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400000019

第19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2)

这一观点引起了高层及理论界很大的兴趣。它把按劳分配的原则,由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对应性直接推进到了国家与企业的层面,也就是产权拥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命题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企业改革的一个主流探索命题,那就是:能否在不改变产权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利益分配的调整,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我们即将看到的事实是,理论界在这个命题上的持续争论将长达20年之久。

历史仍然在坚定地向前迈进。

1978年12月18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定。而就在全会召开前后,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四五运动”(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为彭德怀、陶铸等在“文革”中蒙受冤屈的政治家平反,并召开追悼会。此后两年中,全国300多万干部群众获得平反,55万“右派”得到改正,其中,顾准在1980年2月9日被“恢复名誉,彻底平反”,他和妻子汪璧的部分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墓室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命题,全会的决议中写道:“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基于这一共识,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始发站。不久后,国务院宣布,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大型国企率先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有关“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5个文件一并发布,首钢等企业的改革举措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那段时间,吴敬琏似乎又回到了10多年前,勤勉而充满激情。

他的很多文章是与周叔莲及汪海波合写的,他们是复旦大学的同班同学,交往超过20年,性情相投,观点近似。特别是周叔莲,更是他最好的知交。他的女儿吴晓莲在《我和爸爸吴敬琏》中回忆说:周叔莲家住学部大院,离吴敬琏的母亲家很近,周末吴敬琏去母亲家时,他时常过来两人一起讨论。我和妹妹对这位周叔叔自然非常熟悉,但是不记得他跟我们说过话。我印象里他是一个比我爸爸更有书呆子气的人,一门心思就是经济学,进了我们家的门,便目不斜视地到爸爸房间去,坐下来就开谈。他们俩不面谈的时候就通电话,那时候住家很少有电话,吴敬琏也只有在母亲家的时候,才用那里的电话,长时间与周叔莲谈他们的稿子。几十年后,周叔叔跟我说,当年他是在他夫人彭韵倩的办公室里跟吴敬琏通话的。周末办公室里没人,他正好可以几小时地跟吴敬琏讨论。

吴晓莲还回忆了父亲当时创作的局促情形——吴敬琏的写作,多数是在我们北师大的家里进行的。那时我们一家四口人住在大筒子楼14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里的全部家当是:爸爸妈妈的双人床,我和妹妹的上下铺,一张书桌,一张饭桌,两张桌子间夹着钢琴,铺边一只五屉柜,两只木凳,两只折叠凳,一把椅子和一个小马扎。1976年后,我和妹妹开始学习文化啦!那对我们倒不一定是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从那时起,每天放学回家后就“霸占”了家里的两张桌子。爸爸写作的固定位置是双人床的床沿,他在床上垫了一块三合板做的象棋棋盘,稿纸放在上面,人半蹲半坐在马扎上,勾着头在那里,写出了一批按当时的标准来讲很有深度的文章,也写出了严重的颈椎病。奶奶最心疼他,当时就跟我说:“你爸爸整天在那儿爬格子,脖子都快要爬断了。”

即便研究的条件是如此的狼狈,不过,“在床沿边写作”的吴敬琏仍然表现出了超出时代的勇气和学术能力。从现存的文字资料可见,从一开始,吴敬琏就在两个方向上思考和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一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一是社会体制的变革,前者属于技术层面,后者则带有更强的思想和哲学意义,而这一风格无疑受到了顾准的影响。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不久,决定组建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胡乔木和于光远从全院征调了三个不同业务方向的骨干进行前期的筹备,其中包括哲学研究所的邢贲思(后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丁守和(后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和经济研究所的吴敬琏。在一次理论座谈会上,吴敬琏和周叔莲以《“四人帮”的封建实质》为题进行了发言。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出了很大的毛病,主要问题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复活,“四人帮”在中国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必须从国民性的高度进行反思。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集权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意识根深蒂固,如果未经彻底的改造并接受现代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一有机会,就可能歪曲和丑化社会主义理想,演变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过的“封建社会主义”,他们的这个发言,得到了与会者和社科院领导的好评。

1979年1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理论务虚会,这是“四人帮”被打倒后,中国理论界的第一次盛会,几乎所有重要的理论家都受邀赴会。在这次会议上,吴敬琏做了一个长篇发言,讲述他过去几年对大寨的观察与思考,对种种虚假现象进行了切实的揭露。他的发言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如此高端的会议上掀开大寨的“盖子”。

事实也是,中央的理论务虚会是和各省的理论务虚会结合进行的,当北京的务虚会上揭发大寨问题的消息传到太原,山西的务虚会马上开了锅。当时陈永贵仍在副总理的位子上,很多人替吴敬琏捏一把汗。在晚年的口述史中,吴敬琏说,“我当时并不担心,因为,大寨问题的‘盖子’迟早会揭开”。

还有一次,那是在1981年,吴敬琏去南京调研,当地官员邀请他参观在天王府旧址举办的一场太平天国展览,一路看下去,让他非常惊心。第二天,金陵大学的老同学请他在南京大学礼堂做一场报告,他由前日的参观即兴说起,太平天国起事是以“平等”相号召,但是建国之后却严分尊卑,清军包围南京时,城内饥民无穷,局势空前严峻,天国却还建起了100多个王府,王爷们在那里穷奢极欲。他因此推论说,农业社会主义发展下去一定就是封建社会主义。

他的这番言论很快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回北京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科学社会主义同非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斗争》的文章,说:“共产党长期在农村环境中从事打土豪、分田地的民主革命斗争,同时,党的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成分,他们很容易把平均主义混同于社会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再发生‘一平二调’、刮‘共产风’等‘左’的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社会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互为表里。”这篇文章投给了《经济研究》。

1981年第4期的《经济研究》杂志在印刷厂里刚刚印出来,从社会科学院院部就传来了南京方面“出事”的消息。原来南大两位教员写了一篇批判农业社会主义的文章,刊登在《南京大学学报》上,结果受到北京的严厉批判,学报主编因此被撤职。据南大的两位作者交待,他们写那篇稿子,是受到了吴在南大礼堂讲演的影响。一天,经济所一位副所长找吴敬琏谈话:一是院里要销毁这一期的《经济研究》,二是劝他写一篇文章参加对南大学报文章的批判。吴的回答是,“销毁是杂志社的权利,我没法干涉,写文章批判,不能从命”。这件事就尴尬地拧在那里了,最后还是所长许涤新坚持说,杂志已经印出来了,销毁掉要浪费上万块钱,下不为例吧。就这样,这场风波才不了了之。

在口述史中,吴敬琏回顾改革初期的研究工作时说,当时,他对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双向思考是并行的,甚至对后者的思考更多一点。然而,由于经济改革的举步维艰,众多现实的、技术性问题层出不穷,让他以及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把精力渐渐放到了前者身上,关于专制主义与封建社会主义的讨论基本上就停滞了。而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看,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一度是新执政者在清算“四人帮”时最重要的理论武器,而一旦任务完成,便被束之高阁。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十分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当人们反抗一个暴政时,往往以推翻它为成功的终点,却很少从制度上去思考和设计,如何防止它再度发生,这便造成了国家悲剧的循环式重演。

吴敬琏再次慎重地回到这个话题,已是在20多年后的2001年了。

同类推荐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热门推荐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预审员笔记

    预审员笔记

    这本《预审员笔记》,是在《八小时以外》编辑部热情而具体的帮助下完成的。每一篇都渗透了编辑同志的心血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医学博士胡丽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肠胃老毛病的经典老偏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惊喜田园:扑倒克妻夫君

    惊喜田园:扑倒克妻夫君

    一次的扑倒是意外,两次是巧合,三次……呜呜,没脸见人了啦!如果问程小婉最郁闷的事情是什么?她会非常肯定的回答你,在大学毕业当天出车祸穿越到苦哈哈的农村。如果问她最丢人的事情是什么名字?她只会吞吞吐吐的告诉你,上天在给了她一个好脾气的未婚夫,同时却让自己一次次意外的将其扑倒在地,只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促销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跟小王子去旅行

    跟小王子去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向往一场旅行。小王子驾着飞船重新回到了地球,带着他的灵魂、理想和爱,与作者开始一场奇妙的旋风环球之旅。这不只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行走的记录。地理与幸福,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却因为小王子的出现,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迷雾,直达真理的彼岸。本书选取了所到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有新奇的旅行体验,有无限的冥想遐思。假使合上这本书,你有打起背包去行走的冲动,就带上生命中的小王子,展开一次奇妙独特,又只属于你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