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实现了他的想法。然而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羔迟迟没有出生,日子又不好过了,他实在是忍不住就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肯定坚持不了多久,还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回来,鸡生蛋的速度会更快些,日子能很快好一些。
穷人的计划被付诸实施了,但是他的日子并没有彻底改变。熬不住了,他又只能杀鸡解决温饱问题,最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最初的理想完全破灭了。穷人心想,致富的希望是太渺茫了,不如把鸡卖掉,打壶酒来一醉解千愁。
春天到了,富人兴致勃勃地送来种子,却发现穷人醉倒在地,依然一贫如洗。富人气愤地离开了,穷人依旧过着贫穷的日子。
很多穷人都有过致富的梦想,甚至有过难得的机遇,有过一时的行动,但最终失败都因没能坚持到底。理财的诀窍在于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五十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收回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贫穷者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便只能一直穷下去。
因为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你的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十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到1000万,也许只需五年,再从1000万到1亿,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一样,只需轻轻踩住油门,车就会前进如飞。开头的五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锋芒不露真英雄
在儒家的思想中,低调的主要内涵就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对其中不善和有过错的言论能够给以低调的处理。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思想丰富、聪明伶俐,可以张扬、可以狂妄,可是却不能不留给别人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能容纳别人便是和自己过不去。高调出击,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相反,低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败。我们关注低调的理由是:它可能实际上是一种比高调更高明的策略。
藏而不露可以避免大矛盾,做人一定要有原则,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更是如此,但这不表示要全身满是棱角,让别人偶然一碰也会受伤,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收敛自己,韬光养晦,锋芒不露真英雄。
在中国古人的字典中,“智”与“知”本来是同一个字,可以互相通用。知识与智慧当然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知”当然就不可能有智慧,而大智慧必然也就与丰富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但是,中国古人对智慧的解释却有新的内涵。
在中国的历史上,舜是第一个被称为“大智慧”的人。根据历史记载,舜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后母生了一个弟弟“象”。孝顺的舜尽管总是小心地侍奉后母和弟弟,但是遭受了无数次的毒打。最后实在无法在家里待下去,舜选择了离家出走,他一个人流落到历山脚下开荒种地。
生活虽然清苦,舜依旧没有一点怨言。他与当地的农夫和鸟兽生活在一起,每天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和睦。于是舜触景生情,制作了一首首感人的乐歌。周围所有的人受他德行的影响,农夫相互谦让已开垦好的农田,渔民相互谦让自己打鱼的场地,陶匠则做出了更加精美耐用的陶器。舜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们从四面八方扶老携幼而来,希望和舜成为邻居。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们就会聚成村落,然后就扩大为城镇、都市。最后,当时的天子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了舜,这两位聪明美丽的妻子给了舜无穷的力量。“无知”的舜总能顺利地通过尧对他的能力进行的考试,逢凶化吉。最后,尧将天子之位禅让于舜。
舜靠低调的方式成为天子,那真是“大智慧”。但是,舜的大智慧却没有使用什么心计,事实上,他的“大智慧”往往都是以“低调”来衬托的。舜从未有意识地去获取民心,也并没有处理任何复杂事务的知识。但是,由于纯朴、坚强、虚心,这样才保证他最终取得所期望的胜利。舜的胜利说明低调在智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儒家的思想中,低调的主要内涵就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对其中不善和有过错的言论能够给以低调的处理。接下来,对于对立两端的不同观点、看法,能够知道最恰当的度量界限在哪里,并利用这最恰当之点,即对“中”的把握来治理民众和国家。儒家的低调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虚心听取和吸收他人意见的心理状态。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名字在最近两年经常听到。这种花颜色嫩黄、花瓣小而碎,常常被作为玫瑰、百合、康乃馨等花的配花,早在人们听到这个名字之前,就在花店或其他很多场合中见过它。很多人都喜爱火红的玫瑰与淡粉的百合,再加上几枝嫩黄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搭配恰到好处。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貌不惊人,又不高贵,不过它的使用价值确实非常大,再加上这种花既便宜又好养,所以很受花店的青睐。
过去虽然很多人经常看到加拿大一枝黄花,但这种小花太普通了,所以从来没有人关注过它。这种小花开始被人们关注,是它在各种媒体上被铺天盖地地加以介绍,这种小花将要遭受灭顶之灾了。人们正是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霸道”而想尽各种办法把这种小花从中国的土壤中驱逐出去。
虽然加拿大一枝黄花给人们留下“默默无闻”的印象,并不引人注目,可是在田野中,加拿大一枝黄花极其惹眼,因为它有极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加拿大一枝黄花越来越疯狂的生长态势远远超过了其他植物。由于它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致使其他植物根本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土壤中的所有水分和养分几乎都被它“霸占”了。这样一来,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本是各种植物共同营造的和谐田野,现在却成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天地。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我国本土植物便开始发难了,它们叫苦不迭地恳求人们迅速将霸道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赶出田野。
为丰富我国的天然植物品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引进这种植物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我国的植被覆盖率,可是没想到现在却适得其反了。后经植物学家研究表明,因为国外的植物种类中有一种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自然天敌,能够扼制其生长的速度,所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国外能够和其他植物和谐共处。当它被引进到我国时,由于它的自然天敌没能形成,所以它的生长速度便处于失控状态,于是就造成了今天人们想方设法除掉它的局面。
如果加拿大一枝黄花能够稍微收敛一下,给其他植物以容身之地,人们怎么会狠下心来对它“赶尽杀绝”呢?如果加拿大一枝黄花没有那么“霸道”,凭借它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实用性和观赏性,也不至于落得这样的下场。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没有思想的,所以它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它没有有容乃大的气度,更不会海纳百川。可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我们思想丰富、聪明伶俐,却会经常犯下类似的错误。
不能容纳别人便是和自己过不去。我们可以张扬、可以狂妄,但也要留给别人一定的生存空间。大智慧者懂得点到为止,具有容人之度,所以他们的生命比别人更有宽度,也更有分量。小聪明者却常常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不给别人以施展的机会,所以最后自己常常没有立足之地。
锋芒不露真英雄。无论在任何时候,智慧都是人们最大的财富。有了智慧,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你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智慧不是天生的,它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来自于实践中的每一次灵活运用。
按照字典的解释,低调的意思就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这其中蕴涵了一个前提,低调的人肯定是有能力的,只是不显示出来罢了。佛家的禅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大概是对低调最形象的描述了。正是这种“深藏不露”,使低调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理想有时是高昂的,但生存必须低调。项羽即使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的时候,依旧不承认失败,只是抱怨上天对他的不公;关羽被砍了头,可依旧气宇轩昂,提着自己的脑袋找仇人报仇。这些都是激昂者之中的“精品”。这种“磅礴”的气势使很多人都觉得激昂代表了一种雄壮的美,不知不觉中对这种激昂的气质非常认可。于是,难免有人要贬低“低调”的人生态度。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到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人们是在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之后,才会完成人类最高级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满足是呈阶梯状的,首先必须满足了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能够谈得上高级的需求。而“自我实现”则是最高的心理需求,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它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它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它是在实现一种内在的精神要求。马斯洛说:“有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就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内在的完美。”选择低调生活的人们就是如此,他们都是在外在需求满足后,不断回归内心,最后他们选择了低调。
高调出击,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相反,低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败。我们关注低调的理由是:它可能实际上是一种比高调更高明的策略。
古话说:“白云出岫本无心;流水下滩非有意。”人生能有多大的事呢?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对于人生来说,最舒服的就是“顺其自然”,最快乐的就是“自然而然”,在“顺”的过程中,形成低调的风格!老是高昂着头,脖子容易酸;总是低头做人,背容易驼。这两种姿势都是比较难拿的。事实上,我们需要有韧性,人是脆弱的,但是同时也是灵巧的,在这种张力中生存,才能真正地使人处在最合适的位置。
示弱不为弱,笑到最后方为王
示弱是一种充满禅机的智慧,从更深层的心理学意义上来讲,示弱是尊重和正视稳步发展的一种心理力量。人际交往中,在特定的情况下亮出自己的弱点,往往也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因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有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需求,都有超越别人获得心理优越感的需求。而示弱往往可以使他人感觉到自身的重要,给人以一种心理平衡,于是对示弱者产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