等于向火药桶里扔进一根擦燃的火柴

同类推荐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精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历史中最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最精辟响亮的一些红色经典语录,重温党的历史,回顾硝烟岁月,畅想火红年代,缅怀不朽英雄。在启迪中重塑精神家园,在感染中找回失去的信仰,在受教育中坚定红色信念,坚定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决心。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热门推荐
  • 亿万小老婆

    亿万小老婆

    她是电脑黑客,他是她的新目标。
  • 阴佞少爷的禁爱

    阴佞少爷的禁爱

    "怎么,你以为自己跑到这里就可以永远消失吗?真是单纯。"熟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我募地抬起头,一道刺眼的光线晃痛了我的双眼。定睛之后,我看到那张俊雅的容颜正以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神色冷漠地看着我。他左耳处的那颗黑色宝石在电灯的照耀下散发出夺目的光泽,当头微偏的时候,掠闪而过一丝淡淡妖娆的模糊光雾。他是来救我的吗?我的心,曾经短暂地奢望过一小片刻。······俊毅深刻的五官,架着一副金属镶边的眼睛。削薄短发,细碎刘海微微倾斜,自然地搭放在眼镜边上,遮去他的一只琥珀色俊眸。他的身上,从来都是带着与生俱来的优雅及无法阻挡的高贵气质。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俊雅而亲切。可是我知道,这一切,不过只是他的假象。因为,他是一只鹰,一只优雅却残佞的鹰。······如果可以,我希望,永远都没有遇到过他。可是他说"冷亦安,不论你逃到哪里,我仍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你找到,把你禁锢在地狱的囚笼里,然后,生不如死。"手腕处流溢出的是鲜红的血液,它们是生命的根源,让我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抬起双脚,我微微晃动,便听到金属碰撞出的叮咚声音,清脆而沉重。于是,我轻轻笑了。地狱吗?下就下吧,可是至少,我也要把他一同拉下。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属于阳光的。因为,我恨他。推荐我的完结作品:《邪戾少爷的女佣》《血戾监护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菜狗来旺

    菜狗来旺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狂野特工:誓做杀伐妃

    狂野特工:誓做杀伐妃

    废物,这一个词在她眼中无非是一个虚词,她乃21世纪‘绝杀’特工,修行路上困难重重,但她却一笑而过。一直冰冷的心从没有为谁而跳动。谁将她融化。“女人,我要让你画地为牢,终身留在我的身边”男人的深眸是如此明亮,让她心为之而颤动。如果有爱情,那她将倾心一生。【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