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的事,要借梯去做
千里马没有伯乐只能永远是一匹普通的马。一个人光有才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来为你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抓住机会,借梯登高!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一位年轻人在海边看捕鱼,见老者不时有鱼上网,一时羡慕不已,老者告诉年轻人,这样看下去,不如回家织个网,就会有鱼上钩了,这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一方面要自强不息,注意培养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还要学会“结网”,善于在自己未发迹之时结交人才,并善于借梯而上,在一个好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宏图大略。
当然,一个人要想步步高升和成功,固然要靠实干,但有人一辈子实干也未必成功。这大约是缺少“贵人”相助。“贵人”可能是身居高位的人,也许是令掌权人物崇敬的人。这样的人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在那个圈子里“名头”响,说话管用。让贵人扶上一把,有时可以省很多力。
清朝末期的顶梁柱之一的李鸿章早年屡试不第,“书剑飘零旧酒徒”,他一度郁闷失意,然而1859年他却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从一个潦倒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的宦海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李鸿章曾拜访曾国藩,牵线搭桥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国藩的心腹,当时随曾国藩在安徽围剿太平军。有了这层关系,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李鸿章素有才气,善于握管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折甚为得体,深受曾的赏识。
有一次曾国藩想要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因为他在处理江北练首苗沛霖事件中决定不当,后来定远失守时又弃城逃跑,未尽封疆大吏守土之责。曾国藩愤而弹劾,指示一一个幕僚拟稿,总是拟不好,亲自拟稿也还是拟不妥当,觉得无法说服皇帝。因为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师,弟弟是状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面前正是“圣眷”正隆的时候,而且翁门弟子布满朝野。怎样措辞才能让皇帝下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办,又能使朝中大臣无法利用皇帝对翁氏的好感来说情呢?大费踌躇。
最后,这个稿子由李鸿章来拟。奏稿写完后,不但文义极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刚正的警句,说:“臣职分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一写,不但皇帝无法徇情,朝中大臣也无法袒护了。曾国藩不禁击节赞赏,就此上奏,朝廷将翁同书革职,发配新疆。通过这件事,曾国藩更觉李鸿章此才可用。
有人曾在很多公司中做过统计,发现90%的中、高层领导有被“贵人”提拔的经历;80%的总经理要得“贵人”赏识才能坐上宝座;自行创业成功的老板100%受恩于“贵人”。职场中人的“贵人”也许就是此人的师傅、教练、顶头上司。不论在什么行业,把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向来是传统,这种情况在体育界、演艺界、政界也是如此。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是很难得到“贵人”赏识的。即使侥幸获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着看笑话。“贵人”也会比较谨慎,如果选择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不明摆着往自己脸上抹黑吗“相马相出一个癞蛤蟆”,那可是天大的讽刺。“伯乐相马”,同时“良禽择木”,所以双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诚相待,投桃报李。
受“贵人”相助,有利也有弊。因为有些“贵人”提携新人,是出于爱才、出于公心,但也有人是有私心的,为了培养自己的班底,增强自己的实力。如果“贵人”倒台,身败名裂,作为他的“党羽”,自然也要小心受到牵连,影响仕途、财运或名誉。
总之,一个人光有才能还不够,还需要借助贵人的“梯子”相助,还需要有人为你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只有借梯而上,才能步步高升!
棘手的事,让他人替做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很难抉择和处理的事情,这个时侯,不妨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别人的手去做,有时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谈到让他人替你解决棘手的事情,我们不能不讨论一下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这一计,它主要是借助第三者和外部力量,来削弱自己敌人的势力,或干脆将其除掉。此计用途广泛,但为何而“借”,怎样去“借”,却意义大为不同。用于阴谋害人者,有之;用于除恶扬善者,也有之,不能一概而论。
石碏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石碏任大夫时,卫国正是卫庄公在位。卫庄公的妻子名叫庄姜,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庄姜生得姿质艳丽,倾国倾城,但始终未能给庄公生孩子。庄公为传宗继位,便又在陈国娶妻名叫厉妫,生了孝伯,但不久又天亡。后来,厉妫的妹妹戴妫又为庄公生了儿子,取名为完。以后,庄公的妃子们又为他生了其他的儿子。而庄姜很爱完,便将他作为自己的儿子。
庄公的一个儿子名叫州吁,是一个宠妃所生,很受庄公的宠爱,但庄姜很不喜欢他。石碏便对庄公说:“怎样才算是真正喜欢孩子呢我认为应当教育他懂得道义,不走邪路。怎样才能不走邪路就是不要对孩子偏宠、溺爱。偏宠、溺爱,就会使孩子傲慢、无礼、违法、放荡,就会走上邪路。孩子受宠就会骄傲,骄傲就会对自己地位下降不安心,不安心就会导致怨恨,怨恨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现在州吁就处在这个地位上。他很受您的宠爱,您却不能对他严加管教。而庄姜王后却不喜欢他,一旦他地位下降,就会酿成祸乱。如果您准备立州吁为太子,那就赶快定下来,如果总定不下来,祸患迟早会发生。您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全力除去隐患,总不该不除隐患,反而加速它的爆发吧!”
庄公对石碏这番苦口婆心的劝告一点也听不进去。石碏见劝说无用,知道州吁早晚要危害卫国,便去管教自己的儿子石厚。因为石厚和州吁关系很好。但石厚不但不听,反而和州吁更加亲近。
卫庄公死后,国内果然出了乱子。庄姜的儿子完继位,为卫桓公。但不久,州吁便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自立为国君后,国内局势非常不稳,很多人都对他的统治不满。为了转移国内百姓的视线,他利用宋国和郑国的矛盾联合宋国、陈国、蔡国共同攻打郑国。当时鲁国人众仲就预见到州吁一定会失败,他说:“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挑起战争,使百姓饱受战争之苦。一个人不是靠自己的美德去赢得百姓,反而想通过战乱取得成功,是一定要失败的。”
果然,战争并没有挽救卫国的政治危机,国内百姓反对州吁的情绪越来越强烈。州吁为了稳定其统治地位,便让石厚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早就想除掉这两个祸国殃民的家伙,他见石厚前来询问自己,便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对儿子石厚说:“如今各诸侯国虽已纷纷各自为政,但周朝天子还有他的虚名,因此.可以利用朝拜周天子的办法取得州吁的合法地位。”
石厚问:“怎样才能去朝拜周天子呢”
石碏说:“现在陈国的国主陈桓公正受着周天子的宠信,而陈国又与卫国相好。如果你带着州吁去拜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周天子,就可以如愿以偿了。”
石厚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便跟着州吁去陈国。不料石碏派人先到了陈国,对陈桓公说:“我卫国是个小国,而我年事已高,有心为国除害,但已力不从心。州吁、石厚这两个人,确实是杀害君王、篡夺君位的贼子,希望您能借机帮助我们除掉他们。”陈桓公答应了。
石厚、州吁一到陈国,便被陈国逮捕起来。接着,陈桓公便派人去卫国,请卫国派人前来处置他们。卫国便派来两个人将石厚、州吁分别杀死。
石碏假借陈国之手除掉卫国的祸害,带有为国家安定着想的积极意义,而所诛之人中,又有一个是他的亲生儿子,自然称得上是“大义灭亲”之举,令人由衷地佩服。可见,石碏不愧为一个有智有识之士。
人生在世,在做正义的事情时往往会有些人、有些事阻碍自己的去路,但有时自己又不好出面,这时候就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去掉自己的障碍,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此外,通过他人的力量往往还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些单凭自己的实力很难达到的目标。
古时候,中山国君王的两个爱妃阴姬和江姬都想做王后,争夺十分激烈。中山王的谋臣司马喜认为这正是个可用之机。他暗中求见阴姬父亲,对他说:“争夺王后并不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事若成,则为国中第一夫人,有土地,有子民;事若不即,则恐怕连自家性命都保不住。所以,要么让她放弃这个念头,要么就好好地把它做成功。要作成此事,微臣或许可以助她一臂之力,何不让她同微臣见见面呢”阴姬的父亲拜谢了司马喜,果然让阴姬暗地里拜访了司马喜,请司马喜帮她出谋划策。阴姬感谢地说:“若成功,我必定厚报先生。”
阴姬走后,司马喜即按计行事。他先写了一份奏章给中山王,奏请允许他出使赵国了解赵国的山川地形、军事设施、人民贫富、君臣好坏,然后据此拟出削弱赵国的详尽方案。中山王大喜,同意了。
可是,司马喜到赵国,瞅准机会就对赵王谈起了美女。他对赵王说:“微臣听人说赵国是天下出美女的地方,现在来到赵国,进入都邑,可至今无缘见上一面。看到很多赵国妇女,觉得她们容貌颜色,没有特别出色的。微臣成年周游各地,跑过的地方多了,美女也见多了,但从未见过有一个人能与我国的阴姬相比。在微臣看来,她就像天女下凡,她的美貌是没法用言语形容、笔墨描绘的。她的容貌颜色,简直超过绝代美人了。”
赵王听了,不禁想入非非。司马喜刚回国,赵王的人马后脚就到了,并向中山王要阴姬。削敌之计没有,如今却引入一条色狼,中山王一时倒没了主张。
司马喜见机又献计说:“何不立阴姬为后一旦为后,即是一国之母。赵王也就不会再来索要了。”中山王认为说得有理,于是便立阴姬为后。司马喜巧借外力介入宫闱之争,凸显出阴姬的重要性,终于帮助阴姬达到了目的。
引起竞争以强化信息的做法大用之处甚多,其实,冯谖令孟尝君复相,用的也是同一方法。
当时是孟尝君已被齐王罢相。冯谖先跑到秦王那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极言孟尝君之才华过人,“用之可得天下,失之天数难定,则难为雄雌尚不可知。”秦王信其言,立即乘车十辆,黄金百镒,东入齐国。这边,冯谖借口前去通报孟尝君,抢先赶回齐国,对齐王说:“臣私下听说秦王厚礼来迎孟尝君。一旦孟尝君人秦,则天下归心于秦,齐国临淄、即墨危不可保。王可在秦使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相位,加大他的封邑。孟尝君感恩,必然接受。秦国虽强,岂可迎请别国之相因此,只可拆秦国之谋,绝其霸强之略。”这时,秦使已经来到齐国。齐王先前曾把孟尝君疑为妨碍主子的害群劣马,如今经秦国哄抬身价,竞把孟尝君视作保国安民的千里良驹。于是,一方面赶忙拜孟尝君为相,另一方面加封田邑一千户,并答应把孟尝君先王祖庙建在薛邑。秦使见此举动,还以为是迟到一步,错失机会,只好打道回府。
这场由冯谖挑起的人才竞争,只有一个胜家,便是孟尝君。冯谖是借重敌方,抬高我方,虽系诈骗,却又不留痕迹,手法着实很高妙。
很多时候自我吹嘘往往让别人觉得是在自己抬高自己,让人觉得不可信任。但让别人特别是竞争对手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却让人觉得非常可信。
不懂的事,借他人智慧去做
借用别人的智慧,可以使借用和被借用者之间产生一种亲密感,更重要的是能够完成
自己不能办好的事,很多成功的人都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能样样精通。要想成事,就必须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齐国的孟尝君,号称食客三千,这里面什么人才都有,甚至鸡鸣狗盗者也有,关键的时候还真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