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000000058

第58章 林楠子 (8)

此时,故道里天高地阔,空荡寂寥。耳闻飒飒秋风,眼观黄沙枯草,使人蓦然生愁。陈咤风带着五十名徒弟,等待朱偈到来,显得神不守舍。忽然天空一阵雁鸣,抬头望去,只见一群大雁排成人阵,正从北向南飞去。陈咤风凝目远望,面色沉重,自思道:鸿雁尚能一呼百应,可叹中国狼烟四起,人心离乱,洋人侵侮,何时是了!又想,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今日和朱偈一战,或胜或负,到底有多大意思呢?唉,都是半截入土的人啦,为争一口气,这算怎么的!

陈咤风正独自感叹,忽听有人叫:“来了!”忙看去,只见朱家村方向奔来两人两马,不一会儿到了面前。陈咤风一看,却是憨娃和另一个庄客。

陈咤风正在猜想朱偈为何不来赴约,那庄客已翻身下马,上前递过一封书信,说道:“朱寨主有信在此。”

陈咤风不解其意,看憨娃面色却是凶凶的,忙接过信抽出展开,只见上面写道:

陈寨主容禀:

当今朝廷腐败,媚外欺内,置民于水火而不顾。洋人侵侮,灭我华夏,杀掠之凶残与野兽无异!今又有洋人武术团“万国会”在故道下游立擂,凶焰万丈,俨然不可一世。是可忍,孰不可忍!昔有陆放翁云,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你我同是炎黄子孙,平日空受万人之仰,值此灭国亡种之际,岂能袖手旁观。国耻不雪,羞于人世!我已决意前去打擂,犬子大宝任凭发落。国破于此,何惜家败!拳拳之心,唯有天知!

朱偈急就

这洋人立擂一事,前些日子虽有所闻,因陈咤风向来不问国事,因此没往心上放。但此刻,他手捧信纸,相形之下,却不由得惭愧万分!陈咤风一连读了三遍,只觉信中字字如惊雷闪电,浩然正气逼面而来。那脸色由黑变红,由红变白,一时心灵震颤,虚汗如淋。他反躬自问,心中似翻江倒海:“陈咤风呀,陈咤风!多年来,你妄自尊大,尽和人计较寻闹,可人家忧国忧民,胸如阔海,一让再让。如今,你又把人家孩子捉来,算什么英雄好汉!堂堂身躯,鸡肠猴肚,碌碌半生,于民何益?呀呀——呸!”陈咤风摇首自责,越想越羞,越想越悔,不由泪如雨下。

周围的人看他这副形态,都吃了一惊,不知这个素来铁石心肠的人,何以会动此大情。连憨娃也看呆了。

正在这时,只见陈咤风一跺脚,从腰间噌地拔出一把匕首,直向大宝大踏步走去。人们又是一惊,憨娃刷地从背上抽出大刀,蹿上去就要动手,小风也以为爹爹要杀大宝,伸手拦住,立眉问道:“你要怎样?”

陈咤风像喝醉了酒似的,指着大宝说:“把绳索割断,将他放了!”

小风一愣神,心中明白了大半,一定是朱伯伯那封信起了作用,急忙拔剑给大宝割断绳索。刚抬头,却见阎五陡然变色伸手向腰间一摸,扬手向大宝打来一物。小风惊呼一声:“不好!”

你道怎样?原来,阎五一直在旁边静观陈咤风脸色,渐觉不妙,后见他拔出匕首直奔大宝,心中又是一喜!若杀了朱偈的儿子,朱陈两家这仇就结大了!可是突然又听陈咤风让把大宝放了。小风三下两下,已割断绳索,眼看那娃娃获释,显然是朱陈和好的预兆,顿时心慌意乱,知道自己末日到了。他恶血上涌,自知难以脱身,这才取出毒药镖对准大宝扬手打来。看他的那两个人只注意这边,竟没有看见阎五动作。

阎五此举,不意恰巧被小风发觉,她惊呼一声,左手猛推大宝,右手举剑,只听当啷一声,毒镖落地。陈咤风闻声早已转身。没等阎五打出第二支毒镖,早扬手把匕首甩出去,飞刀如电,正中阎五咽喉。阎五绝叫一声,翻身栽倒,手中毒镖掉落地上。憨娃蹿上去,一刀削去半个脑袋,霎时血如喷花,溅了一地。

陈咤风上前把那支镖拾起来,细细一看,和十几年前那天晚上门外飞来的黑镖一模一样,这才知道当年果然是朱偈救了他性命,全是阎五这小子暗下毒手,一时恨得咬牙切齿,扬手一家伙,又把毒镖打在阎五的烂头上。这才反身抱住大宝,满眼泪花说道:“孩子,我对不起你们父子啊!”说罢,竟像个孩子似的哭出声来。

这时,憨娃紧提的一颗心才完全放下来。他见陈咤风悲切,也觉动情,于是上前拉住陈咤风说:“陈寨主,事已过去,别难过了。朱陈和好,我姐夫盼了多少年啊!”说着,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陈小风、朱大宝且悲且喜,在一旁说着话儿。陈咤风的徒弟们也自然庆幸两家和好。一时,黄河滩里双方亲如故人,尽是感慨懊悔的话。

这时,陈咤风抹一把泪水,扬起卷眉,抓住憨娃问道:“朱大哥走了多久啦?”

“估计已在百里之外。”

陈咤风一捋袖口,向手下人吩咐道:“朱大哥打洋鬼子擂台去了,都回去备马,还在这里聚齐,咱随后追去,莫让朱大哥吃了亏!”

众人呐喊一声,都赶紧回村去了。憨娃也让随来的庄客回村报信,这时,小风、大宝也嚷着要去,陈咤风一跺脚:“好!孩子们,也让你们见见世面!”小风、大宝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时间不长,朱家村和陈家村的人闻讯来了许多,先前回去的人也陆续到齐。大家都争着要去。陈咤风、憨娃各挑选了三十多个武艺精良的后生,合并一处共有六十多人,一同翻身上马。陈咤风暴喝一声“起!”霎时间,六十多匹战马引颈长嘶,纵开铁蹄,平地刮起一阵狂风,一直卷向黄河故道下游。

古榆镇是黄河故道下游一个有名的镇子,依傍河势而建,坐落在北岸一个拐弯处。东西南北形成一个十字路。街面上青石铺地,两旁店铺林立,酒店、客栈、茶社、书场、作坊、刻字间,应有尽有。平时就十分繁华,是这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

自从洋人在此立擂以来,这里每天更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把个数百年的古镇搅得沸沸扬扬。一座洋人擂台,到底牵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呀!

在这些天里,远近几十里的庄稼人无心种地,生意人无心做买卖,私塾先生无心办学,连地主老财们也无心收租,常常是天不明就跑到古榆镇来,观看打擂,为中国人呐喊助威。更有那闻风而来的各路英雄豪杰,汇集古镇,为中国人争口气来了。在这里,武林各派已经没有门户之见,万国会成了众矢之的。

可惜,“万国会”立擂已有一十六天,中国人几乎每天都有人奋起应战,却始终没能打下来,好不叫人焦虑!后生们气得撸胳膊挽袖,要掀翻擂台;老人们急得拂须长叹:偌大一个中国,莫非真的没人打下擂来吗?

第十六天的傍晚,四方百姓再一次失望而归。古榆镇的人们仍在聚首议论,大街小巷,茶社书场,到处是人。暗淡的灯光下,一簇簇、一团团的人们情绪激昂,愤懑叫骂之声不绝于耳。

不一时,明月高悬,光淡如水,在石街拐角口那棵古榆下,两个江湖艺人正在慷慨悲歌。围看的人密不透风。

这艺人是父女俩,老人年过六十,女儿仅有十六七岁。那女子哀丝豪竹,长歌裂石,一曲刚罢,满场唏嘘。这时女儿又怀抱琵琶,为父伴奏。那老人颤巍巍,手揽苍穹,唱出一首《元会曲》,这词是南宋民间抗战名流陈亮所作。老艺人唱起来,虽然不免声音悲怆,却更有雄壮豪迈之感,使人听了热血沸腾。

……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一圈人正在凝神细听,突然从西街口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马蹄敲击着青石路面,声声嗒嗒,震人心鼓。人们稍微一怔,不约而同地想到,这晚来人,不知又是何方打擂的英雄?

这么一想,人群一下子散了,簇拥着一齐往西街迎去。几个后生娃几步蹿到前头。走不多远,只见月光下六七个紧身打扮的行远人,正跳下马来,打探客栈。

后生娃们迎上去忙问:“是打擂的吧?”

“对!”

“好!我送你们去。”几个人异口同声,立刻头前带路,往客栈去了。其余的人滞在街面上,情绪亢奋,又开锅似的议论起来。多少个晚上,人们都是这样怀着悲愤,怀着希望,迎接自己的英雄豪杰!

这一干人马正是朱偈、周庆山等人。他们清晨上路,中间只停下吃了点东西,一路马不停蹄,近三百里路,当夜二更刚过,就赶到了古榆镇。

当下,他们被领进街心一家字号叫“归来”的客栈里。这“归来”二字取名于宾至如归,是古榆镇第一家大客栈。店主人忙出来迎接,差人打点住所后,喂上马,又给朱偈等人安排了一桌上等酒饭。

店主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翁,白须潇洒,仪态不俗,饭间不离左右,亲如一家人。酒饭刚罢,周庆山要他算钱,不想老者离席拱手道:“壮士不知,老汉有言相告,自洋人在此立擂,镇上各家生意店面有约在先,凡是四方打擂的英雄到古榆镇食宿,店家分文不取。只要能给中国人争下这口气,钱财和粪土何异!”

朱偈、周庆山等人听了,心头一热,不禁肃然起敬。朱偈忙起身抱拳谢道:“老伯,难得你们一片赤诚之心,中国民气如此,何虑亡国灭种!”

当下双方又热乎了一阵,朱偈等人奔波了一天,鞍马劳顿,便早早安歇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洋人立擂第十七天。朱偈、周庆山等人在擂台前看了一天,并没有伸手。

第三天便是擂期最后一天了。朱偈心中暗想,那格林带“万国会”来中国报仇,是专门寻我和净空师父的。如今擂期将尽,不见净空师父出面,他难道真的已经不在人世?若在世上,听说这事早该闻风而至了。他屈指算了算,师父若活到现在,应该是七十八岁了。继而又想,这次如能在擂台下见到老人家,绝不能再放他走了。朱偈想罢师父,又想儿子大宝和内弟憨娃,猜想他们至今未来,已是凶多吉少,心下好生烦恼。想到若不是“万国会”在此立擂,哪能父子不相顾,陷儿子于绝境呢!于是万般仇恨又转向万国会。

朱偈等人清晨起床,早早吃了饭,扎束停当,便一齐向擂台走去。

擂台设在古榆镇南面一箭之遥的黄河滩里。老远就见那里已聚了成千上万的人,四方百姓仍源源不绝向擂台拥去。看光景,今天观看打擂台的比哪一天都多。

人层中间,一座一丈二尺高的擂台拔地而起,台口向北,约有四丈八尺宽,直对着古榆镇南街口。擂台纵深也有四丈八尺,中间几扇屏风隔成内外场,两侧各有小门,吊着红布黑沿帘子。那屏风前,放一排刀枪架,上面枪、刀、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刃,样样俱全。台上有一丈六尺高的顶棚,前边拉一道红绸布沿,两边垂两个五色绣球。最刺眼的是顶棚两边插着数面外国旗,风展旗角,猎猎有声。中国人看了,真叫心如火燎,不是滋味。

更叫人气愤的是擂台左边百十步远,安下一座军营,里面驻着近两千名清兵,是专门保护“万国会”的。“万国会”打着交流技艺的招牌来中原立擂,按说不过在擂台上比个高下,点到为止,以武会友,不能伤人性命。但这些洋人武师其实是来中国寻衅的,仗着八国联军的威势和清兵的保护,更是有恃无恐,凶残无比。中国打擂武师只要败在他们手下,从不轻易放过,跳下擂台稍慢一点,非死即伤。这和中国武林“英雄不打倒地汉”的传统道德差之千里。但清兵统领早接清廷严谕,绝对不能干涉,清兵手中的枪炮只是对付中国人的。故此,中国百姓既恨洋人武师歹毒,更恨清兵媚外无耻。

朱偈等一伙人挤进人群,在台前静候。又过了约一顿饭时,只听一连八声炮响,震天动地,这是开擂的信号。随后见“万国会”十八名武术师,排成一字长队,从后边东侧门出来。打头的那个十分魁梧剽悍,大约就是格林了。他们在台前亮个相,又从西侧门鱼贯而入。

台下的几万百姓眼睛灼灼地直盯着台上,恨不能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

朱偈、周庆山等人看得明白,万国会的武师几乎个个虎背熊腰,身高摸手,四肢和胸前肌肉像铁疙瘩似的隆起,里面似乎蕴藏着千斤之力。朱偈暗暗称奇,心想,这些洋人力大如牛,真不可小视了。

等洋人依次入了后台,又是一通皮鼓震响,从后边单走出一个胖大的洋人,蓝眼睛,鬈头发,一只粗红的鼻子耸出好长,看样子像个俄国佬。只见他学着中国人的样子,笨拙地向台下打了一揖,指指自己的鼻子,又摇摇大拇指头,向下面挑逗似的一笑,然后从台边拉把椅子坐下,那副假充斯文而又傲慢的样子,着实令人恶心。

这时,一个翻译官模样的人走到前台,向台下大叫道:“今天是友人立擂最后一天,愿打擂的赶快上台。这位值擂的是俄国武师……”翻译官话没说完,底下早有人骂起来:“败类,洋奴才!……”

朱偈心头一阵火起,只觉热血直往上冲,正要上台,猛听后边有人叫道:“请各位闪个空!”

朱偈扭头望去,只见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正往前挤,后边跟着几个后生苦苦哀求:“师父,你大病初愈,怎么能打擂?还是俺兄弟们上去吧!”老者并不理会,往后一甩手,直到擂台下左前角彩棚里标名挂号,然后纵身上了擂台。台下百姓一见有人打擂,立刻欢呼鼓噪起来。

朱偈看这位苍头老人,虽说面有病色,却也步履矫健,双手拉开架势,立刻如龙争虎斗,各不相让。台下数万人像被提着耳朵,一齐踮脚张目,鸦雀无声。

同类推荐
  • 权力的赌徒

    权力的赌徒

    功过是非,口碑却最差的赌徒政治家——陈汤的官场人生。陈汤,让史家与政治家打了两千年的笔仗。他怀赤子之心,做小人之事。 陈汤这家伙,穷的叮当响,出身很差,扫平匈奴,名声也不好,这样的背景,在等级森严的西汉帝国,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之作《权力的赌徒》。还原西汉帝国功劳最大,能混个小官就算烧高香了。但他看不上小官,他想要封侯。虽远必诛”。这样的一个屌丝陈汤,带着封侯的梦想,“犯强汉者,走上了无比险谲的官场之路,成了一个权力的赌徒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纠结之爱

    纠结之爱

    我们总是宁愿相信,两个曾经深爱过的人,分开之后仍然有一条绳子联系着的。 寂寞或失意的时候,我们会拉紧那条绳子,想念绳子另一端的人: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他爱着谁,他会想我吗……我们总是希望旧情人没法忘记自己,然后自己一辈子受尽思念的折磨。
  •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一书的审美世界是由阳刚血性和阴柔温婉两条河流交汇而成的。作者对军事题材的独特的富于时代水准的崭新处理联系在一起,他是新派战争小说家中的中坚。他善于写战争,他出生红军家庭,他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他的母亲则是蒙族,他有一半蒙族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嗜血的天性。他的小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悲壮苍凉的气息裹挟着,血性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审美元素。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不是操纵在历史的必然性的手中,也不是操纵在大自然的威猛之下,更不是掌握在现代理性精神和知识素养之中,而是支配在一种血性的人格之中。
热门推荐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嫡妃盛世

    嫡妃盛世

    她灵魂出窍,成为异世丞相府不受宠的嫡女黎清末,她本丑陋的阴阳脸,蠢笨的脑袋,她是盛传的全能废材大小姐。当她再次睁开美眸时,废物?一夜间突破二级橙色斗气,你能吗?我有魔兽火麒麟为兽,神兽冰魄银狐为宠,你有吗?丑陋蠢笨?你能让天下第一美男死心塌地只爱你一人吗?欺我废物,让你试试生不如死的滋味,欺我蠢笨,让你试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受。逆天?不,我只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若天阻我,那我便逆了这天!
  • 命运记事本

    命运记事本

    命由天生,运由己生。一个人把握的只有运,就是自己的路如何去走。而命则是与生俱来的条件和天分,是不可变更的,二者结合,便是命运,便是人世间的法则!它的锋利摧枯拉朽,扫荡一切,在命运面前,卑微的人又怎么可以抗拒。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在他不满的轨迹中跌跌撞撞。一本可以书写任何人命运的笔记从天而降,让他得到了那种力量,可以撕碎一切禁锢,打破人世间的最高法则。这个麻木的世界不在有侠客!这个和平的年代不在有英雄!他所做的便是去更改那些让人愤怒的,让人悲伤的故事,然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理想乡,对着无边的璀璨星空竭力嘶吼——我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都要由自己书写。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 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 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 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
  • 幸福人生好心态

    幸福人生好心态

    心态是寻找幸福的指南针,不同的心态通往不同的幸福终点站,总有一种心态可以让你得到幸福。用寻找幸福的心情去改变自己的心态,用适合自己的心态去赢得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
  • 魔帝狂妻:至尊控魂师

    魔帝狂妻:至尊控魂师

    狂风起,血云扬,异星降,魔头出!当纵横二十二世纪的帝王King,一朝穿越强者为尊的苍寰大陆,孱弱之身,难掩强者之魄;白裙飘荡,不减倾世锋芒!父母莫名失踪,周身危机四伏,修炼如履薄冰,各国战乱不断,然这一切,又有何惧?以惊天才能为凭,有神秘黄老相随,时而扮猪吃虎,时而辣手张狂,她这一世,势要惊世逆天,立足巅峰!天才?不过修灵而已,在无上仙法的面前立刻黯然失色。仙家?不过修仙而已,在控魂术的攻击下只能哭爹喊娘。天下之大,且看她如何在这乱世逐鹿问鼎,成就一代绝世至尊!苍穹之广,且看谁与她在这巅峰携手并肩,道出一句生死不离!◆◇◇【JQ横生篇】◇◇◆山巅之上,一双璧人,十指相扣,迎风而立。慕轻风看着身边的男人,黑眸清亮认真:“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绝不放手。”男人挑眉一笑,揽过她压下唇瓣就是一个深吻:“为夫有给你放手的权利吗?”◆◇◇【作者唠叨】◇◇◆P:作者简介无能,喜欢的亲点击看文,希望内容不会让大家失望。另:本文一对一,延续墨墨一贯风格,无误会,无暧昧,一生一世一双人!
  • 香色满园:农妇要翻天

    香色满园:农妇要翻天

    摸个香炉都能玩穿越,身份农妇,未婚,还带娃!从单身贵族一下成为有娃人士,苏青媚表示太有挑战力了!日子清减,受尽白眼,爹不疼,娘不爱,兄嫂不亲,姐妹不宁!苏青媚嘴角直抽仰天长啸:这是人过的日子么?所以苏青媚为自己立下人生第一目标——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哦哦哦,应该是——种田养家,开铺子,闲来调香钓凯子,红红火火过日子!可是这是谁家的倒霉孩子,农妇还搞升级?莫名奇妙变逃奴,逃奴的主子是鸭霸,硬塞个令牌说:女人!不听话是要受惩罚的,比如捏断脖子啥的!无辜受累成逃妻,逃妻的男人是变态,扣个玉镯子说:我会用一百种一千种的法子来告诉你,哪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最舒服!被偷心的男人是流氓,压着她的身子说:那天你强上了本公子就跑了,现在闺女都这么大了,你还不承认?某女想,长得这么俊,被强上似乎也不是不可能?“要是想不起来,本公子再让你强一遍!”某男无声无息的靠近,吐气如兰,“不,天天让你强!嗯?”某女还在想她这小胳膊小腿真能强得了他?天亮后,某女扶着差点被压断的腰欲哭无泪:流氓咱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某男从背后拥住她:娘子!有家室的女人可不能再看其它男人,会长针眼的。某女:……推荐某漪精品完结文《农家药膳师》:本以为命丧车祸魂归西天的江云漪眼睛一闭一睁,穿越了!颤颤巍巍的茅草房,家徒四壁的农家院,面黄肌瘦的俩弟妹。亲娘亡故,亲爹无能,爷爷不疼,奶奶厌恶。心怀不轨的极品亲戚还肖想着那二亩薄田,三间破草房,把她弟妹卖了换成粮。————————江云漪怒从心起!第一药膳师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调养弟妹身子,扶持无能亲爹,整治极品亲戚。店铺遍地开,银子滚滚来,美男脱光来,某女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