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9300000023

第23章 做慷慨的领导者 物质激励是基础 (1)

在联想成立20周年的总结会上,柳传志提到了自己在联想的主要的四点贡献,其中之一就是解决了联想的产权问题,为高科技企业机制创新探索了一条路子。不过,对于联想人来说,员工本身更是直接受益者。而联想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持续高速发展,与联想的股权激励带来的巨大磁场效应不无关系。

按照柳传志的设计,公司员工都可以进入职工持股委员会,并且享有股票分红权。不过,柳传志在公司分配制度方面的信念,还是区别对待。他认为公司的盈亏和普通员工的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经理团队。所以普通员工的收入应该相对稳定,即便公司利润大幅增长也不应出现跳跃式的增长,当然在公司出现亏损时也不应承担多大的责任。而经理团队则不同,应随着公司利润的增减而起伏。一个优秀的经理团队,不仅仅靠道德的纽带,也不仅仅靠对事业心的要求,更重要的靠足够的利益来维系,包括高薪、好的工作环境,当然还有股权。

柳传志曾在清华做过关于《如何做一名好总裁》的演讲,他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企业的股权最后演变成为只是年终分红的象征,就很可悲;股权只有成为激励大家奋斗的杠杆,才有意义。”

这里说的“年终分红的象征”,指的是联想员工人人都拥有的、由职工持股会持有的股权;而“杠杆”则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也就是西方常说的“金手铐”。

在联想的激励体系中,股票期权与职工持股会的股权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在派发对象上,职工持股会的股权适用于全部员工,而股票期权相对有一些门槛,联想的第一次股票期权的发放对象是在联想有三年以上工龄的员工,不是每个员工都可以获取。在具体操作上,员工以派发当日股票平均价格的80%占有这些股票,在6个月之后便有权出售其中的25%股票,以后每年均可出售25%的股票,自获得股票之日的价格和出售价格之间的差价,就是员工的收入。如果公司股票没有增加甚至下降,员工就没有什么收益,但也不用付出代价。员工一旦离开公司,也就失去了期权。

许多企业都将激励视为管理员工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激励,特别是物质激励大多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往往流于形式。但联想认为,企业对员工的物质激励是其履行对员工的责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业务骨干,如果仅仅采用精神激励,时间一长可能就会行不通。因此,物质激励是精神激励的基础。

在联想的激励制度中,物质激励分为长期激励和中短期激励。需要一提的是,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员工的待遇是应该逐年提高的。虽然联想作为制造业企业,利润很薄,对每一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要“从毛巾里面拧水”,但是不能从员工的待遇方面去减,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的效益,否则,员工很快会被“掏空”,企业也就无法跟对手竞争。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联想的指导思想是员工的待遇要比国内同类型的企业高(含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

毫无疑问,股权是柳传志用来激励队伍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最高级、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区别于西方管理者把股权当成“金手铐”来使用,柳传志却通过各种各样的物质激励,打造了自己慷慨领导者的金字招牌。让员工觉得跟随这样的领导者是有希望、有奔头的,因此更努力地工作,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经营、去奋斗。这正是柳传志领导的睿智所在。

柳传志不仅是用雄心壮志来激励员工,用舞台来满足员工,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拐大弯”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联想的产权问题,并设立起一套包括工资、奖金、分红和期权在内的激励制度,从机制上保证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打造一支铁军赢得了可能性。

案例1·72家房客

1992年春天的龙泉会议确定了当年联想的营业指标,表达了管理方式和激励方式的转变要求。几乎与此同时,联想公司的薪酬制度和体系悄悄地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

1992年3月14日上午,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海淀区支行大厅里,北京市政府要员、中科院基建局局长汪友三、联想公司高层代表李勤、海淀支行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媒体记者等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中国住房制度历史上这一石破天惊的时刻: 联想公司用资产担保员工以分期偿还的方式向银行贷款买下公司住房的合同签字仪式。在闪光灯的聚集下,在众人殷切期待的目光下,联想员工陈小明和建行海淀支行行长常征走上前台,进行了第一批签字,李勤也代表联想公司在协议上签了字。

数额仅为600万元的“72套住房”的贷款合同签字仪式,之所以会被多方媒体热炒,并最终把它搞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事件,是因为它在中国住房改革的历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当时,北京建行副行长肖其增颇有感慨地说:“我们向个人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还是第一次。”当初银行同意贷款的时候,在政府的以往贷款细则中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对应的品种,只好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开辟先例且特批一个利率。同时,市政府住房改革办公室相关人员在接到这么一个案例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该不该批,只好急中生智,顺势把它当作一个既成事实,加个红头文件就发下去了。不多时,这一热门新闻迅速登上了京城多家媒体的显赫位置。《北京日报》干脆抛出一个诱人的话题:“小青年何以住上三居室?”

在那一段日子里,“72套住房”成了媒体和民众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

面对400多名员工,那时联想考虑的是公司仅有的72套住房应该分给哪些员工。早在1991年底的几个月里,柳传志委派王平生起草和制订公司新房分配方案。经过认真考虑,王平生觉得此次分配应该向年轻人倾斜。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把分房子变成卖房子。这个创新的理念得到了柳传志的大力支持。于是,在1992年3月初分配房子的那一天,联想宣布: 无论谁想得到房子,都必须照价付款,公司将用资产向银行担保,让员工自己到银行贷款,分期偿还。至于在价格上的关注,即公司把房子以福利的形式分给员工。在操作上是把得到房子的员工工资对价扣留一部分,同时又享受公司的福利。

当初王平生刚刚起草方案的时候就对柳传志说:“我们要有一个突破,在年轻人最有干劲的时候,喂给他最好的草料。等到人都老了再弄一个三间一套,那没多大意思。”柳当场表示同意。事实上,对于分房子一事,柳传志也是煞费苦心: 老同志缔造联想基业,功不可没;而新同志如日中天,是联想的未来和希望,也创造了不菲的业绩。从公司成长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将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奖给贡献最大的人才,按理说来,年轻人应该得到这些房子。所以,他的情感天平已经向年轻人倾斜。可是如果分不到房子,老同志会心甘情愿而就此罢休吗,王平生有什么灵丹妙药?会不会只是书生意气而已?几个月后,当王平生将解决方案呈递上来的时候,柳传志心上的这一块石头总算放了下去。

那个春天,在“72套住房”的名列中,闪烁着几个耀眼的名字: 27岁的杨元庆、28岁的郭为、24岁的李岚、40岁的王平生等。他们个个笑容满面,谈笑风生。其中郭为的话最具代表性,他私下里干脆说道:“老柳这次如果给我一套房子,我就把这辈子交给老柳了。”可想而知,这话后来一定会传到柳传志的耳里,虽然无法得知他当时的感想,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一个领导者,能让追随者发出如此肺腑之言,柳传志肯定感到欣慰无比。

以此看来,联想分房制度的成功改革体现了柳传志的开明、勇毅、大胆以及对人才价值的发现和尊重,这对巩固、加强自我的核心领导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善于发现和培养杨元庆、郭为这些年轻人,让他们有适合的平台发挥才华和价值,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所以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对联想、对柳传志本人的深厚感情,从而为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向心力。

“72套住房”的分配和顺利实施,揭开了联想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改革与创新的序幕,同一个月的龙泉会议又将它提炼升华并确定为公司制度,这就为联想日后的一系列变革确立了制度基础,提供了精神指导。

此后,柳传志“以人为本”、“发现和重视人的价值”等理念就越来越清晰和坚决。每当回忆起这一段历史,联想员工都会为柳传志在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和尊重人的价值方面所做的努力而感动。就连柳传志自己也说:“我看到了分房子的名单,不论一间的、两间的还是三间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所以我很感慨,又羡慕又嫉妒——30岁的年轻人住进三间一套,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住房制度的改革是联想内部制度改革的序幕,联想后来持续不断地进行薪酬体系的改革,目的始终如一,就是激励人心、激发创造力。

早在1991年号召联想全员作背水一战,战胜国内“黑色风暴”的时候,柳传志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将会向纵深方向发展。因为短短几个月之间,两大证券交易所就相继开张。1992年1月,他向中科院申请将联想脱离计算所轨道,直接纳入中科院名下。在1992年3月12号的“务虚会”即龙泉会议上,他就第一次提出了联想要推进股份制改造。当月28日的干部工作会议上,他重新明确提出了上市的打算和意义,指出了要推进激励方式的突破。1月份的申请提交上去之后的第三天审批就下来了,此后中科院就直接成为联想的股东,从而拥有分配利润的权力。虽然联想资产理论上是全民所有,归属于财政部和国有资产管理局,但是当时的周光召院长通情达理,将联想65%利润划归中科院,剩下的35%留给联想自身,由联想决定其在内部的分配问题。

柳传志清楚,回报是企业团队为了共同目标而做出百折不挠奋斗的根本动力所在。只有实现对财富拥有的欲望,才能体现人才的劳动价值并赋予其更加强大的力量。因此在激励方式上获得突破显得尤为关键。这就要求联想要找到一种既合理又合法的实现途径。他们不能像金燕静那样通过非法走私途径而获得财富,也不应该让自己的追随者们饿着肚子来拼命。因此,为了联想全体员工的利益,更准确地说是为了联想日后的长远发展,在1992年1月柳传志大胆、勇敢而又高瞻远瞩地向上级提出了申请。

同类推荐
  • 带队伍的第一课

    带队伍的第一课

    本书全面介绍了信任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放权给下属,才能够打造更好的执行团队。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 马斯洛论管理

    马斯洛论管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祖师,他再造了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中力图把全部的性回归到科学中去。他最著名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峰值体验等,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成为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是马斯洛挑战美国60年代的管理大师之作。当时的管理大师,如杜拉克、麦格莱高等都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的工作场地,而很少有人关注人的因素。马斯洛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工业领域也许能够当作心理动力学研究、高级人类发展研究和人类思想生态学研究的新实验室。”本书中马斯洛阐述了他的著名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他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心理学思考。
热门推荐
  • 她惊艳全球

    她惊艳全球

    她是来自异界的智囊首脑,才智过人,技术高端,穿到一个被花心男劈腿的女人身上,全世界都等着看她被抛弃后的笑话,她偏不让那些人得逞,下一刻超级富豪向她求婚,惊艳全球,“嫁给我吧,条件任你开!”她只有一个要求,“帮我打那些人的脸!”
  • 剑道真解

    剑道真解

    一个因为妹妹异能者身份,而导致牵连被杀的普通青年,重生到平行空间的自己身上开始的新的人生。一个真正的反派boss成长之路。前世平凡而无力反抗,今世却是等待重现那一刻的扭转。另剑道真解231786531为vip群,大家可进入讨论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在其中提出,大家一起讨论。新书永恒剑主,已经发布,有兴趣得可以来看看。另外(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作者滚开或者laogun123456789即可关注,我会不定时在上边发放各种我所感兴趣的东西)
  • 芳冷歌已尽

    芳冷歌已尽

    一曲红颜歌天下,她只希望能成为他的良人,跟他一起携手,看尽红尘。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清瞳吾爱

    清瞳吾爱

    大一新生白清瞳,与英俊教授顾奈二见钟情。然而十一岁的年龄距离,让两人望而却步。就在清瞳准备鼓起勇气的时候,顾奈却将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介绍给她…颇有心计的默温迪更利用一个实验,成功离间了顾奈与清瞳,清瞳负气出国…而那封漂洋过海的书信,抬头写到:清瞳吾爱,你还没回来,我怎敢老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如何打造旺铺名店

    如何打造旺铺名店

    虽然竞争者很多,但是只要经营有方,经营者依然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从现在开始,投资一家旺铺,是创业者功成名就梦想的开始。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成的,何况是经营一家旺铺,而且许多投资者属于初次创业,没有任何经营经验、实力。本书正是为这些初次创业,并打算投资一家旺铺的投资者编撰的。 本书作者亦经营私人公司多年,根据个人创业经历、经验、结合多次深入的市场考察,为投资者提供了诸多打造名店旺铺的宝贵经验。比如如何进行项目选择、投资;如何选择店铺地址;如何进行市场考察;如何为自己打好广告;如何营造关系网;如何实行店铺内部管理等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100万只猫

    100万只猫

    《漫画馆系列:100万只猫(合集精选)》是婉达·盖格的经典作品合集,不仅收录了《漫画馆系列:100万只猫》,还收录了《ABC兔子》《没了就没了》《妮皮和纳皮》《搞笑的凡尼》等多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