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400000005

第5章 不自知的狮子与绵羊 (5)

还是我们要学习古代的二世祖,典当点儿家财,将他们统统贱卖给外国人,好乞得一点食物混过年关。到那时,孕育黄河文明又会是那个国家,韩国、日本、美国、还是德国。醒醒吧!别吹了,面子就那么重要吗?没有大国的地位,因为我们要成为强国。没有满坑满谷的荣耀,因为我们要创造奇迹。没有了那些古圣先贤,思想认识才会突破,才会有新的思想家诞生。醒醒吧!没有什么可以抵御自然的力量,生老病死、新旧交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是不可逆的。中国人常说:“前江后浪推前浪。”说的不正是这样的理儿。我们抱守着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非要发扬光大,非不让它遵循自然的原则淡出中国人的生活,非要因为它打肿脸充胖子,那我们的国家只能在一片吹嘘声中,患上癌症,走向死亡。

所以,请您将那些荣誉放到史书里,交给史学家。请您将它当成一种常识,请您忘掉昨天的荣誉,翻过那光荣的一页。荣耀,它是我们做的,别人说的。

炫耀与文化交流

◎从张嘴到伸脚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若美利坚、若日本、若韩国、若阿尔巴尼亚,从没有两个本国人在谈话时用洋文者,只有俄国在托尔斯泰时代,以说法语为荣,如今则只剩下中国台湾地区有这种表演矣。

——《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学习外语的大国,你别管它是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还是黎巴嫩语。只要你想听,肯定能找到一票会说的。而那些与外语配套的考试,只要你敢设立出来,也不管他是托福还是雅思,我们就照考不误。商家一看这阵势,乐啦,也忙着来凑热闹。一时间各种外语班在街头巷尾林立,外语资料更以风卷残云的气势充斥了大半个图书市场。致使若干年下来,街头巷尾的广告牌上,招牌上无不都要拽上那么两笔英文,仿佛没了“ABC”,店就下了档次,不像个店了。更甚者,就连幼童和老年人都躲不开这股“奋学风暴”。

尤其是2008年,只要你出门,无处不充斥着外语。就是早上遛弯的老太太都要时不时的来上两句“Good morning !”听得你呀,不由得产生一种身在何处的错觉。神经脆弱点的,会觉得狗叫声都多了份洋腔,全国外语风潮之火爆就可见一斑了。

见此情形,不由追根溯源了一番。遥想这股外语风暴,怕是改革开放多少年,它就有多少年了,由此可知它在人们的观念中是如何滋长生根的。我们在国内折腾得欢,老外在他们的国家里啧啧称奇。终于有一天,我们的热情引来了一位法国导演——莲·派克,于是,我们的外语大军有了他们自己的纪录片——《我为“英语”狂》。

相信但凡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都会对那个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个能把是十三国语言连起来说成一句话的警察,那个对外语几近狂热的青年。他的热情感染了影片的导演,也真的足以令我们这票从小混迹在外语大军里的人感到惭愧!十三国呀!他要拿出那股劲头放到中文上,早成了国之大师。他要把那毅力放到科研上,我们大概就用上了自己产的芯片。然而可做之事如此之多,他为何偏在外语一事上执着呢?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病人愤怒的拿着药方走进医生的办公室,愤怒地问:“大夫,你开的是什么药方。”大夫闻声疑惑的抬起头,回到:“感冒药方啊?”病人一听更愤怒了:“那你为什么用中文写,而不用英文写呢,再不然德文、法文都可以,为什么偏偏是中文。”

医生更为疑惑了,他不明白中国人说中文有什么不对,于是他把这一疑惑告诉了病人。病人一听,一边跳脚,一边说道:“我在那等药,看到别人的药方不是英文的就是德文的,还有一个人的上面写了两种文字,你就只写了中文,这样我还有什么面子。”

不知这位医生在听了这段话后会做何感想。是赞叹这所医院的医生外语水平奇高,还是感到啼笑皆非呢?

想当年,国人是为了“洋为中用”才开始了对西方国家的语言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的最初目的是“用”而不是“秀”。然而,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就像什么东西放到了酱缸里,最终都会变成酱菜一样。所以“用”也就变了味。

出于“文人相轻”也好,出于攀比之风也罢。总之,在第一批可以跟洋人自由交流的人出现后,能与洋人自由的、无障碍的交流便成为了一个人学识、才华的标志。那些为了不被“轻”的知识分子便开始了漫长的英语学习。事情就按着这种奇怪的轨道运行着,本来出于好意的事情,变成了一种用于满足虚荣心的较量。接着在后来的100多年间,外语一直为少数鸿儒所掌握。直至改革春风吹满地,因为对外开放,因为出国热,一群掌握外语的人占尽了先机。该发财的发财,该成华侨的成华侨,看得大家直眼红。也不管人家除了外语还有多少技能,总之认了死理儿:就差外语啊!我们照发财就差门外语啊!至此,中国的“外语狂热症候群”终于形成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不知哪位语言天赋斐然的人兄,又多学会了一门语言。不服输的中国人,立马奋起直追,直至在人才招聘会上出现了“要英语专业8级水平(某公司秘书)或会两门以上外语”的招聘要求。工作的招聘门槛高了,这学外语的风气也自然又胜了一筹。于是,在大学里,你别管是哪个系的,全都不得已的在课堂上死啃四、六级之流的初级产品,挑战雅思、托福这类高级产品。于是,大学毕业后,所有的学生都是外语专业毕业的。稍差的呢,也只能随古书生之流,搞搞文字,唱唱高调。而那些,搞不了文字的,就只能继续在外语大军中埋伏着。点滴汇聚江河,“小白鼠效应”一经产生,就在中国掀起了惊涛骇浪。终将外语的地位推上了“标志”的高度,仿佛街边巷尾少了那句“hello!”,我们就不开放了,不进步了,反之我们的文化就进步了三十年。

奇之怪哉?

一想到中国“外语狂热症候群”的阵容之庞大、气势之恢宏,不禁打了个寒颤。记得一位古董收藏家曾经说过“凡事要多想一步”,有人疯狂学外语,就要想为什么学,学了做什么用。有了“外语狂热症候群”就要想,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疯狂?

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其原因离不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爱比较。因为和别人比过了,就要分个高低上下,一定要有个胜负,有个说法。负的那个不用说,要么俯首称臣、成王败寇,要么学习勾践,卧薪尝胆。而胜的自然也不能白胜,不炫耀一番又怎偿得了他的辛苦,他的心愿。因此,炫耀成了中国人的一显著特征。然而,中国的文化就像柏杨说的那样“做得说不得”。所以即便大多数中国人都在炫耀,它在国人的眼中仍是一种要不得的劣根性。故,你炫耀就是你显摆。一旦等你落了马,糟逢人生不如意的时候,看着吧,那些你曾炫耀过的、看到过你炫耀的人,一定都吊着眼梢,嗤笑一声:“切,活该,教你显摆。”

炫耀的根本在于虚荣,而在外国人眼中,虚荣可不是一种病态,它产生于荣誉感。能说有荣誉感是件错事吗?所以培根说:

“对于军人来说,荣誉心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正如钢铁因磨砺而锋利一样,荣誉感可以激发斗志。”

我们虽不是战士,但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生存战斗着,荣誉心对我们的重要性,绝对不会比对战士的少那么一丝一毫。而荣誉一经诞生,一经公布就有了炫耀的色彩。并且公民又都有话语权,谁能说大声地讲出荣誉是件错事呢?从这种角度讲,炫耀也不是那么不可原谅,更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况且,就象鸟儿求偶时展开它漂亮的羽毛,成年雄狮一定要带着美丽的鬃毛巡视领地一样,炫耀是一种属于生物的本能,是人类动物性的体现。迄今为止,即便我们的科技再发达,我们仍然没有办法去除我们自身的动物性。而且,也正是这种动物性推动了世界的发展,我们的进步。

到了这里,我们的问题来了,如果炫耀不是件绝对坏事,为什么它从登陆华夏大地开始,就没做什么好事呢?不用往远了想,咱们就只回忆一下我们的“英语狂热症候群”。

极致!这无疑是“英语狂热症候群”的病因所在。中国人热爱“中庸之道”,但大多时候我们做不到,也不晓得那是个劳什子。所以大多时候我们是狂热的、追求极致的。我们从追求极致的诚——忠,到标榜极致的义——孝,再到极致的服从和极致的小脚。我们似乎不把事情做“极”,这事就不够味,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事。

不说别的,就单说柏杨先生口中“中国伟大的发明”——小脚。在中国,只要是上过学,对中国历史稍有常识的,没有不知道这项“发明”的。它从何时开始现在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普遍认为南北朝时的废帝东昏侯,宠妃潘氏是罪魁祸首。也不知这位姐姐是怎么想的,就觉得自己的脚丫子不够美丽,于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拿着七尺裹脚布,硬生生的勒断了骨头,把一双天足勒成了碗口大小。而这皇帝也真不愧对“昏”字,见到潘妃由于站不稳而摇摇晃晃的身姿,居然赞叹道:“此步步生莲也!”。于是,女人的小脚就随着东昏侯金莲座的落成被赋予了新的名字——三寸金莲。

说起这三寸金莲,那可就有学问了,什么“莲、钩、双、弓、纤”。还有将它的具体标准著书立说的,写词作赋的,真可谓花样百出。而中国男人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爱上了女人残废的脚丫子。及至清朝,这缠足之风终于从宫廷里走到了民间百姓的身边。与奋学英语之风的成因一样,那些当娘的、当爹的一见那些官老爷对缠足女子的偏爱,就起了劲儿,拼命地摧残女孩子的那双脚。自此,中国女性的美,就与脚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诸如三寸金莲这样,相类似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层出不穷,像是唐朝喜欢丰腴的,于是唐朝女子无不想尽各种办法来给自己增肥。宋朝喜欢要弱迎柳风的,于是众家姐妹一起发了疯似的裹腰绝食。及至现代,我们附和流行的手段就更多了,你不是流行丰胸嘛,那我就通过手术塞两个盐水袋进去;你不是喜欢骨感美人吗,更没问题了,一台抽脂机帮你搞定所有烦恼。总之,你提得出审美标准,我们就有的是方法来达到那个标准,直到极致的完美。至于这种流行正确与否,是否有利健康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我们就像西藏的一种牦牛,只要领头的那只掉到山崖底下,也甭问它是故意的还是失足的,后面的跟随者都要一窝疯的往下跳。我们比之甚至更疯狂,还要比一下谁跳得更快,姿势更美。

我们看到了西方人的放纵疯狂,可是我们却看不到自己理智外衣下更为疯狂的灵魂。我们的疯狂是更为隐秘的,是这个民族所内含着的。或许可以这么说,一个中国人是沉静的,但是一百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是疯狂的。一但有什么事物刺激到了这根名为疯狂的神经,我们就会以难以想象的热情和执着将这种疯狂进行到极致。

中国人很疯狂,而且疯狂的五花八门,执着异常。细数我们疯狂的举止,说多如牛毛,那是夸张,但是只要你肯回想,要做到信手拈来还是不难的。不信,咱就数数看。从现象出发,我们有疯狂出国热、疯狂学乐器热、疯狂股市热。从事件出发,大到文革小到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疯狂迷恋。我们制造的疯狂事件真是不胜枚举,而且件件做到极致。

这一系列疯狂举动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省。就拿缠脚为例吧,刚开始时,可能是哪个无聊人士(或者就是那位“东昏帝”)看到了一位美人,而这个美人的显著特征是脚比一般人的小,于是赞叹了一句。而不巧的是,这位发出赞叹的仁兄,可能起着某种流行趋势预测专家的作用,他的一句话立刻让赶时髦的人奉为金科玉律,于是世家子弟皆好小脚女子。可是中国的人再多,又有多少穿小号鞋的呢?何况,世家子弟们互相还要攀比一下“谁家女人的脚更小”,以资增加乐趣。而那些想要得宠的姬姬妾妾为了迎合自家老公,就较起了劲儿,心想“你的脚怎么可以比我的还小”,遂拿起裹脚布,开始了对自己双足的残害。

同类推荐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热门推荐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豪门强婚,误惹妖魅总裁

    豪门强婚,误惹妖魅总裁

    谈寒冬,秦朝集团太子爷,钱和女人都不缺,当遭遇家里逼婚时。人前,他脱口而出。“你们不用再多费心思,我和顾初夏已经领证了”背后,却用尽阴险手段,逼她成婚。顾初夏含泪问他:“你喜欢的不是我,为何苦苦相逼”谈寒冬冷酷地说:“我们,本就无关爱情”“如果我说不呢?”“那你父亲这辈子别想从牢狱里出来”顾初夏闻言,身体狠狠一震,心底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九年前,他们本是形影不离的恋人,九年后,他再见她,形同陌路,忘得彻彻底底。现在,他用她父亲,来威逼她成婚。婚后,却和她的闺蜜,极尽缠绵,出双入对。当她终于怀孕,满怀欣喜地想告诉他时,他却说,他不喜欢孩子,有就打掉。*多年后,他出现在她和孩子的面前。谈寒冬深情脉脉:“顾初夏,当我女朋友”顾初夏冷眼:“不要”谈寒冬委屈:“为什么,我送车送房还送你一个孩子,你还要我送什么”顾初夏冷漠:“我只要你从来都没出现过”谈寒冬坚定:“顾初夏,你有了孩子还想逃?妄想!”本文正剧,有宠有虐,非小白文,不喜误入。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吕雉:后宫天下

    吕雉:后宫天下

    我原本只是项羽身边一个侍妾,对于项羽,我投入全身心的爱意。直到一个名叫虞姬的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无名无分的侍妾如何一步一步攀上权欲的高峰,在后宫中摇曳生姿最后坐上汉朝第一太后的位置……(不予正史,不符野史,纯属虚构)QQ群:56879695
  • 封神双龙5

    封神双龙5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倾世帝王宠:鬼魅四小姐

    倾世帝王宠:鬼魅四小姐

    笑她废物?却不知她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翻手银针,覆手冷箭,冷眸闪闪,杀气四溅!黑她阴她,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欺她杀她,挥挥手打你入地狱!龙有逆鳞,狼有暗刺;窥之者怒,触之者死!某大神更是将她宠上天,“乖玥儿,本王罩着你,整个天下任你横行!”
  • 北纬31度东经121度

    北纬31度东经121度

    相遇相离,都是特定时间地点发生的概率事件。自认为无一不普通的李瞳,总以为家世优渥的季彦对她是一时兴起。漂亮骄傲的云珈我行我素,却期盼能和初恋的安以陌一同站在家族面前。玩世不恭的何子炀,在帮助未婚妻私奔的瞬间怦然心动。但在流言和隐秘、利益和代价、优雅和伪饰交错成行的浮华世界,爱情无非是冲动,有人抓住,有人没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