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000000002

第2章 绪论:礼仪就在你身边 (2)

接下来,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高楼、大厦、宾馆、酒店一般都采用无人驾驶电梯,假如你是主人,当你陪同多位客人出入这种电梯时,请问出入电梯的标准顺序如何?主人和客人应该怎么进出?主人是先进先出,还是后进后出?

陪同客人出入电梯,假如是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标准做法是什么呢?陪同人员需要先入,后出。被陪同者则应当后进去,先出来。为什么?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安全。你把门一打开,就让客人进去,你能够保证电梯底板同时到位吗?万一它不上来呢?万一里面有坏人呢?

引导不就是带路嘛,是故引导者一定要走在前面。你在前面带路时,你往往需要提醒被陪同者此处有楼梯、有台阶,那个地方比较暗,请他留意,所以引导者必须走在前面。

第二个原因,方便。下次您坐电梯时,请您注意:电梯门口那个钮,我们把它叫做升降钮。一按它,电梯就来了。但是,它一般有设定的程序,大概几十秒钟后就自动关门走了。我经常遇到这种事——客人还没上完,陪同人员着急了,拿胳膊跟电梯门搏斗,或者用脚挡在那里,还有的同志大喊“快来”。此举非常非常有损个人形象,这就是沟通技巧。

穿衣服时,谁愿意不讲规则与品位呢?没有吧?但是你要不懂相关的规则就很可能贻笑大方。比如,夏天的时候有人穿露脚趾、露脚跟的凉鞋,很多女孩子穿。但是依据“礼”,这种露脚趾和露脚跟的凉鞋适穿的场合是有要求的。在非常重要的场合,上班的时候,特别是穿制服的时候,穿露趾和露跟的凉鞋是不得体的。当然倒过来说,如果你要休闲度假到海滨去,到海南、泰国去旅游,那就另当别论。在那种地方,你要穿着高跟鞋或套装反而不伦不类,它其实有一个适用场合的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在非正式场合穿露趾凉鞋是可以的,但是穿露趾凉鞋时还有一条游戏规则:不能穿袜子。穿露脚趾凉鞋就是要透气啊,你要再穿一双袜子则叫煞有介事,等于告诉别人“自己的脚上有情况”,比如,汗毛粗重、毛孔粗大、胎斑色痣,害怕被别人发现。所以你穿露趾凉鞋时煞有介事地穿上一双袜子,自己觉得挺正规,看在行家的眼里却是稍逊一筹。这里我讲的是沟通技巧。礼仪就是一种沟通技巧。

又如,男人穿西装亦有它的游戏规则。请问:男同志穿西装的最高水准的要求是什么?

我在此所要介绍的是三色原则。穿套装也好,穿套裙也好,穿制服也好,基本的游戏规则是:全身颜色,皆应被控制在三种之内。包括上衣,包括下衣,包括衬衫,包括领带,包括鞋袜在内。比如我穿西装套装,套装是一个颜色,深色的;鞋袜是一个颜色,黑色的;衬衫是一个颜色,白色的;这就三色了。那么领带呢,领带只有一种选择,领带的颜色和西装是同一个颜色为佳。当然,喜庆场合,比如,国庆或参加少数民族节日,喜庆一点我可以打紫红色领带,那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三色原则是着装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我有一个习惯,当一个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向我走来时,我通常不太在乎他自报家门,而是喜欢把他身上的颜色数一数。我的经验是:在他的身上,三种颜色一般是懂规矩的,四种颜色一般是不太懂规矩的,五种颜色以上肯定是不懂规矩的。

再如,一个男人穿西装外出的话,尤其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一般要求其遵守三一律。什么叫三一律?就是一个人穿西装的时候,身上有三个地方应该是同一种颜色,哪三个地方?鞋子、腰带、公文包!它们三者应该是一种颜色,而且应当首选黑色。当然,我讲的是很正规的场合。内行看门道,讲究的男人出来的话,他的鞋子、腰带、公文包肯定是一个颜色,而且首选黑色。不过我也见过不在行的:

那天,我在机场见到一个老兄。他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手袋。当他看见我后,马上就过来了。没办法,我边上还有很多外国朋友呢,怎么也是咱们自己人,我想替他圆场,就问他:“你今天为什么穿得这么花呀?”没曾想他告诉我:“那还用说吗,哥们儿今年是本命年。”

此刻他跟我用的不是同一个标准,我们彼此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于是他与我的沟通出现了障碍。

第三个角度,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现代人是讲规范的,规范就是标准。礼仪,其实就是待人接物时约定俗成的标准化做法。前面我们讲到了“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其实规范就是展示于细节的。在任何情况下,规范的问题你要不注意,那就会比较麻烦。我们强调:礼仪不仅是交往艺术,不仅是沟通技巧,而且也是行为规范!

当然,现代礼仪是划分得很具体的,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都有不同的讲究。一般而论,现代礼仪可以分成以下五大板块。

其一,政务礼仪。它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为人民服务时所讲究的礼仪。

其二,商务礼仪。它是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其三,服务礼仪。它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酒店、餐厅、旅行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的从业人员,在其工作中所讲究的礼仪。

其四,社交礼仪。它是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在其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其五,国际礼仪。它是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要讲究的礼仪。

之所以要把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和国际礼仪分类介绍,主要是想说明什么呢?想要说明的是:它们有不同的适用对象,你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国人吃饭有一个习惯:给别人夹菜。一般的社交场合我们经常受到这种厚待,长辈要给晚辈夹个菜,主人要给客人夹菜,以示那种谦让和友善。恐怕各位都曾经受到过这种待遇,比如爹妈和老前辈给我们夹一筷子菜,礼让给你。但国际礼仪是绝不允许此举的。国际礼仪讲究:让菜不夹菜。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换成另外一个角度,你又不知道我是谁,你又不知道我爱吃什么,你凭什么给我夹菜。不是讲尊重吗?不是打算照顾别人吗?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而所谓照顾别人,则是要照顾别人的偏好。你给我夹的那筷子菜,万一我不愿意吃呢?

有一次,我就非常倒霉。我肠胃不太好,不爱吃比较寒的东西。那天被一个同志请吃大闸蟹,他一会儿给我来一只,夹过来我就得吃。然后再给我夹一只,我又吃了。他连着让我吃了三只,我被他弄得连续一个星期胃痛。

他给你夹了菜,你没办法不吃。这还算好的,还有更差劲的。有人拿自己筷子给你夹,还把筷子先在嘴里处理一下,等于给你派送一口唾沫,你说恶心不恶心?!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讲究的。如果彼此是熟人、自己人,就不讲这个。比如两个青年男女在谈恋爱呢,人约黄昏后,两人在属于自己的二人世界里一块说悄悄话,吃悄悄饭去了。那女孩子夹了一筷子菜,含情脉脉,给男朋友递过来了。可以想象那位帅哥当时会是什么感觉,他恐怕恨不得把筷子都吃了!此刻,他绝对不会要求对方出示烈性传染病免疫证书之类的,那是没道理的。所以这里就要加以说明,礼仪它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你不能将此弄错了。

究竟什么时候需要我们讲究礼仪呢?大体上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要讲究礼仪。

第一,初次交往。第一次打交道时,你要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你初次跟别人打交道,他不知道你姓甚名谁。比如,我现在跟各位在一块交往,我们假定要在这儿交往十天、八天,您知道我是一位礼仪专家,是一位大学教授,有的时候我随便点,这叫不见外。又如,你是我家孩子,或者是我晚辈,我给你夹一筷子菜,那我是看得起你,这个你挺高兴的。但我们彼此如果是不认识呢?不认识的话,上来我就给你夹菜,是不是有点不合适?所以初次交往要讲礼仪。

第二,因公交往。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公事公办,有助于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跟外单位、外行业的人打交道,即便熟人也要讲礼仪,那样做,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公务交往。在因公交往之中,绝对不能不讲究礼仪。

第三,涉外交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和外国客人打交道,有的时候你要不讲国际礼仪那就麻烦了。比如,北京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这两种花。逢年过节,尤其国庆前后都要用菊花妆点国庆的北京。京城那时到处是菊花。但是有国际交往经验的人都知道,不少外国客人是比较忌讳菊花的,尤其是西方客人。在西方文化中,菊花往往是死人专用的。他们把它叫做妖花,葬礼之花。如果来了外国客人,你给他送了一盆菊花,那就等于是为他送葬。在西方,菊花往往在墓地摆放。你给他送一盆菊花,或放他家里去了,那怎么行?!所以,在涉外交往中,我们一定要讲国际礼仪。国际礼仪,其实就是人们在国际社会中所必须恪守的有关交际往来的“交通规则”。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礼仪、运用礼仪?

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简而言之,通常具有以下三大作用:

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作为现代人,你跟别人打交道也好,你要做好本职工作也好,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言谈、话语、举止行为,其实都是个人的素养问题。荀子曾说:“礼者,养也”,他指的就是此意。比如,有个别些国人,在国际交往中和正式场合往往不修边幅,那么有的时候就影响形象。有的同志在人家对面一坐,习惯性地顺手把裤腿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这个顶多说明他发育正常。还有的同志按着鼻孔,一下就把鼻涕之类发射出去了。我还见过最高境界,他不发射,他自己消化,他用力一吸一下就把那个东西咽下去了。这样的人并不多,但是说实话,如果你要遇到其中的一位,你说他的个人素质如何?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遇到上述那样的同志。有时候,他往往会影响国家形象,影响民族形象,也影响我们的地方形象。因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是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区、某个县、某个单位的。你到外国去了,在公众场合擤了一下鼻子,别人可能就说那是中国人擤鼻涕,说那是北京人擤鼻子,甚至说那是某单位、某部门的人擤鼻子!总之,我们的个人形象其实代表着组织形象,我们的个人形象代表着国家形象、产品形象和服务形象。

第二个作用,外塑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也好,在国内交往中也好,员工的个人形象,就是代表组织形象,就是代表产品和服务形象。有鉴于此,我们一定要时刻维护好自身形象。

那天,我问一位男同志:“你为何不照照镜子?”

他问:“我照镜子干什么?”

我说:“请你用它去照一照鼻孔,检查一下自己的鼻毛吧。它已超出你的鼻孔之外。走近之后,我们都会发现你的鼻毛正在鼻孔之外随风飘摇。”

它实际上是一个个人形象问题。在国内交往中与国际交往中,个人形象都是比较重要的。

同类推荐
  • 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拥有黄金心态,在顺境中,瞳得感恩,在逆境中坚守快乐,让你获取财富和成长的空间,赢得和谐、健康、富足的如意人生。12种黄金心态为你提供成功的驱动力和竞争力,引领你的命运轨迹,成就你的一生。
  • 毛泽东名言故事

    毛泽东名言故事

    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很多永载史册的文章、气势磅礴的诗篇、家喻户晓的题词、沁人心脾的格言,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它们早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化作我们的行为
  • 温暖一生的记忆

    温暖一生的记忆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让你感动一生的小故事

    让你感动一生的小故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需要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可以给我们以启迪与感动。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热门推荐
  • 洪荒之万蛮道祖

    洪荒之万蛮道祖

    凌煌来到异界,却是进入了一个名为“弑天大陆”的远古洪荒。修神通,创阵法,悟禁制,晓阴阳……与天庭罗仙大战。和远古大神成友。开世界,弘道法,号“万蛮道祖”,成第一代大蛮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印第安王妃

    印第安王妃

    一个中国女孩跨越到十八世纪北美印第安大平原的传奇经历……纯朴的生活环境、英俊的情人、凶残的敌手、纠结的历史背景、她自己身上神奇的变化……对北美印第安世界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尽情阅读,不感兴趣的可以通过此小说领略美景、美色,培养兴趣~~本小说是架空历史,作者天马行空无限发挥想象力,拜托历史研究爱好者莫要对文中某些描写发出质疑。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天为谁春

    天为谁春

    从晌午到日暮,直至夜,玉儿便就坐在案前一动也不愿动,只望着菱花窗外的景色由明至暗,由淡绿至墨浓,风停了又起,柳絮起了又落,有新燕衔泥筑巢,有鸦雀日暮晚回窠。她犹记得小时朗朗读着辛弃疾的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此情此景只能是下辈子的事了吧?
  • 探索木乃伊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探索木乃伊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以布瓜博士、乐乐淘等主要人物的冒险经历为主要内容。除了惊险刺激的内容,图书的每个章节都有相对应针对本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百科知识介绍,这些知识学习也是以科幻故事的生动形式表现出来,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于一体。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携子穿越来种田

    携子穿越来种田

    本以为守着遗产,结婚生子后就可以过上米虫般的生活。谁想好姐妹抢老公的狗血剧情都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随遇而安的凌筱筱决定离婚,她有钱,有儿子没必要纠结在一段不完美的婚姻生活里。可是老天爷好像并不打算放过她,一场刻意制造的车祸,带走了她和她那还未满三岁的儿子。————————————————————————看完书的朋友们请投一下完本满意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