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500000002

第2章 帝国崩溃在残路前 (1)

詹天佑首开京张路

夜读《詹天佑文集》,感慨难眠。由一人一时一地,想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历经百年血火,步履难乎其难。詹天佑,这位仪表堂堂的中华首席工程师,率万众开山辟洞,最先凿通暗夜,张举双臂,迎来了一个大时代的强烈曙光。而先生平生最耗气力者,是两条干线:先筑京张铁路,历尽艰辛始成,开华人全权独立修路之先河,彪炳史册;继而转战川汉铁路宜万段,同样历尽艰辛,却半途泣血停废,遗恨长江之畔。一条路成功了,一条路断掉了,构成《詹天佑文集》的主体内容。叹悠悠岁月,长河激浪,翻卷故事无穷。

詹先生所处的时代,古老帝国危机四伏,走向衰微了。不知是何缘由,由英国缘起的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亚洲,更没有发生在东方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帝国江河日下。列强欺辱,国将不国,也促使朝野痛下决心,革旧鼎新。到1872年,即同治十一年,清政府选派幼童120名,出洋学习。首批赴美30名,詹天佑即为其中一员。这一年,他不满12岁。

九载春秋,詹天佑携蔡绍基、梁敦彦、郭绍仪、吴仰曾、欧阳庚、梁如浩、邝景阳等小伙伴,在美国先小学而中学直至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于1881年应召撤回祖国。詹先生所学专业,正是土木系铁路工程。他在耶鲁理工学院两夺数学第一名,获得金质奖章,取得哲学学士学位。

詹先生回国是光绪八年,中华大地上倒是有了铁路,有了隆隆作响的蒸汽机车。不过,那不是咱中国人的,而是属于外国人的。中国地面上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段吴淞路,它给古老的农业大国带来震荡,也震荡着詹天佑那颗年轻的心。因为这条铁路由英国人运营了一年后,被清政府赎回,但在赎回后反而一气之下给拆除了,咱自己不会用呀!詹天佑回国时刚刚20岁,全中国没有一家铁路筑建机构。先生仰天长啸,只好前往福州海岸边,先学驾船,考了头名,又到“扬武号”兵舰上,做了一名战士。叹学非所用,詹天佑在海上参与对外一战,表现英勇,清政府给他奖了个五品顶戴。适逢湖广总督张之洞惜爱人才,詹天佑应邀来到广东水陆师学堂,一边教习外语,兼而完成了我国第一幅军事海图——广东沿海形势图,为政府修筑沿海炮台。

国家不强盛,修好炮台也忧伤。回国七载,詹先生无法用自己所学专业,报效国家。直到1888年,他在留美同学邝孙谋帮助下,终于回到铁路公司实践专业,这时,已是光绪十四年了。按说,好不容易回归专业了,可喜可贺,而詹先生却依旧郁闷寡言,每逢酒宴,辄不能开怀畅饮。这是因为他先后任职的天津公司、中铁公司、北洋官铁公司、关内外铁路总局、锦州铁路、萍醴铁路、新易铁路、湘汕铁路、江苏铁路、道清铁路等,均被洋人不同程度所控制,外资大半,外权大半,利润大半,均不在我。詹先生居无定所,报国无门,他怎能高兴起来?叹何时何地,才能有中国人独立自主经营建设的浩大铁路线,使公真正开心颜?

再读《詹天佑文集》,眼前忽然一亮,凸现一段文字令人怦然心动:在1905年,清廷举办最后一次科举,遂于当年结束了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到1910年,又有好几批中国留学生陆续从海外归来。皇朝学部与时俱进,对这些学子举行新式复考。詹天佑应召出任考官。朝廷之意在于通过考试,适当任用这些学子,大小给你个官做。山西留日学生阎锡山,就曾于归国后赴京赶考,成绩优异,被任命为晋军标统。

而詹天佑先生做了主考官,却担心学子们过分迷恋乌纱帽,不能正确对待仕途与报国,于是詹先生在考场上公开讲道:“我们留学国外,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努力做一点事,贡献国家。而如果做官,就不能做事,想做事,万不能做官。而且做惯官的人,一旦没有官做,精神便会十分痛苦!”詹先生首先亮明以上观点,告诫学子们不可痴醉于官帽,然后进一步讲明第二层意思,说如今“官员不可做,却又不可无。在现在的中国,倘若没有经过朝廷给予你一个官职,就没有地位,就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詹先生很清楚,封建王朝主导工业化运作,却未出现独立的资本体系,因而事事必讲官阶名目,所以诸位学子赶考为官,目的还要明确,头脑还需清醒,那就是:专心为国家富强做具体事情,而不是挺进仕途,另有图谋。

从那时起,中国的所谓政治体制改革,便斗争激烈,万般艰险。凡具有一些进步思想的实业家们,不得不在朝廷逐级任职。我涉猎山西早期兵工业史料,得知其重要管理者,为大清四品官员,还享有黄马褂。想来汉阳兵工厂亦不会例外。詹天佑先生在1897年的官职为“州同”,1902年为“同知”,也就是道台。1908年,因京张铁路即将建成,詹先生功德显著,被光绪帝提升为二品大员,通车后,即被授予工科进士第一名,在学部任一等咨议官。另外,清朝各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不叫工程师,而叫“工程司”,颇具官场气息;詹先生那时的顶头上司,是朝廷大臣袁世凯。筹建京张铁路,詹天佑需先给一品主官袁世凯打报告,袁再禀奏皇上批折子。换言之,袁世凯是中国独立自主修建第一条铁道干线的总监,詹天佑是工程总指挥和总工程师。而詹天佑配班子,还需袁世凯调人任用;詹天佑的车马交通补助,即“马驹津贴”,也要由袁世凯审批发放,为每月200两白银。那么詹天佑当时的朝廷俸禄该是多少呢?从詹先生日记中可见,在他尚未晋升为二品大员之前,即1905年前半年,詹记载月薪如下:

1905年7月8日,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初六

到公事房研讨公务。领到我二、三、四、五月的薪水,每月500银两另加每月津贴300银两及房租150元,总共3200银两加600元。

此时詹的官职为“同知”,不算租房补贴,詹每月可得白银800两。相当可观了。据记载,那时一亩耕地,卖白银20两左右。“同知”应该类似于后来的一个地师级或者副省级干部吧,可见朝廷对于海外归来诸学子,待遇不薄。要不为啥人人都想做官呢!而首批留美幼童归国后,詹天佑的官阶还不算很高,其中一位梁如浩,即梁孟亭,这时已经做了“关内外铁路总办”了。

詹天佑先生与直隶总督袁世凯,自1905年春起,日夜为京张铁路操劳。二人反复测算工程费用,詹亲自踏勘山野路线,下定了打通八达岭、上马独资路的决心。到这年6月初,詹天佑正式出任由袁世凯任命的京张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一职。一年后由会办升为总办,集管理与技术于一身。

詹先生在连续四十多天实地踏勘京张线之后,风尘仆仆返回天津驻地。同年6月18日将名片送呈袁世凯总督“挂号”,19日晚接到总督衙门电话,“告知袁总督将于明早七时半召见我。因此,需在夜间将平面略图及节略准备好,以候明早面呈总督”。次日——詹天佑关于这一天的记载非常重要:

早九时许见到袁总督。他询问此路线的全部情况,并问是否有困难以及我们中国人能否修筑这项工程。在回答中,我告知他,真正的困难在八达岭,那里需要开凿一座山洞。我并告知,我们中国人能够修筑此项工程!然后,袁继续询问此路的运输问题……按我的计算,现在每日平均有1250吨货物运输,运输费用以每吨3?郾6银两计算,我们每日将有4500银两的货物运输收入。每日如有旅客500人……可入700银两,人货两项每日共计5200银两,年收入1872000银两,相减年开支1080000银两,每年将有792000银两的盈余。

而后,仅仅用了十天时间,詹天佑便将完整的工程预算和开工报告上呈袁世凯。袁复于7月1日召见詹,二人决定:将机车车辆和总务费用(约156万两白银)随后呈报朝廷,先以500余万两奏请光绪皇帝,推动工程上马。

平地一声惊雷,晚清帝国斥资500万两白银,要独立修筑京张铁路!这消息立即传遍了全世界,列强震动。多数西方媒体认为,京华北往张家口,山大沟深,崇山险峻,在此修筑铁路是根本行不通的。他们甚至十分鄙夷地宣称:修筑此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生出来呢——这叫人话吗?

詹天佑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坚信未来中国,定将是一个铁道成网、四通八达的世界强国。他深谋远虑,向大清政府提出长远建议,要求全国在修建铁路时,统一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铁轨,即用1?郾435米的宽轨,统一全国铁路标准,同时建议全部机车统一采用“姜尼自动车钩”,使全国列车畅行无阻。

整个晚清帝国,在动荡中摇摇欲坠。皇陵铁道上,人们可以看到这般场景:庞大列车需用骡马拉动,借此代替蒸汽机车,说是火车头“惊耳骇目,鬼神呵谴”,唯恐惊扰了吾皇陵寝。而海外学子们学成归国,穿西装便不能晋见朝官,必须长袍发辫,以合乎礼制。在《詹天佑文集》中,有一封詹先生求助友人谭先生的信,内容奇而又奇:

谭:我有一友人,刚从香港来此参加我们的工作。他最近从美国归国,仍穿着西装。因为本路同仁均需是中国人,故必须先更换服装,才能在我处就职。而北京及天津均无假发辫出售,故需从香港购买。闻知你有此物,且现在不使用,可否先借给他一用?俟他从香港买到后,即奏还。如蒙同意,请交给来人。多谢!

落款是“詹天佑1906年3月29日于北京”。

吸收一名归国学子修筑京张铁路,先要派专人,去借一条假辫子用,以便与旧式服装配套。而詹天佑此举,在当时却毫不奇怪。詹先生回国时,120名学子受到李鸿章接见。这批人西装革履,均无发辫,当下受到李鸿章斥责。

这样一个施工环境,如同我们近日说起某县某乡“投资环境不好”一样,肯定是令人惆怅了。

事实上,京张铁路由中国独资修筑,也是被外国人给逼的。当时,俄国人为扩张其势力,要在工程上插一手;英国人见利而上,也要在工程上插一手,两强争执不下,大清政府谁都惹不起,始决定自行修筑,以摆平两边。而外国人则认为清政府不过是异想天开,根本无力修通此路,倒想看看中国人的笑话,这才表态不予干涉。詹天佑正是在这般屈辱之中披挂上阵的。而袁世凯时乃朝廷中坚,以直隶总督之身力主工程上马,支持了詹天佑,促成了这件大事。袁世凯也做过正经事。

1909年9月24日,北京至张家口200余公里铁路干线,全线通车。这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多么重要啊!早在1825年9月27日,乔治·斯特芬在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与之相较,我们晚了遥遥84年。人家看不起我们詹先生在留美同学会上发表演讲,回顾京张铁路开工时情景,说:“时有一英国友人曾在伦敦演说,谓中国工程司能建筑铁路通过南口者,此人尚未出世云云。……当时吾等亦不究其意旨何若,惟因此英友所言之激刺,吾等乃必欲显明,其不仅已经出世,且现生存于世也!于是上自工程司,下至工人,莫不发奋自雄,专心致意,以求达工竣之目的!”

积贫积弱,古老中国,国人难得如此豪迈一回!詹天佑,这位中国广东茶商之子,披肝沥胆,为中华民族争了一口气,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宜万铁路的腐败

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诞生了一大批崇尚实业造产而拯救贫弱帝国的爱国者,疾呼直面西方列强,我们也要船坚炮利,正所谓以夷制夷。大多数新兴资产阶级和志士仁人们,没有认识到,仅以器物层面强兵,或单纯发展经济,忽略乃至不允许在政治体制层面上鼎力变革,终不能真正强国。即使经济实业腾飞起来,所获成果仍将因政治体制的腐败滞后而丧失。飞起来可能落下去。封建帝制,历接千载,在黎明前的探索中,要提高认识,非经过痛苦反复不可。

1909年秋,京张铁路大获全胜。这件事,如同在中华大地黑暗时段,劈出一道惊人闪电,瞬间刺激了一道实业造产救国的强光。一时间,用自家工程师,造自主铁道线,成为实业救国者们最强烈呼声。不等詹天佑先生从京张铁路撤下身来,四川和湖北大地上便发出了一片盛邀之声。兴建汉川铁路,打通巴山蜀水,连接中心城市大武汉,振兴西南经济,顿成时代强音。

同类推荐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这世界唯一的你

    这世界唯一的你

    我们已不再年轻,终于可以一意孤行。这是自由极光的第九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么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声色犬马,流光溢彩;惊为天人的先生与小姐,奇诡美丽,人生离奇。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还羡慕他们,但其实我们都做过他们。其实,那些后来被称为“奇葩”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你我、不同的回忆,送给你,迷恋过去的你、假装坚强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热门推荐
  • 零售企业管理

    零售企业管理

    无论是淘宝小店,还是电商大户,都逃不过零售的狙击。只有打通零售这道坎,才能实现零售的威武,脱离零售=“0售”的命运。本书从战略、市场调研和预测、商品展示与配置和促销管理等方面全面阐释零售业最新理念,并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最新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零售商的管理水平。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本书从金融学名词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长生墓

    长生墓

    我今生唯一的愿望:屹立人世巅峰,看风雪人间,苍穹起落;大道将崩,众生染血,而我,为你画眉。既然长生,何必回首;既然逝去,何必从头。郭嘉屹立在风雨飘摇的江河之上,喃喃着无人问津的长生谣,回看天下,众生皆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世界级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世界级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无论是商场,还是政界,都有这些精英们的身影,不论是谁,他们的成功都得益于家庭教育。本书为您精心准备了众多世界级精英的成长故事,向您揭示他们的家庭给予了他们的教育和熏陶,相信阅读此书,一定能让你深感震撼,并在震撼之余,从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你的教子提供有效的帮助。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盛世兽妃

    盛世兽妃

    一朝穿越,睁眼醒来,由人变狗?还摊上个痴傻新主子!——悲天跄地,失声痛哭!凭借小小狗身,意气风发大义凛然收拾府内渣渣姨娘、恶毒奴仆!——心情舒畅,大快淋漓!痴傻新主变王妃,喜大普奔奔走相告,自己却被新姑爷强行收去暖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笑话!你喜欢重口味,我就得配合默契地撒盐添辣椒吗?待我寻到回魂之法,看我如何傲娇地回归人身抓毒蛇王爷过来暖床!——这是一个无情无爱毒蛇王爷盛宠灵犬为妃的温馨暖情经历温馨无虐,强宠爱人,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老天爷不靠谱儿~她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你心有所属,我也目中无你,不如这样,休夫!”他说:“我只要爱犬!你,随意!”她说:“什么爱犬,这是我亲亲闺女!熊样儿,当不成我夫君就要改作女婿?说,你到底对姑奶奶我有何企图!”他说:“本王即便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却也生的风流倜傥,俊逸潇洒,你哪只眼睛看到本王像熊?还有,做本王的姑奶奶你不配,太丑!”她说:“你姑奶奶还活着呢啊......”他说:“她化成的灰也比你好看