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00000030

第30章 杨 舅 爷

我少年时候,家里住着一位舅爷,姓杨,是祖母的胞弟。其时祖母和祖父都已经去世,舅爷是亲眷中所谓亲娘舅,地位应该是最尊的尊长。但其实,他的处境似乎并不那么优越,大概只是长辈与雇工之间。他什么时候到我家里来,我不记得,只是听人说,他原在外面做工,因为好赌钱,一生穷困,以致连个女人也没混上,年岁大了,解职回家,生活无着,因而不得不投靠姐姐来度晚年。总之,不管是用衣锦还乡的旧眼光看,还是用经济决定的新眼光看,他都是败军之将,退守丘园,能够以行辈之尊,获得略超过雇工的款待,也就是幸运了。

是出于天性,还是出于处境的尴尬,或竟是兼而有之呢,他待人接物,常是偏于沉闷。高高的个子,枯瘦的面容,严肃而少表情,如果换上峨冠博带,就大有理学宗师的风度。同我们谈话,向来不说自己的经历,我想,这大概不是守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戒律,而多半是不愿意触自己的伤疤。听人家背后议论,他壮年时候,本来有好机会,可以兴家立业的。那是在北京一个制香的工厂做工,每年挣钱不少,但是冬天休息,一回家就进赌场,一个月左右,总是输得精光,甚至还欠些债。到两手空空的时候,他也很后悔,于是一再立誓,骂天咒地,然后怀着改过自新的坚忍宏愿离开家去上工。又是一年,正如西方的古语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信誓早已置于脑后,一个月左右,还是输得精光,然后又是发誓责己,垂头丧气去上工。这样重复了好多年,终于没有能够兴家立业,只得解甲归田,寄人篱下了。

除了赌钱之外,这位舅爷倒是很能够以礼自绳的,所谓礼就是仍旧贯。那时已是民国十几年,共和国的文治武功在乡村也大有可观了,可是他还是坚决不剪掉辫子,他反复声明,他是大清国的人,这辫子就是不变节的凭证。这也难怪,他生于同治年间,比王国维的年纪还大一些,多半生是在清朝过的,又没有接受所谓新学,自然要感激皇恩浩荡了。与他的稀疏而短小的发辫相配,是终年挂在腰间搭膊上的大旱烟管。烟管一端是烟嘴,玛瑙的,黄褐色,有一寸半长,另一端是个大白铜烟锅。烟管插在细长的皮烟包里,烟包口上穿着粗绳,绳的另一端是个半个手掌大的火镰包。那是皮革制的方形荷包,折叠着,里面有袋,可以装火石和火绒,下端是个斧头形的厚钢片。用的时候,一只手捏着火石火绒,一只手用钢片猛划火石,迸出火星,引燃火绒,然后用火绒点燃烟锅。那时候,火柴早已流行,连最守旧的老年妇女都赞美这新玩意儿简便,可是这位舅爷却坚决不用火柴,他说火柴费钱,而且怕风,不如火镰可靠。他吸烟很勤,我们孩子们都喜欢看他用火镰取火,像用斧头劈物那样,沉着,准确,一两下,火星一闪,火绒就着了。我们有时候也照样试试,用力很大,但是打不出火星。

舅爷也喜欢喝酒,但不能常得。可惜他不识字,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把这个心情写下来。酒量不大,一二两之后,黑沉沉的面容上就透出红色,然后就话多了,常常是自己如何不馋之类。家里的妇女在室外窃笑,大概是因为他这类自我吹嘘,有些言不副实吧?

舅爷住在村西头场院的两间土房里,外屋是一台石碾。入夜,天高人静,单身住在空旷的场院里,怀往抚今,会不会感到孤寂呢?也许就是因此,他特别喜欢养鸟。我记得,最多的时候是三笼,通常是两笼,一笼的时候很少。三笼的时候,是百灵、红颏、黄鸟各一只;两笼的时候,是百灵、红颏各一只。百灵是从北京买来的,据舅爷说,这京派的百灵,叫的本领与乡村土生土长的不同,分别在于京派的是“净口”。所谓净口,是只学十三种声音,这十三种声音还要严格按照次序,不许乱套,譬如学猫叫应在学麻雀叫之前,就不得改在之后。我听了感到很奇怪,想不明白在放声歌唱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守这样复杂的规矩。舅爷的百灵是不是真像他夸耀的那样净口呢?我没考查,但那叫声我是喜欢听的,特别是学猫叫,学独轮水车响。

百灵鸟,羽毛并不美,可是嘴相当巧,听见什么声音,能够很快学会。听人说,北京的百灵,有的碰巧在街头遇见独轮水车轧伤卧路狗,于是学会了水车响兼狗叫,这本领才是超等的。舅爷的百灵虽然来自京师,究竟已经是远谪左迁,水车轧狗的机会难得遇见了。但它可以凭其天赋,学习其他的什么声音。没有想到,这有时却使舅爷很为狼狈。春末夏初,有一种从南方来的鸟,黄褐色,像麻雀那样大小,土名叫“黄都卢”,清晨成群结队,落在树上乱叫。声音很单调,总是“吊,吊,滴,滴”,所以最容易学。舅爷说,如果挂上这个“脏口”,这个百灵就要不得了。于是每到这时候,他就给鸟笼加上布罩,提着东躲西藏。我那时候知识太少,还不知道有所谓“不材终其天年”的说法,更不知道飞鸟里也有所谓贱民,以致笼鸟也必须深恶而痛绝之,所以只觉得舅爷的如此皇皇然实在是小题大作,近于自扰。

对于舅爷的养鸟,我更加感兴趣的是红颏。这种鸟,披着青袍,下颏血红色,很美,叫声也好听。红颏不是来自京师,要秋天到田里用网去捉。舅爷有个网,我很愿意帮他去捉,或者自告奋勇,单独去捉。晚秋时候,早庄稼已经收割,旷野里还有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豆田、棉田、白菜田之类,红颏等候鸟南旋过此,常是藏在这类田里寻找食物。秋苗很茂盛,网下在里面,从另一端慢慢驱逐,鸟就顺着田垄往前走,及至走到网边,就大声惊吓,鸟冲到网里乱撞,很容易就捉住了。红颏是比较名贵的鸟,不多,捉得的常常是其他什么鸟,没有人养。但是我喜欢用网去捉,看着鸟拼命撞的急迫相,被捉后的可怜相,不知道为什么总感到有意思。后来想到,这种以注视无告挣扎为享受的心情,也许正是荀子性恶说之一证吧?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舅爷养鸟,我也学着养鸟。根据不成文法,儿童不能养百灵、黄鸟之类,尤其不能养红颏,因为它要吃鲜瘦肉,吃蛋黄。春末夏初,从南方飞来很多吃谷粒的鸟,学名大概都是“莺”一类,有麻雀那样大小,都是成群结队。那时候,庄稼还不高,不能用网捉,要用更加险恶的粗钢丝夹子。诱饵是玉米钻心虫,夹子藏在土里,只露出虫子在那里爬动,鸟一啄,就被夹住。一种,颜色像麻雀,身体比麻雀略瘦长,数量多,容易捉到。一种,有两条鲜明的黄眉,比较难捉。还有一种,个子大,青灰色,我们叫它青大郎,最难捉到。不管捉到哪一种,都装在笼子里。笼栏上别着两个小瓷罐,一个装水,一个装谷粒。开头一两天,鸟乱跳乱撞,不吃不喝,像是颇有宁死不屈的决心。我那时候还没有读过论、孟,既没有出现所谓恻隐之心,更没有想到能近取譬,而是取法其他儿童,用牢笼与饥渴的霸道,强之就范。这个办法果然可以收速效,正如俗语所说,好死不如歹活着,鸟居然接受了人的哲学,顺从了,逐渐安静,自去取饮食了。

在我们儿童的鸟笼里,莺之类的候鸟是上等的,不常有,比较常养的倒是终年在檐头喳喳叫的麻雀。春天,麻雀在檐下窝里产卵,不久孵出小麻雀,毛很少,张着黄边的大嘴吱吱叫,我们就把它掏出来,放在小笼里养着。每天喂许多次,熟了,到能飞的时候,它还是喜欢落在人的肩上,随着到各处去,晚上自己飞进笼子。有一次,我养一只,能够飞出几十丈,看见我一招手就飞回来,落在手掌上。它的驯顺使我很得意。不想有一天,它关在笼子里,被一条蛇吞下去了。舅爷帮着把蛇打死,虽然为鸟报了仇,我却常常想到笼子、蛇、死亡,微微地感到世路之险,因而很久不能释然。

此后不很久,我离开家,同笼鸟绝了缘,见到舅爷的机会很少了。又过了几年,听说舅爷死了,带着不变节的发辫,埋在村外的什么冈。无妻无子,想来未了之缘不多,大概可以瞑目了吧?多年之后,我见到家里人,问到他的鸟笼、鸟网,还有一寸半长的玛瑙烟嘴、大火镰包,没有人知道,想是早已不知下落了。

同类推荐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热门推荐
  • 回忆停在那一边

    回忆停在那一边

    一场阴谋让在外留学的罗唱晚归国,因为十年前两个阿姨的死,她很讨厌萧恺中,却很喜欢同她一起长大的大哥哥方峻岩。她怀疑萧恺中为夺取她外公的产业而陷害自己,便处处针对萧恺中,想方设法找他的麻烦,甚至还鼓动公司的女明星找机会制造与萧恺中的绯闻,萧恺中一一化解,并且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拉近了与罗唱晚的距离。外公的公司遭遇危机,罗唱晚原以为这场危机是她同母异父的妹妹周凯丽一手策划,孰料在幕后操控一切的人竟然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下)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下)

    一个像流星般短暂而灿烂,一个像蝴蝶般美丽而脆弱,两个没有自由的人,在爱情中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拯救。孟星魂只想和小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他心中最渴求的生活。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想的方式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对于一个杀手而言,永远没有普通的生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壁花少女恋习记

    壁花少女恋习记

    徐媛媛美貌聪明性格强势,她发现,偏爱花样美少男,小三还很嚣张。于是她失恋了,让人感觉离婚姻很遥远,预期中的升职被撬了墙角……一连串的倒霉事接二连三。倒霉的高潮,她们的愿望都是嫁人。再怎么倒霉,又不幸遭遇小三鄙视她:“你以为你是芭比娃娃吗?”顾琳琅朴素务实,小有自卑,关心照顾她的上司,为了结婚,男友劈腿了,她疯狂相亲,也不能阻挡她那颗大龄女青年想要嫁人的心。谁才是那个她想嫁的人呢?她还有两个闺蜜,周旺旺从小到大都很倒霉。忽然出现的神秘男人,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发生在她结婚登记的前一天,却发现男人对她只有凑婚之心,相知多年的男闺蜜,全无半点爱情,负一笔房债,她临阵脱逃……
  • 步步惊心:冷宫弃妃谁敢动

    步步惊心:冷宫弃妃谁敢动

    烟雨江南,袅袅愁。郎才女貌,羡世姻缘,不想却是一场悲剧的开端。红衣红烛,血染新婚,苦入深宫,一世凄凉。她林未雨独自一人背负着他人的罪过,欺君入宫,步步为营,以为独居冷宫便能就此了结,谁料风波又起,宫中尘封的秘密被一点点揭开。他赵烨辰是深受皇上器重的皇子,为查明母妃被害真相与她相遇,遭遇一次次暗杀,他装疯卖傻暗寻真相。究竟是谁杀害了他的母妃?她究竟是谁的女儿?尘封的秘密背后纠结会有怎样的真相?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恋,最终又将如何收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一场邂逅,打开了一个孤寂的心扉,是你让我逃离了围城般的寂寞。那场不快的恋爱之后,上天赐你予我,就这样我们邂逅青春的花季,情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深。一场苦恋,让我们许下了一场生死不离;无数的劫难,注定了你会让我为你穿上那件女人为之痴迷的嫁衣;想想一晃而逝的日子,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前世恩怨烽火再起,今生的儿女情长,熟知仇恨何止?爱情在你我左右徘徊,生活在激发着我们的志,每一天都在不停的探求,探求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下一秒
  •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帝国:这里的人民相貌普遍十分俊美,他们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过上惬意富足的生活,甚至那个时期还出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鱼”“机器人”……然而,就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的某一天,这个近乎完美的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