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200000015

第15章 且伴琴声饮月光

侧帽且从容

那一年,平定三藩的战争如火如荼,大清帝国的土地上烽烟弥漫,战马嘶鸣。一场战争,似乎距离京城,距离明府很遥远,可是纳兰似乎能在明府那片如洗的蓝天下,看到西南方的狼烟、刀剑和鲜血。那是一种令人震颤的气息,从远方肆意地卷来,直入他的心海。他的心很不平静,尽管他没见过尸骨成堆、血流成河的悲惨场景,但是他在史书上看过,那些场景在他脑海里早就浮现过。

此时的纳兰,在通志堂里坐着,可是心绪却在跌宕起伏。远方的战鼓重重地敲击着他的心门,还有那些烽烟,似乎已经弥漫到他的眼前,他能听得到无辜百姓凄惨的哭声。

他展开了宣纸,拿起了笔,写了两首词:

鸳瓦已新霜,欲寄相思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泪痕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南乡子?捣衣》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燐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满庭芳》

战争是铁血无情的,而纳兰却用自己深情的笔,为那些因战争而凄凉的生命,寄出了自己的关怀。他从来都是这样,一颗心如水般轻柔,流到哪里,就给哪里一片清新的滋润。对于那些失落的、孤寂的、卑微的、冰冷的生命,纳兰的心灵触角完全能触到它们,触到它们的温度,触到它们的悲伤,也触到它们的无助。他就在自己的书斋里,但是一颗心飘得很远,远到了天涯,远到了无际的荒凉。

对战争中人们的悲哀,同样能感同身受的还有很多人,其中一个就是朱彝尊。这个三十多岁落魄江湖的江南之人,生命一直处于苍凉的荒原,唯一能给他心灵问候的妻妹,已经嫁人,世俗终究还是让他们只能用遗憾来结束那一场不合时宜的爱恋。朱彝尊尚不知,在京城的那个大宅院里,有一个贵公子,经常虔诚地捧着他的两本诗集,细细品味。

或许是这么两个性灵单纯的人,注定要经过各自的河流漂到某一个共同的海岛。他们终于在京城见面了。一见如故。

尽管他们的年龄相差十几岁,但是文人相交,只在乎情趣相投,其他都属不重要。而一旦进入他们共同嗜好的话题,他们就能像老朋友一样海阔天空。

此刻,他们就已经走进了属于他们的世界,那是一个诗词的世界,一个只有云月没有硝烟、只有清净没有喧嚷的广阔天地。

所以,很多志趣相投的文人初见面时,总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渴望心灵的相依,大凡是心纯意静的人,都有很深的孤独感,这就让他们比一般人更希望有人能明白他们,而喧嚣的人世间,大多数人都在追名逐利,没有闲暇去解读这些孤独者的心声。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这并不是虚言,对于一个真正的文人来说,灵魂的自由和依归是最重要的。

纳兰对朱彝尊仰慕已久,而朱彝尊初见纳兰,便被其满身的灵气深深打动,那依稀就是他年轻时候的模样。

很快,他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朱彝尊经常出入于明府,邀请纳兰出游。当他们一起纵游于京城的山水之地,无疑那便是一次填词写意的华美旅程。朱彝尊虽然已近不惑,但是在纳兰的带动下,仿佛又回到了洒脱不羁的年少时期。且看朱彝尊豪情所至吟出的词:

莫问天涯路几重。青衫侧帽且从容。几回宿酒添新酒,长是晨钟待晚钟。

情转薄,意还浓。倩谁指点看芙蓉。行人尽说江南好,君在巫山第几峰。

——《鹧鸪天》

对于纳兰来说,朱彝尊经常到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他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虽然有信心独立完成那部丛书,但是有朱彝尊这个满腹经纶的江南才子相助,自然会更加顺利。朱彝尊当然义不容辞,不仅因为他的学识,也因为纳兰是他的知己。

那些日子是快乐的、轻松的、惬意的,纳兰的性格,单纯如水,但有朋友相伴,便能把世间的一切纷扰遗忘。

那一年,纳兰二十岁。纳兰依照《礼记》记载,在叶赫那拉氏的家庙里,进行了严格的冠礼。尽管他是满族,但是从小受的是汉文化的熏陶,所以在他即将成年的时候,他用那样严肃的仪式为自己的少年、青年画上了句号。

从那一天开始,纳兰有了自己的字:容若。那一天,纳兰步入了成年。那一天,他开始叫纳兰容若,而我们知道,世间只有一个纳兰。

我们只知道,不管是成年还是未成年,他都是那个临风对月、浅吟低唱的纳兰,他永远都有一颗纯净的心,永远都用最干净、最单纯的眼神看世界,永远都深情地望着窗前的月亮,希冀着同样深情的女子,从月亮的清凉里走下来。

他是一片云,从三百多年前飘到我们身边,化做细雨,解开我们的悲愁;他是一滴水,从遥远的时空里落到我们的手心,轻轻滚落,便成了满世界的空灵。

【谜一样重逢】

也许,纳兰生来就是凄凉的,就必须用他被冷雨洗过的文字来归结自己的梦想和生活,可是,纵然是这样,当一段幸福来临时,他也是满心欢喜的。

只是现在,他还不知道,这幸福已经在一步步靠近他。二十岁的他,仍旧漫步在诗词的幽雅世界里,且歌且行,且乐且醉。

但是二十岁的他,必须面对一件事,那就是皇帝的指婚。纳兰对这样的指婚没有概念,也没有兴趣。他渴望自然而然的爱情,这样强加给他一段婚姻,他从骨子里是不舒服的。只不过他是明珠的长子,是大清的子民,皇帝给他赐婚,他岂能有忤逆之意?

这次,康熙帝给明珠赐婚的对象是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的女儿。这一年,她17岁。

生命中的相逢,有时候像谜一样。纳兰和卢氏都在谜中,在谜底揭晓前,她处在惊喜中,因为她知道未来的夫君是谁,而他,却一片茫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落花时》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眼儿媚?咏梅》

纳兰很自然地回忆起表妹,那时的点点滴滴都如一帧帧画面,闪过脑海,甚至连表妹手心的温度都还记得。可是光阴似箭,转眼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本来还想着下次见面时即兴为她作一首词,没想到表妹那么快就被送进了宫。

三年过去了,她是否安好?她是否适应了宫中的冷落生活,她是否仍如清莲一般开在后宫群芳中间,她是否仍时常想起这个伤心的表哥……纳兰尽力不让自己回忆,可是回忆却偏偏一幕幕涌上心头。他知道,以表妹的性格,此时必定是无比寂寞的。

这就是纳兰,即使那段感情已经过去了数年,即使他们早已缘尽,即使那些回忆已经变得凄冷,可是他的心仍能为那些从前颤抖、悲切。

娶妻生子,作为一个贵族家庭的长子来说,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可是纳兰却真的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这个卢氏是否贤惠淑雅,不知道她能不能给他心灵的抚慰。而且,他总是觉得,一旦娶了别的女子,对于他和表妹的那段纯美的感情,就是一种背叛。

无论他多么不情愿,他都要面对一切。这就是生活。也许,只有当生活的迷茫突然变成惊喜,他才会从那些混乱的情绪中走出来。

当朝宰相公子办婚事,自然是宾朋满座,花团锦簇,灯火辉煌。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在喧杂的人群中,纳兰感觉到了孤独,就像是被人推进了一座风景优美的园子,却无人相伴。

拜完堂,纳兰牵着凤冠霞帔的新娘子步入新房。新房里十分安静,安静得他们都能听到对方的心跳。

纳兰不知道,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相逢?命运到底为他安排了一段怎样的婚姻?他依旧处在茫然中。

在慌乱忐忑中,纳兰还是揭开了新娘的盖头。那是一张娇美的脸,一丝丝的红晕更让她显得迷人,浅浅的笑靥,清澈的眸子!

竟然是她!纳兰不敢相信,他的新娘,竟然是她!

一阵激动后,他的思绪回到了三年前,回到了广源寺的后院。那个静雅恬淡的女孩,那天还为她写过一首词。虽然没有对谁说,可他心里清楚,那首作为“秋水轩唱和”之作的词,真的是为她而写的。而且,纳兰也记得,那天他临走时,她眼神中隐隐闪过的不舍。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忆起自己曾为她写的这两首词,纳兰不禁感叹,这个冰冷的人间,竟有这样奇妙且让人难以置信的事!

惊喜过后,纳兰再次仔细看着自己的新娘,新娘也略带羞涩地看着他,低低地问了一句:“怎么,不认识了吗?”纳兰清楚地记得这个声音,那天他就是顺着这个恬静的声音找到她的。纳兰简单地回了一句:“原来是你!”

是啊,原来是你!原来我们早就认识!我们从千万人之中、千万年之中,于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轻轻说一句“原来是你”,你懂,那便是我千年以前和你约好的暗语。

天地间,这时候就剩下两个人。一个是纳兰,另一个是卢氏。

纳兰曾经想,那次的偶遇会不会只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朵小花,虽然细柔轻软,却终将被流水带走。他也曾想过,这么大一个世界,那个静淑的女孩会不会像那次一样,突然间出现在自己眼前。他从没想到,在这么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自己人生这么特别的一场仪式上,再次逢着她。

而卢氏,她早就听说过纳兰,看过他的词,在他的词句里明白了他的淡泊和悲伤,她早就想过,倘若能以自己的温柔,靠近他,给他最温暖的话语、最真挚的体贴,化解他心中的悲苦和惆怅,那该多好!

而三年前的那次相逢,纳兰的俊逸和优雅,还有那首词,更让她的心中为他留下了一大片的空间,她一天天地盼望着,盼望着有一天纳兰能够从荒凉的世界走进她的世界,她不怕他把那些寂寞和哀伤也带进去,她明白,若没有那些,他便不是他。

【一首《贺新凉》】

不是镜花水月,不是幻梦一场,那样真实的幸福感,就在纳兰的手握住卢氏的手那一瞬间,从两只手细细柔柔地传入两颗心内。那一刻,纳兰明白,这个世界真有奇迹!他和她,静静地坐下,凝望着对方,就好像一不小心对方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再也找不回来似的。

为了这样的相逢,他们等待了多少个轮回!此刻的红烛,此刻的月亮,还有窗前那树梅花,都见证了他们在漫长等待后重逢的喜悦。或许,那些梅花,以及前两天下的那场雪,都是为了纪念这场相逢吧!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那样静雅,那样娇羞,而此时的她,虽然也略带几分羞涩,一张俏脸仍带着一丝红晕,但是坐在爱慕已久而终于成为自己夫君的纳兰面前,她已经没有拘束,就仿佛他们早就在一起分享过很多个日日夜夜。

纳兰知道,他的心终于又有了归宿,冰冷了很久,此刻才终于走入了温室,面前这个女子,静雅有之,娴淑有之,而且开朗大方,他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化解他心内的凉。卢氏与表妹相比,少了些冰洁,却多了些贤淑。他早就渴望有这样一个女子走进他的世界,在寒冷的冬天给他一个温润的怀抱,在萧疏的风中给他披上一件衣服,而他,更愿意为她做这些。此时,他终于等来了她,在确定一切都不是梦境的时候,纳兰忍不住轻吻了卢氏。

红烛下的卢氏,脸红扑扑的,那张娇俏的脸更加动人。他们靠得那样近,近得没有一点儿距离。两个曾经孤独、曾经等待的生命,一起走到了共同的海岛,海水绕着他们的幸福,星光,在头顶微笑着,一点一点地记录着他们每一刻的欢悦。

纳兰突然想到了表妹,在这个两心相契的时刻。虽然觉得对不住依偎在身边的妻子,但是他还是真诚地向卢氏讲了他和表妹的事情。让纳兰很惊讶的是,卢氏听完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悲你的喜,你的凉你的暖,我知道我一定要走向你的荒原,为了搭一座温暖的房子,好让你度过生命的秋冬。我知道!我知道你们的故事,知道你的深情,知道你的纯净与真挚,知道你的寂寥和悲凉,我都知道,所以我来了!我来,因为你早已在我心中。

她没有这么说,但是纳兰已经从那双凝望着自己的眼睛中读出了一切。她是那样真挚,那样静美!纳兰的心,一点一点融化在她的眼神里,融化在她心的暖风里。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

对于这个夜晚,纳兰曾有过很多的设想,但是一切都只是设想,一旦揭开那块盖头,一旦看到她那张娇媚的脸,听到她溪流般的声音,他就失去了所有的堡垒。就连表妹留在他心底的墙,也消弭在卢氏温柔的眼神里。

那一夜,纳兰对自己说:此生我定要尽心呵护她;卢氏对自己说:此生我定要全心温暖他。虽然都没说,可是他们在自己的心上,用月光刻下了这样的誓言。

那是美好的一夜,世界很静,月光很美。

当阳光照进他们的新房,纳兰转身发现卢氏没在身边。透过窗户他看到,那个娇柔的身影,在窗前那株梅花树前,披着一件红色的披风,仔细地端详着那一树梅花。隔着窗望去,梅花与她的身影恰似一幅静美的国画,纳兰不禁看得发呆了。从那端详的神态,他感受到了一份安详,一份恬静。他知道,她的心也是透明的、单纯的、如水的。

纳兰忍不住走了出去,却因为穿得太少被卢氏推进了房间。

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在了一起。你悲伤就是我悲伤,你幸福就是我幸福。

卢氏喜欢陪着纳兰读书。她喜欢看纳兰读书时认真的样子,她喜欢为他烹上一壶茶,然后静静地坐在他身边,做些绣活或者也看看书。在纳兰想要作词的时候,她会替他研墨。纳兰也喜欢把自己写的词给卢氏看,虽然很多词她都已经看过,但是她仍是一遍遍地品味着,像是遇到了心仪已久的宝物。

当纳兰递给她一首《贺新凉》的时候,她的眼圈湿润了,那首词,真的是为她而写的!她虽然无数次自信地认为他是为她而写,但是只有这一刻,她才明白,原来那次的相逢,她也在他心中绽放过。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幛,夜中展。

残缺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拾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鹤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就是这首词,那天在纳兰离去后,她的同伴猜测了许久,而她虽然看到纳兰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但自始至终都不敢确认,他就是为她而写。只有现在,当纳兰再次把这首词递给她的时候,她才明白了他的用意,他是在告诉她:那一天,那一眼,他从来没有忘记!

她太幸福了,那个房间装不下她的幸福,她想告诉全世界,她早已在他心中!那段时间她已经感觉到无比幸福,但是这一天的幸福更加汹涌、厚重。就像你拥有一个苹果,突然发现,苹果在很早前就被刻上了你的名字。

不论他们的幸福有多长,至少现在,他们拥有彼此,拥有满屋子的欢喜,拥有整片天空的星月。那个冬天,似乎只是一瞬间,当春天来临,他们坐在细软的风里,她偎着他,浅笑着说:“你再给我写一首词吧!”他抚了抚她的头发,说:“那一首还不够吗?”她微微点头,说:“足够了!”然后满足地将头放在他的肩上,春水中,他们的倒影轻轻摆动,摆动成一个春天的轻柔和温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于是,他们就这样,将生命与生命,性灵与性灵,连在了一起。但愿上天仁慈一点儿,宽厚一点儿,不要惊了他们四月的相依!

【谁怜东阳瘦】

幸福飘荡在他们出现的每一个角落。而当我们处在幸福中的时候,时间往往流逝得最快。从冬天到春天,似乎只是一瞬间,而当满池的荷花再次暄妍时,不知不觉已经是盛夏了。

这段时间,纳兰的心情舒畅了许多,有一个静雅而娴淑的女子在身边陪伴着,似乎能带走所有的悲愁。他也乐得如此,他知道,只有这样,身边的这个美丽的女子才不会为他伤神。

可是,纳兰依旧是纳兰,他的骨子里带着一股清凉和伤感,无论身处多么温暖的夏天,也总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天空孤寂的月亮,生出无限的悲凉。这世界对他来说,到底还是孤独的,最饱满的幸福感也抵挡不了一阵秋风的侵袭。

卢氏了解他,一个寂寞的词人,无论何时何地,总会不经意间把那些心底的寂寞抖出来,那是阳光晒不干、海水冲不走、狂风吹不尽的,最终还是会回到他的心里。卢氏总是尽可能地陪在他身边,陪他聊天,陪他说笑,让他没有时间去感伤。

偶尔为他弹琴,偶尔陪他吟诗,偶尔陪他泛舟,日子就在这样平静而又诗意的生活中飞快地流逝着。

这一生,倘若再没有命运的摆弄,就这样,时光静好,人世安恬,多好!

这一世,倘若就这样陪着对方,你侬我侬,任细细的微风打磨柔软的时间,多好!

当然,摆在纳兰面前的还有一件事,那便是科举。在卢氏的悉心照料下,他似乎又回到了那片广阔的天空,把自己置身在书海中,尽日游荡。

纳兰对功名利禄是很淡泊的,但是他渴望知识,尽管此时的他已经是满腹才学,但是往往越有才学的人越愿意充实自己。他虽然是一个伤感多情的词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经过一番努力,《通志堂经解》终于完成了,而这本书受到了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的交口称赞,纳兰的才名再一次轰动朝野。

康熙帝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纳兰,听说过这个才华横溢的明府公子,他也知道,那次殿试纳兰因病错过,甚为遗憾。而此时,看到纳兰编著的《通志堂经解》,他简直难以相信,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人,能有这样的学识,这样的才气!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位纳兰公子了!

纳兰还在书海里漫游,偶尔对着窗外发呆,写几首词,有个知心、暖心而温柔如水的女子陪着,一切都那样温馨快乐。卢氏并不希望纳兰能在仕途上走多远,她只是希望陪在他身边,一切看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她只是希望他多一些快乐,少一些伤感。她知道自己的夫君,把一切功名看淡,只是怀着一颗纯善的心灵,爱一切值得爱的人,惜一切值得惜的情。她知道,因为她的心正如他的心,清透、晶莹、纯净。

明珠看到儿子这样努力,心里自然无比宽慰。他一直担心儿子陷在忧郁的情怀里无法自拔,对于他来说,纳兰作为他的长子必须在官场走得很远,就算不比他更远,但也至少要成为万人瞩目的人。而他不知道,纳兰早已是万人瞩目,在另一片天空下,纳兰在众人的歆羡目光里,已经飞出了很远。只不过,明珠不喜欢那片天空,那里,有太多悲伤的情调,太多落寞的情怀,他一点儿都不喜欢。他喜欢金戈铁马,喜欢察言观色,喜欢在宦海风波里肆意游走。

他们各有自己心灵的属地,各有自己命运的天堂,偏偏他们是父子。两种人生,两种生命哲学,在明府无声地对立着。

康熙十五年,纳兰补行了殿试,一举高中,被录取为二甲第七名。他所取得的成绩,对于满族家庭出生的读书人来说,已属佼佼者。

康熙见到了这位早负盛名的才子,就像在荒漠里见到一朵水莲花,看着这个俊雅而略显忧郁的公子,康熙帝满心喜悦,他在盘算一件事。

他们,同是人中骄子,只不过,一个在山巅,一个在水中;一个在狂风里,一个在细雨中。两种极致,却是同样的精彩。

纳兰高中,最高兴的当然是他的父母。他们为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明府花园再次张灯结彩,宴请宾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纳兰身上,那种荣耀甚至比明珠这个当朝宰相还要强烈!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采桑子》

只有卢氏,这个细心而体贴的女子,从纳兰的眼神中读出了落寞。处在喧哗的人群中,纳兰是落寞的。他出身高贵,才华满腹,此时又高中进士,本来是志得意满之时,可是他就是这样,一颗心冷冷落落,似乎越是身处繁华中,越能感觉到悲凉。他有些迷惘,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他实在不愿意踏入腐朽气十足的官场,如果非要踏进去,他宁愿在翰林院修书,遍寻古迹,游走在历史的天空。

卢氏走到纳兰的身边,给他一个温婉的微笑。纳兰尚未从迷惘中走出,却也回了一个微笑,他必须让自己的爱妻安心。他心想,如果没有那些俗事多好,就陪着爱妻,游山玩水,琴棋书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偶尔邀三两知己红泥火炉,饮酒赋诗,那便是快意的人生。

可是生命是一条小舟,独自漂流在无际的大海,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风浪,或者有什么美景。知道的,是流走的那些岁月,再也无法挽留。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热门推荐
  •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盲点和误区,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擎天圣皇

    擎天圣皇

    少年偶得机缘,一鸣惊人!风卷残云,破除一切!妖魔鬼怪,为之颤抖!承天之命,统治诸天!
  • 绝世轻狂:妖孽师傅不好惹

    绝世轻狂:妖孽师傅不好惹

    被所爱之人活活烧死,她却没有资格怨恨,唯一能做的便是决心来世不再爱上任何人。一缕幽魂以莲重生,她本无心,却一再动情。他是避她唯恐不及的尊师,只因她是他躲不开的劫,而她却甘愿一生默默仰视着他,遥望相守。回首,曾经所爱亦悔恨当初,倾力挽回,为她甘心抛弃天下。她究竟执谁之手,共画繁华?
  • 网游之重生剑神

    网游之重生剑神

    自从重生之后,丁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才算活的精彩呢?财富?美女?地位?抑或是其他?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直到很久以后,蓦然回首,丁强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尽在手中。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原来,他就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那风骚的走位,那淫荡的技术,那神乎其技的操作,让他想不强大都难!
  • 望天树杀人事件

    望天树杀人事件

    暑假,初中生苏杰与当刑警的舅舅周渊易原本准备去海南度假。在飞机上,舅舅巧遇中学同学上官小商、以及与上官同行的小学生黄寰宇。但当飞机降落在机场时,苏杰才发现在舅舅的刻意安排下,他们竟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而舅舅之所以这样安排,正是为了规避一场针对黄寰宇的绑架案。为了躲避绑匪,四人来到中老边境的望天树自然保护区,与他们同车的,还有一位漂亮的女歌手,可那位女歌手第二天却在望天树的树冠空中走廊上凭空离奇消失,当夜,上官小商也在哈尼族村寨中的一间密室里不幸遇害,一具来历不明的尸体则静静漂浮在村寨外的南腊河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麒麟妖王:吾妻九尾很倾城

    麒麟妖王:吾妻九尾很倾城

    本文简介:她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会和青梅竹马喜结连理。但是,不寻常的梦,不寻常的呼唤,情人湖畔的“初次”相遇,他携她提名于三生石上……没想到成亲那日是她重生之日。他,麒麟妖王,一千年的守候只为一只小白灵狐,他与她成亲三年便阴阳两隔,他费尽心思让她重生。王后的回归,妖界大祭司两千年的阴谋被拆穿,麒麟妖王与九尾是否就能这样厮守下去,还是说节外有节?“九儿,我从未放弃过天长地久。”注意:本文是第三人称来写滴,除了楔子哦~~
  • 闪婚娇妻二十四

    闪婚娇妻二十四

    “饭在桌上,人在床上。”娇妻又在挑逗报复他。看到这条短信时,侦探男神顾惜朝心想。偏偏他只能做个禽兽不如的美男子忍着,因为娇妻怀孕九个月了。**有人猎财,有人猎色,顾惜朝猎妻!一场两亿美金的婚姻委托;一场场设计精彩的骗局;一件件扑朔迷离,匪夷所思的案件;成就了一场惊险刺激,谜团重重的豪门婚爱。**女主叶红鱼:犯罪心理学专家、法律和法学双博士、语言天才、精通世界八种主流语言、十二种小语言、会读唇语、枪法不错、身手还行,长相美艳女王型。男主顾惜朝:红三代,某保密部门在职军人、警察部侦破专家、国际侦探调查...
  • 可不可以不加班

    可不可以不加班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每个人的时间管理经典。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常加班令许多人困惑、矛盾,甚至对生活感到失望。本书作者不仅仅讲述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和忠告,以幽默和智慧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享受生活,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了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关注自己每日的生活?如何满足自己真正的欲望?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