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爆发怒火之后,宣布你刚才犯了错误,并且你的目标之一是为了使自己不再经历这样的愤怒。
你可以用日记把愤怒记下,记下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令你选择发怒的事件。认真对待条目,迫使你记下所有愤怒之举。你不久就会发现,如果你持之以恒,那么,记下事件这一举动将促使你尽量少选择愤怒。
(5)及时转移方向
当你发怒时,试着从身体上接近与你相爱的人。另外抵消你的敌意的一条途径,就是握手,并一直握到你已经表达了你的感情和消除了你的愤怒时为止。
(6)平静时与被自己愤怒伤害的人沟通
当你不发火时,与那些经常因你的愤怒受到伤害的人好好谈谈。彼此分担最易在别人身上激发愤怒的活动,并想出一个没有令人精疲力竭的愤怒来交流你的情感的方法。也许一个便条、或者一个信使、或者一次使争执双方冷静下来的散步,都能够被双方所同意,为的是你不再用毫无意义的愤怒来继续伤害彼此。在经历了数次令人冷静下来的散步之后,你将开始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忍心冲对方发火了。
6、气量、气度决定人格魅力
气量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气量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
气量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成大事的大将风范。有气量的人很少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常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有气量不仅意味着一种超然,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胸襟。
在男子体操史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男子体操单杠决赛上,28岁的俄罗斯老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在杠上连续完成了6个精彩绝伦的空翻和腾越,非常完美,只是在落地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但是裁判只给了他9.725分!
紧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全场观众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并且全部站了起来,不停地挥舞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此时,已退场的涅莫夫从座位上站起来,露出了成熟的微笑,他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观众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涅莫夫的大度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不满,嘘声更响了,很多观众甚至伸出双手,拇指朝下,做出不文雅的鄙视动作。不同国度的观众这个时候结成了同盟,俄罗斯的、意大利的、巴西的……不同的旗帜飞舞着。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裁判终于被迫重新打分,这一次涅莫夫得到了9.762分。但裁判的退让根本不能平息观众的不满,观众的嘘声反而显得更为理直气壮。重新准备开始比赛的保罗·哈姆只能僵立在原地。
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心爱的单杠边。只见涅莫夫先是举起强壮的右臂表示感谢观众的支持;接着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请求观众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然后具有大将风范地双手下压,要求观众们保持冷静。
观众理解了涅莫夫的苦心,他们渐渐安静了,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才得以继续进行。
最终,涅莫夫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以自己的气度征服了观众。他是那晚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他劝慰观众的感人一幕如大片中的经典场景,让人久久无法忘记。他的行为捍卫了尊严,他的风度赢得了尊敬。这就是气量的魅力,拿得起,放得下,不计较,善爱人,能宽容。放大自己的气量,一个人也就摆脱了名利、得失之心的困扰。
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化解。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相互间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7、抱怨少一点,理解多一点
挖苦、指责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显得自己乏味,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牛根生说过,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一味地指责别人是不明智的行为,有时甚至可能让对方与你为敌,让你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有的人入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让人避而远之;有的人总喜欢严厉地责备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不知不觉中使彼此的沟通难以进行,事情也办得一团糟。成功的人说,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聪明的人则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与埋怨!
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帮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内心却只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很可能在今后与他相处时,总会感到疙疙瘩瘩,要取得效益可想而知……
有一个幽默:
这天丈夫回到家,发现屋里乱七八糟,到处是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碗碟,桌上都是灰尘……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一整天你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都没做。”不把事情搞清楚就对别人横加指责,实在不是一种好习惯。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你自己,别人不舒服你也不会舒服。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三国演义》里,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大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时日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打完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就没命了,时年仅55岁。
张飞不管三七二十一,鞭打范疆、张达,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倘若当初他能对二位将军多一点宽容,结果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1863年7月,盖茨堡战役展开。敌方陷入了绝境,林肯下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敌军。但米地将军迟疑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出击。结果敌军顺利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来给米地将军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极端不满。但出乎常人想象的是,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在他死后,人们在一堆文件中才发现了这封信。
也许林肯设身处地地想了米地将军当时为什么没有执行命令,也许他想到了米地将军见到信后可能产生的反应,米地可能会与林肯辩论,也可能会在气愤之下离开军队。木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时痛快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有一家工厂的老板,这天巡视厂区,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则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在你想责备别人这不对那不对时,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坏习惯了。
中国有句俗语:“在你没有打扫干净自己屋子的时候,不要去责怪邻居家的屋顶上有霜雪”。做了错事只知道指责别人,而不会反思自己,这是人们的弱点。因此,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首先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所要指责的人常常会为自己辩护,并反过来指责我们。
心胸狭隘,当别人犯错时一味地指责是不明智的行为,有时反而让对方与你为敌,甚至于让你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与其指责,不如把心放宽,多些宽容,这样更能让你赢得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