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600000013

第13章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原典】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爻辞新解】《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

【原典】《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爻辞新解】《象辞》说:《否卦》的卦象为坤(地)下乾(天)上,为天在地上之表象。天在极高之处,地在极低之处,天地阴阳之间因而不能互相交合,所以时世闭塞不通,这时候君子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以避开危险与灾难不能谋取高官及丰厚的俸禄,去追求荣华富贵。

【原典】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爻辞新解】初六,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结果是吉祥的,亨通。

【原典】《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拔起茅草,其根相连,结果吉祥”,说明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原典】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爻辞新解】六二,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小人因此获得吉祥;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

【原典】《象》曰:“大人否享”,不乱群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因为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是不能与小人为伍的。

【原典】六三,包羞。

【爻辞新解】六三,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

【原典】《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说明此时处的位置不正。

【原典】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爻辞新解】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

【原典】《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说明要实现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志向。

【原典】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爻辞新解】九五,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停止,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将要灭亡,不久将要灭亡”,这样的警句来提醒自己,才能像系结在一大片丛生的桑树上那样牢固,安然无事。

【原典】《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说明此时处于居中位置,合适得当。

【原典】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爻辞新解】上九,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改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闭塞不通,后来顺畅通达,大家欢喜高兴。

【原典】《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闭塞到了极点必然要发生倾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种局面不会长久持续不发生变化的!

【读解】

“泰”卦和“否”卦构成了相对应的一个组卦;泰是通顺,好,否是闭塞,不好,二者相反相成。先讲好的一面,再讲不好的一面,说明好、坏可以相互转化,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到极点可以变坏,坏到极点可以变好。由此,辩证的观点就全面地阐述出来了。

君子观此卦,不形于外。否闭之世,虽然小人盘踞,掌握权势,君子被排斥在外,然而这种形势是可以逆转的,君子在此时应该收敛锋芒,审时度势,正确地处理进退之道,若锋芒太露,必会遭到小人围攻而衰亡。

否塞刚开始时,事态不易转化,君子自守正道以达安贞。不可趋势媚俗,同流合污。小人之道恶性膨胀时,君子应安于闭塞。而小人谋害君子是自取其辱,象征着小人之道的终结,而君子之道势头正好,君子应拨乱反正,团结势力,同心同德扭转局面。排除小人的时机已经到来,仍要谨慎从事,只有怀着忧患意识,才能控制局面,以积极的方式达到“休否”的目的。

【事典】

生于忧患

据《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互相攻伐,战事不休。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魏绛谦逊为人,在太平盛世预见危机可说明此爻爻义。

晋厉公在位时,由于沉迷酒色,信任奸臣,随意杀害大臣,搞得晋国民心不稳,内乱不断。因此,楚国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

公元前573年,晋大夫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杀死暴君厉公,并把住在国外的公子姬周接回国,拥他为国君,称晋悼公。悼公年轻有为,举贤任能,革新朝政,节用民力,晋国又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晋国北方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他们被统称为戎狄,经常出兵侵扰晋国边境地区。公元前569年,无终部落的首领嘉父派使者孟乐带着贵重的礼品来找晋大夫魏绛,托他引见悼公,请求晋国与诸戎结盟讲和。魏绛表示同意。魏绛面见晋悼公说明此事后,悼公不同意。悼公对魏绛说:“戎狄贪而无亲,只能靠武力解决。”魏绛劝谏说:“现在中原地区的兄弟国家经常受楚国欺凌,往往被迫屈服,他们盼望着晋国去援助。如果我们对戎狄用兵,万一中原有事,怎么还有力量去对付呢?”晋悼公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魏绛的意见,并且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亲自带着使命到北方戎狄各部去,与诸戎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从此,晋国基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力量更加强大了。

当时的郑国,虽然是和晋同姓的兄弟国家,但由于楚国一再出兵攻打,无力抵御,只好背晋投楚。晋悼公非常恼火,决定会合宋、卫、齐、曹等十二国军队对郑用兵,以示惩戒。公元前562年9月,诸侯联军直逼郑都新郑东门。郑简公感到十分恐慌,马上派王子伯骈去诸侯营中请罪求和。晋悼公同意讲和。为了表示谢罪,郑简公给晋悼公送去了许多礼物,其中有三个著名的乐师、十六个歌伎,还有一批珍贵的乐器。

晋悼公感到十分高兴,他想起了魏绛和戎的功劳,决定把郑国送来的礼物分出一半,赏赐给魏绛。魏绛听后,谦逊地说:“这完全是君王的威德和各位大臣的功劳。古书上说:‘居安思危’。能思就会有备,有备可以无患。君王如果能够牢牢记住,就可以永远享受今天这样的欢乐了!”

【感悟】

危机和危难往往就蕴藏在太平盛世、安定祥和之中。危机和危难的爆发,肯定有其最初的细微诱因和苗头。危机危难的消弭,越早越主动;否则,若待到它们全面猛烈地爆发出来,风气养成,那就虽有大力,不可扭转了。这就是防患于未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要在太平盛世、安定祥和的时候,真正用心去洞察并预见那些危机危难的诱因和苗头。本来,这些诱因和苗头就是很难被发现的,特别是当它们正处在细微的时候。根治那些诱因和苗头,会遇到很多阻力,如不痛下决心,那就很难达到“根治”之目的;而一旦根治不得,危机和危难就必会扩展蔓延,由此必会进一步加大治理难度,发展到极致便只有灭亡一途了。

乾宫 天地否

天地不交因阻塞

反常世道乱必生

小人得势欺君子

阳去阴来事不成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弗莱迪与双胞胎(小猪弗莱迪)

    弗莱迪与双胞胎(小猪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做人要悟玄机

    做人要悟玄机

    本书把做人学问中最隐蔽、最玄妙的东西挖掘出来,浓缩成9个问题进行阐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女修仙传

    重生女修仙传

    一个在现代被各种信息轰炸,拥有着现代思维的女子,胎穿到了异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她从一开始的小心谨慎,到后来逐渐放开,绽放出耀眼的光华,在这个世界留下一段独属于她自己的华丽篇章。这里没有逆天的宝物,没有如花的美男,只有一步一个成长的脚印和我们心中点点生活的印迹。------感谢小川同学帮我画的封面,这是根据赤水的形象画的哦,陶醉ING------求推荐,求收藏,求各位大大的评!你们的每一张票票,每一个收藏,都是对眷念最大的鼓励!
  • 九天逍遥神

    九天逍遥神

    灵兽山脉的中央区域终年人迹罕至,这里时而有着帝级巅峰的灵兽出没,恐怕才有帝级巅峰者才有胆量横穿灵兽山脉。而这一次,张子枫却是来到中央区域,而后一直沿着灵兽山脉的中轴线一直朝北方前进。如此壮举,恐怕就是一般帝级巅峰强者也不会这么疯狂
  •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我爱你,但是从明天起,你就是敌国京城第一头牌。”他眸底竟是冰冷而凉薄。她冷笑,“我不配让你这样尊贵的人爱!”他残忍地笑了。皇上,想爱我可以,拿出诚意来,想卖我,你就滚开!【女主从弱变强文】
  •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2011年为止,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鱼钩上的尸体

    鱼钩上的尸体

    钓鱼时,鱼没有上钩,却钓出一具全裸的女尸。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更诡异的是,那具女尸看起来是那么眼熟……她的小情人,她的前夫,包养她的大老板,大老板的妻子,四个人因为她被串联在一起。到底是谁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