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05

第5章 生活与禅,镜花互照 (3)

所谓云水,首指僧众。古时,行脚的僧人又称云水僧。四处云水生涯,目的在于寻师求道,各地参学。僧人行脚,居无定所,悠然自在,如行云流水,因此以云水自喻。僧人的云水生涯,目的不是看风景,而是借由漫游大地来体悟禅的滋味。

云水二字,又借白云流水移动无染之意,形容安居于丛林修行的僧人,举止行动清净、质朴、素雅而纯真之态。

到了楼前,引领我的僧人双手合十,微笑着低声说:“阿弥陀佛。你住这儿。有什么事,可以去找客堂。”

言罢,他转身而去。

他双手合十、低首微笑的神情,像极了敦煌石窟里的一尊塑像--佛前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尊者。在佛教雕塑里,阿难是一位年轻、满脸微笑、自在随意的少年,他站在佛的右侧,与佛左侧站立的迦叶尊者--那位苦脸皱眉的长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合十,就是合拢双掌。这是佛门中一个常见的动作。

合掌时,把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不贴合,两个掌心之间,可以留出一些空间。双手的形状,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佛经中说:“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花瓶,合掌犹如插在瓶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在佛菩萨像前,我们诚心合掌,表示以虔敬之心、以信仰的馨香,供养诸佛菩萨。此时的一合掌,即如在佛案上供养了一朵莲花。

五、黑暗中的灯盏

对于我现在生活的北京,柏林禅寺在三百公里之外。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段距离,实在称不上遥远。然而,传统的寺院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距离岂止三百公里?甚至要比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的十万八千里还要远。

此刻,我坐在云水楼深处的一个房间里,如同婴儿被母亲环抱。

不知不觉,天色黑下来,我安静地坐在黑暗里。

黑暗是有力的,简洁的,让人感觉寒冷的。它静悄悄地到来,像一个张开的幕布,把光明隔开,黑色布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此刻,若在城里,霓虹闪烁,市声嘈杂,根本无法享受黑暗里的静谧。

黑暗包围着我。我一个人坐着,感觉到孤单。

人生本来就是孤单的,即使是双胞胎,在离开母体前,也要一个一个地依次走进生命之门。在那一刻,又有谁能够和你携手同行?

外面的人看着这个黑暗的房间,或许认为其中没有人。不,有人。我正坐在里面。我已经成为黑暗中的一个存在,虽然我是一个生命,我有活生生的呼吸。在生活日复一日的磨损中,我感觉到有一种不可知的光明,为黑暗困囿着。

此刻,我希望见到些许心灵的亮光。

我侧耳谛听寺院里的声响。远处传来一粒两粒的鸟鸣,隐约的,还有殿堂檐角的铁马(铁制风铃)清泠的叮当声。

我站起来,去寻找灯绳或者按钮。不小心,腿被椅子碰痛了。我摸到了墙壁,心里踏实一点。摸到墙壁,应该能够找到灯绳或按钮了。眼睛看不到伸出的手,只能凭手的感觉在墙壁上下摸索。

四处摸索,却找不到灯绳或按钮。

这时,窗外的灯亮了。

当初读到净慧老和尚的《生活禅开题》时,就有这种在黑暗中找到光亮的感觉。

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从心理状态来说,安祥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伪是禅。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超越是禅……

如醍醐灌顶,让人恍然有所悟。

禅无处不在,净慧老和尚的话,点燃了我心里的一盏灯!

为什么我们在生活里体验不到禅呢?

老和尚也做了明确的开示。

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下面的一则公案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对怎样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或许会有所启发。

有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问:“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问:“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禅者的吃饭、睡觉与一般人的吃饭、睡觉有着这样大的差距,这就是我们还不能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禅的根本症结所在。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须索”和睡觉时的“千般计较”,我们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祖师同一鼻孔出气。

深入浅出,如此简单,如此活泼。

生活禅强调了生活与禅的同一性: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实现禅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某些事物的执著,就是烦恼无明;承担且觉悟,就是禅,就是解脱。

一提到光,就会想到灯光、阳光等。在禅宗,光代表洞察、智慧、般若。当佛陀进入一个漆黑一团的山洞,心中仍有洞察之光。在月黑的夜晚,当所有的灯熄灭之后,禅者的心中洞察之光依然常明。

在禅宗,黑暗代表洞察力的缺乏,对真理的无知。无明,是人生真正的黑暗。一个人,如果缺乏了洞察力,即使他坐在太阳底下,仍可说是处在黑暗之中。

六、手指与月亮

刚开始接触禅宗书籍时,我把禅理解为一种神秘的宗教体验,认为禅是通过修证获得的某种神通(超自然的能力)。我非常希望看到禅师们表演一下他们所证得的宗教奇迹,比如预测人的未来,比如呼风唤雨,比如穿墙而过,比如像传说中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那样,脚踏一枝芦苇渡过浩浩长江……

我向净慧老和尚提及这些时,他淡淡地告诉我:“你的这些认识,是对禅的误解。那些能够当众表演的,是魔术师,不是禅师。”

禅到底是什么?

在寺院里,在所读到的禅门公案中,我领略了禅的机锋。

公案,本指古代官府司法断案所依据的典型案例。禅宗借用这个术语,以古代禅师的言论行动为参考,来判断学禅者的体悟程度。机锋是禅师们独创的一套开导、勘察学禅者觉悟高低的特殊的语言艺术。

禅既不是神秘,也不是教条,更不是盲从迷信。禅是人重新获得内心谐调统一的途径。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经常被禅师们引用,使学禅者看到前所未见的存在。在某个时刻,禅师借由语言的机锋,拉开生活掩隐的幕布,把全新的世界展现在学禅者的眼前。

此时,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人,在学禅者眼里却充满了新鲜。这种新鲜,是非逻辑的,超经验的,直观的。

这是禅的奥秘所在,也是生活禅的秘密所在。

禅师留下的这些公案,虽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禅,却隐约传递了禅的气息。

安心是禅。

慧可向达摩禅师请教:“我的心不安宁,请师父教我安心之法。”

达摩伸手向慧可说:“把你的心拿来,我来安顿它。”

慧可一时愣住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我找那个不安宁的心找了半天,但就是没法找到。”

达摩说:“我已经把你的心安顿了。”

放下是禅。

两个和尚过河时,有年轻女子请求帮助,师兄毫不犹豫地把女子抱过了河。他们继续赶路时,师弟质问他:“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那女子过河呢?”

师兄答道:“我是抱了那女子,但我早把她放下了,你却是抱着这女子走了数十里路还不肯放下。”

不动是禅。

六祖慧能接受五祖弘忍的心传之后,在岭南山地隐居了十几年。

后来,机缘成熟,慧能来到了广州。在法性寺听经时,看到两位僧人对着一面旗子,面红耳赤,争论不休。他上前一听,才知道原委。原来他们在争论旗幡飘动的原因。

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

另一个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应该说是幡子在动。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慧能听了,对他们说:二位,请别吵了!我来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子在动,是你们的心在动啊!

离相是禅。

道一年轻时跟随怀让禅师学禅,他喜欢坐禅,于是每天都在山岩上端坐不动。

怀让禅师问他:你为什么坐禅?

道一答:想成佛。

怀让禅师拿出一块砖头,在道一所坐的石头前磨起来。

道一问怀让禅师:你磨这块砖头作什么?

怀让禅师答:作镜子。

道一顿觉好笑,砖头怎么可能磨出镜子来?

怀让禅师反问:砖块既然磨不出镜子,坐禅又怎能成佛?

道一问:那要怎样才能成佛?

怀让禅师说:这好比牛拉车,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

道一无言以对。

禅的公案故事,佛教经典中,俯拾皆是。然而,任何的语言文字,都无法帮助我们认识到禅的根本。越沉迷于文字,我们离禅越远。读众多的禅门公案,犹如隔靴搔痒,虽然止住了一些痒,但对于禅是什么,依然如雾里观花。

禅到底是什么?

有禅师应弟子问“禅是什么”,便以手指月。

以手指月,目的是让学禅者顺着手指看到月亮。

手指不是禅,月亮不是禅。

禅在用手指指向月亮的过程之中。

一只蜜蜂飞进了屋子,它想飞出去,不停地撞向透着光亮的窗纸。后来,这只蜜蜂绕来绕去,找到了屋门,便一下子飞出去了。白云禅师目睹此景,心生感悟,写下一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

不能透出几多难,

忽然撞见来时路,

始知从前被眼瞒。

在纸上求索,毕竟不是学禅者所要踏上的道路。生活里充满禅,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被物欲蒙住了眼睛。

滚滚红尘大千世界,让人心动的诱惑委实太多太多,要想拥有一颗觉悟的心,何妨低眉问禅?

同类推荐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踏步生莲

    穿越之踏步生莲

    一不小心坠入荷花池可怜的慕妍穿越到一个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朝代,好不容易女扮男装成新月城君主蒙混了几天快活日子却遭遇国破家亡,展开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漫漫路。一向肃穆沉稳一派王者风范的紫庭城君主冷决然,不顾她的抗议大掌一捞如同拎小鸡一般带回身边护着,许她散尽三千佳丽只娶她一人为妻。迷迷糊糊的慕妍同学,就这样开始了她啼笑皆非的宫廷内斗之旅——后宫之争,邻国之乱,内臣为患,谁能力挽狂澜?娇俏女子,英雄男儿,江山美人,携手天涯踏步生莲去,书写怎样一段悲欢离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才女爱上冰山男

    才女爱上冰山男

    她和他遇见本来是那么的不和,为什么到最后他们爱了却又不在一起?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缘分,为什么到最后他们又受了什么激将法选择了面对。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一见钟情,又为什么她要面对的选择会如此艰难……俩个人相爱本来就不容易,为什么命运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他们分离?难道这是天意吗?他们会迎接、面对他们的爱情吗?
  •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更能使健康寿命延长10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发病以后不要延误时间,要马上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千万别紧张,不要动,就地卧倒,越紧张耗氧越多,越动耗氧越多。第二件事,如果你身边有硝酸甘油,马上含在舌头下面;如果有阿司匹林,嚼碎了,服100毫克~300毫克,这很管用。第三件事,千万要记住,一定别自己去找医生,一定要让医生来救你。
  • 我家有个冰山大人

    我家有个冰山大人

    冰山系列之《冰山监护人》十二岁,一张相似的脸,他从奴隶场上买下了她,从此,极尽宠爱。十八岁,一个突来的噩梦,他夺去她的童真,从此,温柔不再。二十一岁,一场婚礼,他娶了新娘,但新娘不是她,从此,日夜煎熬。。。。。。。“你是我哥哥吗?”“不是。”“你是我爸爸吗?”“不是。”“那你是谁?”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带着淡淡的嘲讽,不语。。。。。。“既然不爱了,就让我离开。”她带着深深的疲惫“没有爱过,哪来的不爱。”o(∩_∩)o...方锐的故事,但愿他没老爸那么凄惨o(∩_∩)o...&&&&&&&&&&&&&&&&&&&&&&&&“我带你回家好不好......”没反应......“我带你去上学好不好......”没反应......“你考上D大了耶......”继续没反应......发飙......“林喜......我要嫁人了......”那个被唤作林喜的人噌地一下从椅上站起,大声叫道.“不准......”呼......总算有反应了......“我要你......”那个在法律上是她儿子的人霸道地宣誓“不行.....”“不管怎样,我要定你了......”就这样,上一刻,她还是他的妈,下一刻,他居然把她拉到床上.....而这一切,就只是为了阻止她嫁人......林熙和林喜的故事,已经完结。^_^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步轻尘

    步轻尘

    地牢里,寒气森森,冰冷阴暗,她蜷缩在铺着一片稻席的石台上,凌乱的长发无力地软在地上,衣袍血迹斑斑。艳阳天下,鼓乐阵阵,隐约传入地牢。她痛彻心肺:今日,她的夫君喜迎新人,新人美如玉。曾经,他爱意横怜地说,她是唯一一个站在他身边,分享他所有荣誉和骄傲的女人。如今,她心如刀绞,不甘和怨恨吞噬了她心底最后一丝爱意!等着吧,你们这些人!总有一天,我要逃出去的,我会活得光芒四射,我会让你追悔莫及……【注】1、别指望封建社会有洁身自好的好男人,好男人是女人改造出来的。2、本文不是悲剧,基调是温馨的,中间小虐。3、作者不会写文案,要是看了三章还不能引起您的兴趣,那就关掉吧!4、收藏、投票、留言,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推荐筝的第一个穿越文【暖香】文案:是无意中飘入这个时空的一缕绝世浮香,暖暖的,熏人欲醉而不自知。第一卷:云桥或许是穿越女中最平凡的一个,她不会琴棋书画,不会背唐诗宋词,也没有雄心壮志,她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她只渴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如此而已。她要的真的不多,可是,那个说会一心一意爱她的男人为什么要背叛她?就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今天还是“双喜临门”,她夫君的小妾也被大夫诊断出有孕了!可是,她怎么不知道她的夫君还有小妾?打击来得太突然,让她心痛得差点死去。但是,她死了不是便宜那个臭男人了么?既然他已经有了别的女人别的孩子,那就是不要她们母子了。既然如此,她就休了他带着孩子离开好了。她就不信自己两世为人,会养不大孩子。为了怕他看不到,她特意用鸡血将休书写在大堂的墙壁上。毕竟爱过一场,她实在无法忍受他跟别的女人在他们生活过的房间里恩爱,所以她一把火把他们一起住过的小院也烧了……------------------------推荐筝的完结文:《睿敏皇贵妃》一生一世一双人,一个帝王的爱情神话。《暖香》她是飘落异世的一缕绝世浮香,毁灭了一个皇朝,推动了另一个皇朝的建立。《狂颜三嫁》一个强大腹黑的女主一个不小心被人设计怀孕,为宝宝找个爹的荒诞故事。女主强大,办兵工厂,开电影公司,当国家总理,其实心里渴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挚的感情。◆◆◆◆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傲风】风行烈【驭妖】枫飘雪【步轻尘】李筝【狂状元】雁无痕【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一一展现。内容涉及开始打电话的准备工作、应对拒绝、开发新客户等细节,旨在为读者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成交的实战宝典。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