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29

第29章 禅之心 (1)

一、问禅赵州

柏林禅寺禅堂西侧,是净慧老和尚的问禅寮。曾有南来北往的众多学禅者前来问“什么是禅”。

且听净慧老和尚做禅的开示。

首先,禅是一种境界。

禅宗有一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是觉者的生活境界。觉者就是佛,佛时时都在禅当中,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禅,所以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觉者的生活,这是佛的生活。“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就是禅的境界。我们可以从外表看到佛的那种安祥、自然、喜悦。这也是悟者的生活境界。

只有把一切的理论架构抛开了,把一切的思维分别抛开了,你才能体验禅的境界。换句话说,只要你把二元对立的东西彻底放下,当下就是禅的境界。并不是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是那个境界,一切都是当下的。我们每个人不妨试一试,在片刻之间,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你可以体会一下这种境界。从效果来说,禅是一种境界,我们每个人真正要去把握的就是这个东西。

第二,禅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

禅的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受用;而且这种受用是自受用,与他人不能共。禅的受用和体验唯行者有,唯证者得。你若是个修禅的人,就会有这样的体验和受用;你若证得了禅的境界,你就会得到这种受用。

禅是直接的、当下的。它不需要空间的转移,也不需要时间的转移,即此事,成此事。这就像古代一位诗人描写一位禅师在炎天暑热的时候感受到的禅的受用。这位诗人在他的诗是怎么写的呢?大家可能都知道:“人人避暑走如狂”,在暑热炎天,都想避暑,东奔西走好像发了狂一样。“独有禅师不出房”,只有参禅的人、学禅的人、修禅的人,他没有这种奔走如狂的现象。“不是禅师无热恼”,并不是禅师就感受不到这种热恼。“只缘心静自然凉”,心静了自然就凉了。心静是个什么状态呢?就是我刚才说的,凉和热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不存在了,没有什么热或者不热。一有二元对立,他的感受马上不同了。二元对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分别。

类似这种故事很多。唐朝时候的新罗国(就是现在韩国的一部分)的元晓大师到中国来求法。走到中国的边远地方,傍晚时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荒郊野外也找不到一个借宿的地方。几个人没办法就露地而宿,没有水,也没有吃的东西。晚上模模糊糊地到处找水喝,突然找到一个很小很小的坑,里边有一点水,他们就拼命地喝,喝了以后感觉甘甜舒服。到第二天早上一看,那水是从棺材里面流出来的尸水。当下起了分别心,呕吐不止。同一件事情,由于有分别和没有分别,截然是两种效果。没有分别的那一刻,就是禅的境界、禅的受用,这种受用非常地明显。

所以说禅是一种受用、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就是要远离分别,达到无分别。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三,禅是一种方法。

从本质上看,禅是见性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种方法,它最究竟的目标就是直指见性,不走弯路。如何才是直指呢?就是要我们每个人彻底地相信自己是佛,要彻底地相信,不是半信半疑,而是一点怀疑都不要有。然后就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把佛的一切要求一步到位,这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见性成佛”,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步到位--直指嘛。这种方法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它是一种动态的方法,因人、因时、因地在起变化。禅宗讲“不以死法与人”,就是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第四,禅是一条道路。

禅既然是个方法,有了这个方法,就有路可循。是一条什么路呢?禅是开发智慧之路。禅是挣脱桎梏之路。禅是追求解脱之路。禅是圆满生命之路。

我们的生命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都是自己制造的,并不是我们本有的。之所以有很多缺陷,就是因为不能够觉悟,不能够回归生命的当下,总是心外求法,向外驰求,所以不得圆满、不得自在、不得解脱。

千万不要在桎梏之外去求解脱,不要在生死之外去求涅槃,不要在烦恼之外去求菩提。解脱是一种无限的自在,是一种彻底的自由。这种彻底的自由自在在什么地方?无限就在有限中实现,涅槃就在生死中寻求。生死与涅槃是不二的,无限与有限是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不二的。其中隔了些什么呢?隔了一些无明,即分别心。你当下超越了它,“不二”就能实现。所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有限即无限,就是这个道理。

禅的这个道路,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开发它?禅告诉我们,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拈来便是:“当机立断,直下承当。”

第五,禅是生活的艺术。

一般人的生活,基本上不具备禅的超然性、超脱性,不具备禅者的喜悦安祥,都是在痛苦中挣扎,谈不上什么生活的艺术,无非柴米油盐妻儿老小。学佛的人有烦恼,不学佛的人烦恼就更多,痛苦就更多,可以说是一言难尽。生活当中哪有什么艺术啊!即使是艺术家,他的生活也并不就等于是艺术;也不等于是演戏,演戏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禅者的生活,那真是一种艺术。在这里,我想提一提赵州和尚,赵州祖师。他一生活到一百二十岁。翻开他的语录一看,就可以发现,他的一生真是艺术化的生活。他是一个极好的艺术形象,超脱、自由、自在。人家来向他请法,问怎么样修行,他说:“你请坐一会,我还有点事要去做。”去做什么呢?他到洗手间去。从洗手间回来了,他再对那位参访者说:“你要知道修行这件事,别人是无法代替的,连我要上洗手间这一点小事别人都代替不了。修行这么大的事情,光说是不行的,一定要自己踏实去做。”他用这样的方法来说法。多潇洒,多自在!

第六,禅是真正的快乐。

禅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达到永恒的幸福,得到真正的快乐。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禅能够把生命固有的一切活力释放出来。我们只要通过禅修的方法、通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一种超然体验,就能够把我们生命固有的一些能量活力释放出来,最后就能真正一切无碍,究竟解脱十方世界。有缘即住,无缘即去,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何是禅之心?

《金刚经》中,佛陀告诉须菩提长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禅者应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应执著于任何事物的表象,对于一切现象都不要贪恋,都不要受其影响;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也就能够开启自己的“禅之心”。《金刚经》最后的一首四句偈对“应无所住”做了更精细地阐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一切事物及其现象,如梦、幻、泡、影、露水、闪电,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不留恋,不执著,“而生其心”,即是禅之心。

看看古代的禅师们是如何体认禅之心的!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同游灵隐寺,他看到观音菩萨像的手上也拿着一串念珠,于是,问佛印禅师:我们拿念珠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拿念珠念谁呢?

佛印说:他也在念观音啊!

他自己就是观音啊,为什么也要念观音呢?

佛印说:他比我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禅修有得,做了一首偈子,很得意地派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偈子写道: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苏东坡礼赞佛陀,他说,在佛光照耀下,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所牵动了,如同端坐莲花座上的佛陀一样。

佛印禅师读过之后,拿起笔来,批了两个字。

苏东坡打开书童拿回的诗笺,一看上面竟然是“放屁”两字!

苏东坡不禁无名火起。岂有此理!不称赞也就算了,怎能骂我“放屁”。他气冲冲地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辩理。

船到对岸,苏东坡发现佛印禅师正在江边等待。

苏东坡说:“禅师!你是方外之人,我们是至交道友,你怎么开口骂人呢?”

佛印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了呀?”

“你说我的诗偈是放屁?”

佛印呵呵大笑:“哦!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让这一个‘屁’吹过江来了?”

远离禅之心的人,会怎么样?

佛陀说,凡是执著于某一事物或见解,而藐视其他事物或见解的,都是处于缠缚之中的人。

在《金刚经》中,佛陀讲了一个比喻。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待嫁新娘:夜歌

    待嫁新娘:夜歌

    【本文慢热】《原名:待嫁新娘:夜歌》自她重生那日起,便已注定情海路上,桃花嫣然,风波不断。夜,“若不曾遇见你,我的心,只会属于自己。”季夜“若不曾遇见你,王侯之位,又与我何干。”幽冥境主,“若不曾遇见你,我怎会动了凡心,祸了江湖。”无尽涯主,“若不曾遇见你,我便不出无尽涯,不灭沧海阁。”前世今生恩怨纠葛,扯不断理还乱!朝堂江湖波诡云涌,逃不脱斩不断!几番纠葛,几番破灭,衣袖轻擦胭脂泪!且看红颜如何逆天而行,又如何倾绝天下!
  • 真龙气1

    真龙气1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龙龙龙

    龙龙龙

    新书出炉啦~~~~~~先说好哈,我不是恒源祥粉丝,其实原本想用别的名字的,但是反复想来,……
  • 逆天作弊器之超级杀神

    逆天作弊器之超级杀神

    当我翻开杀神录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拥有了一本逆天的功法。干掉第十个本神境强者,那庞大的经验值,终于让我再度突破。我沉浸在杀戮当中,诱人的经验,促使我收割着一条条的生命。浓浓的血腥弥漫四周,染红我的面庞,浸入我的双眼。他们眼中的惊骇与恐惧,让我有种宣泄般的快感。我不会停顿,我要让他们崩溃。他们的生命,将成为我踏足巅峰的跳板。吾从天地而来,遵循杀神意念:以吾之力,屠戮天下!
  • 花心王爷痞子妃(大结局)

    花心王爷痞子妃(大结局)

    南宫云,堂堂水月国三皇子。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俊美无涛的面容更是让男子妒忌,女子流口水。却偏偏风流成性,花心无度。朝野上下人人不敢将女儿嫁其为妃,只担心这个无为王爷会毁了自家清白的女儿,让自己为同僚嘲笑!可是,她——司徒玉,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乡野丫头偏偏冒到了他的眼前。这丫头要什么没什么,除了小样儿还免免强强入得他的眼,其他的可就没有半分让他不倒胃口了。瞧瞧,斗大的字不识一萝匡!不说琴棋书画了,就是好好天上飞的一只风筝,她都能惊喜得一跳三尺高;口中还会哇哇大叫:“哇,好大的一只鸟啊!这鸟我以前在林子里怎么没见过?”。“扑通”几声,不是风筝掉下来了,而是听到这话的人都被她的话给活活砸晕死了!于是,一个乡野丫头,一个当朝王爷,这身份也够悬殊了吧?可命运偏偏将他们绑到了一起,也让两个互不顺眼的人,莫名地在心里印上了对方,直至谁也逃不掉!当经历生离死别,当历经爱恨情仇,当面临爱情的决择,这两个早已注定的一对人儿,是否能如愿相守?待到尘埃落定万象皆清,谁的怀中拥有了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文至武圣

    文至武圣

    文明的路在崩溃,悠悠千古岁月,葬掉了多少璀璨文明。 这一纪,文明再度陷入黑暗,是谁,要葬掉一切,将痕迹也抹除。 是文者,是武者,是大千世界亿万生灵,是他们,成就了一个个辉煌的文明。 也是这亿万生灵,亲手葬下了自己的文明。 文道,武道,阵,音,玄,所有的一切皆湮灭在时空长河,传承之路,在逐渐消失。 一位少年人,在这样一个时代横空出世,以华夏璀璨的文明,要唤起这个世界逐渐陨灭的文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冥妻,上仙有请

    冥妻,上仙有请

    扔骰子,扔出一点就可以去九重天上当战神--重华的奴仆!!!感情这重华上仙是不是活了十几万年?活得太无聊了?居然用这样的方法选奴仆,而且还指定要地府的鬼魂。虽然这方法不靠谱,对地府鬼魂来说可是一介好事。成了他的仙奴,就可以脱离鬼籍一跃成仙。身为地府万年钉子户的花无芽,对于此事一点都不在乎。她在冥界活了三万年,还打算再活千万个三万年,可谁能告诉她,她怎么就那么倒霉?地府千万个鬼魂都扔不出个一,怎么她一扔就出一了?而这个传说中的战神上仙,性格孤僻,为人还腹黑。闲暇时,还以捉弄人为乐。————————情景1:重华上仙蹙起眉头,问:“无芽,我厉害吗?”花无芽一头冷汗,答:“您是天界第一战神,谁还比您厉害?”重华再问:“那我聪明吗?”花无芽继续答:“您当然聪明,不然您怎么会率领天界众天将?”重华继续问:“像我这么聪明的人,性格会孤僻吗?”“怎么会?上仙您能说会道,幽默至极。还会调戏良家小鬼,怎么会孤僻?”重华点点头,说:“那说我性格孤僻的人,想必是羡慕我妙嘴生花,仙见仙爱,鬼见鬼追。”花无芽冷汗无语。情景2:骰子气呼呼地跳到重华上仙面前说:“花花是我的,她自己都答应要嫁给我了。”重华上仙伸出修长的手指弹开骰子,摇摇头说:“无芽真是笨,怎么可以这般就断送自己的“幸”福?我该去“好好劝劝”她才行。”——-于是,可怜的小鬼奴在腹黑上仙名为好意的条件下各种被压迫,打压。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