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100000033

第33章 维也纳:古典主义 (2)

随后,音乐迎来了第一座高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赫出生在歌舞艺人的音乐家庭,他的父亲、祖父和多位叔伯都是音乐家,他的家族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音乐品味。塞巴斯蒂安是全能的乐手,他从小在唱诗班演唱,18岁时就以作小提琴手和管风琴师为生。他的音乐在他的生前并未得到太多认可,他活得平静,甚至可以说庸碌无闻。然而他的作品却在死后一百余年获得了重新的发现。巴赫的音乐在于严谨,他将音乐的理性发挥到淋漓尽致,他的赋格完整而流畅,各个声部几乎可以用逻辑推导,最后的效果又自然而然。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它建立在一个主题旋律基础之上,用不同调性、不同的进入时机、不同节奏和顺序将主题变奏,又合成同一首乐曲,如同用多种修辞完成对同一主题的叙述。巴赫的音乐严谨却不循规蹈矩,复杂却显得流畅单纯。巴赫发明了十二平均律,让后来的键盘音乐大大发展。直到19世纪,门德尔松发现了巴赫,他将这个天才被埋没的手稿重新发行,让世人了解到这个因为太深刻而被人忘记的伟大的人物。世人为之倾倒,将其奉为大师之一。德意志音乐开始将巴赫当成自己的骄傲。越到现代,巴赫的作品越受人喜爱,

所有这些都是古典主义到来之前的序曲。18世纪,进入古典音乐的时代。

音乐从巴赫传到海顿,几乎已经找到它最完美的形式与内涵。海顿是维也纳的骄傲,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曲式,这是18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理性的回响。这种曲式是交响乐。在海顿生活的时代,器乐已经相当完善,提琴与管乐的组合也已经初具规模。乐队和咖啡馆音乐会作为新事物开始风靡,作曲家开始为乐队写作音乐。主调音乐又恢复了,和声的方法引入到乐器,乐器与乐器各自演奏完全不同的内容,最后用和声统合成整体,如同一场对话。

交响乐在海顿手中正式成型,它遵照着几何图形一般完美的结构。我们都知道交响乐,但可能并不知道它是如此规则。它由四个乐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快板—慢板—小快板—急板,分别表现出庄严、抒情、舞蹈和欢乐,快慢相间,结构平衡。有人用身体来比喻这四部分:第一乐章属于大脑,富有思想和智慧;第二乐章属于心灵,在抒情中获得情感;第三乐章属于四肢,让舞动的旋律把身体解放;第四乐章则属于全身,要在风雨般的迅疾中达到高潮。海顿是交响乐的奠基者,他把这种音乐形式固定下来,从此成为基本准则,一直到20世纪。海顿的旋律简洁上口,主题甜美,变化丰富,在当时的维也纳很受欢迎。

交响乐的出现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它是整个理性时代的完美体现:比例、协调、庄严、和谐,像建筑般恢弘、均衡。这是一种几何式的美感,音符与音符的和声符合几何比例,乐章与乐章的结构也充满几何协调。古典主义在古希腊罗马遗迹被发现后一度风靡欧洲,18世纪末,几乎可以在各种艺术中见到古典主义风格,包括建筑、绘画、小说戏剧。直到今天,走在维也纳的街头,仍能充分领略到这种古典主义的精髓。维也纳的建筑规则静穆,有对称的立柱和三角山墙,街心花园有精致的几何设计,线条中协调而安宁的均衡,至今仍飘在维也纳的空中。

海顿的大部分时光都在维也纳度过。他的少年过得很艰难。他早年参与了斯蒂芬大教堂合唱团,后来因变声而离开,17岁起就流落在维也纳街头,住在好心的旧相识家的阁楼,每天拉小提琴挣钱。他生活窘迫,一直接近于入不敷出,直到遇到改变他一生的商人赞助人布赫霍尔茨。无论是流浪的海顿,还是他的商人赞助人,也许都不曾想到他这一生的成就:协奏曲之父,交响乐之父,整个古典器乐音乐之父,所有人的“海顿爸爸”。

海顿比莫扎特年长24岁,在莫扎特1781年来到维也纳之时已盛名在外,两人的一面之缘就惺惺相惜,17岁的莫扎特来维也纳短暂停留,听到了海顿的交响曲,将海顿看作他真正的导师。而海顿则充满激动地告诉他的父亲:“您的儿子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海顿不遗余力向所有大人物推荐:“各个国家应抢着把这块珍宝留在自己的地盘上。”1785年,莫扎特将6首四重奏提献给“最亲爱的朋友——海顿”,以表达他深厚的感激之情。两个人的友谊长达10年,直到海顿临行的分别。

海顿和莫扎特的故居都在离斯蒂芬大教堂不远的小巷子,海顿住过的阁楼紧贴着斯蒂芬教堂广场,莫扎特故居在教堂背后,这是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个住所,如今已是莫扎特博物馆。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心脏。这座哥特建筑雄壮而美,像每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一样沉静而高耸,它是城市的精神中心,它见证了海顿的少年,莫扎特的成年。莫扎特在这里与康斯坦丝结婚,临终的故里也就在它的脚下。今天进入斯蒂芬大教堂,仍然时常有音乐萦绕。这些音乐属于曾经在这里的人们。

1791年,海顿前往伦敦,莫扎特在病中努力写作。夏天,他为他多年的朋友施卡内德谱写了德国歌剧《魔笛》。他在剧院的排练中找到安慰。他给在巴登度假的妻子的信中谈到他的孤寂和无助,“孩子似的欢乐,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他知道自己的处境,想方设法想要挣脱。莫扎特10岁已名满欧洲行遍天下,但他的成年并不顺利。先与束缚的宫廷决裂,然后为寻求委托四处碰壁。他为工作挣扎,比常人更加艰辛。他的性格天真而单纯,童心,富于柔情,渴望快乐而不快乐。他需要简单的爱,可他的妻子没能给他。

莫扎特的音乐至今仍让人着迷。他的纯真与艰辛是最让我们着迷的地方。他的音乐如他的性格,有世上最甜美、和谐、欢快的色调,也有欢乐背后内心深处的忧郁。最明亮的曲调,在片刻间流露出深静的忧伤。这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他最后的几首交响乐无不兼具明亮与黑暗,甜美与悲伤。《朱庇特》灿烂而辽远,黑暗持续之后突然明亮,在宇宙深处的圣殿中,驰骋着金色马车。这是令人沉醉的时刻,灵魂的深与广、亮与暗都在其中。

莫扎特的最后一首曲子是《安魂曲》,传说中是一个神秘委托人委托莫扎特写给客户,却最终成为了莫扎特给自己的挽歌、给所有灵魂的挽歌。《安魂曲》是复杂而伟大的作品,合唱与器乐的合作臻于化境。其中有不祥的预感,死亡带着阴影步步逼近,有悲剧感的挣扎,合唱和弦乐在紧张中交替上升,还有最纯净的白色天国,圣洁的旋律盘旋在头顶天空。庄严,缥缈,大开大合的旋律线条。

1791年11月20日,莫扎特在排练中,开始卧床不起。12月5日与世长辞。当莫扎特的死讯传到伦敦,海顿不能相信,他失声痛哭,以后每一次和人提起都会痛哭。

英雄:1791年是时代的转换。遥远的巴黎正在命运中摇摆,大革命的杀戮尚未进入高潮,革命的未来还在岔口前犹疑。《九三年》里的西穆尔丹和戈万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宣言,丹东和罗伯斯庇尔还没有成为生死相向的仇敌。国王尚未处死,断头台还没有沾上四千片血污。启蒙运动仍然保持着它的理想,不曾想到革命最后会以皇帝告终。波拿巴正从大革命的沙场中走来,此时还不曾有人注意。启蒙、理性、秩序仍然是革命的宣言,打造一个理性新世界的梦想仍然鼓舞人心。

然而最终,一切脱离想象。

当革命失控,成为一场流血的屠杀,当纯洁的理性理想不得不以铲除异己作为实现手段,世界陷入非理性的混乱。自由,平等,博爱。战争。革命的宪法还在滚烫的演讲台上发光,作为独裁者的战争英雄已经开始自己给自己加冕。

世界进入战争状态,政治战争,人的内心也经历起伏战争。在大革命之前,整个欧洲在科学革命的鼓舞下,崇拜普遍性、秩序与公正,然而当大革命试图将这些理念贯穿于世时,人们却发现,理性和秩序并非简单可得。用鲜血祭祀,动荡席卷了欧洲。战争给人赤裸裸的争夺的印象,催生了国家与民族主义。理性缺少了用武之地,它所声称的普遍进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在很多人看来,它骄傲自负,自以为掌握真理,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人类斗争的一部分。

对世界失望,个人主义英雄开始诞生。个人主义英雄在文艺复兴时代曾经有一次诞生,但那是从宗教的控制中诞生,从中世纪的荒芜中诞生,而此时此刻英雄的诞生却是要从主宰世界的普遍性中诞生,从内心的理性中诞生,生成一种独特而英勇的气质,为了某种理想付出生命的气质,超越理性的命令,追求内心充分的表达。当理性变成冰冷的命令,个人主义的激情就成为唯一点燃艺术家心灵的温度。这不是革命之后短暂的倒退,而是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百年挣扎。

这是古典时代的落幕,浪漫主义时代的开启。

贝多芬在1792年来到维也纳。

同类推荐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沧海(第一辑)

    沧海(第一辑)

    本书集汇了作者多年来思考和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与现实主旋律紧密合拍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热门推荐
  • 犯罪心理档案

    犯罪心理档案

    这是一部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心之书,每一起凶案都让人头皮发麻,真凶一直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眠共餐。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公安厅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犯罪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一线的犯罪现场,深入剖析诡谲罪案,展现不寒而栗的凶案全记录令人心惊。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
  • 无限载入

    无限载入

    无限次的载入,无限次的轮回……在激烈的战斗中寻找着一丝生的希望……在生死的边缘唱起悲哀的挽歌,为逝去的同伴,也为迷茫的自己……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现在……载入……
  • 气者之五行巅峰

    气者之五行巅峰

    世俗之人,摇身一变成为神秘体质的拥有者,五行之变化,五行之奥秘,能否让其站在气界的最巅峰。
  • “秀”出正能量

    “秀”出正能量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或爱情上的成功,就要敢于秀自己,善于秀自己,不能等待,不要沉默,否则就永远不会得到机会的眷顾。《“秀”出正能量》是一本讲述如何秀自己的自我表现书。本书不仅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秀自己,还告诉你如何在口才上秀自己,如何在情感上秀自己,如何在外在气质上秀自己……它会让你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秀出自己的才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清国帝女(完结解禁)

    清国帝女(完结解禁)

    雍正帝唯一成年亲女二十三年的寿命艰辛努力的成长偶然与丈夫的相爱十八岁成婚次次的打击却袭来最后是否能逃过历史的洪流缘分走到尽头的那天最终可以重来二十三年的奇遇,在另一个时空的另一种生活,其实都是过眼云烟,最后终究会结束.我微微抬起头认真地望着:“你爱我吗?”我突然冒出这一句话,他从来没说过他爱我,我也从来没说过我爱他,我只是这样默默守护着爱着对方,虽然从来没说出口,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对方的爱情谊。他没有惊讶我的话,依旧平静极了似的望着我,忽然微笑起来,说:“我爱你。”我的眼中泛着泪光,屋外的知了还再“知了、知了”地叫着,没有风的袭来,也没有树叶“沙沙”的声音,一切都很宁静,很安详,过了良久我也笑了:“我也爱你。”“上辈子我已经结束了,难道只能期待这辈子吗?”我望着她,又如我们相处的许多年一样,她还是这么站在我面前,可是我已经碰不到她了。“不!”她摇了摇头,望着墓碑上笑容灿烂的自己,对我说:“你和他宿缘已结,今生不能相遇,但是你可以回去!”本文系主要历史人物怀恪:和硕怀恪公主,雍正帝第二女,母为侧妃李氏,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生于藩邸。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郡君,七月晋郡主,九月下嫁星德。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逝世,年二十三。雍正元年追封为和硕怀恪公主。言零:皇五子恒温亲王允祺第一女郡主,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九月二十四日卯时生,母为侧福晋刘氏刘文焕之女;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八月,嫁喀尔喀乌郎阿济尔莫氏纳穆塞;郡主乾隆二十四年己卯九月二十二日戌时卒,年五十八岁。星德:一作性德;又作兴德,乌拉那拉氏。康熙五十一年尚雍正帝次女封郡主。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达里刚爱操练蒙古兵,乾隆元年(1736)正月召还。乾隆四年(1739)四月去世。群:38635826作品已完结解禁,受不了BT剧情请转移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如何纪

    如何纪

    农村出身的一介书生张向北,阴差阳错地娶了副市长苏剑的女儿苏书慧,此后一路青云直上。妻子的“优雅、端凝、雍容”在他看来只“适于堂皇的客厅”,缺少他要的“闺帷中的旖旎情致”。苏剑的妻子,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市长夫人”趁着每月到郊外圆月寺上香,奔赴与情人的约会,她渴望的是激情,是“疯狂的,惊艳的,生命的华彩章节”。作者将笔触深入个体家庭“幽暗的内核”,从副市长苏剑父女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中探幽发微,直击暗疾丛生的人性。
  •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排毒解毒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本书从饮食、运动、心理、按摩等方面列举了许多排毒解毒的妙招,对一些时尚的排毒解毒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对酒精中毒这一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毒方法,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越活越健康,越活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